病例摘要:孙某,女48岁,已婚,农民。2013年2月16日初诊。患者半年前出现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现症:神疲食少,伴头晕目眩,四肢倦怠,腹胀便秘,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一时性失眠相鉴别。

题目

病例摘要:孙某,女48岁,已婚,农民。2013年2月16日初诊。患者半年前出现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现症:神疲食少,伴头晕目眩,四肢倦怠,腹胀便秘,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一时性失眠相鉴别。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中医疾病诊断:不寐。中医证型诊断:心脾两虚。中医辨病与辨证依据:以多梦易醒,心悸健忘为主症,辨病为不寐。现症见神疲食少,伴头晕目眩,四肢倦怠,腹胀便秘,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无力,辨证为心脾两虚。脾虚血亏,心神失养,神不安舍。中医病证鉴别:不寐与一时性失眠有相似之处。一时性失眠有明显的诱因,如饮食不消,压力太大等,失眠症状持续时间较短,且无其他不适,不属病态。心脾两虚之不寐,持续时间较长,且有食欲不振,头晕乏力,肢倦神疲等表现。治法: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方剂名称:归脾汤加减。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白术9g,茯神9g,黄芪12g,龙眼肉12g,酸枣仁12g,人参6g,木香6g,甘草3g,当归9g,远志6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更多“病例摘要:孙某,女48岁,已婚,农民。2013年2月16日初诊。患者半年前出现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 ”相关问题
  • 第1题:

    病例摘要:郑某,女,45岁,已婚,家庭主妇。2013年11月12日初诊。患者一个月前出现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现症:不寐多梦而易惊醒,恶闻声响,食少纳呆,舌苔薄白,脉细略数。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奔豚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疾病诊断:心悸。中医证型诊断:心虚胆怯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为主症辨病为心悸。现症见不寐多梦而易惊醒,恶闻声响,食少纳呆,舌苔薄白,脉略细数,辨证为心虚胆怯证。气血亏损,心虚胆怯,心神失养。中医病证鉴别:奔豚发作时,亦觉心胸躁动不安。本病与心悸的鉴别要点为心悸为心中剧烈跳动,发自于心;奔豚乃上下冲逆,发自少腹。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方剂名称:安神定志丸加减。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法:琥珀(研末冲服)9g,酸枣仁10g,茯苓30g,茯神30g,人参30g,远志30g,龙齿(先煎)15g,山药15g,天冬10g,生地6g,熟地6g,肉桂9g,五味子9g。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辰砂为衣。日三服,每服6g,开水送下。

  • 第2题:

    阴血亏虚不寐的主要症状是( )。

    A.不寐健忘,心悸怔忪,盗汗遗梦

    B.心烦不寐,小便短赤,口舌生疮

    C.心烦不寐,胸闷脘痞,头重目眩

    D.不易入睡,多梦易醒,神疲食少

    E.不寐多梦,头晕头胀,烦躁易怒


    正确答案:A

  • 第3题:

    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神疲食少,四肢倦怠,腹胀便溏,面色少华,证属( )。

    A.心火之盛

    B.肝郁化火

    C.阴虚火旺

    D.心脾两虚

    E.痰热内扰


    正确答案:D
    此题暂无解析

  • 第4题:

    患者,女,49岁,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四肢倦怠,腹胀便溏,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无力。医生诊断为不寐证,其中医证候是()。

    A、气滞血瘀

    B、肝阳上亢

    C、心脾两虚

    D、痰气郁结

    E、肝脾不调


    答案:C

  • 第5题:

    病例摘要:程某,男,38岁,已婚,农民。2016年4月12日初诊。患者平素嗜食生冷,2天前出现呕吐清水痰涎。现症:脘闷不食,头眩心悸,舌苔白腻,脉滑。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反胃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疾病诊断:呕吐。中医证型诊断:痰饮内阻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呕吐清水痰涎为主症,辨病为呕吐。现症见脘闷不食,头眩心悸,舌苔白腻,脉滑,辨证为痰饮内阻证。痰饮内停,中阳不振,胃气上逆。中医病证鉴别:呕吐与反胃,同属胃部的病变,其病机都是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而且都有呕吐的临床表现。但反胃系脾胃虚寒,胃中无火,难以腐熟食入之谷物,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物多为未消化之宿食,呕吐量较多,吐后即感舒适。呕吐有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和胃虚失和的不同,往往吐无定时,或轻或重,吐出物为食物或痰涎清水,呕吐量或多或少。治法:温中化饮,和胃降逆。方剂名称: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方法:半夏12g,生姜12g,茯苓12g,白术9g,甘草6g,桂枝9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 第6题:

    阴虚火旺之不寐的主要症状是

    A:入睡困难,心悸多梦,潮热盗汗
    B:心烦不寐,小便短赤,口舌生疮
    C:心烦不寐,胸闷脘痞,头重目眩
    D:不易入睡,多梦易醒,神疲食少
    E:不寐多梦,头晕头胀,烦躁易怒

    答案:A
    解析:
    常见病辨证论治·常见病的辨证论治举例阴虚火旺的表现:心烦不眠,咽干少津,男子遗精,入睡困难,心悸多梦,头晕耳鸣,健忘,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

  • 第7题:

    王某,女,53岁,出现失眠半年余。如今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四肢倦怠,腹胀便溏,舌淡苔薄,脉细无力。此病证的治法是( )

    A.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B.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C.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D.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E.通阳泄浊,豁痰清心

    答案:A
    解析:

  • 第8题:

    上述症状当疏肝泻火,镇心安神的是()

    • A、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四肢倦怠
    • B、心烦不寐,入睡困难,心悸多梦,头晕目眩,腰膝酸软
    • C、心烦不寐,胸闷脘痞,泛恶嗳气,头重目眩
    • D、不寐多梦,急躁易怒,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干口苦
    • E、虚烦不寐,触事易惊,胆怯心悸

    正确答案:D

  • 第9题:

    患者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伴头晕目眩,四肢倦怠,舌淡苔薄,脉细无力。治疗应首选()

    • A、酸枣仁汤
    • B、归脾汤
    • C、交泰丸
    • D、天王补心丹
    • E、安神定志丸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单选题
    患者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伴头晕目眩,四肢倦怠,舌淡苔薄,脉细无力。治疗应首选(  )。
    A

    酸枣仁汤

    B

    归脾汤

    C

    交泰丸

    D

    天王补心丹

    E

    安神定志丸


    正确答案: B
    解析:
    辨证为心脾两虚之证。故选B项。

  • 第11题:

    单选题
    患者女,21岁。因研究生入学考试压力大,近几个月来出现入睡困难,睡眠表浅,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入睡,最可能出现了(  )
    A

    嗜睡症

    B

    夜惊症

    C

    睡行症

    D

    梦魇症

    E

    失眠症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王某,女,53岁,出现失眠半年余。如今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四肢倦怠,腹胀便溏,舌淡苔薄,脉细无力。此病证的治法是()
    A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B

    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C

    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D

    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E

    通阳泄浊,豁痰清心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病例摘要:王某,女,55岁,已婚,农民。2015年8月18日初诊。患者2天前受惊后出现自觉心中悸动不安,心搏异常,伴胸闷不舒。现症:心悸时发时止,受惊易作,胸闷烦躁,失眠多梦,口干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奔豚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疾病诊断:心悸。中医证型诊断:痰火扰心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心中悸动不安,心搏异常,伴胸闷不舒为主症,辨病为心悸。现症见心悸时发时止,受惊易作,胸闷烦躁,失眠多梦,口干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辨证为痰火扰心证。痰浊停聚,郁久化火,痰火扰心,心神不安。中医病证鉴别:奔豚发作之时,亦觉心胸躁动不安。本病与心悸的鉴别要点为:心悸为心中剧烈跳动,发自于心;奔豚乃上下冲逆,发自少腹。治法:痰浊停聚,郁久化火,痰火扰心,心神不安。方剂名称:黄连温胆汤加减。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方法:黄连6g,山栀6g,竹茹12g,半夏6g,胆南星6g,全瓜蒌6g,陈皮9g,生姜6g,枳实6g,远志6g,菖蒲6g,酸枣仁6g,生龙骨(先煎)30g,生牡蛎(先煎)30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 第14题:

    王某,女,53岁,出现失眠半年余。如今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四肢倦怠,腹胀便溏,舌淡苔薄,脉细无力。此病证的治法是( )

    A、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B、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C、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D、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E、通阳泄浊,豁痰清心


    参考答案:A

  • 第15题:

    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腹胀便溏,舌质淡,苔薄,脉细无力属于( )。

    A.心胆气虚

    B.心脾两虚

    C.肝郁化火

    D.阴虚火旺

    E.痰热内忧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病例摘要:张某,女,50岁,已婚,农民。2015年10月1日初诊。患者平素饮食不节。1月前出现入寐困难,伴有头痛、头昏。现症:心烦不寐,胸闷脘痞,泛恶嗳气,伴口苦,头重,目眩,舌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健忘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疾病诊断:不寐。中医证型诊断:痰热扰心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人寐困难,伴有头痛、头昏为主症,辨病为不寐。现症见心烦不寐,胸闷脘痞,泛恶嗳气,伴口苦,头重,目眩,舌偏红,苔黄腻,脉滑数,辨证为痰热扰心证。湿食生痰,郁痰生热,扰动心神。中医病证鉴别:不寐是指单纯以失眠为主症,表现为持续的、严重的睡眠困难。健忘是指记忆力差、遇事易忘的症状。多因心脾亏损,年老精气不足,或瘀痰阻痹等所致。常见于神劳、脑萎、头部内伤、中毒等脑系为主的疾病之中。治法:清化痰热,和中安神。方剂名称:黄连温胆汤加减。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方法:半夏6g,陈皮9g,茯苓6g,枳实6g,黄连9g,竹茹6g,龙齿(先煎)20g,珍珠母(先煎)30g,磁石(先煎)10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 第17题:

    患者女,21岁。因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入睡,最可能出现了研究生入学考试压力大,近几个月来出现入睡困难,睡眠表浅,

    A: 嗜睡症
    B: 夜惊症
    C: 睡行症
    D: 梦魇症
    E: 失眠症

    答案:E
    解析:

  • 第18题:

    某抑郁症患者,每天在床上翻来覆去直到凌晨1点才睡着。此情况属于睡眠障碍中的

    A.入睡困难
    B.早醒
    C.多梦易醒
    D.醒后不易再睡
    E.浅睡眠

    答案:A
    解析:
    失眠症是一种以失眠为主的睡眠质量不满状况,其他症状均继发于失眠。至少每周发生3次,并至少已持续1个月。不是由于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症状导致的继发性失眠,如难以入睡、睡眠不深、多梦、早醒,或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适感、疲乏,不能使人精神振作,难以恢复精力,或白天困倦等。

  • 第19题:

    患者,女,49岁,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四肢倦怠,腹胀便溏,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无力。医生诊断为不寐证,其中医证候是

    A.气滞血瘀
    B.肝阳上亢
    C.心脾两虚
    D.痰气郁结
    E.肝脾不调

    答案:C
    解析:
    多梦易醒,心悸健忘说明病变在心,腹胀便溏,说明病变在脾,神疲食少,脉细无力说明为虚证,故应诊断为心脾两虚。

  • 第20题:

    某女,30岁,5年前产后出现睡眠障碍,经常出现失眠,不易入睡,多梦易醒,近因劳累再发,伴心悸,健忘,神疲乏力,纳呆便溏,诊见面色少华,舌淡,苔薄白,脉细无力。若面色淡白,唇、爪、舌色均淡白,宜()

    • A、加附子、肉桂
    • B、重用人参、黄芪
    • C、加天冬、麦冬、玉竹
    • D、加熟地、阿胶、芍药
    • E、改用酸枣仁汤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单选题
    某抑郁症患者,每天在床上翻来覆去直到凌晨1点才睡着。此情况属于睡眠障碍中的()。
    A

    入睡困难

    B

    早醒

    C

    多梦易醒

    D

    醒后不易再睡

    E

    浅睡眠


    正确答案: E
    解析: 失眠症是一种以失眠为主的睡眠质量不满状况,其他症状均继发于失眠。至少每周发生3次,并至少已持续1个月。不是由于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症状导致的继发性失眠,如难以入睡、睡眠不深、多梦、早醒,或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适感、疲乏,不能使人精神振作,难以恢复精力,或白天困倦等。

  • 第22题:

    单选题
    患者,女,67岁。近2年出现入睡困难,易醒,多梦,心悸健忘,面色无华,易汗出,纳差倦怠,舌淡,脉细弱。辨证治疗除主穴外,应加取以下哪项(  )。
    A

    心俞、脾俞、足三里

    B

    丰隆、内庭、曲池

    C

    行间、侠溪

    D

    丘墟、心俞、内关

    E

    太白、公孙、内关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患者症见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四肢倦怠,腹胀便溏,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无力。治宜选用的中成药为(   )
    A

    良附丸

    B

    解郁丸

    C

    养血安神丸

    D

    朱砂安神丸

    E

    养心宁神丸


    正确答案: C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