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小儿药物治疗的特点有哪些? ”相关问题
  • 第1题:

    小儿病毒性肠炎有哪些临床特点?


    正确答案: 小儿病毒性肠炎多见于秋冬季,以秋季流行为主,故又称秋季腹泻。常见于6~24个月的婴幼儿。潜伏期为1~3天,起病急,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病初即出现呕吐,大便每天10次以上、量多,呈黄色或淡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便,无腥臭味,镜下无或偶见白细胞。常出现脱水和酸中毒症状。本病为自限性疾病,数日后呕吐渐停,腹泻减轻,3~8天自行恢复。

  • 第2题:

    小儿功能性腹痛的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腹痛突然发作,持续时间不太长,能自行缓解;腹痛以脐周为主,无明显体征;无发热、呕吐、腹泻、咳嗽、气喘、尿频、尿急、尿痛等伴随的病灶器官症状;反复发作,每次发作的症状相似

  • 第3题:

    小儿伤寒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小儿伤寒一般起病较急,体温高低不定,胃肠道症状明显,有呕吐、腹泻、肝、脾肿大。相对脉缓及玫瑰疹少见。血象白细胞无明显下降,婴幼儿甚至增多。病程较短,肠道症状少,易并发支气管炎和肺炎。

  • 第4题:

    小儿伤寒有哪些特点?如何使用抗菌药物?


    正确答案:(1)症状较成人轻、年龄越小症状越不典型。
    (2)潜伏期7~14天,发病急,出现高热、呕吐、惊厥。
    (3)相对缓脉仅见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年龄越小,相对缓脉越小。
    (4)玫瑰疹较少见。
    (5)约半数患儿在发病后第1~2周有咳嗽、咽充血等呼吸道症状。
    (6)易发生腹泻,甚至脱水、酸中毒。
    (7)多有轻度继发性贫血和白细胞减少,发病初期白细胞可略高。
    (8)总病程2~4周,复发率1.0%~5.0%。使用抗生素主要依据:①发病及菌血症控制时间;②复发率;③恢复期及慢性带菌率;④病死率及并发症等来选择抗菌药物,常用药物有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氯霉素等。

  • 第5题:

    小儿药物治疗的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小儿药物治疗的特点有:①药物在组织内的分布因年龄而异;②小儿对药物的反应因年龄而异;③肝脏的解毒功能不足;④肾脏排泄功能不足;⑤其他先天遗传因素不同。

  • 第6题:

    问答题
    小儿功能性腹痛的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腹痛突然发作,持续时间不太长,能自行缓解;腹痛以脐周为主,无明显体征;无发热、呕吐、腹泻、咳嗽、气喘、尿频、尿急、尿痛等伴随的病灶器官症状;反复发作,每次发作的症状相似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小儿水代谢的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水的需要量相对较大水分的需要与能量的消耗成正比。小儿所需能量相对较高,故需水量也相对高。婴儿每日水交换量约等于细胞外液的1/2,而成人仅为1/7,婴儿水交换率比成人快3~4倍,所以小儿较成人对缺水的耐受力差,容易出现脱水。
    (2)不显性失水多小儿生长发育快,新陈代谢旺盛,所需能量较大,其不显性失水也较多,尤其是肺和皮肤的不显性失水,体温升高和呼吸加快均可使不显性失水增加。
    (3)消化道的液体交换量大,正常人每日分泌大量消化液,约为血浆量的1~2倍或细胞外液的2/3,但大部分被再吸受,只有少量从粪便排出,若出现腹泻时,水的再吸受障碍,极易发生水和电解质紊乱。
    (4)肾脏调节功能差,肾脏的浓缩和稀释功能对于体液平衡调节起着重要作用。小儿肾脏功能不成熟,年龄越小,肾脏浓缩、稀释、酸化尿和保留碱基的功能均较低,发生水和电解质紊乱的机会越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小儿有哪些生理与病理特点?

    正确答案: 小儿的生理特点:
    (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脏腑即五脏六腑,娇是指娇弱,嫩即稚嫩,形指的是形体结构,即四肢百骸、肌肤筋骨、精血津液等,气指各种生理功能活动,充即充实。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这一生理特点,概括说明了小儿时期机体脏腑的形态发育和生理功能都是不成熟、不完善的。
    (2)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生机即生发之功能,指生命力,活力;发育是指机体的长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是指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从体格、智力以至脏腑功能,均不断迅速地向成熟、完善方面发展,而且年龄愈小,生长发育的速度也愈快。
    小儿的病理特点有:
    (1)病因特点:
    ①易于感受六淫之邪和疫疠之气。小儿肺常不足、腠理不密,加之冷暖不知自调。作为“百病之长”的风邪,常夹杂着寒、热、暑、湿、燥等其他六淫之邪,极易从口鼻、皮毛而入,发生感冒、咳嗽、肺炎喘嗽等肺系病证。疫疠之气也常从口鼻、皮毛侵入机体,发生时行疫病。
    ②易于为饮食所伤。小儿脾常不足,加之饮食不知自节,若喂养不当、饥饱无常,则脾胃极易被饮食内伤,造成食积、呕吐、厌食、泄泻、腹痛、腹胀等病证。而且小儿饮食不知自洁,若护理不当,则易于发生泄泻、呕吐、痢疾以及肠道寄生虫病。
    ③与先天禀赋密切相关。小儿疾病的发生与先天禀赋即遗传因素关系密切。如哮喘、癫痫、出血(血友病)、胎黄等的发病,均与遗传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2)病理特点:
    ①发病容易,传变迅速。是小儿容易感受病邪而发病,一旦罹患疾病,则病情容易发生变化的病理特点。
    ②脏气清灵,易趋康复。小儿为“纯阳”之体,脏腑功能活力旺盛,对治疗的应答较成人更为敏捷,组织的修复能力强,活力充沛,又少七情影响,病因单纯,只要诊断治疗准确及时,护理得当,病情易向好的方向发展,很快得到康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关于小儿药物治疗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小儿疾病在治疗过程中要根据病情变化及时更改治疗方案
    • B、择药物时要考虑到不同年龄患儿的特点
    • C、应根据年龄、疾病及病情选择给药途径、药物剂型和用药次数
    • D、以上均正确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小儿的生理和病理与成人有所不同,故小儿感冒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1)热证多:小儿为纯阳之体,生长发育迅速,呈现阴相对不足而阳相对旺盛,故感邪之后,易从阳化热,热证的证候变明显。
    (2)易夹痰:肺为娇脏,外邪袭肺,易致肺失宣肃,水津敷布失常,停滞于肺,聚而成痰,故小儿感冒后,出现咳嗽咳痰、喉间痰鸣等。
    (3)易夹食:小儿脾常不足,感受外邪之后,导致脾胃纳运失调,水谷停滞,出现脘腹胀满,不思饮食,甚至使脾胃升降功能失常而发生呕吐、泄泻等。
    (4)易夹惊:小儿心肝有余,感邪之后,邪易化热化火,动风扰心,出现惊惕啼叫,夜间齘齿,甚至发生惊厥。

  • 第11题:

    下列小儿药物治疗特点哪项是错误的()

    • A、要考虑先天遗传因素
    • B、小儿肝脏解毒功能不足
    • C、小儿肾脏的排泄功能不足
    • D、小儿对药物的反应因年龄而异
    • E、药物在组织中的分布和成人一样

    正确答案:E

  • 第12题:

    小儿心肌炎有哪些心电图特点?


    正确答案:以R波为主的2个或2个以上主要导联(Ⅰ、Ⅱ、aVF、V5)的ST-T改变持续四天以上伴动态变化,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或左束支阻滞,成联律、多型、多源、成对或并行性早搏,非房室结及房室折反引起的异位性心动过速,低电压(新生儿除外)及异常Q波。

  • 第13题:

    问答题
    小儿药物治疗的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小儿药物治疗的特点有:①药物在组织内的分布因年龄而异;②小儿对药物的反应因年龄而异;③肝脏的解毒功能不足;④肾脏排泄功能不足;⑤其他先天遗传因素不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4题:

    问答题
    小儿的生理和病理与成人有所不同,故小儿感冒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1)热证多:小儿为纯阳之体,生长发育迅速,呈现阴相对不足而阳相对旺盛,故感邪之后,易从阳化热,热证的证候变明显。
    (2)易夹痰:肺为娇脏,外邪袭肺,易致肺失宣肃,水津敷布失常,停滞于肺,聚而成痰,故小儿感冒后,出现咳嗽咳痰、喉间痰鸣等。
    (3)易夹食:小儿脾常不足,感受外邪之后,导致脾胃纳运失调,水谷停滞,出现脘腹胀满,不思饮食,甚至使脾胃升降功能失常而发生呕吐、泄泻等。
    (4)易夹惊:小儿心肝有余,感邪之后,邪易化热化火,动风扰心,出现惊惕啼叫,夜间齘齿,甚至发生惊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5题:

    问答题
    小儿伤寒有哪些特点?如何使用抗菌药物?

    正确答案: (1)症状较成人轻、年龄越小症状越不典型。
    (2)潜伏期7~14天,发病急,出现高热、呕吐、惊厥。
    (3)相对缓脉仅见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年龄越小,相对缓脉越小。
    (4)玫瑰疹较少见。
    (5)约半数患儿在发病后第1~2周有咳嗽、咽充血等呼吸道症状。
    (6)易发生腹泻,甚至脱水、酸中毒。
    (7)多有轻度继发性贫血和白细胞减少,发病初期白细胞可略高。
    (8)总病程2~4周,复发率1.0%~5.0%。使用抗生素主要依据:①发病及菌血症控制时间;②复发率;③恢复期及慢性带菌率;④病死率及并发症等来选择抗菌药物,常用药物有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氯霉素等。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