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下列哪项错误( )A.心电图出现病理性Q波,不宜再溶栓B.长时间心肺复苏后不宜再溶栓C.采用RT-PA溶栓后要随即应用肝素抗凝D.再灌注心律失常出现与否不是溶栓成败的主要标准E.用尿激酶作静脉溶栓,首次剂量宜150万单位

题目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下列哪项错误( )

A.心电图出现病理性Q波,不宜再溶栓

B.长时间心肺复苏后不宜再溶栓

C.采用RT-PA溶栓后要随即应用肝素抗凝

D.再灌注心律失常出现与否不是溶栓成败的主要标准

E.用尿激酶作静脉溶栓,首次剂量宜150万单位


相似考题
更多“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下列哪项错误( )A.心电图出现病理性Q波,不宜再溶栓B.长时间心肺复苏后 ”相关问题
  • 第1题:

    判断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溶栓再通的间接指标有

    A.心电图抬高的ST段于溶栓后2h内回降>50%

    B.溶栓后2h心室率下降50%

    C.溶栓后2h内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D.血清CK-MB酶峰值提前至14h内

    E.胸痛于溶栓后2h内基本消失


    正确答案:ACDE

  • 第2题:

    关于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下列哪项不正确?
    A.心电图出现病理性Q波,不宜再溶栓 B.心肺复苏术后,不宜再溶栓
    C.采用rtPA溶栓后要随即应用肝素抗凝 D.再灌注心律失常出现与否不是溶栓成败的主要标准
    E.用尿激酶作静脉溶栓,首次剂量宜150万单位


    答案:A
    解析:
    ①急性心肌梗塞的典型心电图改变为“病理性Q波”,如果出现病理性Q波不宜再溶栓,那么急性心肌梗塞就不能行溶栓治疗了,这显然是错误的,答案为A。所以这种无限扩大法对于解答某些内、外科学试题很有用。②溶栓治疗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颅内出血,而心肺脑复苏后常常合并脑水肿、颅内高压,因此溶栓治疗可增加频内出血、颅内高压的可能性,故不宜再溶栓。③rtPA(基因重组纤维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效果好、起效快,但溶栓后应立即给予肝素抗凝。④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方法为100万~200万U30分钟静脉滴注完,或冠状动脉内注射4万U,继之每分钟0.6~2.4万U维持。⑤溶栓治疗效果可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直接判断,也可根据下列情况间接判断:心电图抬高的ST段于2小时内回降 -50%;胸痛2小时内基本消失;血清CK-MB酶峰值提前出现(14小时内);2小时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可见,再灌注心律失常可作为判断标准之一,但不能作为主要标准,主要标准是冠状动脉造影。

  • 第3题:

    关于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下列哪项说法不正确( )

    A心电图出现病理Q波,不宜再溶栓

    B长时间心肺复苏后不宜再溶栓

    C采用rtPA溶栓后应用肝素抗凝

    D再灌注心律失常出现与否不是溶栓成功的主要标准

    E用尿激酶作静脉溶栓首次剂量为150~200万单位


    A

  • 第4题: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下列哪项不正确

    A.心电图出现病理性Q波,不宜再溶栓
    B.长时间心肺复苏后不宜再溶栓
    C.采用rtPA溶栓后要随即应用肝素抗凝
    D.再灌注心律失常出现与否不是溶栓成败的主要标准
    E.用尿激酶作静脉溶栓,首次剂量宜150万单位

    答案:A
    解析: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出现病理性Q波可有以下原因:①心肌因缺血而坏死;②心肌可因急性缺血而发生心肌顿抑(或称心肌休克)。所以,出现病理性Q波并不一定提示心肌已经发生不可逆的坏死。此外,虽然患者来院时间可能较晚,心肌已经坏死,但只要患者还存有心绞痛,心电图显示心肌梗死面积还在扩大,梗塞区心电图ST段仍举高不降,仍然是溶栓治疗的适应证。所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出现病理性Q波即不宜再溶栓的提法不正确。心肺复苏后,由于多数患者均进行了心外按摩,气管插管等操作,使溶栓后出血的可能性增加,所以应特别慎重。rtPA(基因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对血栓溶解有高度选择性,起作用快,持续时间短,所以溶栓后应即刻应用肝素抗凝。溶栓成败的主要临床判断标准是:(1)心电图抬高的ST段于2小时内回降大于50%;(2)胸痛2小时内基本消失;(3)血清CPK-MB酶峰值提前出现(14小时内);(4)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出现亦作为判断标准之一,但不是主要标准。临床常用溶栓药一尿激酶的首次剂量推荐为150万单位。60分钟内滴完。

  • 第5题:

    关于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下列哪项不正确

    A. 心电图出现病理性Q波,不宜再溶栓
    B.心肺复苏后不宜再溶栓
    C.采用rtPA溶栓后要随即应用肝素抗凝
    D.再灌注心律失常出现与否不是溶栓成败的主要标准

    答案:A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