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国内外学者关于“有效教学”的定义,并谈谈你的理解。

题目

试述国内外学者关于“有效教学”的定义,并谈谈你的理解。


相似考题
更多“试述国内外学者关于“有效教学”的定义,并谈谈你的理解。”相关问题
  • 第1题:

    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高校教学过程特点的理解。


    答案:
    解析:
    (1)专业性。高等学校教学过程,是以专业作为基本教育单位而进行的,是通过学习专业性的问接经验而实现的,是为了培养专业人才而展开的。
    (2)独立性。就师生双边活动的关系而言,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又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相对独立地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独立地从事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的过程。
    (3)创造性。就认识活动的结果来说,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还是一个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基础上,从事一定的科学研究活动,有所研究有所创造的过程。
    (4)实践性。从教学过程完成之后与社会实践阶段的衔接关系来看,高等学校教学过程还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是引领学生从学习阶段转向社会实践阶段的过渡,是帮助学生将高度抽象的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实践活动并改造世界的过程。

  • 第2题:

    谈谈你对地理教学方法的创造性的理解。


    答案:
    解析:
    地理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创造、不断革新、不断发展着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地理教学目的的调整、地理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设备条件的改善和地理教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地理教学方法也始终在变化、发展着,旧的教学方法不断被改造、甚至被淘汰,新的教学方法则不断出现。例如在区域地理教学中,旧的教学方法往往依赖于“满堂灌”式的讲授法,基本格局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活动占上课时间的大部或绝大部分,学生往往处于消极被动地位,这对于学生地理知识、技能的掌握以及智力发展都有其消极的一面。而目前在我国中学地理教学实践中,已明显地注重学生的学习活动,普遍采用以地图为中心的调动学生多种活动方式的一系列教学方法,表现出很大的创造性。地理教学方法创造性的另一层含义是,地理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特点,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各种地理教学方法,使之符合我国、本地区、本民族、本校以及本人的实际。学生同样也可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创造适合自己的学习地理的方法。

  • 第3题:

    结合你自身的学习和教学实践过程,谈谈如何理解并贯彻课程基本理念中关于“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的思想。


    答案:
    解析:
    音乐是听觉艺术,学生主要通过听觉活动感受与体验音乐。音乐音响随时间的流动而展现。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事物形态的具象性,然而它又与人类的社会生活、各种文化艺术有着紧密的联系,这就为学生感受、表现音乐和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广阔而自由的空间。同时,也要关注音乐艺术的时间性、表演性和情感性特征,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强调和体现。
    音乐教学的学科综合,包括音乐课程不同教学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诗歌、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不同艺术门类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在教学中,学科综合应突出音乐艺术的特点,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在综合过程中对不同艺术门类表现形式进行比较.拓展学生艺术视野,深化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理解。
    在真正的授课过程中,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并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实现设置的三维目标;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做到教为学服务;重视音乐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答题者应根据如何突出音乐特点(此部分5分)以及关注学科综合(此部分5分),这两个方面来进行组织答案。

  • 第4题:

    国内外对有效教学的定义已达成共识( )

    A

    B



    国内外学者对有效教学的看法不一。

  • 第5题:

    国内外学者对有效教学特征的认识上应该追求一致。()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谈谈你对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的理解。


    正确答案: (1)模式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简化形式。开发可靠性强,适用性好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对教学设计的研究。
    (2)该模式揭示了教学设计四要素:学生、目标、策略、评价。
    (3)揭示了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前期分析、目标阐明、策略制定、设计评价、设计程序。
    (4)必须注意诸要素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他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 第7题:

    对外汉语教学中提出了“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教学原则,谈谈你对这个教学原则的理解。


    正确答案: 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符号系统。无论习得母语还是学习外语,都要掌握语言的结构规则。所以对外汉语教学要重视汉语语法教学,让学习者掌握汉语的结构规则。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懂得汉语语法知识,而是培养汉语交际能力,因此要十分重视汉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从某种意义上说,掌握一种外语也即掌握另一种文化和跨文化的交际能力。结构、功能、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缺一不可。
    因此,提出“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强调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安排语言结构,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重视把语言作为“载体”的文化知识在交际中所起的作用,是符合语言教学普遍规律的。

  • 第8题:

    谈谈你对教学基本任务的时代新发展的理解。


    正确答案: 学校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应完成下列任务:
    1.培养学生的基础学力,在教学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基础学力的核心。
    2.构建学生个性化的多元智力结构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培养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 第9题:

    试述客体即“自然”说,并谈谈你的看法。


    正确答案: 客体即“自然”说认为,文学的客体是独立于人之外的自然。这里的“自然”最初指的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后来泛指社会生活。在西方,最初确立这种观念的是古希腊人,集中体现在“艺术模仿自然”的艺术观中。模仿论的基本观点在于:文艺起源于人对宇宙或世界的模仿。从古希腊开始,关于模仿论出现了两种对立的观点。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主人为,宇宙间的事物有三类:第一类是永恒不变的“理式”,它代表着绝对真理,可以用思维来把握,但并不直接呈现在感觉和经验中;第二类是反映第一类的,它呈现为感觉世界中的各种事物;第三类又是模写第二类的,如镜中的映像和艺术品中描写的故事等。柏拉图据此推论艺术同理念世界隔了三层,因而艺术是“影子的影子”、“模仿的模仿”。柏拉图最后否定了艺术存在的合理性,并把诗人从理想国中驱赶了出去。与之相反,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模仿的世界同样可以达到真理的境界。人模仿的世界主要有三种,即已经发生了事情、可能发生的事情和应当发生的事情:“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经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或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这就直接驳斥了柏拉图关于诗不能洞见真理的说法。同样强调文学与世界的联系,亚里士多德肯定了文学的价值和作用。他的主张成为现实主义文艺观的圭臬,影响深远。德国学者奥尔马赫认为,古希腊的模仿论只是西方文艺思想史上的一条线索,与之相对还有另外一个传统的模仿论,即希伯莱传统或《圣经》传统的模仿论,前者强调文学模仿的对象是此岸世界,后者则着力反映超验世界,源头分别为《荷马史诗》和《圣经》。中国古代关于艺术反映论的思想自成传统,源远流长。如《周易·系辞(下)》提出的“观物取象”说。中国自先秦以来,汉代司马迁、南北朝刘勰、唐朝白居易、近代梁启超,直到现代的现实主义,都对此有着不同程度和不同侧面的强调。可见,从文学与世界的联系来看待文学活动,在中西方都形成了悠久的模仿论传统。
    价:客体即“自然”说把独立于人之外的自然作为文学的客体,显然是不够具体,也过于狭隘了,另外,“模仿”这一概念本身含有轻视主体创造性的色彩,它强调的是艺术家观察、复制自然的能力,轻视了作家、诗人的个体性,从而忽略了文学创作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文学创造活动中,如果作家完全是被动的,或成为自然的奴隶,或他的活动完全从属于别人,那么,他就是“自身的丧失”,就不是真正的文学创造主体,文艺理论史上那种把文学主体归结为单纯的“模仿者”的观点,其根本缺陷就在这里。

  • 第10题:

    问答题
    什么是阅读教学?谈谈你的理解。

    正确答案: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理解;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能力,提高学生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谈谈你对有效教学的看法。

    正确答案: 我认为,现在我们关注的有效教学在实践层面上有积极意义。
    一、有效教学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有效教学的直接效应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强调知识的有小学系,强调全面,强调效率。有效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知识,还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联想、创造等多方面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有效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传统意义上的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有重大的影响,甚至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谈谈你对教学基本原则的理解。

    正确答案:
    (1)掌握汉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原则
    这是总则,体现了语言教学的根本任务和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
    (2)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重视情感因素,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原则
    这条原则是针对教与学的关系而提出的,是一条根本的原则。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只有通过“学”才能起到作用;“教”必须为“学”服务。
    (3)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原则
    这是近年来我国学者根据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经验,总结、研究得出的一条教学原则。“结构”是指语言的结构,包括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功能”指用语言做事,即语言在一定的情景中所能完成的交际任务。“文化”主要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差异而影响到交际的语言文化因素以及目的语国家的基本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
    (4)强化汉语学习环境,加大汉语输入,自觉学习与自然习得相结合原则
    在正规、自觉的课堂学习为主的情况下,自觉学习和自然习得相结合,以利于培养交际能力。为此必须强化汉语学习环境,加大汉语的输入,加强课外活动与社会语言实践并把它与课堂上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结合起来,更多地给学习者提供运用汉语的机会,形成课上课下、校内校外、学习与习得相结合的新教学体系。
    (5)精讲多练,在语言知识的指导下以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的训练为中心原则
    “精讲多练”是20世纪60年代初北京语言学院教师总结出的一条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原则。“精讲”是对教师的知识讲授而言,适当的理论知识和语言规则的介绍,对成人学习第二语言是必不可少的;练习也必须是在理论和知识指导下进行。讲解的方法,提倡归纳法,但也不排除演绎法。“多练”是指学生在课上、课下要进行大量的练习,培养语言运用的熟巧度。练习方法提倡综合性、交际性的练习,但也需要单项练习。
    (6)以句子和话语为重点,语音、语法、词汇、汉字综合教学原则
    这条原则涉及语言要素的教学。语音、语法、词汇的教学可以在不同阶段有所侧重,甚至采取语音教学阶段、语法教学阶段等分阶段教学的做法。但语言诸要素只有组成句子或话语时,才能较好地发挥交际工具的作用,所以我们主张以句子和话语这两级语言单位为重点,语音语法词汇综合教学。
    (7)听说读写全面要求,分阶段侧重,口语、书面语协调发展原则
    这条原则涉及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训练的关系和口语与书面语学习的关系。
    (8)利用母语进行对比分析,课堂教学严格控制使用母语或媒介语原则
    这条原则涉及目的语的教学与母语或媒介语的关系。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目的语与客观事物直接联系,无论是言语的理解或表达,都应避免依赖母语的翻译过程,强调培养用目的语思维的习惯。在教学中应控制母语和媒介语的使用。
    (9)循序渐进,螺旋式提高,加强重现原则
    这条原则涉及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问题。语言教学,不论是结构、功能还是文化,都应体现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先简后繁、先一般后特殊、循序渐进的原则,便于学生学习。
    (10)加强直观性,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
    语言教学要充分利用直观手段,如教具、图画、照片、实物和动作等,帮助学习者理解学习内容并加深印象,也有利于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请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谈谈你对高校教学过程特点的理解。


    答案:
    解析:
    (1)专业性。高等学校教学过程,是以专业作为基本教育单位而进行的,是通过学习专业性的间接经验而实现的,是为了培养专业人才而展开的。
    (2)独立性。就师生双边活动的关系而言,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又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相对独立地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独立地从事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的过程。
    (3)创造性。就认识活动的结果来说,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还是一个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基础上,从事一定的科学研究活动,有所研究、有所创造的过程。
    (4)实践性。从教学过程完成之后与社会实践阶段的衔接关系来看,高等学校教学过程还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是引领学生从学习阶段转向社会实践阶段的过渡,是帮助学生将高度抽象的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实践活动并改造世界的过程。

  • 第14题:

    谈谈你对课标中“选择多种多样的地理教学方式方法”这一教学建议的理解。


    答案:
    解析:
    (1)根据不同的地理主题和知识属性,进行多种教学方法的组合,突出一两种主要的教学方法,并辅以多种方法的交替使用,有利于保持地理学习注意力,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如选择地图教学法、“模拟旅游”教学法、学科联系教学法等进行组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创新更适应教学的方法。
    (2)应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提倡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体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逐步掌握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例如,可以用问题解决方式进行经纬网内容的教学:将学习内容转化为类似“设计出行路线”“救援”的任务,提出完成任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通过理解、分析,解决这些“问题”。

  • 第15题:

    国内外学者对有效教学特征的认识上应该追求一致。()

    A

    B



  • 第16题:

    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现代教学任务的理解。


    正确答案: (1)培养学生的基础学力;(2)建构学生个性化的多元智力结构;(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培养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 第17题:

    国内外对有效教学的定义已达成共识( )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国内学者对有效教学的定义主要有哪三类定义?


    正确答案: 第一着眼于有效理解有效教学的定义,如认为有效教学的实质是探讨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它有三重意蕴: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探究有效教学就是使教学活动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
    第二着眼于有效与教学的关系上理解有效教学定义,如认为有效就是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而教学则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以行为。
    第三着眼于从多层次、多维度的视角来理解有效教学的定义。认为有效教学的预期目标不可能一次实现,只能分层次、分阶段进行,有效教学的定义应该考虑教学活动的层次划分问题。

  • 第19题:

    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是什么?谈谈你的认识和理解。 


    正确答案:语文教学设计属于学科教学设计,它是从教学设计的一般原理出发,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按课文和教学目标要求,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结合教师的自身特点和优势,对教学过程的安排和教学内容的一种策划。正确的教育理念、明确的教育目的、恰当的教学策略,语文教学设计既要有科学性,又要有艺术性,语文教学设计十分重视并强调各系统要素之间的最佳配合,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学评价的依据,教学过程是教学目标呈现的载体。

  • 第20题:

    国内外学者应该对有效教学特征认识应该力求一致。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1题:

    问答题
    文化是什么?谈谈你对文化定义的理解。

    正确答案: 文化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是特定的生活方式的整体,它包括观念形态和行为方式,提供道德和理智的规范。文化作为信息、知识和工具的载体,它是社会生活环境的映照,它以精神与物质两种形式交互作用的,它是后天学习获得的,并为社会成员所共有。文化是人类创造产生并在传承中发展,既有纵向历史发展又有横向现实联系。文化的丰富性是根植于所属的地域、民族、社会的基础上的,文化是依照地域民族的特点而存在发展的;文化的长期性是以文化优化为条件,在社会群体的推动下文化的社会化形成过程,没有社会性的文化将失去存在的基础;文化的发展不是简单的模仿与重复,而是既有继承文化主流的坚定信心又有对文化支流的整治,继承前文化并有所突破;文化的教育性是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的,民族的认同、民族的凝聚,离不开文化的力量;文化还给予人们以历史感、自豪感、使命感。文化分为三个阶段:表面,即器物文化,包括一切有形可感的物质和精神产品;中层,即制序文化,包括人际关系中各种体制和规范、礼仪习俗、行为方式等;深层文化,即观念文化,包括思维文化、思维习惯、传统文化、社会心态、价值观念、风土民情、审美情趣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试结合国内外学者有关国际私法范围的观点,谈谈你在这方面的认识。

    正确答案: 国际私法的范围,指的是国际私法所应包括的规范的范围或种类。关于这个问题,各国学说和立法都极有分歧,因此不宜采取绝对化的观点。例如:
    (1)普通法系国家的国际私法学家多认为国际私法就是冲突法,但实际上也把关于涉外民事案件管辖权的规范和外国民商事判决的承认与执行的规范及其它一些程序规则都包括在国际私法之中。不过,他们反对把国籍问题和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规范归入国际私法(但住所问题却是它们国际私法的重要组成内容)。
    (2)大陆法系一些国家尤其是法国,却对国际私法作广义的理解,认为它除了冲突规范外,还应该包括适用于国际关系中私法主体的所有规范(如有关国籍与住所的规范)以及管辖权规范。近年来,也有些法国国际私法学家主张国际私法还应包括统一实体私法。不过,他们仍认为法律适用规范是国际私法中最重要的规范。德国的学说一直认为国际私法只解决法律冲突问题,而把国籍问题归入宪法,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规范归入外国人法,把国际民事诉讼程序规范归入民事诉讼法。
    除了不宜采取绝对化的观点之外,还必须坚持发展的观点。例如,在早先,国际私法只是以某些国家的国内冲突法的形态存在。但后来,继统一冲突规范出现之后,又出现了通过国际公约缔结统一实体私法(即统一私法)的要求和趋势,这就使国际私法在范围上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内容。自20世纪末起,另一种主张把各国在国际民商关系中要求“直接适用的法”也包括在国际私法范围中的理论,也开始张扬起来。
    结合上述各种不同的理论,一般认为,国际私法包括以下几类规范:
    (1)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规范,即规定在内国的外国自然人和法人在什么范围内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法律规范。这种规范的效力是产生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冲突的前提条件。如果一国立法不允许外国人享有某方面的民事权利,那么在该国境内就不会发生这方面的涉外民事关系,更不会发生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冲突。
    (2)冲突规范,即在调整涉外民事关系时,指定应该适用哪一国家的法律作为准据法的各种规范的总称。在今天,各国的国际私法仍以冲突规范为最基本、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3)统一实体规范,也称统一私法规范,即指国际条约和国际商事惯例中直接调整涉外民事关系的实体规范。
    (4)国际民事诉讼与国际商事仲裁程序规范。国际民事诉讼程序规范即指规范司法机关在审理涉外民事案件时专门适用的程序的规范,国际商事仲裁程序规范即规范国际商事仲裁机构的仲裁程序的规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教学过程基本规律的理解。

    正确答案: 教学过程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是教学过程规律性的反映。教学过程基本规律是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是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觉悟相统一的规律;是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相统一的规律;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统一的规律;是教师主导与调动学生积极性相结合的规律。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