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40岁,河南籍。因“反复发热1年,伴呼吸困难1月余”入院。 患者自诉1年前无诱因出现右侧头痛,右侧面部逐渐出现条带状的小疱疹,伴疼痛,发热体温波动在37~38.5℃,全身不适、厌食、恶心,在当地医院以“带状疱疹”予抗病毒对症治疗,皮疹消退,但患者仍间断发热。半年后无诱因出现胸闷、气短,与体位无关,活动后加重。近1个月体温转为高热,最高达40℃,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静卧时气短。体重下降15kg。患者为个体商人,曾到泰国及马来西亚短期旅游。否认冶游史。入院查体:38.9℃。 一般情况差,消瘦。舌

题目

患者,男性,40岁,河南籍。因“反复发热1年,伴呼吸困难1月余”入院。 患者自诉1年前无诱因出现右侧头痛,右侧面部逐渐出现条带状的小疱疹,伴疼痛,发热体温波动在37~38.5℃,全身不适、厌食、恶心,在当地医院以“带状疱疹”予抗病毒对症治疗,皮疹消退,但患者仍间断发热。半年后无诱因出现胸闷、气短,与体位无关,活动后加重。近1个月体温转为高热,最高达40℃,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静卧时气短。体重下降15kg。患者为个体商人,曾到泰国及马来西亚短期旅游。否认冶游史。入院查体:38.9℃。 一般情况差,消瘦。舌边缘有条状白斑。面、胸部弥漫性充血,右颈面部皮肤有斑片状色素脱失,双手杵状指。R30次/分,呼吸急促,稍活动即喘,双肺呼吸音粗,心律105次/分。 X线胸片报告:双肺弥漫性网状结节状间质改变。血气分析:PaCO236.8mmHg,PaO254.8mmHg,SaO288.1%。  问:请作出初步诊断,并简要说明诊断依据。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男性,40岁,河南籍。因“反复发热1年,伴呼吸困难1月余”入院。 患者自诉1年前无诱因出现右侧头痛,右侧面部逐渐出现条带状的小疱疹,伴疼痛,发热体温波动在37~38.5℃,全身不适、厌食、恶心,在当地医院以“带状疱疹”予抗病毒对症治疗,皮疹消退,但患者仍间断发热。半年后无诱因出现胸闷、气短,与体位无关,活动后加重。近1个月体温转为高热,最高达40℃,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静卧时气短。体重下降15kg。患者为个体商人,曾到泰国及马来西亚短期旅游。否认冶游史。入院查体:38.9℃。 一般情况差,消瘦。舌边”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女,23岁。因反复发作贫血1年,加重1个月伴肌肉酸痛和食欲不振,来门诊看病。1年多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伴双大腿肌肉酸痛和活动障碍,并逐渐出现双肩胛区肌肉、双上肢肌肉疼痛和乏力,双手不能上抬。在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等检查后诊为自身免疫性贫血,给予激素治疗后好转,但患者不规则服用激素治疗1个月后停药。半年前上述症状再发,且较前加重,伴有发热,最高达38℃。发热时,肌肉疼痛加剧,在当地医院给予鱼腥草、氨苄西林治疗后,体温可下降至正常,但1~2天后体温又再上升,症状反复。由于经济困难,中断治疗。近来胃口差,进食少,体重下降约20斤。患病以来,月经停止。查体:慢性病容,精神较差,体态消瘦,头发稀疏,面部水肿,面部可见大片状红斑,双眼无神,分泌物较多,眼睑较苍白。心肺腹正常。四肢肌肉萎缩,活动受限,压痛阳性,以双大腿肌肉明显,无红肿,无皮温升高,双上肢不能上抬。四肢多个大小关节均有压痛,活动受限,无明显红肿。

    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类风湿关节炎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皮肌炎
    D.干燥综合征
    E.风湿热
    F.自身免疫性贫血

    答案:B
    解析:
    2.结合患者临床体征:脱发、面部红斑、关节炎、贫血貌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贫血、抗核抗体阳性可明确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提示:给予合理治疗方案10天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带药出院。此后,患者每个月都定时来院复查疗,随访半年后,其实验室检查结果为血常规示WBC7.96×10/L,RBC3.93×10/L,Hb129g/L,尿常规正常,ESR5mm/h,IgG8.80g/L,IgA1.52g/L,IgM1.51g/L,补体C3 950mg/L,白蛋白38.4g/L。
    3.重型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用泼尼松每日1mg/kg,晨起顿服。连续服用8周,然后逐渐减量,每1~2周减少10%,减至小剂量(0.5mg/kg),做维持治疗。环磷酰胺冲击疗法,每次10~16mg/kg,通常4周冲击一次,冲击6次后,改为每3个月冲击1次,至活动静止后1年,才停止冲击。

  • 第2题:

    患者,男性,44岁。因"右上腹疼痛半年,加重伴上腹部包块1个月"入院。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钝痛,为持续性,时有向右肩背部放射,无恶心、呕吐,自服索米痛片疼痛可暂时缓解。1个月前,患者右上腹痛加重,服止痛药效果不好,自觉右上腹饱满,有包块,伴腹胀、食欲缺乏、恶心。在当地医院就诊,B超显示肝占位性病变。患者发病来,无呕吐、腹泻,偶有发热(体温最高37.8℃),大小便正常,体重下降约5kg,,既往有乙型肝炎病史多年。查体:腹平软,右上腹压痛,肝肋下5cm,表面可扪及3cm×3cm包块,有触痛。

    如患者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肝癌,其治疗包括
    A.手术治疗
    B.化疗
    C.抗感染治疗
    D.肝移植
    E.中药治疗
    F.介入治疗

    答案:A,B,D,E,F
    解析:

  • 第3题:

    患者。男性,40岁,曾为长途车司机,有野游史。近3年有静脉吸毒,因发热1个月余、加重伴咳嗽、咳血痰2周收治。近年渐出现消瘦,体重下降10kg;近1个月余出现不规则发热,以下午低热为多,有盗汗;近2周出现高热,渐出现咳嗽,咳血痰,经规律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查体:T39.0℃,R32次/分,BP100/65mmHg,无皮疹,皮肤无黄染,颈部、腋下、腹股沟可扪及多个1cm×1cm至1cm×1.5cm淋巴结,右上肺叩诊实音,右肺底可闻及湿啰音,心律齐,腹乎软。HIV抗体阳性,痰未找到癌细胞,痰涂片发现抗酸杆菌,考虑需进行哪些治疗()。

    • A、异烟肼
    • B、予抗病毒治疗
    • C、利福平
    • D、予糖皮质激素治疗
    • E、祛痰止咳治疗
    • F、链霉素

    正确答案:A,B,C,E,F

  • 第4题:

    患者男性,36岁。因发热20余天入院。20余天前饮酒后出现腹痛,无发热,无恶心.呕吐.腹泻,口服氢氧化铝±等药物治疗天后腹痛缓解,但随即出现发热,初为间断性,体温在38℃-39℃,伴畏寒,微咳.无痰。无腹痛.腹泻,无尿频.尿急.皮疹.关节痛等。数天后发热加重,为持续性高热,体温最高达40℃,伴畏寒。既往无结核.肝炎病史。体检:T39.0℃,R28次/分。左颈部可扪及数个淋巴结,约花生米大小,质地中等,活动度稍差,无触痛。心肺查体无异常,腹部查体不理想。应进一步做的检查有()

    • A、血常规
    • B、肥达反应
    • C、血培养
    • D、免疫学检查
    • E、骨髓细胞学检查
    • F、PPD皮试

    正确答案:A,B,C,D,E,F

  • 第5题:

    患者,女性,72岁。咽痛6天,加重伴张口受限1天入院。患者于6天前受凉后出现咽痛,吞咽时疼痛明显,伴发热,体温可达38.5℃,到当地诊所给予“青霉素”静点,效差。于1天前感疼痛加重,伴张口受限,不能进食,体温可达39.5℃,并伴有声嘶,有轻度憋气。查体:T39℃,急性发热面容,痛苦貌,有轻度吸气性呼吸困难,无明显三凹症,口唇无紫绀,张口受限,说话不清,心肺未见明显异常,咽部黏膜充血,腭舌弓和腭咽弓充血明显,双侧扁桃体Ⅱ肿大,表面有脓栓,右侧腭舌弓黏膜局部隆起,右侧扁桃体被推向内侧,电子喉镜检查双侧声带水肿充血明显,双声带活动可。该病人的治疗方案?


    正确答案: 脓肿穿刺抽脓,若脓肿形成,行脓肿切开;抗生素静点;漱口水漱口;雾化吸入;给一定量的类固醇激素静脉应用。炎症控制良好2周后,可行扁桃体切。

  • 第6题:

    20岁男性患者,因少语、少动、少食10天入院。患者10天前有感冒发热史,当时最高体温为38.8℃,在当地医院予积极治疗3天后体温恢复正常,回家后无明显诱因出现讲话少,活动减少,食欲减退,同时伴随出汗多,面部油脂增多,家人为求进一步诊治入院。在住院后的第8天,患者仍表现少语、少动、安静,但出现了三次四肢抽搐发作,此时该做何处理()

    • A、积极抗癫痫治疗
    • B、预防感染
    • C、减量或停用抗精神病药
    • D、对症、支持治疗
    • E、停用抗病毒治疗
    • F、预防脑水肿
    • G、地塞米松治疗

    正确答案:A,B,C,D,F,G

  • 第7题:

    问答题
    患者,男性,40岁,河南籍。因"反复发热1年,伴呼吸困难1月余"入院。患者自诉1年前无诱因出现右侧头痛,右侧面部逐渐出现条带状的小疱疹,伴疼痛,发热体温波动在37℃~38.5℃,全身不适、厌食、恶心,在当地医院以"带状疱疹"予抗病毒对症治疗,皮疹消退,但患者仍间断发热。半年后无诱因出现胸闷、气短,同体位无关,活动后加重。近1个月体温转为高热,最高达40℃,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静卧时气短。体重下降15kg。患者为个体商人,曾到泰国及马来西亚短期旅游。已婚,否认冶游史。入院查体:T38.9℃。一般情况差,消瘦。舌边缘有条状白斑。面、胸部弥漫性充血,右颈面部皮肤有斑片状色素脱失,双手杵状指。R30次/分,呼吸急促,稍活动即喘,双肺呼吸音粗,心率105次/分。X线胸片报告:双肺弥漫性网状结节状间质改变。血气分析:PaCO236.8mmHg,PaO254.8mmHg,SaO288.1%

    正确答案: 1.诊断及诊断依据
    (1)诊断本例初步印象是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
    (2)诊断依据
    1)曾到泰国及马来西亚短期旅游,可有不安全性生活史。
    2)原因不明的持续不规则低热>1个月。
    3)3个月内体重下降>10%。
    4)带状疱疹病史。
    5)起病较慢,患者发热、呼吸短促、活动后加重。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
    6)血氧分压明显降低、二氧化碳分压明显升高。
    7)胸片为弥漫性或对称性肺门周围间质性浸润。
    2.鉴别诊断
    (1)细菌性肺炎一般该病起病较急,经常出现高热、胸痛、咳痰。75%患者胸部X线片可见广泛性浸润或典型的局灶性、单叶或多叶性肺实变。
    (2)肺结核纯结核蛋白衍生物(PPD.试验阳性,胸部X线片显示上肺叶的病变(常有空洞),很少发生肺外播散。而HIV感染晚期的表现则不典型,PPD试验阴性,胸片显示弥散性浸润(常涉及中、下肺叶),甚至有时引起播散性肺外结核,肺结核的诊断依据是从呼吸道标本(常用痰)培养到结核杆菌。
    3.进一步检查根据初步诊断与鉴别诊断,为确诊应作:
    (1)HIV抗体初筛试验和确认试验。
    (2)血浆中HIV-RNA检测。
    (3)CD4+T淋巴细胞数检测。
    (4)支气管灌洗液中检查卡氏肺孢子菌。
    4.治疗原则
    (1)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2)卡氏肺孢子菌肺炎治疗。
    (3)对症治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患者,女,23岁。因反复发作贫血1年,加重1月伴肌肉酸痛和食欲缺乏,来门诊看病。1年多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伴双大腿肌肉酸痛和活动障碍.并逐渐出现双肩胛区肌肉、双上肢肌肉疼痛和乏力,双手不能上抬。在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等检查后诊为自身免疫性贫血,给予激素治疗后好转,但患者不规则服用激素治疗1个月后停药。半年前上述症状再发,且较前加重,伴有发热,最高达38℃。发热时,肌肉疼痛加剧,在当地医院给予鱼腥草、氨苄青霉素治疗后,体温可下降至正常,但1至2天后体温又再上升,症状反复。由于经济困难,中断治疗。近来胃口差,进食少,体重下降约20斤。患病以来,月经停止。查体:慢性病容,精神较差,体态消瘦,头发稀疏,面部水肿,面部可见大片状红斑,双眼无神,分泌物较多,眼睑较苍白。心肺腹正常。四肢肌肉萎缩,活动受限,压痛阳性,以双大腿肌肉明显,无红肿,无皮温升高,双上肢不能上抬。四肢多个大小关节均有压痛,活动受限,无明显红肿。

    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类风湿关节炎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皮肌炎
    D.干燥综合征
    E.风湿热
    F.自身免疫性贫血

    答案:B
    解析:

  • 第9题:

    患者男,25岁,因反复发热伴腹痛2个月入院。入院前2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可达40.5℃。发热以下午和夜间为著,在当地诊所应用青霉素、头孢类药物治疗,体温可恢复正常;但第2天又复升,并伴有上腹阵发性胀痛、恶心、呕吐。呕吐后腹痛症状可缓解,伴腹泻,大便稀糊状,2~3次/d,无脓血,伴纳差、乏力。无咳嗽、咳痰、咯血,无全身皮疹,无关节痛。在当地医院做胃镜示“十二指肠降部多发溃疡”,给予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2个月来体重下降约5kg。既往无肝炎、结核及消化性溃疡病史。最具有鉴别诊断意义的检查结果是()

    A腹部CT

    B肠镜

    C肠镜病理

    D剖腹探查

    EPPD


    C

  • 第10题:

    男,35岁,贩运家禽个体商贩,2005年12月4日起发热,体温39℃,伴全身肌肉酸痛、乏力;3天后出现咳嗽、咳脓痰,伴右侧胸痛,深吸气时加重,并出现静息时呼吸困难。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加重,血氧饱和度进行性下降,应立即采取()

    • A、加大抗病毒药物的剂量
    • B、胸部X线检查排除胸腔积液
    • C、给予呼吸兴奋剂
    • D、加大氧流量
    • E、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

    正确答案:E

  • 第11题:

    患者,男性,40岁,因反复发热1个月余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7.8~41.2℃,伴膝关节周围疼痛,活动不受限,无咳嗽、咳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在当地卫生院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头孢呋辛静滴、对症等,体温恢复正常。1周前患者又出现发热,伴头痛、关节疼痛、眩晕等,间断给予静滴头孢类抗生素效果不佳,遂来我院。体检:T38.4℃,P90次/分,R20次/分,BP110/72mmHg,颈静脉无怒张,胸前皮肤可见多形性淤斑,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啰音。心界不大,心率90次/分,律齐,胸骨左缘闻及3~4肋间收缩期杂音。腹软,无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未触及明显肿大,双下肢无水肿。急诊应重点检查哪些项目()

    • A、心电图
    • B、血常规
    • C、血沉
    • D、血培养
    • E、心脏B超
    • F、尿常规

    正确答案:A,B,C,D,E,F

  • 第12题:

    患者男,35岁,2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气紧、咳嗽,以活动后明显,患者未予重视。1年前患者感冒后上述症状加重,且开始出现发热、胸痛及呼吸困难,至当地医院就诊行胸部X片示:双肺可见密度较高、边缘较整齐的结节状影,直径3~5mm,以双肺中野为主,肺尖及肺底透光度较强,肺纹理大部分消失。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予抗结核治疗半年,无明显效果,又至XX省省医院治疗。胸部X片与上次相似但有所加重,且右肺上野出现大小不等的多个透亮区。患者10年前在一小金矿作为风钻工工作了1年,现在开杂货店。过去史无特殊,有10多年的吸烟史。查体:体温升高,双肺可闻及湿啰音,未见杵状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提示:经过治疗后,患者症状好转。但1d前,患者突感右侧剧烈胸痛,伴呼吸困难。)

    • A、患者最可能是并发了自发性气胸
    • B、此时最重要的检查是胸部X片
    • C、高浓度吸氧可以加快患者的恢复
    • D、可给予患者镇痛药物
    • E、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
    • F、可行胸腔穿刺抽气

    正确答案:A,B,C,D,E,F

  • 第13题:

    患者,男性,40岁,因反复发热1个月余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7.8~41.2℃,伴膝关节周围疼痛,活动不受限,无咳嗽、咳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在当地卫生院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头孢呋辛静滴、对症等,体温恢复正常。1周前患者又出现发热,伴头痛、关节疼痛、眩晕等,间断给予静滴头孢类抗生素效果不佳,遂来我院。体检:T38.4℃,P90次/分,R20次/分,BP110/72mmHg,颈静脉无怒张,胸前皮肤可见多形性淤斑,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啰音。心界不大,心率90次/分,律齐,胸骨左缘闻及3~4肋间收缩期杂音。腹软,无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未触及明显肿大,双下肢无水肿。患者长期反复发热的原因最可能为()

    • A、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 B、真菌感染
    • C、立克次体感染
    • D、草绿色链球菌感染
    • E、肺炎支原体感染
    • F、肺炎衣原体感染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多选题
    20岁男性患者,因少语、少动、少食10天入院。患者10天前有感冒发热史,当时最高体温为38.8℃,在当地医院予积极治疗3天后体温恢复正常,回家后无明显诱因出现讲话少,活动减少,食欲减退,同时伴随出汗多,面部油脂增多,家人为求进一步诊治入院。在住院后的第8天,患者仍表现少语、少动、安静,但出现了三次四肢抽搐发作,此时该做何处理()
    A

    积极抗癫痫治疗

    B

    预防感染

    C

    减量或停用抗精神病药

    D

    对症、支持治疗

    E

    停用抗病毒治疗

    F

    预防脑水肿

    G

    地塞米松治疗


    正确答案: F,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