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公司是一家小型企业,主要生产A和B两种产品。公司最近开始试行作业成本计算系统,有关资料如下: 要求:(1)计算作业成本的预算分配率。 要求:(2)按预算分配率分配作业成本。 要求:(3)计算各项作业的作业成本差异率。 要求:(4)分别计算甲客户A产品和B产品的实际作业总成本。

题目
  E公司是一家小型企业,主要生产A和B两种产品。公司最近开始试行作业成本计算系统,有关资料如下:



  要求:(1)计算作业成本的预算分配率。
  要求:(2)按预算分配率分配作业成本。
  要求:(3)计算各项作业的作业成本差异率。
  要求:(4)分别计算甲客户A产品和B产品的实际作业总成本。


相似考题

2.新华公司常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企业按照客户需求分批安排生产。产品成本按照传统的方法——分批法核算。最近,该公司的经营者发现:新华公司生产的甲产品,价格已经很低了,但是竞争对手的价格更是出人意料的低,并且已经接近新华公司的制造成 本;新华公司生产的乙产品,虽然利润水平很高,但是竞争对手却不愿意生产。企业的整 体利润水平呈现下降的趋势,新华公司的经营者很着急,请您帮助新华公司分析=下原因,以下是新华公司的=些资料:为进行分析,收集的有关资料如下:【资料一】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下的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项 目产品名称 合计 甲产品 乙产品 月平均产量(台) 10000 2500 12500 单位产品直接材料成本(元) 23 31 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成本(元) 28 41 单位产品制造费用成本(元) 75 80 单位产品制造成本 销售费用(售后服务总成本) 31000 【资料二】按照作业成本管理方法的要求,收集整理的有关资料如下: 作业名称 作业成本库成本(元) 机器焊接 126600 设备调整 445000 车床加工 231000 产品组装 339900 质量检验 357500 小计 1900000 售后服务 31000 合计 1931000 作业名称 作业成本库成本(元) 机器焊接 126600 设备调整 445000 车床加工 231000 产品组装 339900 质量检验 357500 小计 1900000 售后服务 31000 合计 1931000 项 目 产品名称 甲产品 乙产品 月平均产量(台) 10000 2500 月平均耗用焊接设备工时(小时) 4500 2400 每批产品投产前设备调整(次) l 2 月平均耗用车床工时(小时) 1000 2000 产品组装耗用工时(小时) 500 1000 每批产品完工质量抽检(次) l 2 该企业的客户比较稳定,没有广告宣传等固定性销售费用发生,而只有产品的售后服务费用,甲、乙分摊的比例分别是200、80%。要求:(1)计算该公司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下甲、乙两种产品单位制造成本。(2)按照作业成本管理的方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经营总成本和单位经营成本。(3)解释该企业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

3.(2019年)甲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生产车间有两台设备,其中,一台属于高端智能制造设备,另一台属于手工加工设备。A、B产品均需先后经过智能制造和手工加工两道作业工序方可完成。A产品主要由智能制造设备完成,B产品主要由手工加工设备完成。直接材料均在开工时一次性投入。公司现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法计算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制造费用先按车间归集,再按直接人工工资比例分配进入产品成本。2019年9月生产成本相关资料如下:(1)本月生产量(单位:件)(2)传统成本计算法下A、B产品成本计算单A产品成本计算单2019年9月 单位:元产品毛利单位:元目前,A产品供不应求,B产品滞销。公司销售经理建议A提价,B降价,以提高公司获利能力。生产经理认为制造费用大部分由智能制造设备引起,按直接人工工资比例分配导致A、B产品成本计算不准确,应采用作业成本法对制造费用分配进行优化,从而为调价提供可靠的成本数据。公司财务部门和生产技术部门对生产过程进行了分析,识别出三项作业,分别是设备检修作业、智能制造作业和手工加工作业。设备检修作业负责对智能制造设备、手工加工设备进行检修,作业动因是检修次数;智能制造作业的作业动因是机器工时;手工加工作业的作业动因是人工工时。直接人工成本不再单列成本项目,被归入相应作业库。相关资料如下:(1)月末在产品A在产品40件,全部处于智能制造阶段,尚未进入手工加工阶段,平均完成智能制造作业的50%;B在产品50件,智能制造作业全部完成,手工加工作业平均完成60%。(2)作业成本要求:(1)编制作业成本分配表(结果填入下方表格中,不用列出计算过程)。(2)编制产品成本计算单(结果填入下方表格中,不用列出计算过程)。(3)根据作业成本法计算的单位产品成本,判断A、B产品目前定价是否合理,并简要说明理由。

更多“  E公司是一家小型企业,主要生产A和B两种产品。公司最近开始试行作业成本计算系统,有关资料如下: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生产车间有两台设备,其中,一台属于高端智能制造设备,另一台属于手工加工设备。A、B产品均需先后经过智能制造和手工加工两道作业工序方可完成。A产品主要由智能制造设备完成,B产品主要由手工加工设备完成。直接材料均在开工时一次性投入。公司现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法计算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制造费用先按车间归集,再按直接人工工资比例分配进入产品成本。2019年9月生产成本相关资料如下:

    (2)传统成本计算法下A、B产品成本计算单
      A产品成本计算单
      2019年9月 单位:元

    (3)产品毛利
      单位:元

    目前,A产品供不应求,B产品滞销。公司销售经理建议A提价,B降价,以提高公司获利能力。生产经理认为制造费用大部分由智能制造设备引起,按直接人工工资比例分配导致A、B产品成本计算不准确,应采用作业成本法对制造费用分配进行优化,从而为调价提供可靠的成本数据。公司财务部门和生产技术部门对生产过程进行了分析,识别出三项作业,分别是设备检修作业、智能制造作业和手工加工作业。设备检修作业负责对智能制造设备、手工加工设备进行检修,作业动因是检修次数;智能制造作业的作业动因是机器工时;手工加工作业的作业动因是人工工时。直接人工成本不再单列成本项目,被归入相应作业库。相关资料如下:
      (1)月末在产品
      A在产品40件,全部处于智能制造阶段,尚未进入手工加工阶段,平均完成智能制造作业的50%;B在产品50件,智能制造作业全部完成,手工加工作业平均完成60%。
      (2)作业成本

    要求:
      (1)编制作业成本分配表(结果填入下方表格中,不用列出计算过程)。

    (2)编制产品成本计算单(结果填入下方表格中,不用列出计算过程)。
      A产品成本计算单
      2019年9月 单位:元

    B产品成本计算单
      2019年9月 单位:元
      (3)根据作业成本法计算的单位产品成本,判断A、B产品目前定价是否合理,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计算说明:
      智能制造作业的分配率=(53000+60000)/500=226(元/件),其中的60000是分配的设备检修作业成本。手工加工作业的分配率计算也是同样的思路。(220000+12000)/250=928(元/件)。
      (2)A产品成本计算单
      2019年9月 单位:元

    计算说明:
      由于直接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所以,A产品直接材料单位成本=15000/(80+40)=125(元/件);
      由于A产品的月末在产品平均完成智能制造作业的50%,所以,A产品职能制造作业的单位成本=79100/(80+40×50%)=791(元/件);
      由于A产品的月末在产品尚未进入手工加工阶段,所以,A产品的月末在产品不分配手工加工作业成本,即A产品手工加工作业成本单位成本=18560/80=232(元/件)。
      B产品成本计算单
      2019年9月     单位:元

    计算说明:
      由于直接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所以,B产品直接材料单位成本=40000/(50+50)=400(元/件);
      由于B产品的月末在产品智能制造作业全部完成,因此,分配智能制造作业成本时,月末在产品的完工程度按照100%计算,即B产品智能制造作业单位成本=33900/(50+50×100%)=339(元/件);
      由于B产品月末在产品手工加工作业平均完成60%,所以,分配手工加工作业成本时,单位成本=213440/(50+50×60%)=2668(元/件)。
      (3)因为A产品单位成本1148元大于目前的单位售价1000元,所以A产品定价不合理。B产品单位成本3407元低于原来的单位售价3600元,所以B产品定价合理。

  • 第2题:

    甲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企业,生产A、B 两种产品。生产车间有两台设备,其中,一台属于高端智能制造设备,另一台属于手工加工设备。A、B 产品均需先后经过智能制造和手工加工两道作业工序方可完成。A 产品主要由智能制造设备完成,B 产品主要由手工加工设备完成。直接材料均在开工时一次性投入。公司现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法计算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制造费用先按车间归集,再按直接人工工资比例分配进入产品成本。2019 年9 月生产成本相关资料如下:
    (1)本月生产量(单位:件)

    (2)传统成本计算法下A、B 产品成本计算单
    A 产品成本计算单
    2019 年9 月
    单位:元

    B 产品成本计算单
    2019 年9 月
    单位:元


    目前,A 产品供不应求,B 产品滞销。公司销售经理建议A 提价,B 降价,以提高公司获利能力。生产经理认为制造费用大部分由智能制造设备引起,按直接人工工资比例分配导致A、B 产品成本计算不准确,应采用作业成本法对制造费用分配进行优化,从而为调价提供可靠的成本数据。公司财务部门和生产技术部门对生产过程进行了分析,识别出三项作业,分别是设备检修作业、智能制造作业和手工加工作业。设备检修作业负责对智能制造设备、手工加工设备进行检修,作业动因是检修次数;智能制造作业的作业动因是机器工时;手工加工作业的作业动因是人工工时。直接人工成本不再单列成本项目,被归入相应作业库。相关资料如下:
    (1)月末在产品
    A 在产品40 件,全部处于智能制造阶段,尚未进入手工加工阶段,平均完成智能制造作业的50%;B 在产品50 件,智能制造作业全部完成,手工加工作业平均完成60%。
    (2)作业成本


    要求:
    (1)编制作业成本分配表(结果填入下方表格中,不用列出计算过程)。

    (2)编制产品成本计算单(结果填入下方表格中,不用列出计算过程)。
    A 产品成本计算单



    (3)根据作业成本法计算的单位产品成本,判断A、B 产品目前定价是否合理,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计算说明:
    智能制造作业的分配率=(53000+60000)/500=226(元/件),其中的60000 是分配的设备检修作业成本。手工加工作业的分配率计算也是同样的思路。(220000+12000)/250=928(元/件)。
    (2)
    A 产品成本计算单


    计算说明:
    由于直接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所以,A 产品直接材料单位成本=15000/(80
    +40)=125(元/件);
    由于A 产品的月末在产品平均完成智能制造作业的50%,所以,A 产品职能制造作业的单位成本=79100/(80+40×50%)=791(元/件);
    由于A 产品的月末在产品尚未进入手工加工阶段,所以,A 产品的月末在产品不分配手工加工作业成本,即A 产品手工加工作业成本单位成本=18560/80=232(元/件)。
    B 产品成本计算单


    计算说明:
    由于直接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所以,B 产品直接材料单位成本=40000/(50+50)=400(元/件);
    由于B 产品的月末在产品智能制造作业全部完成,因此,分配智能制造作业成本时,月末在产品的完工程度按照100%计算,即B 产品智能制造作业单位成本=33900/(50+50×100%)=339(元/件);
    由于B 产品月末在产品手工加工作业平均完成60%,所以,分配手工加工作业成本时,单位成本=213440/(50+50×60%)=2668(元/件)。
    (3)因为A 产品单位成本1148 元大于目前的单位售价1000 元,所以A 产品定价不合理。B 产品单位成本3407 元低于原来的单位售价3600 元,所以B 产品定价合理。

  • 第3题:


    G公司是一家生产保健器材的公司,生产两种产品:传统产品和新型产品。公司只有一条生产线,按照客户订单要求分批组织生产。公司实行作业成本管理,有关资料如下:(1)作业同质组G公司建立了五个作业同质组,有关说明如下:①生产准备作业:包括设备调整和材料发放,属于批次水准的作业,公司以产品投产的批次数作为作业动因。②机器加工作业:该项作业属于单位水准作业,由于生产机械化程度较高,设备折旧在成本库中所占比重较大,公司使用机器工时作为作业动因。③产品组装作业:该项作业属于单位水准作业,由于耗用人工工时较多,公司使用人工工时作为作业动因。④质量检验作业:传统产品的技术和质量都已稳定,每批产品只需抽检10%,新型产品则需逐件进行检查。公司以检验时间作为作业动因。⑤市场推广作业:由于传统产品已进入成熟期,公司不采取广告方式扩大市场;新型产品尚处在成长期,公司每月通过广告方式扩大市场份额。(2)单位产品成本预算G公司预先取得的长期资源是与机器加工作业相关的机器设备和厂房。机器加工作业每月可提供的加工工时为650小时,公司按此测算的单位产品成本预算如下:




    (3)公司2月份实际生产情况公司2月份生产传统产品400件,新型产品100件,月初、月末均无在产品。传统产品发生直接材料成本16050元,新型产品发生直接材料成本4820元。2月份实际作业量和作业成本发生额如下:



    (4)G公司3月份预测销售情况:公司根据长期合同和临时订单预计的3月份的最低销售量为500件,其中传统产品390件,新型产品110件;最高销售量为602件,其中传统产品452件,新型产品150件。


    要求:


    (1)采用实际作业成本分配率分配作业成本,计算填列G公司传统成品和新型产品的产品成本计算单(计算结果填入答题卷给定的表格内)。



    (2)采用预算作业成本分配率分配作业成本(分配时需计算成本差异调整率和调整额,将成本差异分配到有关产品),计算填列G公司传统产品和新型成品的产品成本计算单(计算结果填入答题卷给定的表格内)。



    (3)假设除与机器加工作业相关的机器设备和厂房外,其他资源都可按需随时取得,并且G公司可与客户协商减少部分临时订单的供应数量,计算为使G公司利润最大化,G公司可接受的临时订货数量。





    答案:
    解析:

    (1)



    (2)



    生产准备作业差异调整率=[558-(0.75*400+2.4*100)]/(0.75*400+2.4*100)=1/30机器加工作业差异调整率=[8415-(15*400+22.5*100)]/(15*400+22.5*100)=0.02产品组装作业差异调整率=[5566-(10*400+15*100)]/(10*400+15*100)=0.012质量检验作业差异调整率=[868-(0.6*400+6*100)]/(0.6*400+6*100)=1/30市场推广作业差异调整率=(1950-100*20)/(100*20)=-0.01


    (3)最低销售量下所需机器加工工时=390*1+110*1.5=555(小时)最高销售量下所需机器加工工时=452*1+150*1.5=677(小时)由于现有的作业能力650小时低于677小时,所以,企业不能按可实现的最高销量来组织生产,必须放弃一部分临时订单。按照最低销售量剩余工时=650-555=95(小时)传统产品单位工时边际贡献=(100-66.35)/1=33.65(元/小时)新型产品单位工时边际贡献=(160-113.9)/1.5=30.73(元/小时)由于传统产品单位小时边际贡献大于新型产品,所以优先考虑生产传统产品;传统产品达到最高销售量需要的机器加工作业工时=(452-390)*1=62(小时)生产传统产品的件数:62/1=62(件)剩余工时=95-62=33(小时)还能生产新型产品的件数=33/1.5=22(件)G公司可接受的临时订货数量为生产传统产品62件,新型产品22件。




  • 第4题:




    北方高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地生产和销售两种打印机,假设该公司两种产品的财务和成本数据如下:





    项目 产量(台) 售价(元)


    豪华型 5000 4000


    普通型 15000 2000




    单位直接材料和人工成本(元)


    2000


    800




    直接人工(小时)


    25000


    75000





    公司管理会计师划分了下列作业、间接成本集合及成本动因:





    作业


    制造费用集合


    作业动因




    调整


    300万元


    调整次数




    机器运行


    1625万元


    机器小时




    包装


    75万元


    包装单数量




    合计


    2000万元








    两种产品的实际作业量如下:





    作业动因


    豪华型作业消耗


    普通型作业消耗


    合计




    调整次数(次)


    200


    100


    300




    机器小时(小时)


    55000


    107500


    162500




    包装单数量(个)


    5000


    10000


    15000




    要求:
    (1)采用传统(产量基础)成本计算制度,以直接人工工时为分配标准,确定两种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及单位产品利润。
    (2)采用作业基础成本计算制度,确定两种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及单位产品利润。



    答案:
    解析:

    【答案】
    (1)
    直接人工小时合计= 25000+75000=100000(工时)
    间接成本分配率= 20000000/100000=200(元/小时)
    分配给豪华型的制造费用= 20025000=5000000(元)
    单位豪华型的制造费用= 5000000/5000=1000(元/台)
    分配给普通型的制造费用= 20075000=15000000(元)
    单位普通型的制造费用=15000000/15000=1000(元/台)
    单位:元





    项目


    豪华型


    普通型




    单位售价


    4000


    2000




    单位产品成本:










    直接材料和人工


    2000


    800




    制造费用


    1000


    1000




    单位产品成本合计


    3000


    1800




    单位产品利润


    1000


    200





    (2)每一作业成本动因的成本动因率





    作业动因


    成本


    作业消耗


    作业率




    调整次数


    3000000元


    300次


    10000元/次




    机器小时


    16250000元


    162500小时


    100元/小时




    包装单数量


    750000元


    15000个


    50元/个





    豪华型(5000台)





    作业动因


    作业率


    作业量


    间接成本合计


    单位间接成本




    调整次数


    10000


    200


    2000000


    400




    机器小时


    100


    55000


    5500000


    1100




    包装单数量


    50


    5000


    250000


    50




    合计


    ——


    ——


    ——


    1550





    普通型(15000台)





    作业动因


    作业率


    作业量


    间接成本合计


    单位间接成本




    调整次数


    10000


    100


    1000000


    66.67




    机器小时


    100


    107500


    10750000


    716.67




    包装单数量


    50


    10000


    500000


    33.33




    合计


    ——


    ——


    ——


    816.67





    成本及盈利分析: 单位:元








    豪华型


    普通型




    单位售价(元)


    4000


    2000




    单位产品成本(元):










    直接材料和人工


    2000


    800




    制造费用


    1550


    816.67




    单位产品成本合计


    3550


    1616.67




    单位产品利润


    450


    383.33






  • 第5题:

    某企业本月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1) 甲、乙产品产量及相关成本如下表:

    (2)经作业分析,相关的作业成本资料如下表:

    要求:1.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按机器小时分配)及单位成本。
    要求:2.采用作业成本计算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及单位成本。
    要求:3.分析说明两种方法下单位成本产生差异的原因,如果采用成本加成20%确定销售价格,其带来的后果是什么?


    答案:
    解析:
    1.甲产品单位制造费用=[20000/(4×1000+4×4000)]×(4×1000)/1000=4(元)
      乙产品单位制造费用=[20000/(4×1000+4×4000)]×(4×4000)/4000=4(元)
      甲产品单位成本=5+10+4=19(元)
      乙产品单位成本=12+4+4=20(元)
    2. 甲产品承担设备维护成本=[6000/(8+2)]×8=4800(元)
      乙产品承担设备维护成本=[6000/(8+2)]×2=1200(元)
      甲产品承担订单处理成本=[4000/(70+30)]×70=2800(元)
      乙产品承担订单处理成本=[4000/(70+30)]×30=1200(元)
      甲产品承担机器调整成本=[3600/(30+10)]×30=2700(元)
      乙产品承担机器调整成本=[3600/(30+10)]×10=900(元)
      甲产品承担机器运行成本=[4000/(4000+16000)]×4000=800(元)
      乙产品承担机器运行成本=[4000/(4000+16000)]×16000=3200(元)
      甲产品承担质量检验成本=[2400/(60+40)]×60=1440(元)
      乙产品承担质量检验成本=[2400/(60+40)]×40=960(元)
      甲产品承担的作业成本=4800+2800+2700+800+1440=12540(元)
      乙产品承担的作业成本=1200+1200+900+3200+960=7460(元)
      甲产品单位成本=5+10+(12540÷1000)=27.54(元)
      乙产品单位成本=12+4+(7460÷4000)=17.865(元)
    3.在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下,制造费用按机器小时分配,夸大了产量高的乙产品成本(20元);在作业成本法下,考虑了生产工艺更为复杂的甲产品特点,故应承担更多的制造费用,恰当地反映了其产品成本(27.54元)。
      如果按照成本加成20%作为销售价格,在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下,甲产品定价偏低,会供不应求,乙产品定价偏高,销售不畅;在作业成本法下,可以保障科学的定价决策。

  • 第6题:

    K企业专门从事甲、乙两种产品的生产,有关这两种产品的基本资料如下(单位:元):

    甲:1000×4=4000   5000   10000     
      乙:4000×4=16000  48000   16000
      K企业每年制造费用总额20000元,甲乙两种产品复杂程度不一样,耗用的作业量也不一样。K企业与制造费用相关的作业有5个,为此设置了5个成本库。有关制造费用作业成本的资料如下(单位:元):

    要求:
      分别用传统成本计算法和作业成本计算法计算上述两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答案:
    解析:
    (1)传统成本法下计算两种产品的制造费用(用机器小时数作为费用分配依据)
      已知甲乙两种产品的机器小时总数分别为4000小时和16000小时,制造费用总额为20000元,则:
      制造费用分配率=20000/20000=1(元/小时)
      甲产品的制造费用=4000×1=4000(元)
      乙产品的制造费用=16000×10=16000(元)
      (2)作业成本法下计算两种产品的制造费用
      首先计算各项作业的成本动因分配率,见下表:

     其次,利用作业成本法计算两种产品的制造费用。
      甲产品制造费用=8×600+70×40+30×90+4000×0.2+60×24=12540(元)
      乙产品制造费用=2×600+30×40+10×90+16000×0.2+40×24=7460(元)
      (3)两种成本计算法计算的产品成本。

  • 第7题:

    甲公司为一家电器制造企业,主要生产A、B两种产品。随着生产过程的复杂化,甲公司制造费用占生产成本的比重越来越大。甲公司拟采用作业成本法对两种产品的盈利性进行分析。
      甲公司生产A、B两种产品,单价分别为480元和600元,产量(产销平衡)分别为100件和50件,直接成本分别为9500元和11000元。此外A、B两种产品制造费用的作业成本资料如表: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结合作业成本法,分别计算A、B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并对经营决策作出判断。


    答案:
    解析:
    A产品的制造费用=400×(15000/600)+600×(25000/1000)+200×(10000/500)=29000(元)
      B产品的制造费用=200×(15000/600)+400×(25000/1000)+300×(10000/500)=21000(元)
      A产品单位成本=(9500+29000)÷100=385(元)
      B产品单位成本=(11000+21000)÷50=640(元)
      A产品单位成本385元低于单位售价480云,其单位盈利为95元,可以安排生产该产品;B产品单位成本640元高于单位售价600元,其单位亏损为40元,不安排该产品生产。

  • 第8题:

    大华公司生产 A、B 两种产品,有关年产销量、批次、工时和成本等的资料如下表所示。

    该公司当年制造费用项目与金额如下表所示。

    要求:

    按作业成本法计算成本。

    答案:
    解析:
    作业成本法下成本计算的关键在于对制造费用的处理并不是完全按机器制造工时进行分
    配,而是根据作业中心与成本动因,确定各类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下面分别确定制造费用明细表中各项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和分配率。
    ①对于材料验收成本、产品验收成本和开工成本,其成本动因一般是生产与订购次数,可以
    生产与订购次数作为这三项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其分配率如下:
    材料验收成本分配率=400000/(8+20)=14285.714286
    产品验收成本分配率=840000/(8+20)=30000
    开工成本分配率=400000/(8+20)=14285.714286
    ②对于设备折旧、燃料与水电费,其成本动因一般是机器制造工时,可以机制制造工时作为
    这两项耗费的分配标准。如分配率如下:
    设备折旧分配率=400000/(400000+160000)=0.714286
    燃料与水电费分配率=804000/(400000+160000)=1.435714
    ③对于职工福利支出,其成本动因一般是直接人工成本,可以直接人工成本作为职工福利支
    出的分配标准。其分配率如下:
    职工福利支出分配率=320000/(3000000+600000)=0.088889
    ④对于厂房折旧和管理者薪酬,其成本动因一般是产销量,可以产销量作为这两项耗费的分
    配标准。其分配率如下:
    厂房折旧分配率=500000/(200000+40000)=2.083333
    管理者薪酬分配率=200000/(200000+40000)=0.083333
    ⑤对于材料储存成本,其成本动因一般是材料的数量或成本,可以直接材料成本作为材料储
    存成本的分配标准。其分配率如下:
    材料储存成本分配率=168000/(24000000+2000000)=0.00646154
    根据上述材料分配率,将各项制造费用在 A、B 产品之间分配,其分配结果如下所示。
    gjkjswmn4-004.jpg
    编制作业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计算表,如下所示。

  • 第9题:

    问答题
    北方高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地生产和销售两种打印机,假设该公司两种产品的财务和成本数据如下。公司管理会计师划分了下列作业、间接成本集合及成本动因:两种产品的实际作业量如下。采用作业成本计算法,确定两种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及单位产品利润。

    正确答案: 每一作业成本动因的成本动因分配率豪华型(5000台)普通型(15000台)成本及盈利分析:单位:元续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甲公司是一家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企业。该公司有三个生产步骤,根据成本管理的要求,除要计算最后步骤生产的产品成本以外,还需要提供各生产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资料。要求:请为甲公司设计合适的成本计算方法和成本计算流程。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某公司是一家小型企业,其生产组织和工艺特点是大量大批多步骤加工,期末在产品数量较多,有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根据企业成本管理的要求,不需要分步计算半成品成本。要求:请为该公司设计合适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和成本计算流程。

    正确答案: 公司合适的成本计算方法是品种法,按产品品种设置基本生产明细账  成本计算流程设计如下:
    (1)根据原始凭证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各种要素费用分配表;
    (2)各种要素费用中,基本生产车间发生的,用于产品生产、有对应成本项目的费用记入“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否则记入“制造费用明细账”;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费用记入“管理费用明细账”
    (3)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分配记入“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制造费用明细账”、“管理费用明细账”等;
    (4)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分配记入“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
    (5)将归集在“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的生产耗费合计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并将完工产品成本记入“库存商品明细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北方高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地生产和销售两种打印机,假设该公司两种产品的财务和成本数据如下。公司管理会计师划分了下列作业、间接成本集合及成本动因:两种产品的实际作业量如下。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法,以直接人工工时为分配标准,确定两种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及单位产品利润。

    正确答案: 直接人工工时合计=25000+75000=100000(小时)间接成本分配率=20000000/100000=200(元/小时)分配给豪华型的制造费用=200×25000=5000000(元)单位豪华型的制造费用=5000000/5000=1000(元/台)分配给普通型的制造费用=200×75000=15000000(元)单位普通型的制造费用=15000000/15000=1000(元/台)单位: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E公司是一个生产和销售电话的小型企业,主要有无绳电话和传真电话两种产品。公司最近开始试行作业成本计算系统,有关资料如下:



    (1)2008年年初制定了全年各月的作业成本预算,其中2008年8月份的预算资料如下:


    (2)8月4日,该公司承接了甲客户购买500部传真电话和2000部无绳电话的订单,有关的实际作业量如下:



    (3)8月31日,为甲客户加工的产品全部完工。8月份各项作业成本实际发生额如下表所示:



    要求:


    (1)计算作业成本的预算分配率;


    (2)按预算分配率分配作业成本;


    (3)计算差异调整率;


    (4)分别计算甲客户无绳电话和传真电话的实际作业总成本。




    答案:
    解析:

    (1)预算分配率



    (2)按预分配率分配作业成本



    (3)差异调整率



    (4)作业成本计算




  • 第14题:

    G公司是一家生产保健器材的公司,生产两种产品:传统产品和新型产品。传统产品单位售价为100元,新型产品的单位售价为160元。
    公司只有一条生产线,按照客户订单要求分批组织生产。
    公司实行作业成本管理,
    有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1)G公司建立了五个作业,有关说明如下:
    ①生产准备作业:包括设备调整和材料发放,属于批次级作业,公司以产品投产的批次数作为作业动因。
    ②机器加工作业:该项作业属于单位级作业,由于生产机械化程度较高,设备折旧在成本库中所占比重较大,公司使用机器工时作为作业动因。
    ③产品组装作业:该项作业属于单位级作业,由于耗用人工工时较多,公司使用人工工时作为作业动因。
    ④质量检验作业:传统产品的技术和质量都已稳定,每批产品只需抽检10%,新型产品则需逐件进行检查。公司以检验时间作为作业动因。
    ⑤市场推广作业:由于传统产品已进入成熟期,公司不采取广告方式扩大市场;新型产品尚处在成长期,公司每月通过广告方式扩大市场份额。公司以市场推广次数作为作业动因。
    (2)单位产品所需的作业量。
    G公司预先取得的长期资源是与机器加工作业相关的机器设备。机器加工作业每月可提供的加工工时为650小时,
    公司单位产品所需要的作业量如下:

    (3)G公司2月份实际生产情况。
    G公司2月份生产传统产品400件,新型产品100件,月初、月末均无在产品。
    传统产品发生直接材料成本16050元,新型产品发生直接材料成本4820元。
    2月份实际作业量和作业成本发生额如下:

    (4)G公司3月份预测销售情况。
    公司根据长期合同和临时订单预计的3月份的最低销售量为500件,其中传统产品390件,新型产品110件;最高销售量为602件,其中传统产品452件,新型产品150件。
    资料二:
    G公司目前有一笔闲置资金可进行债券投资。目前市场上有三种债券可供选择,三种债券的面值均为1000元,到期时间均为5年。
    A债券为零息债券,到期支付1000元;
    B债券的票面利率为8%,每年年末支付80元利息,到期支付1000元本金;
    C债券的票面利率为10%,每年年末支付100元利息,到期支付1000元本金。
    G公司要求的必要报酬率为8%。
    要求:(1)根据资料一完成下列要求:
    ①采用实际作业成本分配率分配作业成本,计算填列G公司传统产品和新型产品的产品成本计算单(计算结果填入下方表格内)。

    ②假设除与机器加工作业相关的机器设备外,其他资源都可按需要随时取得,并且G公司可与客户协商部分临时订单的供应数量,计算为使G公司利润最大化,G公司可接受的传统产品和新型产品的临时订货数量。
    (2)根据资料二,完成下列要求:
    ①计算每种债券的价值,若A、B、C三种债券目前的市场价格分别为700元、980元和1100元,判断哪种债券值得投资;
    ②根据第①问选择的债券,计算投资于该种债券的到期收益率。


    答案:
    解析:
    (1)①

    ②传统产品单件所需的机器加工工时=400/400=1(小时/件)
    传统产品单位成本=26776/400=66.94(元/件)
    传统产品单位约束资源边际贡献=(100-66.94)/1=33.06(元)
    新型产品单件所需的机器加工工时=150/100=1.5(小时/件)
    新型产品单位成本=11451/100=114.51(元/件)
    新型产品单位约束资源边际贡献=(160-114.51)/1.5=30.33(元)
    最低销量所需工时=390×1+110×1.5=555(小时)
    剩余机器加工工时=650-555=95(小时)
    由于传统产品单位约束资源边际贡献大,所以应优先安排生产传统产品。
    多生产传统产品=452-390=62(件)

    G公司可接受传统产品临时订货量62件,新型产品临时订货量22件,共可接受84件。
    (2)
    ①A债券的价值=1000×(P/F,8%,5)=680.6(元)
    B债券票面利率等于市场利率,所以其价值等于其面值1000元。
    C债券的价值=100×(P/A,8%,5)+1000×(P/F,8%,5)=1079.87(元)
    因为B债券的价值高于当前的市场价格,所以值得投资,A和C的债券价值低于当前的市场价格,所以不值得投资。
    ②980=80×(P/A,IRR,5)+1000×(P/F,IRR,5)
    设利率为8%,80×(P/A,8%,5)+1000×(P/F,8%,5)=1000
    设利率为9%,80×(P/A,9%,5)+1000×(P/F,9%,5)=80×3.8897+1000×
    0.6499=961.08
    (IRR-8%)/(9%-8%)=(980-1000)/(961.08-1000)
    解得:IRR=8.51%。
    本题考查:作业成本的计算例示、约束资源最优利用决策、债券的到期收益率

  • 第15题:

    甲公司为一家制造类企业,主要生产A、B两种产品。A、B两种产品的产量分别为500台和250台,单位直接成本分别为0.4万元和0.6万元。此外A、B两种产品制造费用的作业成本资料如表:

    要求:
    (1)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制造费用按照机器小时比例进行分配,分别计算A、B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2)采用作业成本计算方法,分别计算A、B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3)分析两种方法计算产品成本差别原因。


    答案:
    解析:
    (1)A产品承担制造费用=850/(300+100)×300=637.5(万元)
      B产品承担制造费用=850/(300+100)×100=212.5(万元)
      A产品的单位成本=0.4+637.5/500=1.675(万元)
      B产品的单位成本=0.6+212.5/250=1.45(万元)
      (2)A产品的制造费用=20×(200/160)+300×(400/400)+20×(100/100)+5×(150/50)=360(万元)
      B产品的制造费用=140×(200/160)+100×(400/400)+80×(100/100)+45×(150/50)=490(万元)
      A产品的单位成本=0.4+360/500=1.12(万元)
      B产品的单位成本=0.6+490/250=2.56(万元)
      (3)传统方法分配制造费用按照单一标准进行分配,产量大的A产品承担更多的制造费用,高估了产量高产品的成本,低估了产量低产品的成本,扭曲了产品成本;作业成本法按照多动因分配,提高了成本分配的准确性。

  • 第16题:

    大华公司生产 A、B 两种产品,有关年产销量、批次、工时和成本等的资料如下表所示。

    该公司当年制造费用项目与金额如下表所示。

    要求:

    按传统成本法计算成本。

    答案:
    解析:
    按传统成本法,制造费用可直接按机器制造工时进行分配。
    制造费用分配率=4032000/(400000+160000)=7.2
    A 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400000*7.2=2880000(元)
    B 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160000*7.2=1152000(元)
    以上计算结果可编制产品成本计算法,如下表所示。

  • 第17题:

    甲公司为一家制造企业,主要生产A、B两种产品。随着生产过程的复杂化,甲公司制造费用占生产成本的比重越来越大。甲公司拟采用作业成本法计算两种产品成本。
      甲公司生产A、B两种产品,产量分别为100件和50件,A、B两种产品制造费用的作业成本资料如表: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分别计算A、B两种产品应该分摊的单位作业成本。


    答案:
    解析:
    A产品的作业成本=400×(15000/600)+600×(25000/1000)+200×(10000/500)=29000(元)
      B产品的作业成本=200×(15000/600)+400×(25000/1000)+300×(10000/500)=21000(元)
      A产品单位作业成本=29000÷100=290(元)
      B产品单位作业成本=21000÷50=420(元)

  • 第18题:

    甲公司为一家制造类企业,主要生产X、Y两种产品。X、Y两种产品均为标准化产品,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甲公司高度重视战略成本管理方法的运用,拟通过成本领先战略助推企业稳步发展。相关资料如下:
    随着业务发展和生产过程的复杂化,甲公司制造费用占生产成本的比重越来越大,且制造费用的发生与传统成本法采用单一分摊标准的相关性越来越小。甲公司自2012年以来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核算与管理。
    2018年6月,X、Y两种产品的产量分别为500台和250台,单位直接成本分别为0.4万元和0.6万元。此外X、Y两种产品制造费用的作业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结合作业成本法,分别计算X、Y两种产品的单位制造费用,并指出作业成本法及传统成本法下制造费用分摊标准的区别。


    答案:
    解析:
    X产品的单位制造费用=[100×(200/160)+300×(400/400)+50×(100/100)+25×(150/50)]÷500=1.1(万元)
    Y产品的单位制造费用=[60×(200/160)+100×(400/400)+50×(100/100)+25×(150/50)]÷250=1.2(万元)
    或:
    X产品的制造费用=100×(200/160)+300×(400/400)+50×(100/100)+25×(150/50)=550(万元)
    Y产品的制造费用=60×(200/160)+100×(400/400)+50×(100/100)+25×(150/50)=300(万元)
    X产品的单位制造费用=550/500=1.1(万元)
    Y产品的单位制造费用=300/250=1.2(万元)
    区别:作业成本法下,制造费用根据多种作业动因进行分配;传统成本法下,制造费用主要采用单一分摊标准进行分配。

  • 第19题:

    大华公司生产 A、B 两种产品,有关年产销量、批次、工时和成本等的资料如下表所示。

    该公司当年制造费用项目与金额如下表所示。

    要求:

    简述两种成本计算法的结果有何不同,

    答案:
    解析:
    根据上面的计算可知,作业成本法下与传统成本法下相比,A 产品单位成本由 149.4 元下降为 146.67 元,B 产品单位成本由 93.8 元上升为 107.46 元。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传统成本法对制造费用采用的是单一的分配标准,而作业成本法根据不同的成本动因,对不同项目的制造费用采用了不同的分配标准。

  • 第20题:

    某公司是一家小型企业,其生产组织和工艺特点是大量大批多步骤加工,期末在产品数量较多,有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根据企业成本管理的要求,不需要分步计算半成品成本。请为该公司设计合适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和成本计算流程。
    公司合适的成本计算方法是品种法,按产品品种设置基本生产明细账
    成本计算流程设计如下:
    (1)根据原始凭证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各种要素费用分配表;
    (2)各种要素费用中,基本生产车间发生的,用于产品生产、有对应成本项目的费用记入“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否则记入“制造费用明细账”;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费用记入“管理费用明细账”
    (3)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分配记入“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制造费用明细账”、“管理费用明细账”等;
    (4)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分配记入“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
    (5)将归集在“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的生产耗费合计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并将完工产品成本记入“库存商品明细账”

  • 第21题:

    问答题
    甲公司只生产和销售A、B两种产品,假设这两种产品的财务和成本数据如下:要求:采用作业成本法,确定两种产品的单位盈利能力。

    正确答案: 首先,计算每一成本动因的分配率,见下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甲公司是一家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企业。该公司有三个生产步骤,根据成本管理的要求,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1)除计算最后步骤生产的产品成本以外,还需要提供各生产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资料。(2)只计算最后步骤生产的产品成本,不需要提供各生产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资料。要求:(1)请指出两种不同方案选择各适用哪种成本计算方法?并解释其核算特点。(2)请为甲公司设计第二种方案所适用的成本计算流程。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美美公司准备在下一年度利用其剩余生产能力生产新产品。该公司现有A、B两种新产品可供选择,有关两种产品的预计售价及变动成本资料如下:   A产品 B产品   销售单价 560元 500元   单位变动成本 400元 320元   A、B两种产品的销售量是一随机变量,有关下年销售预测资料如下表所示。 销售量概率分布   要求:作出生产哪种新产品的决策。

    正确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