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长期以来,生活数学被排斥在数学学科外,但实际上儿童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实践中,有着许多有意识的数学的经验活动,并形成“日常概念”。所以使儿童的数学学习成为“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交互作用的过程,是将儿童日常生活或经验与数学科学结合起来最好的桥梁。例如;孩子两只手上都有几块糖果,想知道共有多少时,就会用“依次数数”的方式,从一只手数到另一只手。几次后,他突然会将手上的糖果一起倒在桌上,然后再数。于是,他就构建了基本“加法”思想。
更多“举例说明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倡导“生活数学观”的意义和价值。”相关问题
  • 第1题:

    对小学数学学科的再认识包含要形成“儿童数学观”、“现实数学观”以及()。

    A、科学数学观

    B、抽象数学观

    C、形式数学观

    D、生活数学观


    参考答案:D

  • 第2题:

    在选择小学数学课程内容时,要征求数学家的建议,力求精选数学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数学课程的主干内容,这体现了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 A、生活性
    • B、实用性
    • C、基础性
    • D、时代性

    正确答案:C

  • 第3题:

    我国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有哪些变革?


    正确答案: ①体现价值的主体性
    ②体现知识的现实性
    ③体现学习的探究性
    ④体现经历的体验性
    ⑤体现过程的开放性
    ⑥体现呈现的多样性

  • 第4题:

    举例说明影响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基本因素。


    正确答案: 社会发展因素:首先,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需要具有更高数学素养。如:怎样面对天气预报中的“降水概率”?其次,市场经济需要人们掌握更多的有用的数学。如:与经济活动有关的比和比例。最后,生活中需要越来越多的数学语言。如:分数、小数到处可见。数学自身发展因素:新的应用数学方法的产生,如计算机;带有新特点的独立的应用数学的形成,如信息论。这些发展使人们对数学产生了新认识,它不再是绝对真理,它也具有可误性。儿童发展观因素:满足、促进儿童的发展是数学课程的首要目标。掌握有用数学;研究感兴趣的数学问题;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

  • 第5题:

    简述小学数学课程的变革。


    正确答案: 应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国际小学数学课程的发展,要把握ICMI时代国际小学数学课程的发展和二战后国际小学数学课程的发展。
    二是我国小学数学课程的发展,要把握我国数学教育的几次变革,包括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之关系,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变革的阶段性成果。
    三是21世纪我国小学数学新课程,要掌握变革的内容,即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实到课程标准之中、突破学科中心、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评价建议具有更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课程标准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学创造性提供了空间。

  • 第6题:

    简述传统小学数学课程的特征。


    正确答案: (1)课程开发——学术中心。
    (2)课程组织——学科取向。
    (3)课程结构——螺旋式。
    (4)课堂教学——记忆为主。
    (5)学业评价——笔纸考试为主。

  • 第7题:

    简述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含义。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是什么?《标准》将中小学数学内容分为哪四个领域?


    正确答案: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为达到数学课程目标而选择的数学知识、技能、方法和问题,以及安排和呈现它们的方式。
    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是:
    (1)数学课程目标
    (2)学生发展的需要
    (3)社会进步和数学学科自身的发展
    《标准》将中小学数学内容分为哪四个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含义。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是什么?《标准》将中小学数学内容分为哪四个领域?

    正确答案: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为达到数学课程目标而选择的数学知识、技能、方法和问题,以及安排和呈现它们的方式。
    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是:
    (1)数学课程目标
    (2)学生发展的需要
    (3)社会进步和数学学科自身的发展
    《标准》将中小学数学内容分为哪四个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小学数学课程含义

    正确答案: 1)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2)在特定目标、计划制约下的数学学科及数学学习活动
    3)结合数学学科的有关内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的过程和经验的总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举例说明在高中数学课程中,如何利用整体性质讨论方程的近似解。

    正确答案: 首先举一个利用二分法判断方程根的存在性的实例。
    例如判断方程x2-x-6=0的根的存在性。我们可以考查函数f(x)=x2-x-6,图象为抛物线。易得f(0)=-6<0,f(4)=6>0,f(-4)=14>0。
    由于函数f(x)的图象是连续曲线,因此点B(0,-6)与点C(4,6)之间的那部分曲线必然穿过x轴,即在区间(0,4)内必有一点x1,使f(x1)=0;同样,在区间(-4,0)内也必有一点x2,使f(x2)=0。所以方程x2-x-6=0有两个实根。
    二分法本质上就是用函数的整体性质“函数在闭区间连续,且端点函数值异号”,去寻求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除了二分法外,在数学分析中,还有一些用整体性质讨论方程近似解的方法,这些方法都是从整体看待局部。例如切线法,如果一个函数y=f(x)在闲区间有一阶导数,则可用切线法求方程f(x)=0的解。再例如,割线法,如果一个函数y=f(x)在闭区间有二阶导数,则可用割线法求方程y=f(x)的解。在“计算方法”中可以证明:切线法比二分法快,割线法比切线法快。这是因为,割线法比切线法要求函数具有更好的性质,切线法比二分法要求函数具有更好的性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我国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有哪些变革?

    正确答案: ①体现价值的主体性
    ②体现知识的现实性
    ③体现学习的探究性
    ④体现经历的体验性
    ⑤体现过程的开放性
    ⑥体现呈现的多样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举例说明影响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基本因素。

    正确答案: 社会发展因素:首先,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需要具有更高数学素养。如:怎样面对天气预报中的“降水概率”?其次,市场经济需要人们掌握更多的有用的数学。如:与经济活动有关的比和比例。最后,生活中需要越来越多的数学语言。如:分数、小数到处可见。数学自身发展因素:新的应用数学方法的产生,如计算机;带有新特点的独立的应用数学的形成,如信息论。这些发展使人们对数学产生了新认识,它不再是绝对真理,它也具有可误性。儿童发展观因素:满足、促进儿童的发展是数学课程的首要目标。掌握有用数学;研究感兴趣的数学问题;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国际上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在选择上表现出()的价值取向的特点。

    A、贴近儿童生活

    B、强化过程体验

    C、注重探究发现

    D、倡导解题训练


    参考答案:A

  • 第14题:

    试分析我国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在呈现方式上的改革。


    正确答案: 主要体现在:
    ①价值的主体性
    ②知识的现实性
    ③学习的探究性
    ④经历的体验性
    ⑤过程的开放性
    ⑥呈现的多样性

  • 第15题:

    简述小学数学课程含义


    正确答案: 1)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2)在特定目标、计划制约下的数学学科及数学学习活动
    3)结合数学学科的有关内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的过程和经验的总和

  • 第16题:

    简述小学数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正确答案: 1)对学生发展具有特殊功能,是由数学的特点所赋予
    2)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与其他课程的学习密切相关(理科课程)
    4)对青少年品格的形成,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 第17题:

    举例说明在高中数学课程中,如何利用整体性质讨论方程的近似解。


    正确答案: 首先举一个利用二分法判断方程根的存在性的实例。
    例如判断方程x2-x-6=0的根的存在性。我们可以考查函数f(x)=x2-x-6,图象为抛物线。易得f(0)=-6<0,f(4)=6>0,f(-4)=14>0。
    由于函数f(x)的图象是连续曲线,因此点B(0,-6)与点C(4,6)之间的那部分曲线必然穿过x轴,即在区间(0,4)内必有一点x1,使f(x1)=0;同样,在区间(-4,0)内也必有一点x2,使f(x2)=0。所以方程x2-x-6=0有两个实根。
    二分法本质上就是用函数的整体性质“函数在闭区间连续,且端点函数值异号”,去寻求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除了二分法外,在数学分析中,还有一些用整体性质讨论方程近似解的方法,这些方法都是从整体看待局部。例如切线法,如果一个函数y=f(x)在闲区间有一阶导数,则可用切线法求方程f(x)=0的解。再例如,割线法,如果一个函数y=f(x)在闭区间有二阶导数,则可用割线法求方程y=f(x)的解。在“计算方法”中可以证明:切线法比二分法快,割线法比切线法快。这是因为,割线法比切线法要求函数具有更好的性质,切线法比二分法要求函数具有更好的性质。

  • 第18题:

    简述我国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特点


    正确答案: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之前时期:百废待兴,全面学习苏联,以及大跃进后的精雕细琢,开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初步探索。
    第二阶段:1978年至1986年:十年动乱后的拨乱反正,适应四化建设,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初步建立
    第三阶段:1986年至2000年: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实行“一纲多本”
    第四阶段:2001年以来,进行新课程改革,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 第19题:

    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制定的依据()。


    正确答案: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社会发展的需要、数学学科的发展、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小学数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正确答案: 1)对学生发展具有特殊功能,是由数学的特点所赋予
    2)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与其他课程的学习密切相关(理科课程)
    4)对青少年品格的形成,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传统小学数学课程的特征。

    正确答案: (1)课程开发——学术中心。
    (2)课程组织——学科取向。
    (3)课程结构——螺旋式。
    (4)课堂教学——记忆为主。
    (5)学业评价——笔纸考试为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举例说明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倡导“生活数学观”的意义和价值。

    正确答案: 长期以来,生活数学被排斥在数学学科外,但实际上儿童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实践中,有着许多有意识的数学的经验活动,并形成“日常概念”。所以使儿童的数学学习成为“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交互作用的过程,是将儿童日常生活或经验与数学科学结合起来最好的桥梁。例如;孩子两只手上都有几块糖果,想知道共有多少时,就会用“依次数数”的方式,从一只手数到另一只手。几次后,他突然会将手上的糖果一起倒在桌上,然后再数。于是,他就构建了基本“加法”思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在选择小学数学课程内容时,要征求数学家的建议,力求精选数学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数学课程的主干内容,这体现了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A

    生活性

    B

    实用性

    C

    基础性

    D

    时代性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