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0岁,因高热,咳嗽,胸痛人院。查体:体温39.5℃,心率110次/分,呼吸30次/分,右胸肺中叶部叩浊音,语颤增强,有细小湿哕音。白细胞数19 X 109/L,中性粒细胞占0.9,淋巴占0.1,X线检查示右肺中叶片状阴影。诊断应为A.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B.急性支气管炎C.支气管哮喘D.右侧肺炎E.上呼吸道感染

题目

患者男,40岁,因高热,咳嗽,胸痛人院。查体:体温39.5℃,心率110次/分,呼吸30次/分,右胸肺中叶部叩浊音,语颤增强,有细小湿哕音。白细胞数19 X 109/L,中性粒细胞占0.9,淋巴占0.1,X线检查示右肺中叶片状阴影。诊断应为

A.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B.急性支气管炎

C.支气管哮喘

D.右侧肺炎

E.上呼吸道感染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D
更多“患者男,40岁,因高热,咳嗽,胸痛人院。查体:体温39.5℃,心率110次/分,呼吸30次/分,右胸肺中叶部叩浊 ”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男,74岁。因发热、咳嗽、呼吸困难1周来院。査体:体温38.8℃,脉率80次/分,血压140/80mmHg,未见颈静脉充盈,右中下肺叩浊,语音震颤减弱,呼吸音消失,左肺可闻散在干性啰音,心界向左扩大,心律不整、心率100次/分,未闻杂音,腹(-)。
    该患者还可能出现的体征有
    A.气管向左移位 B.可闻胸膜摩擦音 C.双侧肋闻隙变窄 D.左上肺支气管呼吸音


    答案:A
    解析:
    右侧胸腔积液患者可出现气管向左移位右侧肋间隙饱满。在积液区上方(即右上肺)有时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胸膜摩擦音为胸膜脏层籾壁层之间相互摩擦产生的声音,常见于纤维素性胸膜炎,本例患者大量胸腔积液,可使胸膜脏层和壁层分开,不会闻及胸膜摩擦音。

  • 第2题:

    患者,女,60岁。3天来高热、寒战、咳嗽、咳痰、右胸痛就诊。查体:体温38.0℃,神志清楚,呼吸急促,口唇发绀,四肢厥冷,右下肺叩浊,呼吸音弱,少量湿啰音,心率120次/分,律整,心界不大,无杂音。血WBC12×10/L,胸部X线:右下肺大片模糊阴影,PaO65mmHg。采取的治疗措施中不包括

    A.静脉补液
    B.抗生素治疗
    C.机械通气
    D.吸氧
    E.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答案:C
    解析:

  • 第3题:

    患者男,25岁。着凉后高热、寒战、咳嗽3天来诊。查体:T:39.3℃, P:106次/分,R: 24次/分,Bp90/60mmHg。急性发热面容,神志清,右上肺叩浊音,闻及管呼吸音。心率106次/分。患者肺部最可能的病变是

    A.右上肺实变

    B.右上肺不张

    C.右侧气胸

    D.右侧胸腔积液


    右上肺实变

  • 第4题:

    患者,男,22岁,患者因淋雨出现寒战、高热、肌肉酸痛半日来诊,右胸放射至右肩,呼吸时加重。查体:体温39.5℃,血压90/60mmHg,脉搏95次/分;右下肺语音震颤增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啰音。

    该患者24小时体温波动在39.0℃~39.8℃(之间),发热的热型是( )
    A.弛张热
    B.间歇热
    C.稽留热
    D.回归热
    E.波状热

    答案:C
    解析:
    1.稽留热多为高热,体温常在39℃以上,昼夜间体温变动范围较小,一般上午体温较下午低,但24小时内波动幅度不超过1℃,可持续数天或数周,体温可渐退或骤退,临床上常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副伤寒、斑疹伤寒、恙虫病等急性传染病的疾期。
    2.血沉标本应注入抗凝试管。
    3.同时抽取不同种类的血标本时,一般注入容器的顺序:血培养瓶-抗凝管-干燥试管。

  • 第5题:

    患者,男,25岁。着凉后高热、寒战、咳嗽3天来诊。查体:T:39.3℃, P:106次/分,R: 24次/分,Bp90/60mmHg。急性发热面容,神志清,右上肺叩浊音,闻及管呼吸音。心率106次/分。患者肺部最可能的病变是

    A.右上肺实变

    B.右上肺不张

    C.右侧气胸

    D.右侧胸腔积液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