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什么是佛法?不学佛有哪些过失?学佛有哪些利益?对此你有什么体会?”相关问题
  • 第1题:

    为什么说在所有烦恼中,傲慢和嫉妒最难认识?你自己对此有哪些体会?


    正确答案: 《俱舍论》、《大乘阿毗达磨》中都说过,在贪嗔痴等所有烦恼中,傲慢和嫉妒这二者最难认识。
    如果你生起嗔心,别人会看出你发脾气了,自己也能明显感到心里不舒服;如果生起贪心,你能察觉到“我对某某人生起极大贪爱,对某某事物生起贪恋之心”,别人从你的言行举止中也看得出来;如果生起极严重的痴心,你的行为上会表现出打瞌睡、昏沉等,别人一看就知道你有点迷糊。可是嫉妒和傲慢并非那么易发现的,别人看不出来,自己也感觉不到,但它会一直不断地地产生。
    有傲慢的话,法师明明讲得不错,我们也会挑三拣四,找出一此毛病。而让自己说的时候,又可能什么也讲不出来,这是极不明智的行为。学习佛法的时候,傲慢的人最可怜,法师有什么功德、讲得怎样如法,他始终看不到,唯一看到的就是法师讲错了。

  • 第2题:

    经中说“处处有佛”,为什么说处处有佛呢?


    正确答案: 因为佛是遍知一切的,无任何障碍,所以,佛智遍及的地方就有佛身,即佛心所到之处便有佛身。这种智慧是佛法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八万四千法归根结底只有一法,就是智慧,即“般若波罗蜜多”,其余都是随从之法,方便之法,都是达到主法的工具,所以说佛法的核心是智慧。

  • 第3题:

    在汉地历史上,有哪几次大规模的灭佛运动?究其原因是源于什么?你对此有哪些感触?


    正确答案: 在汉地历史上的几次灭佛动运中,其中规模最大的,莫过于“三武一宗”。
    根据历史分析,三武灭佛与道教有关,一宗灭佛跟儒教有关。不过也有人说,灭佛的根本原因是经济问题,这四次灭佛事件都如出一辙。由于之前几个朝代大兴佛教,如此加大了出财政支出,使国库空竭。遇到外患,僧尼不能出征打仗,平时也不用缴纳赋税,给社会带来很多压力。出家人本当艰苦修行,现在都坐拥大量地产,成为了大地主,寺院经济恶性膨胀。再加上皇帝认为佛教是印度的外来文化,与汉地土生土长的宗教有冲突,鉴于种种原因,之后采取措施灭佛。为此,宋代宗颐禅师也作过检讨:“天生三武祸吾宗,释子回家塔寺空。应是昔年崇奉日,不能清俭守真风。”
    禅师的这番语话语,我们后学者不得不反思。现在有些出家人或修行人,知足少欲、生活简朴,行持真正的佛法,这很值得称道。但也有一部分人,游手好闲、好吃懒做,对社会和佛教没有任何贡献,反而引发世人对佛教的误解。作为一个佛教徒,倘若自己行持善法,对国家、社会会有非常大的利益,即便没有能力做一些事,以清净心发愿的话,无形中也会给众生带来幸福安乐,这是毫无疑问的。反之,假如没有这样做,而是对钱财非常贪婪,从不守持戒律,行为也不如法,这种人泛滥成灾的话,确实给社会带来压力。所以,我们在了解人身难得的同时,对历史也有必要回顾,当前状况要跟以前佛教毁灭的因素进行对比。

  • 第4题:

    何为五浊恶世?你对此有哪些体会?在这种环境中,你打算如何修持佛法?


    正确答案: 1、时劫浊:指时代遭逢恶运,灾难频生。就拿财富而言,一会儿是世界经济危机,一会儿是金融风暴,每天不是“刮狂风”,就是“下暴雨”,人们犹如水泡般财富极极不稳定,今天富可敌国,明天就可能一贫如洗。
    2、众生浊:指众生资质低劣,福报日减,苦多乐少。佛陀时代或在此之前,人们的身高、体力都非常殊妙,而现在,一年比一年不行了。
    3、寿命浊:指众生因恶业受报,寿命短促。
    4、见解浊:指出家人善心越来越失坏。
    5、烦恼浊:指在家人行持善法日渐退失。

  • 第5题:

    如果没有谨慎护心,将会导致什么样的危害?对此你有哪些亲身体会?


    正确答案: 就像为毒箭所伤者,箭毒随着血液循环很快就会漫及全身。同样,如果烦恼逮到了机会,罪恶染污就会立刻遍覆自心,从而造下各种恶业,将今生来世的一切功德摧毁无余。

  • 第6题:

    问答题
    在汉地历史上,有哪几次大规模的灭佛运动?究其原因是源于什么?你对此有哪些感触?

    正确答案: 在汉地历史上的几次灭佛动运中,其中规模最大的,莫过于“三武一宗”。
    根据历史分析,三武灭佛与道教有关,一宗灭佛跟儒教有关。不过也有人说,灭佛的根本原因是经济问题,这四次灭佛事件都如出一辙。由于之前几个朝代大兴佛教,如此加大了出财政支出,使国库空竭。遇到外患,僧尼不能出征打仗,平时也不用缴纳赋税,给社会带来很多压力。出家人本当艰苦修行,现在都坐拥大量地产,成为了大地主,寺院经济恶性膨胀。再加上皇帝认为佛教是印度的外来文化,与汉地土生土长的宗教有冲突,鉴于种种原因,之后采取措施灭佛。为此,宋代宗颐禅师也作过检讨:“天生三武祸吾宗,释子回家塔寺空。应是昔年崇奉日,不能清俭守真风。”
    禅师的这番语话语,我们后学者不得不反思。现在有些出家人或修行人,知足少欲、生活简朴,行持真正的佛法,这很值得称道。但也有一部分人,游手好闲、好吃懒做,对社会和佛教没有任何贡献,反而引发世人对佛教的误解。作为一个佛教徒,倘若自己行持善法,对国家、社会会有非常大的利益,即便没有能力做一些事,以清净心发愿的话,无形中也会给众生带来幸福安乐,这是毫无疑问的。反之,假如没有这样做,而是对钱财非常贪婪,从不守持戒律,行为也不如法,这种人泛滥成灾的话,确实给社会带来压力。所以,我们在了解人身难得的同时,对历史也有必要回顾,当前状况要跟以前佛教毁灭的因素进行对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既然佛法是趋入解脱的唯一津梁,那为什么学佛的人那么少?你对此是怎么认为的?

    正确答案: 《殊胜赞》中讲过,因为佛教的教义高深莫测,大多数凡夫望而却步。譬如,世间天珠或如意宝的价值,具有智慧的人才了知,一般根本不懂。同样,非常粗浅的知识,很多人都愿意接受,而甚深微细的佛法,他们却不愿追随。《四百论》也说:“婆罗门离系,如来三所宗,耳眼意能知,故佛法深细。”印度三大宗教分别为婆罗门教、离系外道、佛教,其中婆罗门教讲究歌咏唱诵的音律,主要是耳根的对境;离系外道以外表行为为主,一丝不挂地修行,不进饮食而依于五火,主要是眼根的对境;而佛教的深奥境界,主要是意根的对境,必须以甚深智慧才能了悟。
    大家知道,知识越深细,学的人就越少。就像一个最好的大学,学生考上的可能性很小,一百人只有两三个被录取,同样,对极为甚深广大的佛教,学的人少也是正常现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的宇宙人生真理流传世间,使众生即能脱离生死,未知世尊未降生以前的时代有佛法没有?假使有佛法是什么佛说的?

    正确答案: 世界无尽,劫波无尽,佛亦无尽,释迦世尊以前如无佛,何以云蒙燃灯授记乎,若问何法,应知佛佛道同,今日所读之三藏经文,其旨与古,并无二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经中说“处处有佛”,为什么说处处有佛呢?

    正确答案: 因为佛是遍知一切的,无任何障碍,所以,佛智遍及的地方就有佛身,即佛心所到之处便有佛身。这种智慧是佛法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八万四千法归根结底只有一法,就是智慧,即“般若波罗蜜多”,其余都是随从之法,方便之法,都是达到主法的工具,所以说佛法的核心是智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什么是佛法?不学佛有哪些过失?学佛有哪些利益?对此你有什么体会?

    正确答案: 1)佛法揭示的是宇宙的人生真相,是引导众生离苦、得乐,令自他获得暂时的安乐,究竟解脱的妙理。
    2)不学佛的人非常可怜,《诸法集要经》中云:“愚不可人无正智,如盲处黑暗。”愚痴的人没有正确的智慧,就像盲人处于黑暗中一样,根本不懂取舍因果。以至于大多数人造了太多的不善业,死后只有堕入恶趣,感受难忍的痛苦,诚如《四百论》所言:“由于诸人类,多持不善品,以是诸异生,多堕于恶趣。”《大般泥洹经》亦云:“愚夫邪见,向恶趣门。”
    3)学佛所带给我们的,除了快乐,没有别人。在茫茫无边的轮回中,它是唯一的解脱津梁,故智者理应选择佛法。《别译杂阿含经》云:“唯有入佛法……是则归依处。”
    4)比如现如今,天灾人祸频频出现,世间灾难此起彼伏,在这种环境下,我们虽不排斥其他宗教的作用,但佛教的精神是最管用的。生命脆危,一旦发生自然灾害,他们的生命瞬间就会失去。这些无常的道理,佛陀早就告诉过我们,同时也告诫人们要取舍因果,否则,如果再这样下去,恐怕将来的痛苦还会越来越多,不学佛这些道理就很难懂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何为五浊恶世?你对此有哪些体会?在这种环境中,你打算如何修持佛法?

    正确答案: 1、时劫浊:指时代遭逢恶运,灾难频生。就拿财富而言,一会儿是世界经济危机,一会儿是金融风暴,每天不是“刮狂风”,就是“下暴雨”,人们犹如水泡般财富极极不稳定,今天富可敌国,明天就可能一贫如洗。
    2、众生浊:指众生资质低劣,福报日减,苦多乐少。佛陀时代或在此之前,人们的身高、体力都非常殊妙,而现在,一年比一年不行了。
    3、寿命浊:指众生因恶业受报,寿命短促。
    4、见解浊:指出家人善心越来越失坏。
    5、烦恼浊:指在家人行持善法日渐退失。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进入大乘修行之后,为什么不但没有痛苦,反而有快乐?对此你有哪些体会?

    正确答案: 进入大乘修行之后,以行持六度万行的福德力,将会感召菩萨的身体舒适;已通达诸法无有自性的智慧力,更使菩萨内心安乐。为了一切众生处于生死轮回中,慈悲为怀的菩萨怎么会有疲厌痛苦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世间的爱和佛陀的爱有什么区别?你有哪些亲身体会?


    正确答案: 世间的爱,所爱的范围有限,且带着自私的成分,非常虚伪、不可靠。而佛陀的爱,如同阳光一样普洒有情,是一切众生的无伪无偏至亲之导师,他唯一所行的便是利益众生。为了利益众生,佛陀因地时宁可捐躯献命,以种种难行苦行而成就佛果,赐给众生甘露法药。

  • 第14题:

    有些人说:“我没有学佛前,工作特别顺利,但学了佛以后,什么都不顺,身体也不好……”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


    正确答案: 佛在经中说:“修善违缘多,造恶顺缘多。”我们行持善法的时候,要么身体不好了,要么工作不顺利了,要么家庭不和睦了,这都是一种必然规律。比如学习《般若经》,学得越好,魔王波旬就越不高兴,千方百计地制造违缘,但如果想办肉联厂,或造一些恶业的时候,魔王波旬就特别高兴,总是为你提供顺缘。现在是末法时代,白法护法神的能力比较脆弱,魔众的力量非常强大,想造恶业的话,所有魔众眷属都会帮助你的。现在学佛以后,家里人反对,亲戚朋友也不理解,敌人好像越来越多了,实际上,这说明你的境界越来越高了。另外,学佛后受苦也是消除自己堕入恶趣之业。所以,你不应该特别伤心,任何成就都是需要斗争的。

  • 第15题:

    人类具体有哪些生苦?你觉得这些描写得真实吗?你对此有何体会?


    正确答案: 入胎、住胎、分娩等时的种种之苦。
    以佛陀的教言及现实生活的细节为依据,描写得非常真实。
    对生也有一种了知痛苦而有的恐惧,故发愿好好闻思修行,自他早日脱离生死病死等轮回之苦。

  • 第16题:

    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的宇宙人生真理流传世间,使众生即能脱离生死,未知世尊未降生以前的时代有佛法没有?假使有佛法是什么佛说的?


    正确答案:世界无尽,劫波无尽,佛亦无尽,释迦世尊以前如无佛,何以云蒙燃灯授记乎,若问何法,应知佛佛道同,今日所读之三藏经文,其旨与古,并无二致。

  • 第17题:

    为什么说佛法是一切安乐之因?你有哪些深刻体会?


    正确答案: 佛法具足初善、中善、末善,三个时分中都是善妙的。诚如《随念三宝经》所言,最初能生起信心的善妙,中间能断除一切分别念的善妙,最后能生起解脱智慧的善妙。
    佛法是引导人们趋入离苦得乐的妙道。依靠佛法的威力,能遣除我们一切的恐怖和痛苦,不说解决生生世世的轮回大事,仅仅从今生来讲,它所赐予的精神力量,也是任何药物与教言无法与之相比的。

  • 第18题:

    问答题
    为什么说发大心利他的话,自己也很容易成就?你对此有哪些体会?

    正确答案: 1)如印光大师言:“菩提心者,自利利他之心也。此心一发,如器受电,其力甚大,而且迅速;其消业障,增福慧,非平常福行善根之的能比喻也。”省庵大师在《劝发菩提心文》中也说:“言多善,则莫若发广大心……发大心,超过修行历劫。”
    2)发菩提心,我执明显减少,而且能对治我执。而且发心做事情,也变得很顺利,甚至以往关系不好或一般的,也很神奇都对你很友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为什么说佛法是一切安乐之因?你有哪些深刻体会?

    正确答案: 佛法具足初善、中善、末善,三个时分中都是善妙的。诚如《随念三宝经》所言,最初能生起信心的善妙,中间能断除一切分别念的善妙,最后能生起解脱智慧的善妙。
    佛法是引导人们趋入离苦得乐的妙道。依靠佛法的威力,能遣除我们一切的恐怖和痛苦,不说解决生生世世的轮回大事,仅仅从今生来讲,它所赐予的精神力量,也是任何药物与教言无法与之相比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修学佛法的过程中,为什么善知识的摄受相当关键?你对此有哪些体会?

    正确答案: 如果善知识没有摄受,对佛法教理则不可能通达。《般若摄颂》云:“佛法皆依善知识,功德胜主佛所说。”一切佛法依靠善知识而得,这不是凡夫信口所说,而是圆满一切功德、大慈大悲的释迦牟尼佛亲口所言。《般若八千颂》亦云:“若菩萨摩诃萨欲得无上正等觉,必先于善知识恭敬承事而依止之。”还有《华严经》中言:“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佛法要是没有善知识的讲解,世间再聪明、再有智慧的人凭借自力也不能通达。
    佛经浩翰无垠、圣教多之又多、所知无穷无尽,假设没有上师的窍诀,就不会懂得总结诸法的要领而加入修行。因此,上师教言相当重要。如果没有的话,你不一定皈依;即使皈依了,也根本不知方向,完全凭自学很困难。何况佛教的道理非常甚深,尤其是空性等法门,若没有上师开演不能趋入,证悟更上无从谈起。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有些人说:“我没有学佛前,工作特别顺利,但学了佛以后,什么都不顺,身体也不好……”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

    正确答案: 佛在经中说:“修善违缘多,造恶顺缘多。”我们行持善法的时候,要么身体不好了,要么工作不顺利了,要么家庭不和睦了,这都是一种必然规律。比如学习《般若经》,学得越好,魔王波旬就越不高兴,千方百计地制造违缘,但如果想办肉联厂,或造一些恶业的时候,魔王波旬就特别高兴,总是为你提供顺缘。现在是末法时代,白法护法神的能力比较脆弱,魔众的力量非常强大,想造恶业的话,所有魔众眷属都会帮助你的。现在学佛以后,家里人反对,亲戚朋友也不理解,敌人好像越来越多了,实际上,这说明你的境界越来越高了。另外,学佛后受苦也是消除自己堕入恶趣之业。所以,你不应该特别伤心,任何成就都是需要斗争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为什么说在所有烦恼中,傲慢和嫉妒最难认识?你自己对此有哪些体会?

    正确答案: 《俱舍论》、《大乘阿毗达磨》中都说过,在贪嗔痴等所有烦恼中,傲慢和嫉妒这二者最难认识。
    如果你生起嗔心,别人会看出你发脾气了,自己也能明显感到心里不舒服;如果生起贪心,你能察觉到“我对某某人生起极大贪爱,对某某事物生起贪恋之心”,别人从你的言行举止中也看得出来;如果生起极严重的痴心,你的行为上会表现出打瞌睡、昏沉等,别人一看就知道你有点迷糊。可是嫉妒和傲慢并非那么易发现的,别人看不出来,自己也感觉不到,但它会一直不断地地产生。
    有傲慢的话,法师明明讲得不错,我们也会挑三拣四,找出一此毛病。而让自己说的时候,又可能什么也讲不出来,这是极不明智的行为。学习佛法的时候,傲慢的人最可怜,法师有什么功德、讲得怎样如法,他始终看不到,唯一看到的就是法师讲错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有人说:“小乘是焦芽败种,不要学小乘,应该学大乘。”或“密宗是婆罗门教,不是真正的佛法,应该一心专念阿弥陀佛。”说这种话的人,会有什么危险性?对此你应当怎么做?

    正确答案: 一方面会触犯菩萨戒的根本罪,另一方面,众生的因缘各不相同,如果他的根基还没成熟,或者他的因缘不是这个法门,你强迫地将他引进来,反而会毁坏他的善根,对他的解脱造成障碍。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