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ABCDE
更多“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结合()。 ”相关问题
  • 第1题: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


    答案:
    解析:
    1.腰痛和一侧下肢放射痛:是该病的主要症状。腰痛常发生于腿痛之前,也可二者同时发生;大多有外伤史,也可无明确之诱因。疼痛具有以下特点:
    (1)放射痛沿坐骨神经传导,直达小腿外侧、足背或足趾。如为腰3~4间隙突出,因腰4神经根受压迫,产生向大腿前方的放射痛。
    (2)一切使脑脊液压力增高的动作,如咳嗽、喷嚏和排便等,都可加重腰痛和放射痛。
    (3)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后减轻。卧床体位:多数患者采用侧卧位,并屈曲患肢;个别严重病例在各种体位均疼痛,只能屈髋屈膝跪在床上以缓解症状。合并腰椎管狭窄者,常有间歇性跛行。
    2.脊柱侧弯畸形:主弯在下腰部,前屈时更为明显。侧弯的方向取决于突出髓核与神经根的关系:如突出位于神经根的前方,躯干一般向患侧弯。
    左:髓核突出位于神经根内前方,脊柱向患侧弯,如向健侧的弯则疼痛加剧
    右:髓核突出位于神经根外前方,脊柱向健侧弯,如向患侧的弯则疼痛加剧
    3.脊柱活动受限: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使腰肌呈保护性紧张,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由于腰肌紧张,腰椎生理性前凸消失。脊柱前屈后伸活动受限制,前屈或后伸时可出现向一侧下肢的放射痛。侧弯受限往往只有一侧,据此可与腰椎结核或肿瘤鉴别。
    4.腰部压痛伴放射痛:椎间盘突出部位的患侧棘突旁有局限的压痛点,并伴有向小腿或足部的放射痛,此点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5.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由于个人体质的差异,该试验阳性无统一的度数标准,应注意两侧对比。患侧抬腿受限,并感到向小腿或足的放射痛即为阳性。有时抬高健肢而患侧腿发生麻痛,系因患侧神经受牵拉引起,此点对诊断有较大价值。
    6.神经系统检查:腰3~4突出(腰4神经根受压)时,可有膝反射减退或消失,小腿内侧感觉减退。腰4~5突出(腰5神经根受压)时,小腿前外侧足背感觉减退,伸及第2趾肌力常有减退。腰5骶1间突出(骶1神经根受压)时,小腿外后及足外侧感觉减退,第3、4、5趾肌力减退,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神经压迫症状严重者患肢可有肌肉萎缩。
    如突出较大,或为中央型突出,或纤维环破裂髓核碎片突出至椎管者,可出现较广泛的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损害症状,患侧麻木区常较广泛,可包括髓核突出平面以下患侧臀部、股外侧、小腿及足部。中央型突出往往两下肢均有神经损伤症状,但一侧较重;应注意检查鞍区感觉,常有一侧减退,有时两侧减退,常有小便失控,湿裤尿床,大便秘结,性功能障碍,甚至两下肢部分或大部瘫痪。

  • 第2题: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术后应做哪些练习?目的是什么?
    手术后24小时开始指导病人做直腿抬高和股四头肌舒缩练习,以防神经根粘连和肌肉萎缩。手术5~7天后开始腰背肌练习,如飞燕点水、五点式和三点式等,坚持锻炼半年以上。颈椎有病变者不宜用三点式。

  • 第3题:

    直抬腿试验阳性,但伴随直抬腿勾足试验阴性者,可以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


    错误

  • 第4题: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和推拿手法如何?


    答案:
    解析:
    本病是因腰部遭受外力或椎间盘退行性改变,以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引起腰痛和一系列神经症状,又名"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简称"腰突症"。
    (1)临床表现与诊断
    ①临床症状:腰痛伴下肢放射痛,可放射到小腿和足部;腰背部板滞,活动功能障碍。病程较久者,可出现下肢主观麻木感。
    ②体征: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阳性,屈颈试验阳性,下肢后伸试验阳性,挺腹试验阳性。腰4~5或腰5骶1棘间韧带有明显压痛,按压时,可引起下肢放射性疼痛。小腿前外或后外侧皮肤感觉减退,趾肌力减退,患侧膝、跟踺反向减退或消失。
    ③检查:正、侧位X线摄片,可见脊柱侧弯,椎间隙变窄.椎体骨质增生。排除骨结核、骨折、肿瘤、骨性关节炎和脊椎滑脱等疾患。重症或不典型病例。可考虑作碘油造影,CT扫描或核磁共振扫描等特殊检查。
    (2)治疗
    ①治则:舒筋通络,理筋整复.活血化瘀。
    ②取穴:肾俞、大肠俞、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等及腰背部。
    ③手法:揉法、按压法、滚法、弹拨法、运动关节类手法等。

  • 第5题:

    直抬腿试验阳性,但伴随直抬腿勾足试验阴性者,可以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