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应用软件的设计依据是什么?”相关问题
  • 第1题:

    用电客户的供配电系统设计应遵循的依据是什么?
    用电客户的供配电系统设计应遵循的依据是:
    (1)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和发展规划,正确处理近期发展和远期发展的关系,做到远近结合,以近为主,适当考虑发展的可能。
    (2)必须从全面出发,统筹兼顾,根据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所址环境、地区供电条件和节约电能等因素,合理确定设计方案。
    (3)设计采用的设备和器材,应符合国家或行业的产品最新技术标准,并应优先采用效率高、能耗低、技术先进、经济适用的节能型定型产品,不得采用淘汰产品。
    (4)供配电系统设计应执行最新的《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低压配电设计规范》等,并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 第2题:

    设计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第一是工程设计任务书;第二是现场勘查记录

  • 第3题:

    微机的存储系统层次结构设计的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程序和数据访问的局部性原理

  • 第4题:

    如何设计土地利用结构及其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设计程序:
    1、现状结构评价
    2、明确系统目标
    3、因果关系分析
    4、确定用地结构
    5、方案综合评审
    6、布局实施应用
    结构设计依据:
    (一)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二)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要求
    (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 第5题:

    K003/4I压力设计的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在K003/4I,主要用回收甲醇混合液体中的H2,CO,和CH4,尽可能少的含有CO2,。因此设计压力是依据H2,CO,和CH4能较多释放时的压力,闪蒸的CO2相对较少。

  • 第6题:

    炉子排烟温度的设计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依据烟气的露点,排烟温度一定要高于烟道气的露点。

  • 第7题:

    矿井设计时必须具备的设计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设计任务书;
    精查地质报告;
    国家总的建设方针、政策及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经批准的上阶段设计确定的原则。

  • 第8题:

    组织设计与建设的要求、依据与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一)要求:
    (1)科学的劳动分工。
    (2)完善的组织结构。
    (3)优化的管理部门。
    (4)合理的责权体系。
    (5)高效的运行机制。
    (二)依据:
    (1)规模。规模较小的组织结构相对简单,其管理分工单一;规模较大组织结构相对复杂,其管理分工呈多元化特征。
    (2)战略。从决策角度看,战略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各种行动方案、方针和方向选择的综合。
    (3)技术。任何组织都需要采用一定的技术和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设施或手段进行管理、从事业务活动,将投入转换为产出。
    (4)环境。从管理角度看,环境对组织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组织结构与行为的影响。
    (三)原则:
    (1)需要与发展原则
    (2)指挥一致原则
    (3)幅度控制原则
    (4)责权对等原则
    (5)信息沟通原则

  • 第9题:

    道路勘查设计的依据有哪些?这些依据在公路设计中的作用是什么?


    正确答案: 道路勘查设计的依据有:
    1.技术依据:包括各种规范和规定。
    2.自然条件:①地形:它决定了选线条件,并直接影响道路的技术标准和指标。
    ②气候: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地面水的数量、地下水位高度、路基水温状况,以及泥泞期、冬季积雪和冰冻期等路面适用质量。
    ③水文:它决定排水结构物的数量和大小,水文地质情况决定了含水层厚度和位置、地基或边坡的稳定性。
    ④地质:它决定了地基和路基附近岩层的稳定性,决定有无滑坍、碎落和崩坍的可能,同时也决定了土石方工程施工的难易程度和筑路材料的质量。
    ⑤土壤:土是路基和路面基层的材料,它影响路基形状和尺寸,也影响路面类型和结构的确定。
    ⑥植被:影响暴雨径流、水土流失程度,经济种植物还影响到路线的布设。

  • 第10题:

    物理配置方案设计的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1.系统的吞吐量
    2.系统的响应时间
    3.系统的可靠性
    4.系统的处理方式
    5.系统的地域范围
    6.系统的数据管理方式

  • 第11题:

    问答题
    设计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第一是工程设计任务书;第二是现场勘查记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矿井设计时必须具备的设计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设计任务书;
    精查地质报告;
    国家总的建设方针、政策及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经批准的上阶段设计确定的原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分配系统设计的依据有哪些?无源分配系统的设计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分配系统设计的依据为:在保证性能参数指标的前提下,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性能价格比、分配效率和便于发展、维修等因素;
    分配系统的设计原则是
    ① 不同的用户群离前端的距离以及信号经过放大器的数目
    等都是不同的设计时,应分别进行
    ② 为做到均衡分配,一般从楼房中间输入信号,经过分配器
    均匀送出,对距离较远处,则采用较粗的电缆,使各串接分支器输入电平的差别尽可能小
    ③ 为了带动更多的用户,设计时应选择分配损失尽可能小的分配器,尽量减少分支线的电缆长度
    ④ 计算用户电平时应把最高频道和最低频道分开计算,使它们都符合设计要求
    ⑤ 一串分支器的数目不能超过4个,离分配放大器近的分支器应选择分支损失大的分支器,离分配放大器远的分支器应选择分支损失小的分支器,以保证各用户输出口电平差尽可能小
    ⑥ 为了保证用户端相互隔离大于30dB的要求,邻频系统中每一串分支器最后两个分支器的分支损失之和不能小于20dB

  • 第14题:

    机械零件设计中最基本的计算是什么?计算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机械零件设计中基本的计算包括强度准则计算,寿命准则计算和振动稳定性准则计算,基本最基本的是强度准则计算。
    强度准则是指零件危险载面上的应力不得超过其许用应力。其表达式为:б≤[б],式中[б]是零件的许用应力,由零件材料的极限应力бlim和设计安全系数S确定。=бlim÷S[бlim材料的极限应力,数值根据零件的失效形式确定,静强度断裂时,бlim为材料的静强度极限;疲劳断裂时,бlim为材料的疲劳极限;塑性变形时,бlim为材料的屈服极限。

  • 第15题:

    应用软件的设计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应用软件的设计依据是使用流程。根据使用流程可以确定系统的控制流程和软件模块。

  • 第16题:

    应用软件的合格判定标准是什么?


    正确答案:全部功能得到验证为合格。

  • 第17题:

    裂解炉横跨温度的设计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不同的裂解原料其横跨温度不同,其依据为某原料的起始裂解温度,最高温度不超过某原料裂解深度的5%。

  • 第18题: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1)依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保证语文教学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2)依据语文教材,明确教学内容。
    (3)依据学生实际,把握学生语文学习的“最近发展区”。
    (4)依据教师自身条件,实现教学设计优化。

  • 第19题:

    生物反应器换热面积设计计算设计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


    正确答案: 发酵罐传热面积的确定一般按着某个发酵产品中某个时刻最大发酵热最为根据,但对一般发酵热并不大的发酵产品来说应按着发酵产生热以及培养基灭菌时冷却方法,冷却条件综合考虑。

  • 第20题:

    非液体润滑轴承的设计依据是什么?限制p和pv的目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 非液体润滑轴承常以维持边界油膜不遭破坏作为设计的最低要求。
    限制p的目的是保证润滑油不被过大的压力挤出,间接保证轴瓦不致过度磨损。
    轴承的发热量与其单位面积上的摩擦功耗fpv成正比,限制pv的目的就是限制轴承的温升,防止吸附在金属表面的油膜发生破裂。

  • 第21题:

    系统设计的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系统设计的依据:系统吞吐量、系统响应时间、系统可靠性是系统可以连续工作的时间、集中式、地域范围。

  • 第22题:

    问答题
    应用软件的设计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应用软件的设计依据是使用流程。根据使用流程可以确定系统的控制流程和软件模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生物反应器换热面积设计计算设计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

    正确答案: 发酵罐传热面积的确定一般按着某个发酵产品中某个时刻最大发酵热最为根据,但对一般发酵热并不大的发酵产品来说应按着发酵产生热以及培养基灭菌时冷却方法,冷却条件综合考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论述施工平面图设计的定义及依据是什么,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施工平面图设计:是施工过程空间组织的具体成果,亦即根据施工过程空间组织的原则,对施工过程所需的工艺路线、施工设备、原材料堆放、动力供应、场内运输、半成品生产、仓库、料场、生活设施等进行空间特别是平面的科学规划与设计,并以平面图的形式加以表达。
    依据:工程平面图;施工进度计划和主要施工方案;各种材料、半成品的供应计划和运输方式;各类临时设施的性质、形式、面积和尺寸;各加工车间、场地规模和设备数量;水源、电源情况。
    原则:1)在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下,现场布置尽量紧凑,节约用地,便于为基本工作服务。 2)合理布置施工现场的运输道路及各种材料堆场、加工厂、仓库位置、各种机具的位置,尽量使得运距最短,从而减少或避免二次搬运。 3)加工等附属企业基地应尽可能的设在原料产地或运输集汇地  4)附属企业内部的布置应以生产工艺流程为依据,有利于生产的连续性  5)符合环保、安全和防火要求 6)施工管理机构的位置必须有利于全面指挥,生活设施要考虑工人的休息和文化生活  7)场地布置应与施工进度、方法、工艺流程和机械设备相适应。  8)场地准备工作的投资最经济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