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体育课中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对待学生不良行为的有效策略有哪些?”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学生产生不良行为的原因。


    答案:
    解析:
    客观方面,不良行为的原因来自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三个方面:(1)家庭教育失误;(2)学校教育不当;(3)社会文化的不良影响。
    主观方面:(1)学生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2)消极的情绪体验;(3)道德意志薄弱;(4)不良行为习惯的支配;(5)性格上的缺陷。

  • 第2题:

    学生不良行为可分为( )和( )。


    答案:过错行为,不良品德行为,
    解析:

  • 第3题:

    在教学中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要及早矫正,在矫正时要以正面教育和疏导为主,工作要有诚心、细心和耐心。其主要方法有(1)有效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4)价值辨析;(5)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评析]此题旨在考查教师对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方法。

  • 第4题:

    要矫正危害大学生健康的不良行为,则应做到:(1)要掌握不良行为的基本特点;(2)要掌握行为矫正的基本理论;(3)();(4)要掌握行为矫正的技术和方法。

    • A、要掌握行为矫正的相关知识
    • B、加强思想教育
    • C、分析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与已持续的时间
    • D、要加强理论学习

    正确答案:A

  • 第5题:

    建筑业企业及项目经理严重不良行为记录有哪些?


    正确答案: 1)以欺骗、弄虚作假等手段申请资质或资格;
    2)无证或超越资质等级范围承接工程;
    3)擅自修改勘察、设计文件进行施工;
    4)采用与建设单位勾结、企业之间相互串通、向有关人员行贿、弄虚作假等不正当手段承接工程,或在业务活动中与有关方面和人员有受贿或行贿行为;
    5)转包、违法分包工程;
    6)以他人名义或准许他人以本单位或本人名义承接工程;
    7)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擅自施工至±0.00以上;
    8)仿造、涂改资质、资格证书或年检记录;
    9)严重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造成一定损害,或拒不执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质量、安全监督机构提出的质量安全整改要求;
    10)不按规定实施见证取样;
    11)违反国家有关安全生产规定和安全生产技术规程,情节严重;
    12)发生四级及以上工程质量安全事故;
    13)工程保修期内不履行法定保修义务,因施工质量问题造成严重后果;
    14)发生工程质量安全事故隐瞒不报或不按规定查处;
    15)项目经理同时受聘于两个及以上的单位和企业;
    16)恶意拖欠和克扣劳务人员工资;
    17)在招标投标纠纷中,以不正当手段,聚众冲击、围攻、打砸有关部门或单位,或评标现场;
    18)其他严重不良行为。

  • 第6题:

    要矫正危害大学生健康的不良行为,则应做到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1)要掌握不良行为的基本特点;(2)要掌握行为矫正的基本理论;(3)要掌握行为矫正的相关知识;(4)要掌握行为矫正的技术和方法

  • 第7题:

    对教育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哪些规定?


    正确答案: 对教育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未成年人保护法》有这样的规定:对于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和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互相配合加以管教;无力管教或者管教无效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将其送专门学校继续接受教育。
    依法设置专门学校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保障专门学校的办学条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专门学校的管理和指导,有关部门应当给予协助和配合。
    专门学校应当对在校就读的未成年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

  • 第8题:

    问答题
    体育课中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对待学生不良行为的有效策略有哪些?

    正确答案: 其一,学生方面的原因。
    (1)满足自身需要。
    (2)学习态度不端正,纪律观念淡薄。
    (3)体育活动兴趣低落,发泄不满情绪
    此外,班级成员之间团结、学习风气不好以及个别学生心理品质不健全等,也是导致不良行为发生的重要原因。
    其二,教师方面的原因。
    (1)教学业务能力低下。
    (2)对学生要求不当。
    (3)工作方法失当。
    (4)民主观念淡漠。
    其三,环境方面的原因。
    环境因素主要指来自学校、家庭、社会和课堂内部的影响。
    (1)有些学校不重视体育教学,学校领导不关心体育教师,经常占用体育课时间补课,这些重智育轻体育的不正确做法往往无意中给学生传递了体育课无关紧要的错误信息。
    (2)一些家长对孩子娇惯溺爱、纵容放任,容易养成学生自我为中心,玩世不恭和放荡不羁;另一些家长对孩子粗暴严厉、动辄打骂、惩罚,容易养成学生消极对抗、冷漠孤僻或情绪异常。这些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都可能为学生不良体育学习行为产生的间接因素。
    (3)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早已不再局限于学校课堂了,各类信息通过各种大众传播媒体给学生以前所未有的冲击。
    (4)体育教学设施不完善、场地拥挤、器材短缺、体育课时间安排不合理、外界环境不良因素的刺激(如噪音、天气)等因素,都是催化学生产生不良学习行为的客观原因。
    对待学生不良行为的有效策略
    1.运用非语言控制
    2.满足学生需要,提供表现机会
    3.课堂即刻制止,课后个别谈话
    4.加强师生互动,增进感情交流
    5.提高自身能力,做好课前准备
    总之,体育课上不良行为的纠正要靠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一方面,学生要不断提高思想认识,端正学习态度,增强集体观念、纪律观念。
    另一方面,教师需要改变观念,提高自身能力,采取有效策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纠正,帮助学生排除各种干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体育课堂成为发挥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具有健康体魄、高素质和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良好场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要矫正危害大学生健康的不良行为,则应做到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1)要掌握不良行为的基本特点;(2)要掌握行为矫正的基本理论;(3)要掌握行为矫正的相关知识;(4)要掌握行为矫正的技术和方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大学生健康的不良行为具有哪些基本特点

    正确答案: (1)潜伏性强;(2)无特异性;(3)联合性强;(4)易变性大;(5)广泛存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一般来说,惩罚只适用于()。
    A

    学生反复发生的不良行为

    B

    学生偶尔发生的不良行为

    C

    学生偶尔发生但是很严重的行为

    D

    学生所有的不良行为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教师可以使用“我信息”来干预学生不良行为,需要注意“我信息”包含以下哪些要素()
    A

    指明不良行为对教师或者课堂的影响

    B

    叙述教师自己的感受

    C

    以提出要求作为结束

    D

    客观描述不良行为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矫正学生不良行为的心理策略。


    答案:
    解析:
    (1)改善人际关系,消除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

    (2)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

    (3)讲究谈话艺术,提高道德认知;

    (4)锻炼与诱因作斗争的毅力,巩固新的行为习惯;

    (5)注重个别差异,运用教育机智。

  • 第14题: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合理运用表扬与批评,能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消除学生的不良行为,强化学生优秀品德的形成。请结合实际谈谈教师运用表扬与批评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
    解析:
    表扬与批评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教育方法。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必须给予肯定,使之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巩固;学生不良的思想和行为习惯也必须给予否定的评价,学生才能明辨是非,找到努力的方向。教师应该合理使用,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产生负面效应。因此,在使用这一方法时,应该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要做到公正合理,切合实际。教师要深入了解具体情况,当学生确实表现好时,就给予恰如其分的表扬;当学生确实有错误时,才给予适当的批评。同时,还要注意表扬学生时,要进一步提出更高的要求与建议,或指出他们仍然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利于在今后加以改进;批评学生时,不要全盘否定,还要耐心鼓励,指出其努力的方向。
    (2)要得到学生集体的支持。只有当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与学生集体对个人的评价相符合,并得到学生集体舆论支持时,才会产生既教育个人,又教育集体的教育力量。特别是一些比较重要的表扬和严重的批评,最好先在学生集体中进行充分酝酿讨论,有了群众基础再进行。
    (3)要恰如其分并有教育意义。过多地进行表扬就不能使学生或集体感到光荣,容易使学生对表扬产生满不在乎和无所谓的心理状态。进行批评时更要慎重。由于批评是一种消极的方法,它的副作用大,容易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所以进行批评时要权衡利弊,力求促使学生认识到自己错误后进行改正。
    (4)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低、中年级的学生乐于接受老师的表扬和奖励,但又难以接受批评和惩罚,而高年级学生对于老师的表扬已能分清和理解是故意的还是符合实际的表扬或批评。因此,教师应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区别对待。另外,每个学生的性格也不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给予恰当的表扬或批评。

  • 第15题:

    教师可以使用“我信息”来干预学生不良行为,需要注意“我信息”包含以下哪些要素()

    • A、指明不良行为对教师或者课堂的影响
    • B、叙述教师自己的感受
    • C、以提出要求作为结束
    • D、客观描述不良行为

    正确答案:A,B,C,D

  • 第16题:

    大学生健康的不良行为具有哪些基本特点


    正确答案: (1)潜伏性强;(2)无特异性;(3)联合性强;(4)易变性大;(5)广泛存在。

  • 第17题:

    试述运动学习中学生胆怯心理产生原因影响及消除方法?


    正确答案: 1、原因:a、学生的运动能力较差或身体状况欠佳b、所学技术有一定的难度和危险性c、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意志品质薄弱,缺乏自信心d、教师或同学的讥笑、羞辱e、教学中出现动作失误或伤害事故f、场地、器材、设备状况不好
    2、影响:①心理上:失去信心,产生无能为力的“无助感”,导致忧心忡忡,神经过敏,思维狭窄,焦虑水平上升,注意力分散。②生理上:心率、呼吸频率加快,血压升高,脸色苍白、出虚汗,大脑皮层抑制扩散,原有的动力定型遭到破坏。因上述原因,必然导致行为反应,出现反应迟缓,动作失调,四肢发抖,肌肉僵硬,手脚发软,影响学习效果。
    3、消除方法:①提高身体素质,发展运动能力②改进教学方法③激发学习动机④做好器材准备

  • 第18题:

    一般来说,惩罚只适用于()。

    • A、学生反复发生的不良行为
    • B、学生偶尔发生的不良行为
    • C、学生偶尔发生但是很严重的行为
    • D、学生所有的不良行为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某班主任经常开拆学生的信件,目的是检查学生是否有不良行为,及掌握学生思想现状,班主任的做法合法吗?


    正确答案:不合法,除法律规定的部门外,任何人不得开拆他人的信件。

  • 第20题:

    单选题
    要矫正危害大学生健康的不良行为,则应做到:(1)要掌握不良行为的基本特点;(2)要掌握行为矫正的基本理论;(3)();(4)要掌握行为矫正的技术和方法。
    A

    要掌握行为矫正的相关知识

    B

    加强思想教育

    C

    分析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与已持续的时间

    D

    要加强理论学习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判断题
    中学生不能参与赌博,赌博是不良行为,是违法的。()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培养良好行为,纠正不良行为是()学校咨询的重点
    A

    大学生

    B

    小学一、二年级学生

    C

    中学生

    D

    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以下属于施工单位不良行为的种类的是()。
    A

    承揽业务不良行为

    B

    资质不良行为

    C

    工程质量不良行为

    D

    工程安全不良行为

    E

    合同纠纷处理不良行为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