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小学生态度形成和转化的基本特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品德形成的过程与影响因素,讨论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态度和品德?


    答案:
    解析:
    [参考答案]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态度和品德,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
    (1)说服教育法。是社会主义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方法。这个方法通过讲解、谈话、讨论等方式摆事实,讲道理,启发学生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教师经常应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的说服,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①有效地利用正反论据,对于年龄小,没有怀疑观点的学生或在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时,宜只呈正面观点,不宜提出反面观点。相反则应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②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说服开始时,富于情感色彩的说服内容容易引起兴趣,然后再用充分的材料进行说理论证,比较容易产生稳定的、长期的说服效果。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情感因素作用更大些。③考虑学生原有的态度。以学生原有的态度为基础,逐步提高要求。若原有的态度与教师所希望达到的态度之间的差距较大,教师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提出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否则将难以改变态度,而且还容易产生对立情绪。
    (2)榜样示范。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品德、好行为去影响、教育学生的一种方法。榜样人格具体、生动、形象,对学生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易于为学生所领会和模仿。班杜拉等人的实验结果表明,榜样能对学生的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模仿是学生向社会学习,形成品德的重要途径。当榜样和说理教育一致时,品德教育会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重视言传身教,这是成功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必须遵守的原则。鉴于榜样在观察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要做到:①给学生呈现榜样时,应考虑到榜样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社会背景等特点,以尽量与学生相似,这样可使学生产生可接近感,避免产生高不可攀或望尘莫及之感。②给学生呈现受人尊敬、地位较高、能力较强且具有吸引力的榜样,这样的榜样具有感染力和可信性,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榜样本身也容易成为学生向往的、追随的对象,激发学生产生见贤思齐的上进心,通过学习榜样人物来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为了最大程度地使学生做出与榜样示范行为相匹配的反应,教师需要反复示范榜样行为,并给予指导。当学生表现出符合要求的行为时,应给予鼓励。
    (3)利用群体协定。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教师则可以利用集体讨论后做出集体约定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态度。具体可以如下操作:①清晰而客观地介绍问题的性质。②唤起班集体对问题的意识,使他们明白只有改变态度才能更令人满意。③清楚而客观地说明要形成的新态度。④引导集体讨论改变态度的具体方法。⑤使全体学生一致同意把计划付诸实施,每位学生都承担执行计划的任务。⑥学生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改变态度。⑦引导大家对改变的态度进行评价,使态度进一步概括化和稳定化。
    (4)价值辨析。人的价值观刚开始不能被个体清醒地意识到,必须经过一步步的辨别和分析,才能形成清晰的价值观念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动。无论是大组或小组讨论,解决两难问题,交谈等策略都可以促进辨析。但不论应用什么策略,一种观念要真正成为个人的道德价值观,必须经历三个阶段七个子过程。①选择阶段:自由选择;从多种可选范围内选择;充分考虑各种选择的后果之后再行选择。②赞赏阶段:喜爱自己的选择并感到满意;愿意公开承认自己的选择。③行动:按自己的选择行事;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加以重复。这整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赋值过程”。由于价值辨析的方法基本上是诱导性的,而不是灌输性、说教性的,因此教师的作用就在于设计各种活动,运用各种策略来诱发学生暴露、陈述、思考、体验并实现某种价值观。但价值选择应由学生自己做出,教师起指导、辅助作用。
    (5)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奖励和惩罚作为外部的调控手段,不仅影响着认知、技能或策略的学习,而且对个体的态度和品德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奖励既可用于个人,也可用于集体。用于个人时,不仅个人受到鼓舞,也可使集体受到教育;用于集体可以巩固集体成绩,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给予奖励时,首先,要选择、确定可以得到奖励的道德行为;其次,应选择、给予恰当的奖励物;再次,应强调内部奖励。任何矫正不良行为的方法都强调强化的作用,但强化要注意适度,又要避免单调。惩罚是对学生不良思想品德和行为给予否定的评价,目的是使学生克服缺点和错误,帮助学生分清是非,明确努力方向,同时应使全体学生受到教育。从抑制不良行为的角度来看,惩罚是有必要的,也是有助于良好的态度与品德形成的。惩罚不是最终目的,给予惩罚时,还要给学生指明改正的方向。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坚持以表扬为主和以批评为辅的思想品德教育原则。

  • 第2题:

    简述小学生学习活动的特点。


    答案:
    解析:
    小学生学习活动特点
    (1)学习成为小学生的主导活动。学习成为小学生的主导活动.并对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要真正做到以学习为主需要通过半游戏半学习的一段过程、逐渐向“以学习为主”的过渡。
    (2)学习成为小学生的一种社会义务,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而对小学生学习成为社会对儿重提出的要求.是一种具有严格要求的社会义务,具有一定得强制性,要求儿重必须做到。
    (3)小学生的学习任务是明确而特定的。小学生的学习任务主要是掌握读、写、算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参加学校集体所必需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

  • 第3题:

    简述小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


    答案:
    解析:
    (1)情感体验的内容日益丰富;
    (2)情感表现的深刻性逐步增加;
    (3)友谊感逐渐发展;
    (4)情感的动力特征明显;
    (5)高级情感得到进一步发展;
    (6)情绪、情感的稳定性明显增强;
    (7)情绪、情感的自控力不断增强。

  • 第4题:

    简述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几个基本特点。


    答案:
    解析:
    (1)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2)发展的定向性与顺序性。(3)发展的不平衡性。(4)发展的差异性。

  • 第5题:

    简述中小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正确答案: (1)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形成呈现了发展的不同步性。一般价值观和人生观会形成于世界观之前,世界观的发展则相对滞后。
    (2)中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形成呈现阶段性发展的特点。小学阶段的儿童已经开始对人类、自然及社会现象产生兴趣和疑问,但尚未形成价值观;到初中阶段,价值观和人生观开始萌芽;到高中阶段(青年初期)初步确立。

  • 第6题:

    简述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心理条件。


    正确答案:态度的形成和发展,与下列几个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1)个体的需要。态度是在满足个体的社会性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2)个体的经验。态度是在社会生活经验逐步积累中形成的,直接经验以及与之相关的观念是其重要的源泉。
    (3)交往的对象、性质。态度在与交往对象的交互作用中形成和发展的。交往的性质也影响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4)个体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个体的活动倾向和态度倾向。

  • 第7题:

    小学生学习态度的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

    • A、对教师的态度
    • B、对家庭的态度
    • C、对分数的态度
    • D、对作业的态度

    正确答案:A,C,D

  • 第8题:

    简述原核微生物转化的3个步骤和转化过程的特点。


    正确答案:1感受态的出现
    2双链DNA的结合和进入
    3DNA的整合
    转化过程的特点:略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小学生态度形成和转化的基本特点。

    正确答案: (1)由被动到主动;
    (2)由模仿到内化;
    (3)由不稳定到稳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中小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正确答案: (1)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形成呈现了发展的不同步性。一般价值观和人生观会形成于世界观之前,世界观的发展则相对滞后。
    (2)中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形成呈现阶段性发展的特点。小学阶段的儿童已经开始对人类、自然及社会现象产生兴趣和疑问,但尚未形成价值观;到初中阶段,价值观和人生观开始萌芽;到高中阶段(青年初期)初步确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态度的形成和改变理论。

    正确答案: 一、认知失调理论。1957年,费斯廷格提出了关于态度改变的理论。他把人们的认知对象称为元素,元素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或者物,众多的认知元素构成了人们的认知结构。在这一结构中,认知元素有的相关,有的不相关,而相关的认知元素之间的关系有的是协调的,有的是不协调的。费斯廷格认为,降低不协调的愿望由三个因素决定:导致不协调因素的重要性;个人认为他对于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协调可能带来的后果。
    二、平衡理论。1958,海德提出了有关态度形成和改变的平衡理论。海德把人们两两认知对象的关系称为单元关系。当个体对单元中两对象持有相反、矛盾的态度时,就会产生不和不协调,这时与失调理论一样,不协调状态就会引起人们内心的紧张、不适、焦虑等,进而形成改变动机,促使人们转变态度,取得一致,保持平衡。
    三、态度分阶段变化理论。1961年,凯尔曼提出了态度转变过程的三阶段理论,这三个阶段包括服从、同化和内化。
    1、服从是态度转变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是指个体的态度在环境影响下,外显行为与别人趋于一致。
    2、同化是态度转变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是指个体自愿地接受某人或某个团体的观念或行为规范,或使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与其他人的观点和态度趋于一致。
    3、内化是态度转变的第三阶段。这个阶段是指个体基于自身理智的价值判断,吸取和借鉴客观环境的观点和态度,确立和组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并形成指导自己行动的思想。
    四、学习理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伯恩等人。他们认为,态度在致同习惯一样是后天习得的。人们能够像获得知识、概念、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一样去获得态度。依据该理论,人们的态度来源于传统的文化首先观念、群体规范、对的勒令、对新知识和新信息的获得。
    五、功能主义理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卡茨等人。他们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不是在创造态度,而是在选择态度。功能主义理论的回答是,人们能歌善舞态度取决于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利害关系,人们总是选择那些符合个体需要的态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拒绝购买态度的转化的方法。

    正确答案: 1、改变消费者原有的品牌印象。若消费者对某一名牌信任度不高,销售人员可以全面介绍这一品牌情况,以改变消费者对原有品牌的态度。
    2、改变消费者对产品重要属性的认识。找出最适合消费者实际需要的重要属性,改变消费者原有观念,以进一步影响消费者对其态度的改变。
    3、改变理想点。在全面洞察消费者需要以后,根据商品的综合性能对商品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扬长避短,改变消费者关于理想点的概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1)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自觉性大为增强;
    (2)思维活动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
    (3)集体意识和个性逐步形成。

  • 第14题:

    态度和品德的形成是一个由内到外的转化过程。( )


    答案:错
    解析:
    态度和品德的形成是一个由外到内的过程,依次经历依从、认同和内化。

  • 第15题:

    简述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特点。


    答案:
    解析:
    (1)社会性动机日益明显。 (2)直接的近景性动机向间接的远景性动机转变。
    (3)外在动机向内在动机发展。
    (4)认知兴趣不断发展。

  • 第16题:

    简述小学生记忆的特点。


    答案:
    解析:
    ①由无意识记占优势到有意识记成为主要的记忆方式。
    ②由机械识记占优势到意义识记逐渐占有重要地位。
    ③具体形象记忆仍占有主导地位,而词的抽象记忆迅速发展。

  • 第17题:

    简述态度的形成和改变理论。


    正确答案: 一、认知失调理论。1957年,费斯廷格提出了关于态度改变的理论。他把人们的认知对象称为元素,元素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或者物,众多的认知元素构成了人们的认知结构。在这一结构中,认知元素有的相关,有的不相关,而相关的认知元素之间的关系有的是协调的,有的是不协调的。费斯廷格认为,降低不协调的愿望由三个因素决定:导致不协调因素的重要性;个人认为他对于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协调可能带来的后果。
    二、平衡理论。1958,海德提出了有关态度形成和改变的平衡理论。海德把人们两两认知对象的关系称为单元关系。当个体对单元中两对象持有相反、矛盾的态度时,就会产生不和不协调,这时与失调理论一样,不协调状态就会引起人们内心的紧张、不适、焦虑等,进而形成改变动机,促使人们转变态度,取得一致,保持平衡。
    三、态度分阶段变化理论。1961年,凯尔曼提出了态度转变过程的三阶段理论,这三个阶段包括服从、同化和内化。
    1、服从是态度转变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是指个体的态度在环境影响下,外显行为与别人趋于一致。
    2、同化是态度转变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是指个体自愿地接受某人或某个团体的观念或行为规范,或使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与其他人的观点和态度趋于一致。
    3、内化是态度转变的第三阶段。这个阶段是指个体基于自身理智的价值判断,吸取和借鉴客观环境的观点和态度,确立和组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并形成指导自己行动的思想。
    四、学习理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伯恩等人。他们认为,态度在致同习惯一样是后天习得的。人们能够像获得知识、概念、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一样去获得态度。依据该理论,人们的态度来源于传统的文化首先观念、群体规范、对的勒令、对新知识和新信息的获得。
    五、功能主义理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卡茨等人。他们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不是在创造态度,而是在选择态度。功能主义理论的回答是,人们能歌善舞态度取决于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利害关系,人们总是选择那些符合个体需要的态度。

  • 第18题:

    简述态度的形成和技能的分类。


    正确答案: (一)学习理论:态度的改变过程是一个学习过程。
    (1)经典性条件作用的观点。把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应用于态度研究上,认为经典性条件作用是形成和改变态度情感成分的最基本的机制。
    (2)操作性条件作用观点。把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应用于态度研究上,操作性条件强调对操作环境做出反应,反应的结果反过来又会强化特定反应。
    (3)社会学习论:观察和模仿。
    (二)认知理论:态度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社会性学习的结果。态度的形成要经过顺从、认同和内化这三个阶段。
    技能的分类:
    (一)按照内在控制的自动化水平分类
    (1)初级水平:指某项操作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达到会做的水平(但仍需较多的有意控制)
    (2)中级水平:达到迅速、正确、精确、运用自如,也就是活动的基本成分已经达到自动化程度时。
    (3)高级水平:也叫技艺,就是在某一领域内,能够轻松自如、灵活创新、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各种情况下的操作。
    (二)按照技能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分类
    (1)动作技能:是指能通过练习巩固下来的、自动化的、完善的动作活动方式。
    (2)心智技能:借助于内部语言在人脑中进行的认知活动方式,实在活动过程中累积起来的一种调节智能活动方面的经验,有一系列智力动作所组成的技能。

  • 第19题:

    简述拒绝购买态度的转化的方法。


    正确答案:1、改变消费者原有的品牌印象。若消费者对某一名牌信任度不高,销售人员可以全面介绍这一品牌情况,以改变消费者对原有品牌的态度。
    2、改变消费者对产品重要属性的认识。找出最适合消费者实际需要的重要属性,改变消费者原有观念,以进一步影响消费者对其态度的改变。
    3、改变理想点。在全面洞察消费者需要以后,根据商品的综合性能对商品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扬长避短,改变消费者关于理想点的概念。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心理条件。

    正确答案: 态度的形成和发展,与下列几个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1)个体的需要。态度是在满足个体的社会性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2)个体的经验。态度是在社会生活经验逐步积累中形成的,直接经验以及与之相关的观念是其重要的源泉。
    (3)交往的对象、性质。态度在与交往对象的交互作用中形成和发展的。交往的性质也影响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4)个体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个体的活动倾向和态度倾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小学生学习态度的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
    A

    对教师的态度

    B

    对家庭的态度

    C

    对分数的态度

    D

    对作业的态度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柴油机混合气形成的两个基本方式和特点。

    正确答案: 1、空间雾化混合特点:○:1对燃料喷雾要求高(采用多孔喷嘴),经济性好。○2对空气运动要求不高○3初期空间分布燃料多,工作粗暴
    2、油膜蒸发混合特点:○1对燃料喷雾要求不高○2放热先缓后急,工作柔和,噪声小○3低速性能不好,冷起动困难。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