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1.外层绷带和敷料用手取下,紧贴创口的一层敷料用镊子揭去,揭除敷料的方向与伤口纵轴方向平行,以减少疼痛。2.左手持另一把无菌镊子将药碗内的酒精棉球传递给右手的一把镊子操作,用以创口周围皮肤擦洗。清洁伤口先由创缘向外擦洗,勿使酒精流入创口引起疼痛和损伤组织。化脓创口,由外向创缘擦拭。3.交换左右手镊子,右手持的无菌镊子处理伤口内。直接用右手的无菌镊子取药碗内的盐水棉球,轻轻清洗创口,禁用干棉球擦洗创口,以防损伤肉芽组织。4.去除过度生长的肉芽组织、腐败组织或异物等,观察伤口的深度及有无引流不畅等情况,再用酒精棉球清除沾染皮肤上的分泌物。最后用消毒敷料覆盖创面。5.一般创面可用消毒凡士林纱布覆盖,必要时用引流物,上面加盖纱布或棉垫,包扎固定。
更多“伤口换药操作方法 ”相关问题
  • 第1题:

    伤口换药适应证


    参考答案:1.无菌手术及污染性手术术后3~4天检查刀口局部愈合情况,观察伤口有无感染。2.估计手术后有刀口出血、渗血可能者,或外层敷料已被血液或渗液浸透者。3.从位于肢体的伤口包扎后出现患肢水肿、胀痛,皮肤颜色青紫,局部有受压情况者。4.伤口内安放引流物需要松动、部分拔出或全部拔出者。5.伤口已化脓感染,需要定时清除坏死组织、脓液和异物者。6.伤口局部敷料松脱、移位、错位,或包扎、固定失去应有的作用者。7.外科缝合伤口已愈合,需要拆除切口缝线者。8.需要定时局部外用药物治疗者。9.手术前创面准备,需要对其局部进行清洁、湿敷者。10.各种瘘管漏出物过多者。11.尿便污染或鼻、眼、口分泌物污染而浸湿附近伤口敷料者。

  • 第2题:

    伤口换药


    答案:
    解析:
    (1)准备物品,取、开换药包正确(防止污染包内物品)。(3分)
    物品准备,无菌治疗碗两个(盛无菌敷料),弯盘一个(放污染敷料),镊子两把、剪刀一把;备酒精棉球、纱布、引流条、生理盐水、胶布等。
    (2)戴无菌手套。(2分)
    打开手套包,取出手套,左手捏住手套反折处,右手对准手套5指插入戴好。已戴手套的右手,除拇指外4指插入另一手套反折处,左手顺势戴好手套。
    (3)伤口处理正确。(6分)
    先用手取下外层敷料(不用镊子),再用镊子取下内层敷料(或用两把镊子操作,一把镊子接触敷料、取敷料;一把镊子夹酒精棉球清洁伤口和周围皮肤)。若伤口有分泌物则用盐水棉球清洁创面,轻沾吸去分泌物,分泌物较多,且创面较深时,用生理盐水冲洗后放入引流条。
    (4)覆盖消毒纱布及胶布粘贴方向正确,长度适中。(3分)
    用消毒凡士林纱布覆盖,加棉垫或纱布包扎固定。
    (5)整个换药过程操作流畅正确。(3分)
    (6)提问(3分)
    ①疑有破伤风杆菌感染伤口的处理?
    答:彻底清除坏死组织,使伤口暴露,引流通畅;用3%双氧水冲洗:破伤风杆菌是厌氧菌,用双氧水消毒可以杀灭破伤风杆菌,直至伤口深处;1:5000高锰酸钾液浸湿敷料盖住伤口。
    ②换药应多长时间一次?
    答:手术后无菌伤口,如无特殊反应,3~5天后第一次换药;如切口情况良好,张力不大,可拆除部分或全部缝线;张力大的伤口,一般在术后7~9天拆线。感染伤口,分泌物多,应每天换药一次。新鲜肉芽创面,隔1~2天换药一次。严重感染或置引流的伤口及粪瘘等,应根据其引流量的多少,决定换药的次数。烟卷引流伤口,每日换药1~2次,并在术后12~24小时转动烟卷,并适时拔除引流。橡皮膜引流,常在术后48小时内拔除。橡皮管引流伤口,术后2~3天换药,引流3~7天更换或拔除。

  • 第3题:

    简述换药的常规操作方法。


    答案:
    解析:
    (1)用手取下外层敷料(勿用镊子),再用镊子取下内层敷料。与伤口粘住的最里层敷料,应先用盐水浸湿后再揭去,以免损伤肉芽组织或引起创面出血。
    (2)用两把镊子操作,一把镊子接触伤口,另一把接触敷料。用乙醇棉球清洁伤口周围皮肤,用盐水棉球清洁创面,轻沾吸去分泌物。清洗时由内向外,棉球的一面用过后,可翻过来用另一面,然后弃去。
    (3)分泌物较多且创面较深时,宜用生理盐水冲洗,如坏死组织较多,可用双氧水或其他消毒溶液冲洗。
    (4)高出皮肤或不健康的肉芽组织,可用剪刀剪平,或先用硝酸银棒腐蚀,再用生理盐水中和;或先用纯石炭酸腐蚀,再用75%乙醇中和。肉芽组织有较明显水肿时,可用高渗盐水湿敷。
    (5)一般创面可用消毒凡士林纱布覆盖,必要时用引流物,上面加盖纱布或棉垫,包扎固定。

  • 第4题:

    换药前的准备包括

    A.首次换药时必须做好解释工作

    B.了解病人伤口清况

    C.先换无菌伤口,后换传染伤口

    D.安置好病人换药姿势

    E.视伤口大小深浅准备用品


    正确答案:ABDE

  • 第5题:

    换药操作方法


    答案:
    解析:
    1.用手取下外层敷料(勿用镊子),再用镊子取下内层敷料。与伤口粘住的最里层敷料,应先用盐水浸湿后再揭去,以免损伤肉芽组织或引起创面出血。
    2.用两把镊子操作,一把镊子接触伤口,另一把接触敷料。用酒精棉球清洁伤口周围皮肤,用盐水棉球清洁创面,轻沾吸去分泌物。清洗时由内向外,棉球的一面用过后,可翻过来用另一面,然后弃去。
    3.分泌物较多且创面较深时,宜用生理盐水冲洗,如坏死组织较多,有异物,可再用3%双氧水消毒溶液冲洗。当疑有厌氧杆菌感染时,如破伤风杆菌,需清创。
    4.高出皮肤或不健康的肉芽组织,可用剪刀剪平,或先用硝酸银棒腐蚀,再用生理盐水中和;或先用纯石炭酸腐蚀,再用75%酒精中和。肉芽组织有较明显水肿时,可用高渗盐水湿敷。
    5.一般刨面可用消毒凡士林纱布覆盖,必要时用引流物,上面加盖纱布或棉垫,包扎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