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本课程讲述了中国成功发展背景下的技术进步包括哪些内容?() ”相关问题
  • 第1题:

    本课程讲述了中国高等教育普及化有哪些意义?()

    A.实现中国人力资源的高层次开发

    B.为全面实现高水平就业和发展提供保障

    C.对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D.实现人力资源强国

    E.实现中国教育国际化


    答案:ABC

  • 第2题:

    《中国日报》创刊的背景和意义如何?它早期宣传了哪些革命内容?
    (1)背景:孙中山1894年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1895年发动第一次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流落欧洲,继续从事推翻清政府的宣传。尽管他们十分努力,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就在这时,有几件事更促使和激发孙中山决心办报。一是伦敦蒙难。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后他被迫逃亡国外,1896年9月30日他刚从美国来到英国伦敦,10月11日就被清王朝驻英使馆欺骗逮捕并将遭杀害。他的英国老师康德黎等人想尽一切办法都无济于事,后来伦敦《地球报》首发了“中国革命家孙逸仙在伦敦被诱捕”特大新闻,接着伦敦各报纷纷发表消息和评论,英国人民示威游行并包围使馆。在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下,使馆只好释放了已被囚禁了12天的孙中山。孙中山立即对新闻界发表谈话揭露清王朝和清王朝驻使馆的行径,英国报刊又作了连续报道。这些消息很快传播到欧美许多国家,使本来不知道孙中山、不知道中国革命的人,一下全知道了。孙中山感到,利用报刊宣传革命的效果远远超过了其他宣传手段。二是同海外保皇派报刊展开斗争。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国外的康有为、梁启超转而成为保皇派。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办起了《清议报》,并以此美化光绪皇帝、维护封建制度,使许多海外倾斜受了蒙蔽。这对孙中山震动很大,也使他下决心办报刊宣传革命并向保皇派展开斗争。此外,广州起义失败后,革命派的情绪需要鼓励,以积蓄力量为以后的斗争做准备。这些都促使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报纸《中国日报》的诞生。
    (2)意义:创刊之初,言论并不激进。从1900年8月起,开始登载“排满”文章,且言论激烈。主要宣传内容为反清、提倡民权,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革命历史、支持义和团的反帝反侵略斗争,与保皇党的报刊进行论战等。在反种族压迫、反封建专制、反帝国主义的宣传上,该报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舆论阵地,也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此外,在版式上,《中国日报》也成为时代的先行者。它完全仿照日本报纸,创多栏横排,标题长短不一,版面活泼大方。是中国近代报刊中第一份首开横排分栏短行排的报纸,因此,《中国日报》被国民党报人称为“党报元祖”。《中国日报》不仅是宣传机关,还是革命党南方党务军务的总机关,兼宣传与组织双重功能。《中国日报》出版两月后,又出版约一年的《中国旬报》。《旬报》的“杂俎”专栏改名“鼓吹录”并入《日报》,成为《日报》的文学副刊,是我国最早的副刊之一。
    (3)早期宣传内容:
    (一)揭露和声讨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卖国罪行,宣传反清反封建。
    (二)宣传资产阶级的民权思想,介绍英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赞美民主共和,号召人民起来争取民主自由。
    (三)报道革命党人和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宣传声援义和团反帝反侵略的行动。
    (四)宣传反帝救亡,谴责八国联军侵华的罪行和沙俄侵华的野心,号召人民起来救国。
    (五)批判资产阶级保皇派。1902年革命党人发动的第二次广州起义失败后,广州保皇派报纸《岭海报》乘机诬蔑,《中国日报》坚决驳斥,论战月余。《中国日报》1900年1月5日创刊于香港,是兴中会的机关报,社长兼主编是陈少白。《中国日报》每日4开两张,内容以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新闻与评论为主。

  • 第3题:

    你认为本门课程怎么上,应该包括哪些内容,采用哪些教学手段。


    计算机基础知识;字处理软件Word2010;电子表格软件Excel2010;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2010

  • 第4题: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哪些变化


    答案:
    解析: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2分)(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1分)(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1分)(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1分)

  • 第5题:

    下列对本门课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本门课程讲述的是三菱FX2N系列PLC

    B.本门课程讲述的是西门子FX2N系列PLC

    C.本门课程讲述的是三菱FX3U系列PLC

    D.本门课程讲述的是西门子S7-200系列PLC


    本门课程讲述的是三菱FX2N系列P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