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儒家在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上,主张修己以安人,即自己要加强修养,在此基础上,要成就他人,成人要成为自我完善的一个部分。
2群体原则体现于人和人的关系,就是“和”的要求。
3群体认同的更深刻意蕴,是一种责任意识,按儒家之见,作为主体,自我不仅以个体的形式存在,而且总是群体中的一员,并承担着相应的社会责任。
更多“如何理解儒家的群及关系论?”相关问题
  • 第1题:

    如何理解儒家的群及关系论?
    1儒家在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上,主张修己以安人,即自己要加强修养,在此基础上,要成就他人,成人要成为自我完善的一个部分。
    2群体原则体现于人和人的关系,就是“和”的要求。
    3群体认同的更深刻意蕴,是一种责任意识,按儒家之见,作为主体,自我不仅以个体的形式存在,而且总是群体中的一员,并承担着相应的社会责任。

  • 第2题:

    如何理解商鞅的法的起源与变法论?


    正确答案: 商鞅关于法的起源及其变化发展的理论,是他进行社会改革的和变法的理论根据。
    (1)商鞅变法是以其进化的历史观为为理论根据的。他认为,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人类经历了上世、中世、下世三个阶段。他说:“故圣人承之,作为土地、货财、男女之分。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宫。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既立君,则上(尚)贤废而贵贵立矣。”“然则,上世亲亲而爱私,中世上贤而说(悦)仁,下世贵贵而尊官。”在上世阶段,“民知其母而不知其父”。中世时“上贤而说仁”,即以道德观念的“仁”来维持社会秩序,没有强制手段。到了“贵贵而尊官”的下世,情况就不同了。“人们以强胜弱,以众暴寡”,社会混乱,争夺激烈。于是出现了“圣人”制定出各种制度以“定分”、“止乱”。首先是“定分”,“作为土地、货财、男女之分”,这实际是上确认土地的其它财产的所有权,规定夫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其次是“立禁”,即制定侵犯私有财产等行为的法律、禁令最后是“立官”、“立君”,即设立官吏以及统辖官吏的国君。商鞅所讲的“定分”、“立禁”、“立官”、“立君”,就是国家和法律产生、建立的具体过程。显然,商鞅对历史阶段的划分是不科学的,把国家和法律看成是“圣人”为了救乱而创造也是毫无根据的。但这种法的起源论摆脱了天命神权观念,认为法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力图从财产关系上来探讨法的起因,这是难能可贵的。
    (2)变法论。为了推行变法,商鞅提出了“不法古,不修(循)今”的变法论。变法前夕,商鞅同旧贵族代表甘龙、杜挚进行了一次是否要变法的论争,《商君书•更法篇》生动记录了这次论争的内容。甘龙、杜挚等竭力反对变法,公然提出了“法礼无过,循礼无邪”的口号。商鞅从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观点出发,认为治民的礼与法不应一成不变,如果不适合形式的需要,就应该加以改变。“法者所以爱民也,礼者所以便事也。是以圣人苟所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古代先进的帝王常常是“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商鞅不但反对复古倒退,而且反对保持现状,固步自封,明确提出“不法古,不修(循)今”的主张。“法古则后于世,修今则塞于势”,统治者制定政治和法律,必须从实际出发,“明世俗之变”。只有“因世而为之治,度俗而为之法”,才能治理好国家。显然这是一种顺应历史发展的进步思想。

  • 第3题:

    儒家与道家对天人关系和人生境界的理解是怎样的?


    正确答案:儒家主张坏人济世,忧国忧民的修齐治平之道,主张以积极的入世精神,以超旷出世之襟怀,为人生最高之境界而道家追求超功利,超道德,超社会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思想,主张出世,归真反璞的人生境界。

  • 第4题:

    如何理解达尔文进化论和克劳胥斯热寂论的对立统一?


    正确答案: 第一、 二者相互包含。以进化为主的过程往往内在地包含着退化。同样,以退化为主的过程也常常内在地包含着进化。纯粹的进化或纯粹的退化至少是非常罕见的现象。
    第二、 进化与退化同存同生。它们同时存在和同步发生的,它们往往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它们各自以对方为代价而获得自身发展的。例如:生产以耗费材料、能源、环境人力等为代价而发展的。
    第三、 进化与相互交替。进化与退化往往是在一定条件下交替进行相互转化的,非平衡自组织理论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进化与退化的相互交替, 表明了自然界的演化是一个曲折的过程,追求直线性的演化图景原则上是不会成功的。
    总之,进化与退化是两种不同的演化趋势,它们在自然界中都有一定的普遍性,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它们相互包含、同存共生、相互交替,共同构成丰富多彩的演化过程。

  • 第5题:

    如何理解哲学方法论的功能?


    正确答案: 无论是从形而上学、认识论和伦理学区分的角度,还是从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划分的角度,在哲学研究中都存在着一些超越哲学家的理论选择差异和思想立场分歧的共同方法论前提。这些前提是历史上哲学家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形成的,它们反过来又约束着哲学的研究与非哲学的研究之间的界线。
    具体说,就是:
    第一,哲学是一种关于实在的研究,但它不是研究实在的某一方面,而是研究实在的整体;
    第二,哲学是一种关于辨明性的研究,它的任务是努力证明我们所做的那些陈述的正当性和合理性;
    第三,哲学是关于思想概念的意义分析,是对支配我们思想和活动的那些至关重要的基本概念或观念的逻辑澄清或阐明。

  • 第6题:

    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论文中,是如何论述人们“何以嗜他书不如其嗜小说”的原因的?


    正确答案:梁启超认为,原因有三:
    (1)能“常导人游于他境界,而变换其常触常受之空气者”,即表现异境和理想,让读者开阔眼界,了解“身外之身,世界外之世界”;
    (2)能把人们的怀抱经历,喜怒衰乐,“和盘托出,彻底而发露之”,使人们对“行之不知,习矣不察”的思想行为,不仅“知其然”而且能“知其所以然”;
    (3)小说能真实而细致地描绘人生,让人们了解世界和了解自己的本性恒情。指出:“诸文中能极其妙而神其技者,莫小说若。故曰: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也。”

  • 第7题:

    在群己关系上,儒家与道家有什么不同?试作一简单的评说。


    正确答案:1.儒家为修己以安人:从主体的内在价值出发,提出“为己”、“成己”之说(相对的是为人)。为己,成己,主要是德性上的自我实现,为己指德性涵养,成己指道德实践,故强调求诸己。“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进一步,成己而成人。成己只是成人的手段,成人(安人)才是目的。这样就不仅实现了内在的价值,也实现了外在的价值。安人的具体化即为“和”。
    2.道家主张对个体生命和个性自由的关注:道家之人首先是一个一个的人,将自我认同提高到突出的地位。其价值关怀着重指向自我,在道家看来,儒家之自我实现,并不是真正的自我认同,是对个性的压制。于是提出“性”与“仁义”要严格区分。“性”指自我个体性的规定。可见其个体是抽去了社会化规定的个体,故道家注重全体生命,个体自由,从而要“保身全生”。群体认为易走向自我的普泛化,个体(抽去社会性)的认同易走向自我主义中心主义,如道家一系的杨朱,进而走向唯我主义。

  • 第8题:

    如何理解和评价儒家的“以人为本”的思想?


    正确答案: 儒家文化精神在天人关系问题上,常常把“人”摆在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上,对“人”的价值与地位作高度的肯定。人的问题是儒学考虑的中心议题。儒学的这种“人本主义”倾向,是影响和决定中国传统文化之为典型的伦理道德型文化的主要因素。不过,应当指出的是,这里所谓“以人为本”,并非西方近代或现代意义上的人本主义,而是中国传统文化固有的对人的一种基本理解,作为血缘宗法关系色彩浓郁的集体(家国)主义的“人本主义”,它迥异于个人主义的人本主义。依据“天人合一”,儒家把人的伦理、道德、心性和行为活动归依为“天理”的体现和“天道”的流行,用“人事”去附会“天命”。但这仅仅是一面,甚至是表面。另一方面,儒家实际是将伦常道德和人生价值观念灌注于“天道”,并将其人格化,使其成为主体意识的对象化和外在体现,“天”成了理性和道德的化身,但却实在成了儒家实现其理想的伦理社会和道德人生的手段。儒家的“以人为本”,首先是把伦理政治关系作为社会核心和根本问题,把人放入这一关系中来考察。每一个人既处于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的关系网络中,又同时处于整个社会家国一体的宗法政治关系网络中,必须依一定规范,扮演一定社会角色,履行一定社会义务责任,彼此相互关联、相互制约,以维系社会井然有序、良性互动、稳定运转。家、国、天下,是第一位、甚至是神圣的,那么人生价值就在于“齐家、治国、平天下”,就要求每个人大公无私、存理灭欲,强化群体意识和责任感。而途径,除了严格遵从社会礼法规范的限定,更主要的是培育和高扬人的主体性、自觉性,以“正心、诚意”进行刻苦而持久的道德精神境界的升进,不断实现更高层面的“正心、诚意”;并通过“为己”、“成己”,达到“成人”,“修己以安人”、“内圣外王”,最终实现社会责任和人生人格理想。人人当如此,君王也不例外。中国人内心向来重视为政者的道德人格魅力,甚于权力,正源于此。在道德认识和修养实践中,儒家着重于价值观的培育。强调能群者存、爱群利群、明别公私、公重私轻、先公后私;强调明辨义利、正义明道、见利思义、以义制利、求利有度;强调存欲勿纵、以理导欲。这些都成为中国文化中价值观体系的主要和基本构成内容。儒教伦理精神以道德教化代替宗教信仰,用道德自觉抵制宗教强制,大大丰富了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不仅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及独立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对于道德自我的建立、人性提升和人的精神智慧的开发,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使中国人重气节、操守,成为鼓舞人们自觉维护正义、忠于民族国家的精神力量,成就了无数为中国人所敬仰、奉为人生楷模的志士仁人。当然,儒家人文主义中的道德至上论,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效应。其一,忽略并限制了人的自然性的合理发展、人性的丰富和全面提升,以至导致庄子所抨击的“以人灭天”、戴震所痛斥的“以理杀人”的不良倾向。其二,在培育了大批可为民族脊梁的志士仁人的同时,也制造出了一些假仁假义的伪君子和衣冠禽兽。科举选官制使知识分子人生只有一条路,为了最终猎获深藏于心底、梦寐于朝夕的黄金屋、颜如玉、千钟粟、车簇簇,要求知识分子必须在口头上、纸面上称礼义廉耻、贬利斥欲、灭情克己,于是伪道学者由此而生。一旦权在手,便数十倍地对“十年寒窗”作连本带利地疯狂补偿。独裁专制下的政坛险恶,宫闱密室中的暗算阴毒,逼迫人潜心于“功夫在诗外”,防人之心绝不可无,害人之心也不能不有,阿谀之徒和阴谋政客一奶同胞。而大批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者,可怜连自己的死都没有弄个明白,更不用说活的明白了。知识分子心灵人格的扭曲和人生的阉割,也许并不是具有真正人文关怀之心的儒学家、更不是孔、孟、荀希望看到的,但确是将道德宗教戒律化的后儒与封建专制政治和科举制交媾而生的恶果。其三,“重群轻己”藐视个人权利和自由。“重义轻利”和“重理轻欲”无视人、人生的全面需求和生存动力,也消解着社会发展的内在活力和生机,加上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人文而轻自然的倾向,这些因素是导致中国古代文明在近代逐渐落后的重要因素。

  • 第9题:

    问答题
    如何理解和评价儒家的“贵和尚中”思想?

    正确答案: 贵和尚中,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同于西方文化的一个本质性区别。贵和尚中虽然并不是儒家独有的思想,但是只是在儒家那里,贵和尚中的思想才得到最充分的阐释,并发展为一种规范和境界。
    在儒家看来,“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西周末年的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国语•郑语》)。就是说不同因素配合均衡,和谐统一,最利于事物健康生长发展;而相同因素虽完全一致,却丧失了内在生命力。孔子继承了这种重和去同思想,要求君子一方面以“和为贵”(《论语•学而》),一方面又要把握和坚持“和而不同”(《论语•子路》)、“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周而不比”(《论语•为政》)。而且儒家还将其提升到“道”的哲学高度,构想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将行而不悖”(《中庸》)的“太和”境界。“太和”的观念源自《易传》,即至高无上的和谐状态。不过,张载指出:“太和所谓道,中涵浮现、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氤氲相荡胜负屈伸之始”(《正蒙•太和》)。就是说,这种和谐是蕴涵诸多对立面的相互作用、消长、转化过程的和谐。儒家将这种重和去同之“道”,广泛应用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尤其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既包含君臣、派别、朝野、父子、亲友、邻里等各种关系,也包括汉民族与少数民族、本国与外国的关系。儒家还将这一思想应用贯彻到思想学术领域,在坚持自己基本观念、核心思想前提下,不仅对儒学产生以前的思想文化遗产采取批判继承态度,也对道、法、佛、阴阳五行等家思想进行批判吸收、融汇兼容,从而不断充实完善、更新发展自己。佛道等家虽也有对它家学说的兼容渗透,但不及儒学,故儒学能成其大。这也鲜明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海纳百川的宽广胸襟,“有容乃大”的宏伟气魄。如何才能实现“和”呢?孔子将(《尚书•大禹谟》)中的“允执厥中”思想继承并提升为儒家最高道德规范:“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后来,宋明理学从哲学角度对“中庸”进行阐释发挥,朱熹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中庸”被儒家视为贯穿万物万事的“道”和“理”。“中”指事物的“度”,即不偏不倚,不过度也无不及。“中”也指对事物的态度,既不“狂”,也不“狷”。“中”还指人对事物处理原则与方法,“一阴一阳之谓道……善为之者,损其有余,益其不足;抑其太过,举其不及,大要归诸中和而已矣”(《司马文正公传家集•答李大卿书》),凡事叩其两端而取中,便能实现和,保证和谐。在中国文化中影响久远的中庸之道是一种调节社会矛盾、使之达到中和状态的高级哲理。虽然也包涵有不偏不倚、允当适度之意,但在实行时,也常在是非、善恶、美丑间兼顾,甚至抹杀界限,力图使对立双方达成平衡,求得经久不渝的稳定。而且儒家还主张“中”以“礼”为原则,“礼”对“和”有制约指导作用,“中庸之道”便显示出保守性。
    不过,贵和尚中思想的积极作用和影响还是主导方面的。它使得中国人着力维护集体利益,求大同存小异,保持人际关系和谐,注重和谐局面的实现和保持,这无论对国家、集体还是个人的生存发展都是有益的。同时也培养了中华民族崇尚团结、热爱和平的价值观。它还教中国人为人处事力求中正适度,把握好分寸火候,防止因走极端而走向反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如何理解辨证论治?

    正确答案: 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过程。辨证,是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确立证候的过程,即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有关疾病的所有资料,包括症状和体征,运用中医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发展趋向,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证候的过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如何理解儒家的群己关系论?

    正确答案: 按儒家的看法,每一个体都有自身的价值,所谓“人人有贵于己者”,便是对主体内在价值的肯定。儒家所理解的“为己”和“成己”,主要是德性上的自我实现。在儒家看来,无论是外在的道德实践,还是内在的德性涵养,自我都起着主导作用。在儒家看来,自我的完善并不具有排他的性质,相反,根据人道的原则,个体在实现自我的同时,也应当尊重他人自我实现的意愿,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成己而成人:一方面,自我的实现是成人的前提;另一方面,主体又不能停留于成己,而应由己及人,在成就他人的过程中自我的德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完成。在儒家那里,成己往往以安人为目的,孔子提出“修己以安人”的主张。“修己”即自我的涵养,“安人”则是社会整体的稳定和发展。道德关系上的自我完善,最终是为了实现广义的社会价值。后者所确认的乃是一种群体的原则。这种原则体现于人和人的关系,具体化为“和”的要求。“和”的基本精神是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关系。从消极方面看,“和”意味着化解人间的冲突与紧张,消除彼此的相争;就积极方面看,“和”则是指通过共同的理想和相互沟通,达到同心同德,协力合作。这种“和”的观念,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群体认同的更深刻的意蕴是一种责任。按儒家之见,作为主体,自我不仅以个体的方式存在,而且总是群体中的一员,并承担着相应的社会责任。他固然应当“独善其身”,但更应“兼善天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如何理解荀子的性恶论?

    正确答案: 1、人之性恶,其善也,伪也。人本性是恶的,有“善”,那是人为的结果。圣人把“性”和“伪“结合起来,制定出了人为的道德和法律制度,建立封建统治秩序。
    2、礼义法制,道德规范是与人的本性对立的,是为了巩固社会秩序强加给人的,反对孟子把学习说成为了恢复“良知”,保持“善”性的天赋道德论,认为道德规范,礼义制度是后天才有的。
    3、是一种抽象的人性论,错误的把人的好恶欲望归结为人的生理要求,没有认识到人的好恶欲望是社会生产关系的体现,是统治阶级的标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如何理解儒家的群己关系论?


    正确答案:按儒家的看法,每一个体都有自身的价值,所谓“人人有贵于己者”,便是对主体内在价值的肯定。儒家所理解的“为己”和“成己”,主要是德性上的自我实现。在儒家看来,无论是外在的道德实践,还是内在的德性涵养,自我都起着主导作用。在儒家看来,自我的完善并不具有排他的性质,相反,根据人道的原则,个体在实现自我的同时,也应当尊重他人自我实现的意愿,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成己而成人:一方面,自我的实现是成人的前提;另一方面,主体又不能停留于成己,而应由己及人,在成就他人的过程中自我的德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完成。在儒家那里,成己往往以安人为目的,孔子提出“修己以安人”的主张。“修己”即自我的涵养,“安人”则是社会整体的稳定和发展。道德关系上的自我完善,最终是为了实现广义的社会价值。后者所确认的乃是一种群体的原则。这种原则体现于人和人的关系,具体化为“和”的要求。“和”的基本精神是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关系。从消极方面看,“和”意味着化解人间的冲突与紧张,消除彼此的相争;就积极方面看,“和”则是指通过共同的理想和相互沟通,达到同心同德,协力合作。这种“和”的观念,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群体认同的更深刻的意蕴是一种责任。按儒家之见,作为主体,自我不仅以个体的方式存在,而且总是群体中的一员,并承担着相应的社会责任。他固然应当“独善其身”,但更应“兼善天下”。

  • 第14题:

    什么是城市群?如何理解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城市化发展政策?


    正确答案: (一)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两个特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二)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城市发展政策的理由:
    1、城市群发展模式具有强大的产业集聚功能。
    2、有利于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3、有利于提升环境消费的规模经济效应。
    4、有利于促进消费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 第15题:

    试述如何理解象征论的基本内涵。


    正确答案: (一)从历史渊源上讲,它根源于人类原始文化中的巫术系统与原始思维。
    (二)从哲学上讲,它是以现代非理性哲学,尤其是以现代精神分析学为理论基础的。
    (三)从文学艺术特征角度讲,一方面可以追溯到人类远古时代的神话创作,另一方面又是现代文学艺术的一种原始艺术发展方向。
    (四)由于它深刻揭示了文艺活动中存在的无意识机制,所以构成对再现论与表现论文学艺术观的重要补充。
    (五)它揭示了人的潜意识、生理本能、艺术家童年经验与心理创伤在文艺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我们更全面深刻地把握文学艺术特征、尤其是现代主义文艺特征,有着重要意义。

  • 第16题:

    如何理解辨证论治?


    正确答案: 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过程。辨证,是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确立证候的过程,即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有关疾病的所有资料,包括症状和体征,运用中医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发展趋向,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证候的过程。

  • 第17题:

    现在我们对《上古天真论》的理解需要借助()思想。

    • A、儒家
    • B、法家
    • C、道家
    • D、墨家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如何理解立体效果论?


    正确答案:立体效果论主张从三个维度进行立体分析,以形成对传播效果的较全面、系统、完整的科学认识。
    第一维度为效果主体,其五个层面为个人、群体、组织、系统、社会;
    第二维度为效果构成,其五个层面为信息、知识、价值、态度、行为;
    第三个维度为效果显现,其五个层面即为效果的五个分值。
    对于效果显现,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分为:正面效果和负面效果,显性效果和隐性效果,直接效果和间接效果,即时性效果与延时性效果,暂时性效果与持久性效果。

  • 第19题:

    如何理解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及生产物流的划分关系?


    正确答案: 供应链上的任何企业,根据其所处的位置来区分其供应物流和销售物流,任何来自上游的产品不论其何种形态,我们都称为原材料的供应物流;同理,不论其销售的产品的是何种形态,我们都称之为是产成品的销售物流;在企业内部的,就称之为主产物流。

  • 第20题:

    问答题
    如何理解和评价儒家的“以人为本”的思想?

    正确答案: 儒家文化精神在天人关系问题上,常常把“人”摆在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上,对“人”的价值与地位作高度的肯定。人的问题是儒学考虑的中心议题。儒学的这种“人本主义”倾向,是影响和决定中国传统文化之为典型的伦理道德型文化的主要因素。不过,应当指出的是,这里所谓“以人为本”,并非西方近代或现代意义上的人本主义,而是中国传统文化固有的对人的一种基本理解,作为血缘宗法关系色彩浓郁的集体(家国)主义的“人本主义”,它迥异于个人主义的人本主义。依据“天人合一”,儒家把人的伦理、道德、心性和行为活动归依为“天理”的体现和“天道”的流行,用“人事”去附会“天命”。但这仅仅是一面,甚至是表面。另一方面,儒家实际是将伦常道德和人生价值观念灌注于“天道”,并将其人格化,使其成为主体意识的对象化和外在体现,“天”成了理性和道德的化身,但却实在成了儒家实现其理想的伦理社会和道德人生的手段。儒家的“以人为本”,首先是把伦理政治关系作为社会核心和根本问题,把人放入这一关系中来考察。每一个人既处于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的关系网络中,又同时处于整个社会家国一体的宗法政治关系网络中,必须依一定规范,扮演一定社会角色,履行一定社会义务责任,彼此相互关联、相互制约,以维系社会井然有序、良性互动、稳定运转。家、国、天下,是第一位、甚至是神圣的,那么人生价值就在于“齐家、治国、平天下”,就要求每个人大公无私、存理灭欲,强化群体意识和责任感。而途径,除了严格遵从社会礼法规范的限定,更主要的是培育和高扬人的主体性、自觉性,以“正心、诚意”进行刻苦而持久的道德精神境界的升进,不断实现更高层面的“正心、诚意”;并通过“为己”、“成己”,达到“成人”,“修己以安人”、“内圣外王”,最终实现社会责任和人生人格理想。人人当如此,君王也不例外。中国人内心向来重视为政者的道德人格魅力,甚于权力,正源于此。在道德认识和修养实践中,儒家着重于价值观的培育。强调能群者存、爱群利群、明别公私、公重私轻、先公后私;强调明辨义利、正义明道、见利思义、以义制利、求利有度;强调存欲勿纵、以理导欲。这些都成为中国文化中价值观体系的主要和基本构成内容。儒教伦理精神以道德教化代替宗教信仰,用道德自觉抵制宗教强制,大大丰富了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不仅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及独立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对于道德自我的建立、人性提升和人的精神智慧的开发,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使中国人重气节、操守,成为鼓舞人们自觉维护正义、忠于民族国家的精神力量,成就了无数为中国人所敬仰、奉为人生楷模的志士仁人。当然,儒家人文主义中的道德至上论,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效应。其一,忽略并限制了人的自然性的合理发展、人性的丰富和全面提升,以至导致庄子所抨击的“以人灭天”、戴震所痛斥的“以理杀人”的不良倾向。其二,在培育了大批可为民族脊梁的志士仁人的同时,也制造出了一些假仁假义的伪君子和衣冠禽兽。科举选官制使知识分子人生只有一条路,为了最终猎获深藏于心底、梦寐于朝夕的黄金屋、颜如玉、千钟粟、车簇簇,要求知识分子必须在口头上、纸面上称礼义廉耻、贬利斥欲、灭情克己,于是伪道学者由此而生。一旦权在手,便数十倍地对“十年寒窗”作连本带利地疯狂补偿。独裁专制下的政坛险恶,宫闱密室中的暗算阴毒,逼迫人潜心于“功夫在诗外”,防人之心绝不可无,害人之心也不能不有,阿谀之徒和阴谋政客一奶同胞。而大批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者,可怜连自己的死都没有弄个明白,更不用说活的明白了。知识分子心灵人格的扭曲和人生的阉割,也许并不是具有真正人文关怀之心的儒学家、更不是孔、孟、荀希望看到的,但确是将道德宗教戒律化的后儒与封建专制政治和科举制交媾而生的恶果。其三,“重群轻己”藐视个人权利和自由。“重义轻利”和“重理轻欲”无视人、人生的全面需求和生存动力,也消解着社会发展的内在活力和生机,加上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人文而轻自然的倾向,这些因素是导致中国古代文明在近代逐渐落后的重要因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如何理解儒家的群及关系论?

    正确答案: 1儒家在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上,主张修己以安人,即自己要加强修养,在此基础上,要成就他人,成人要成为自我完善的一个部分。
    2群体原则体现于人和人的关系,就是“和”的要求。
    3群体认同的更深刻意蕴,是一种责任意识,按儒家之见,作为主体,自我不仅以个体的形式存在,而且总是群体中的一员,并承担着相应的社会责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在群己关系上,儒家与道家有什么不同?试作一简单的评说。

    正确答案: 1.儒家为修己以安人:从主体的内在价值出发,提出“为己”、“成己”之说(相对的是为人)。为己,成己,主要是德性上的自我实现,为己指德性涵养,成己指道德实践,故强调求诸己。“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进一步,成己而成人。成己只是成人的手段,成人(安人)才是目的。这样就不仅实现了内在的价值,也实现了外在的价值。安人的具体化即为“和”。
    2.道家主张对个体生命和个性自由的关注:道家之人首先是一个一个的人,将自我认同提高到突出的地位。其价值关怀着重指向自我,在道家看来,儒家之自我实现,并不是真正的自我认同,是对个性的压制。于是提出“性”与“仁义”要严格区分。“性”指自我个体性的规定。可见其个体是抽去了社会化规定的个体,故道家注重全体生命,个体自由,从而要“保身全生”。群体认为易走向自我的普泛化,个体(抽去社会性)的认同易走向自我主义中心主义,如道家一系的杨朱,进而走向唯我主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如何理解市场准入及国民待遇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论文中,是如何论述人们“何以嗜他书不如其嗜小说”的原因的?

    正确答案: 梁启超认为,原因有三:
    (1)能“常导人游于他境界,而变换其常触常受之空气者”,即表现异境和理想,让读者开阔眼界,了解“身外之身,世界外之世界”;
    (2)能把人们的怀抱经历,喜怒衰乐,“和盘托出,彻底而发露之”,使人们对“行之不知,习矣不察”的思想行为,不仅“知其然”而且能“知其所以然”;
    (3)小说能真实而细致地描绘人生,让人们了解世界和了解自己的本性恒情。指出:“诸文中能极其妙而神其技者,莫小说若。故曰: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也。”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