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某工程按最早开始时间安排的横道图计划见表5-1,虚线上方数字为该工作每月的计划投资额(单位:万元)。该工程施工合同规定,工程于1月1日开工,按季度综合调价系数调价。在施工过程中,各工作的实际工程量和持续时间均与计划相同。 若前三个季度的综合调价系数分别为1.00、1.05和1.10,计算第2个月至第7个月的已完工程实际投资,并将结果填入表5-2。

题目
问答题
某工程按最早开始时间安排的横道图计划见表5-1,虚线上方数字为该工作每月的计划投资额(单位:万元)。该工程施工合同规定,工程于1月1日开工,按季度综合调价系数调价。在施工过程中,各工作的实际工程量和持续时间均与计划相同。 若前三个季度的综合调价系数分别为1.00、1.05和1.10,计算第2个月至第7个月的已完工程实际投资,并将结果填入表5-2。

相似考题
更多“问答题某工程按最早开始时间安排的横道图计划见表5-1,虚线上方数字为该工作每月的计划投资额(单位:万元)。该工程施工合同规定,工程于1月1日开工,按季度综合调价系数调价。在施工过程中,各工作的实际工程量和持续时间均与计划相同。 若前三个季度的综合调价系数分别为1.00、1.05和1.10,计算第2个月至第7个月的已完工程实际投资,并将结果填入表5-2。”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机械厂一技改工程计划投资600万元,工期12个月,施工单位按投资计划编制的
    每个月的计划施工费用和实际发生费用见表1H420096。

    试计算并分析该工程第2个月和第9个月的费用执行效果指数。

    答案:
    解析:
    该工程进行到第2个月时:
    费用执行效果指数:CIP=已完工程计划施工成本/已完工程的实际施工成本
    CIP=30/60=50%。表示第2个月的费用效益差、效率低。
    该工程进行到第9个月时:CIP=530/570=94%
    表示9月份的费用效益比2月份有了较大提高,但效率还是偏低。

  • 第2题:


    某工程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见表5-8。表中实线表示计划进度(计划进度线上方的数据为每周计划投资),虚线表示实际进度(实际进度线上方的数据为每周实际投资)。各分项工程每周计划完成和实际完成的工程量相等。



    【问题】


    1.计算投资数据,并将结果填入表5-9。



    2.试在图5-18中绘制该工程三种投资曲线:①拟完工程计划投资曲线;②已完工程实际投资曲线;③已完工程计划投资曲线。



    图例:①虚线:拟完工程计划投资曲线;②直线:已完工程实际投资曲线;③点划线:已完工程计划投资曲线;


    3.分析第6周末和第1 0周末的投资偏差和进度偏差(以投资额表示)。




    答案:
    解析:

    1.填表5-17 。



    每周已完工程计划投资计算见表5-18。



    2.根据表5-17中数据在图5-32中绘出三种投资曲线:①拟完工程计划投资曲线;②已完工程实际投资曲线;③已完工程计划投资曲线。



    3.根据投资偏差和进度偏差的计算公式,可知:


    6周末:


    投资偏差=已完工程实际投资累计-已完工程计划投资累计=39-40= -1(万元)投资节约1万元。进度偏差=拟完工程计划投资累计-已完工程计划投资累计=67-40=27(万元)结果为正值,表示工期进度拖延27万元。第1 0周末:投资偏差=84- 90= -6(万元)投资节约6万元。进度偏差=100- 90=10(万元)进度拖延1 0万元。


  • 第3题:

    某单位工程由A、B、C、D、E五个分部工程构成,它们计划投资分别为:120万元、200万元、300万元、360万元、120万元,计划总工期为9周,进度计划如下表所示。
    工程进度计划表

    <1> 、假设各工程每周计划完成的工程量相同,每项工作的计划持续时间如上图中的实线所示,请根据上述进度计划编制按工程划分的资金使用计划(用横道图法)。
    <2> 、假设各工程的实际进度如上表的虚线所示,虚线下方的数字表示实际发生的投资额。并假定实际进度每周完成的工程量相同,计算3种投资参数值,并填入下表。

    <3> 、根据上表分析第9周末的投资偏差与进度偏差(以投资额表示)。


    答案:
    解析:
    1.根据题中所给表格计算每周的资金计划需要量。
    A:120/3=40(万元/周);
    B:200/4=50(万元/周);
    C:300/5=60(万元/周);
    D:360/4=90(万元/周);
    E:120/3=40(万元/周)。
    编制该工程按工程划分的资金使用计划,如下表所示(单位:万元)

    2.3种投资参数值如下表所示(单位:万元)

    3.计划工作预算投资累计需要根据问题1的横道图进行计算;
    已完工作实际投资需要根据题目所给的图中的虚线的部分进行计算。
    已完工程预算投资是一个虚拟的过渡量,它需要用每一项工作的计划投资总额除以该工作实际的持续时间得到该工作每一周的已完工作预算投资,然后再进行后续的计算。
    对于本题各项工作每周的已完工作预算投资为:
    A:120/3=40(1~3周);
    B:200/5=40(1~5周);
    C:300/5=60(4~8周);
    D:360/5=72(5~9周);
    E:120/4=30(7~10周)。
    然后每项工作实际发生的时间,进行相应的每周投资的求和计算即可。
    4.(1)第9周末的投资偏差=1070-1070=0(万元),投资无偏差;
    (2)第9周末的进度偏差=1070-1100=-30(万元),工期拖后。

  • 第4题:

    某工程项目施工合同于2018年12月签订,约定的合同工期为20个月.2019年1月开始正式施工,施工单位按合同工期要求编制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进度时标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并经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
    该项目的各项工作均按最早开始时间安排,且各工作每月所完成的工程量相等。各工作的计划工程量和实际工程量如工程量表所示。工作D、E、F的实际工作持续时间与计划工作持续时间相同。
    合同约定,混凝土结构工程综合单价为1000元/m3,按月结算。结算价按项目所1T T- 1
    在地混凝土结构工程价格指数进行调整,项目实施期间各月的混凝土结构工程价格指数如价格指数表所示。
    施工期间,由于建设单位原因使工作H的开始时间比计划的开始时间推迟1个月,并由于工作H工程量的增加使该工作的工作持续时间延长了1个月。
    计划工程量和实际工程量表



    问题:
    1.请按施工进度计划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即计算每月和累计计划工作预算费用),并简要写出其步骤。计算结果填入下表。
    2.计算工作H各月的已完工作预算费用和已完工作实际费用。
    3.计算混凝土结构工程已完工作预算费用和已完工作实际费用,计算结果填人下表。
    4.列式计算8月末的费用偏差CV和进度偏差SV。


    答案:
    解析:
    (1)将各工作计划工程量与单价相乘后,除以该工作持续时间,得到各工作每月计划工作预算费用;再将时标网络计划中各工作分别按月纵向汇总得到每月计划工作预算费用;然后逐月累加得到各月累计计划工作预算费用。
    (2)H工作6—9月份每月完成工程量为:5000÷4 =1250(m3/月);
    H工作6—9月已完工作预算费用均为:1250×1000= 125(万元);
    H工作已完工作实际费用:
    6月份:125 x110% =137.5(万元);
    7月份:125 x120% =150.0(万元);
    8月份:125 x110% =137.5(万元);
    9月份:125 x110% =137.5(万元)。
    (3)计算结果填入表中。
    计算结果(万元)

    (4)费用偏差CV=已完工作预算费用-已完工作实际费用=4775 - 5337=- 562(万元),超支562万元。
    进度偏差SV=已完工作预算费用-计划工作预算费用=4775 - 4900=- 125(万元),进度拖后125万元。

  • 第5题:

    某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合同,采用可调价合同形式,工期20个月,项目监理机构批准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如图6-1所示,各项工作在其持续时间内均为匀速进展。每月计划完成的投资(部分)见表6-1.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建设单位要求调整场地标高,设计单位修改施工图,致使A工作开始时间推迟1个月,导致施工单位机械闲置和人员窝工损失。
      事件2:设计单位修改图纸使C工作工程量发生变化,增加造价10万元,施工单位及时调整部署,如期完成了C工作。
      事件3:D、E工作受A工作的影响,开始时间也推迟了1个月。由于物价上涨原因,6~7月份D、E工作的实际完成投资较计划完成投资增加了10%,D、E工作均按原持续时间完成;由于施工机械故障,J工作7月份实际只完成了计划工程量的80%,J工作持续时间最终延长1个月。
      事件4:G、I工作在实施过程中遇到异常恶劣的气候,导致G工作持续时间延长0. 5个月;施工单位采取了赶工措施,使I工作能按原持续时间完成,但需增加赶工费0. 5万元。
      事件5:L工作为隐蔽工程,在验收后项日监理机构对其质量提出了质疑,并要求对该隐蔽工程进行剥离复验。施工单位以该隐蔽工程已经监理工程师验收为由拒绝复验。在项目监理机构坚持下,对该隐蔽工程进行了剥离复验,复验结果工程质量不合格,施工单位进行了整改。
      以上事件1~事件4发生后,施工单位均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顺延工期和补偿费用要求。
      表6-2 1-7月投资情况 (单位:万元)
    月份 
    第1月 
    第2月 
    第3月 
    第4月 
    第5月 
    第6月 
    第7月 
    合 计 
    拟完工程计划投资 
    130 
    130 
    130 
    300 
    330 
    210 
    210 
    1440 
    已完工程计划投资 
      
    130 
    130 
      
      
      
      
      
    已完工程实际投资 
      
    130 
    130 
      
      
      
      
      
    问题:
    针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事件,项目监理机构应批准的工程延期为多少个月?该工程实际工期为多少个月?


    答案:
    解析:
    (1)事件1发生后应批准工程延期1个月。
      (2)事件4发生后应批准工程延期0.5个月。
      其他事件未造成工期延误,故该工程实际工期为20+1+0.5=21.5(月)。

  • 第6题:

    某公路工程于2013年6月签订合同并开始施工,合同工期为30个月。2014年1月开始桥梁上部结构施工。承包人按合同工期要求编制了桥梁上部结构混凝土工程施工进度时标网络计划(如下图5所示),该部分各项工作均按最早开始时间安排,且等速施工,监理工程师批准了该计划。

    施工期间,工作D、E、F的实际工程量与计划工程量相比有所减少,但实际工作持续时间与计划持续时间相同。由于业主修改匝道设计,致使H工作推迟开工一个月,另外由于工程量增加,致使该工作的持续时间延长了一个月。各工作的计划工程量与实际工程量见表5-1。
    合同约定,桥梁上部结构混凝土工程综合单价为1000元/m3,按月结算。结算价按项目所在地结构混凝土工程价格指数进行调整,项目实施期间各月结构混凝土工程基期价格指数见表5-2(2013年6月为基期)。项目所在地每年7月份进入雨季。
    表1 计划工程量与实际工程量

    承包人在申请H工作工程款时提出了费用索赔,包括:不可辞退工人窝工费、施工机具窝工费、雨季施工增加费、现场管理费、利润、增加的利息支出等,同时还提出了工期索赔。
    <1> 、本网络计划中,E工作的自由时差和总时差各为多少个月?
    <2> 、承包人针对H工作提出的费用索赔,哪些无法获得监理支持?说明理由。针对本网络计划,承包人可以索赔的工期为多少个月?
    <3> 、计算工作H各月的已完工作预算费用和已完工作实际费用。


    答案:
    解析:
    1. E工作的自由时差为零;总时差为1个月。
    2. 雨季施工增加费、利润无法获得支持。
    理由是:雨季施工增加费采用全年摊销的方法,无论是否在雨季施工,均按规定的取费标准计取,不再单独计算。
    工期延误没有引起工程量的减少,利润已含在综合单价中,没有影响利润计取。
    可以索赔工期一个月。
    3. H工作5~7月份每月完成工程量为:5400m3÷3=1800m3/月。
    H工作5~7月份每月已完工作预算费用均为:1800m3/月×1000元/m3=180万元。
    H工作已完工作实际费用:
    5月份:180万元×120%=216万元
    6月份:180万元×120%=216万元
    7月份:180万元×110%=198万元

  • 第7题:

    某工程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如表1所示。表中粗实线表示计划进度(进度线上方的数据为每周计划投资),粗虚线表示实际进度(进度线上方的数据为每周实际投资), 假定各分项工程每周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均为匀速,而且各分项工程实际完成总工程量与计划完成总工程量相等。

    <1> 、计算每周投资数据,并将结果填入表2。
    表2 投资数据表 单位:万元

    <2> 、试在图1绘制该工程三种投资曲线,即:①拟完工程计划投资曲线;②已完工程实际投资曲线;③已完工程计划投资曲线。

    <3> 、分析第7周末和第9周末的投资偏差和进度偏差。


    答案:
    解析:
    1.表2 投资数据表 单位:万元

    2.根据表中数据绘出投资曲线如图2所示,图中:①拟完工程计划投资曲线;②已完工程实际投资曲线;③已完工程计划投资曲线。

    3.(1)第7周末投资偏差与进度偏差
    投资偏差=已完工程计划投资-已完工程实际投资=57-54=3(万元),即:投资节约3万元
    进度偏差=已完工程计划时间-已完工程实际时间=[5+(57-49)/(67-49)]-7=-1.56(周),即:进度拖后1.56周。
    或:进度偏差=已完工程计划投资-拟完工程计划投资=57-81=-24(万元),即:进度拖后24万元。
    (2)第9周末投资偏差与进度偏差
    投资偏差=已完工程计划投资-已完工程实际投资=83-76=7(万元),即:投资节约7万元。
    进度偏差=已完工程计划时间-已完工程实际时间=[7+(83-81)/(89-81)]-9=-1.75(周),即:进度拖后1.75周。
    或:进度偏差=已完工程计划投资-拟完工程计划投资=83-97=-14(万元),即:进度拖后14万元。

  • 第8题:

    某工程按最早开始时间安排的横道图如图1所示,其中虚线上方数字为该工作每月的计划投资额(单位:万元)。该工程施工合同规定工程于1月1日开工,按季度综合调价系数调价。在实施过程中,各工作的实际工程量和持续时间均与计划相同。

    注:虚线表示计划进度,实线表示实际进度。
    在施工过程中,工作A、C、E按计划实施(如图1中的实线横道所示),工作B推迟1个月开始,导致工作D、F的开始时间相应推迟1个月。
    <1> 、假设前三个季度的综合调整系数分别为1.00、1.05、1.10,计算2至7月各月的实际投资,然后逐月累计,将计算结果填入下表中。
    计划与实际投资计算表

    <2> 、列式计算第7个月末的投资偏差和以投资额、时间分别表示的进度偏差(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
    解析:
    1.计划与实际投资计算表

    2.投资偏差=已完工程计划投资-已完工程实际投资=2580-2675=-95(万元),即投资增加95万元
    以投资额表示的进度偏差=已完工程计划投资-拟完工程计划投资=2580-2740=-160(万元),即进度拖后160万元
    以时间表示的进度偏差=已完工程计划时间-已完工程实际时间=[6+(2580-2440)/(2740-2440)]-7=-0.53(月),即进度拖后0.53月。

  • 第9题:

    某水生态工程,合同工期20个月,合同开工日期是2019年1月。施工单位进场后,编制了时标网络计划(下图)和工程计划工程量(下表),监理机构审核批准了该计划。假设每项工作施工期内施工强度相等。


    施工期间,由于发包人原因,工作H的开始时间比计划开始时间推迟1个月,且由于地质等不良因素,导致工作H的工程量增加,增加的工程量使该工作持续时间延长了1个月,
      【问题】
      1.计算该工程每月拟完工程计划投资、累计拟完工程计划投资、每月已完工程计划投资、累计已完工程计划投资、每月已完工程实际投资、累计已完工程实际投资,计算结果填入下表中。
    2.列式计算9月末的投资偏差和进度偏差(用投资额表示)。


    答案:
    解析:
    问题1:
      投资统计表 单位:万元

    问题2:
      投资偏差=累计已完工程实际投资-累计已完工程计划投资=1724-1609=115(万元),投资超支115万元。
      进度偏差=累计拟完工程计划投资-累计已完工程计划投资=1610-1609=1(万元),进度滞后1万元。

  • 第10题:



    某设备安装工程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如表4-1所列。表中实线表示计划进度,计划进度线上方的数据为每月计划投资;虚线表示实际进度,实际进度线上方的数据为每月实际投资。各分项工程每月计划完成和实际完成的工程量相符。



    【问题】


    1.计算投资数据,并将结果填入表4-2。



    2.试在图4-1中绘制该工程三种投资曲线,即拟完工程计划投资曲线、已完工程实际投资曲线和已完工程计划投资曲线。



    3.分析第3月末和第9月末的累计投资偏差和累计进度偏差(以投资额表示)。




    答案:
    解析:

    1.投资数据见表4-4。



    2.拟完工程计划投资曲线、已完工程实际投资曲线和已完工程计划投资曲线如图4-2所示。



    3.第3月末累计投资偏差=190-190=0(万元),即实际投资等于计划投资;


    第3月末累计进度偏差=230-190=40(万元),即进度拖后,少完成40万元计划投资;


    第9月末累计投资偏差=760-830=-70(万元),即投资节约70万元;


    第9月末累计进度偏差=970-830=140(万元),即进度拖后,少完成140万元计划投资。



  • 第11题:

    某机电安装工程公司承包了一机电安装工程A、B.两管道分项工程,其综合单价分别为80元/m和460/m。该工程施工合同规定:合同工期1年,预付款为合同价的10%,开工前1个月支付,工程(工期为3个月)款结清时扣回30%,以后每月扣回10%,扣完为止;每月工程款于下月5日前提交结算报告,经工程师审核后于第3个月末支付;若累计实际工程量比计划工程量增加超过15%,单价调整系数为0.882;若累计实际工程量比计划工程量减少15%,单价调整系数为1.176。工程量按《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计算。施工单位各月的计划工作量如下表所示。



    问题:(1)编制工程量清单的依据是什么(2)该工程量的预付款是多少(3)A分项工程每月结算工程款各为多少(4)B分项工程每月结算工程款各为多少


    答案:
    解析:
    (1)编制工程量清单应依据:1)《计价规范》;2)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计价依据和办法;3)建设工程设计文件;4)与建设工程项目有关的标准、规范、技术资料;5)招标文件及其补充通知、答疑纪要;6)施工现场情况、工程特点及常规施工方案;7)其他相关资料。(参见《建设工程经济》P262)(2)该工程的预付款为:(90×3+70×5+130×260×2)×10%=100(万元)(3)A分项工程每月结算工程款如下:第一个月:1100×80=88000(元)第二个月:1200×80=96000(元)第三个月:900×80=72000(元)第四个月:由于[(1100+1200+13.0+1400)-(1100+1200+900+800)]/(1100+1200+1300+1400)=20%>15%,所以,应调整单价,则(1100+1200+900+800)×80×1.176-(88000+96000+72000)=120320(元)或800×80+4000×(1.176-1)×80=120320(元)(4)A分项工程每月结算工程款如下:第一个月:550×460=253000(元)第二个月:600×460=276000(元)第三个月:由于[(550+600+650)-500×3]/(500×3)=20%>15%所以,按原单价结算的工程量为:1500×1.15-(550+600)=575(m)按调整单价结算的工程量为:650-575=75(m)或按调整单价结算的工程量为:(550+600+650)-1500×1.15=75(m)按原价结算的工程量为:650-75=575(m)则第三个月的结算款为:575×460+75×460×0.882=294929(元)

  • 第12题:

    某桥梁工程施工合同于2014年12月签订,约定的合同工期为24个月,2015 年1月开始正式施工。施工单位按合同工期要求编制了梁板混凝土施工时标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并经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

    该工程项目的各项工作均按最早开始时间安排,且各工作每月所完成的工程量相等。各工作的计划工程量和实际工程量如下表所示。工作D、E、F的实际持续时间与计划持续时间相等。

    合同约定,梁板混凝土综合单价为1000元/m3,按月结算。结算价按项目所在地混凝土工程价格指数进行调整,项目实施期间各月的混凝土结构工程价格指数如下表所示。

    施工期间,由于建设单位原因使工作H的开始时间比计划的开始时间推迟1个月,并由于工作H工程量的增加使该工作的工作持续时间延长了1个月。
    问题:
    1.按施工进度计划编制资金使用计划(计算每月和累计拟完工程计划投资) ,并简要写出其步骤。计算结果填入下表中。

    2.计算工作H各月的已完工程计划投资和已完工程实际投资。
    3.计算梁板混凝土已完工程计划投资和已完工程实际投资,结果填入表中


    答案:
    解析:
    1.将各工作计划工程量与单价相乘后,除以该工作持续时间,得到各工作每月拟完工程计划投资额;再将时标网络计划中各工作分别按月纵向汇总得到每月拟完工程计划投资额;然后逐月累加得到各月累计拟完工程计划投资额。
    2.H工作6~9月每月完成工程量为5000÷4=1250m3
    /月。
    H工作6~9月已完工程计划投资均为1250×1000=125万元。
    H工作已完工程实际投资:
    6月:125×110%=137.5万元;
    7月:125×120%=150.5万元。
    8月:125×110%=137.5万元;
    9月:125×110%=137.5万元。

  • 第13题:

    某工程项目施工合同于2010年12月签订,约定的合同工期为20个月,2011年1月开始正式施工。施工单位按合同工期要求编制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进度时标网络计划(图2-24),并经项目监理机构审核批准。

     该项目的各项工作均按最早开始时间安排,且各工作每月所完成的工程量相等。各工作的计划工程量和实际工程量如表2-20所示。工作D、E、F的实际工作持续时间与计划工作持续时间相同。
      各工作计划工程量和实际工程量   表2-20

    合同约定,混凝土综合单价为1000元/m3,按月结算。结算价按项目所在地混凝土结构工程价格指数进行调整,项目实施期间各月的混凝土结构工程价格指数如表2-21所示。
      各月混凝土结构工程价格指数   表2-21

     施工期间,由于建设单位原因使工作H的开始时间比计划的开始时间推迟1个月,并由于工作H工程量的增加使该工作的工作持续时间延长了1个月。
      问题:
      1.计算混凝土结构工程每月和累计拟完工程计划投资,计算结果填入表2-22中。
      2.计算工作H各月的已完工程计划投资和已完工程实际投资。
      3.计算混凝土结构工程已完工程计划投资和已完工程实际投资,计算结果填入表2-22中。
      4.列式计算8月末的投资偏差和进度偏差(用投资额表示)。


    答案:
    解析:
    1.每月拟完工程计划投资和累计拟完工程计划投资计算结果见表2-23。
      2.H工作6~9月份每月完成工程量为5000÷4=1250(m3/月);
      (1)H工作6~9月已完工程计划投资均为1250×1000=125(万元);
      (2)H工作已完工程实际投资:
      6月份:125×110%=137.5(万元);
      7月份:125×120%=150(万元);(教材计算错误)
      8月份:125×110%=137.5(万元);
      9月份:125×110%=137.5(万元)。
      3.已完工程计划投资和已完工程实际投资计算结果见表2-23。
      4.投资偏差=已完工程计划投资-已完工程实际投资=4775-5337=-562(万元),超支562万元;
      进度偏差=已完工程计划投资-拟完工程计划投资=4775-4900=-125(万元),进度拖后125万元。

  • 第14题:

    某工程,进展到12个月后,对前10个月的成本情况进行了检查,相关信息见下表。
    相关信息检查记录如下:

    D工作原计划第11个月初开始,第12个月初完成,计划工作预算投资累计4800万元;实际进度是第10个月初开始,第11个月末完成;其计划工程量和实际工程量相等。
    <1> 、计算前10个月的计划工作预算投资、已完工作预算投资、已完工作实际投资。
    <2> 、计算第10个月末的投资偏差和进度偏差。
    <3> 、计算第10个月末的投资绩效指数和进度绩效指数。


    答案:
    解析:
    1. 计划工作预算投资:3000+2200+4000=9200(万元);
    已完工作预算投资:3000×120%+2200×80%+4800/2=7760(万元);
    已完工作实际投资:2500+1800+2600=6900(万元)。
    2.(1)投资偏差:7760-6900=860(万元),投资节约860万元;
    (2)进度偏差:7760-9200=-1440(万元),进度拖后-1440万元。
    3.(1)投资绩效指数:7760/6900=1.12,成本节约12%;
    (2)进度绩效指数:7760/9200=0.84,进度拖后16%。

  • 第15题:

    某工程项目进展到12个月后,对前10个月的成本情况进行了检查,相关信息见表6—1。
    表6-1每月计划完成的投资(部分)

    D工作计划第11个月初开始,第12个月末完成,计划工作预算成本累计5000万元;实际进度是第10个月初开始,第11个月末完成;其计划工程量和实际工程量相等,并且每月实际完成的工程量相等。
    【问题】
    1.计算前10个月的计划工作预算成本、已完工作预算成本、已完工作实际成本。
    2.计算第10个月末的成本偏差和进度偏差。


    答案:
    解析:
    1.(1)计划工作预算成本:2000+2200+4000=8200(万元);
    (2)已完工作预算成本:2000X120%+2200×50%+5000/2=6000(万元);
    (3)已完工作实际成本:2500+1300+2600=6400(万元)。
    2.(1)成本偏差:6000-6400=-400(万元),成本超支400万元;
    (2)进度偏差:6000-8200=- 2200(万元),进度拖后2200万元。
    3.(1)成本绩效指数:6000/6400=0.9375,成本超支6.25%;
    (2)进度绩效指数:6000/8200=0.7317,进度拖后26.83%。

  • 第16题:

    某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合同,采用可调价合同形式,工期20个月,项目监理机构批准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如图6-1所示,各项工作在其持续时间内均为匀速进展。每月计划完成的投资(部分)见表6-1.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建设单位要求调整场地标高,设计单位修改施工图,致使A工作开始时间推迟1个月,导致施工单位机械闲置和人员窝工损失。
      事件2:设计单位修改图纸使C工作工程量发生变化,增加造价10万元,施工单位及时调整部署,如期完成了C工作。
      事件3:D、E工作受A工作的影响,开始时间也推迟了1个月。由于物价上涨原因,6~7月份D、E工作的实际完成投资较计划完成投资增加了10%,D、E工作均按原持续时间完成;由于施工机械故障,J工作7月份实际只完成了计划工程量的80%,J工作持续时间最终延长1个月。
      事件4:G、I工作在实施过程中遇到异常恶劣的气候,导致G工作持续时间延长0. 5个月;施工单位采取了赶工措施,使I工作能按原持续时间完成,但需增加赶工费0. 5万元。
      事件5:L工作为隐蔽工程,在验收后项日监理机构对其质量提出了质疑,并要求对该隐蔽工程进行剥离复验。施工单位以该隐蔽工程已经监理工程师验收为由拒绝复验。在项目监理机构坚持下,对该隐蔽工程进行了剥离复验,复验结果工程质量不合格,施工单位进行了整改。
      以上事件1~事件4发生后,施工单位均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顺延工期和补偿费用要求。
      表6-2 1-7月投资情况 (单位:万元)
    月份 
    第1月 
    第2月 
    第3月 
    第4月 
    第5月 
    第6月 
    第7月 
    合 计 
    拟完工程计划投资 
    130 
    130 
    130 
    300 
    330 
    210 
    210 
    1440 
    已完工程计划投资 
      
    130 
    130 
      
      
      
      
      
    已完工程实际投资 
      
    130 
    130 
      
      
      
      
      
    问题:
    在表6-2中填出空格处的已完工程计划投资和已完工程实际投资,并分析第7月末的投资偏差和以投资额表示的进度偏差。


    答案:
    解析:

  • 第17题:

    某工程项目进展到12个月后,对前10个月的成本情况进行了检查,相关信息见表2-18。
      相关信息检查记录      表2-18

     D工作原计划第11个月初开始,第12个月末完成,计划工作预算成本累计5000万元;实际进度是第10个月初开始,第11个月末完成;其计划工程量和实际工程量相等,并且每月实际完成的工程量相等。
      问题:
      1.计算前10个月的计划工作预算成本、已完工作预算成本、已完工作实际成本。
      2.计算第10个月末的成本偏差和进度偏差。
      3.计算第10个月末的成本绩效指数和进度绩效指数。


    答案:
    解析:
    1.(1)计划工作预算成本:2000+2200+4000=8200(万元);
      (2)已完工作预算成本:2000×120%+2200×50%+5000/2=6000(万元);
      (3)已完工作实际成本:2500+1300+2600=6400(万元)。
      2.(1)成本偏差:6000-6400=-400(万元),成本超支400万元;
      (2)进度偏差:6000-8200=-2200(万元),进度拖后2200万元。
      3.(1)成本绩效指数:6000/6400=0.9375,成本超支6.25%;
      (2)进度绩效指数:6000/8200=0.7317,进度拖后26.83%。

  • 第18题:

    某施工单位承包了一公路工程项目,A、B两分项工程的全费用单价分别为80元/m3和460元/m3。该工程合同规定:合同工期1年,预付款为合同价的10%,开工前1个月支付,每月工程款于下月5日前提交结算报告,经工程师审核后于第3个月末支付;若累计实际工程量比计划工程量增加超过15%,超过部分工程量单价调整系数为0.882;若累计实际工程量比计划工程量减少超过15%,实际工程量单价调整系数为1.176 。
    施工单位各月的计划工作量如下表所示。

    A、B两分项工程均按计划工期完成,相应的每月计划工程量和实际工程量如下表所示。
    计划工程量和实际工程量表

    <1> 、该工程的预付款为多少?
    <2> 、A分项工程每月结算工程款各为多少?
    <3> 、B分项工程每月结算工程款各为多少?


    答案:
    解析:
    1.该工程的预付款为:(90×3+70×5+130×2+60×2)×10%=100(万元)。
    2. A分项工程每月结算工程款如下:
    第一个月:1100×80=88000(元)
    第二个月:1200×80=96000(元)
    第三个月:900×80=72000(元)
    第四个月:由于[(1100+1200+1300+1400)-(1100+1200+900+800)]÷(1100+1200+1300+1400)=20%>15%,所以,应调整单价,则
    (1100+1200+900+ 800)×80×1.176-(88000+96000+72000)=120320(元)
    3. B分项工程每月结算工程款如下:
    第一个月:550×460=253000(元)
    第二个月:600×460=276000(元)
    第三个月:由于[(550+600+650)-500×3]÷(500×3)=20%>15%
    所以,按原价结算的工程量为:1500×1.15-(550+600)=575(m3)
    按调整单价结算的工程量为:650-575=75(m3)
    则第三个月的结算款为:575×460+75×460×0.882=294929(元)。

  • 第19题:

    某公路工程项目由A、B、C、D、E五个分部工程构成,它们计划投资分别为:120万元、200万元、300万元、360万元、120万元,计划总工期为10周,进度计划如下表所示。
    工程进度计划表

    <1> 、假设各工程每周计划完成的工程量相同,每项工作的计划持续时间如上图中的实线所示;各工程的实际进度如上表的虚线所示,虚线下方的数字表示实际发生的投资额。并假定实际进度每周完成的工程量相同,计算3种投资参数值,并填入下表。
    投资计算表(单位:万元)

    <2> 、根据上表分析第9周末的投资偏差与进度偏差(以投资额表示)。


    答案:
    解析:
    1. 3种投资参数值如下表所示(单位:万元)

    计划工作预算投资需要根据题目所给的图中的实线的部分进行计算;
    已完工作实际投资需要根据题目所给的图中的虚线的部分进行计算。
    已完工程预算投资是一个虚拟的过渡量,它需要用每一项工作的计划投资总额除以该工作实际的持续时间得到该工作每一周的已完工作预算投资,然后再进行后续的计算。
    对于本题各项工作每周的已完工作预算投资为:
    A:120/3=40(1~3周);
    B:200/5=40(1~5周);
    C:300/5=60(4~8周);
    D:360/5=72(5~9周);
    E:120/4=30(7~10周)。
    然后每项工作实际发生的时间,进行相应的每周投资的求和计算即可。
    2. (1)第9周末的投资偏差=1070-1070=0(万元),投资无偏差;
    (2)第9周末的进度偏差=1070-1100=-30(万元),工期拖后。

  • 第20题:

    某水生态工程,合同工期20个月,合同开工日期是2019年1月。施工单位进场后,编制了时标网络计划(下 图)和工程计划工程量(下表),监理机构审核批准了该计划。假设每项工作施工期内施工强度相等。


    施工期间,由于发包人原因,工作H的开始时间比计划开始时间推迟1个月,且由于地质等不良因素,导致工作 H的工程量增加,增加的工程量使该工作持续时间延长了1个月。
    【问题】 1.计算该工程每月拟完工程计划投资、累计拟完工程计划投资、每月已完工程计划投资、累计巳完工程计划投资、 每月已完工程实际投资、累计已完工程实际投资,计算结果填人下表中。
    投资统计表 单位:万元

    2.列式计算9月末的投资偏差和进度偏差(用投资额表示)。


    答案:
    解析:

    问题2: 投资偏差=累计已完工程实际投资-累计已完工程计划投资=1724-1609=115(万元),投资超支115万元。
    进度偏差=累计拟完工程计划投资-累计已完工程计划投资=1610-1609=1(万元),进度滞后1万元。

  • 第21题:

    某水生态工程,合同工期20 个月,合同开工日期是2019 年1 月。施工单位进场后,编制了时标网络计划(下图)和工程计划工程量(下表),监理机构审核批准了该计划。假设每项工作施工期内施工强度相等。


    施工期间,由于发包人原因,工作H 的开始时间比计划开始时间推迟1 个月,且由于地质等不良因素,导致工作H 的工程量增加,增加的工程量使该工作持续时间延长了1 个月。
    【问题】
    1.计算该工程每月拟完工程计划投资、累计拟完工程计划投资、每月已完工程计划投资、累计巳完工程计划投资、每月已完工程实际投资、累计已完工程实际投资,计算结果填人下表中。


    答案:
    解析:
    问题1: 投资统计表单位:万元


    问题2:
    投资偏差=累计已完工程实际投资一累计已完工程计划投资=1724—1609=115(万元),投资超支115 万元。
    进度偏差=累计拟完工程计划投资一累计已完工程计划投资=1610—1609=1(万元),进度滞后1 万元。

  • 第22题:

    某工程项目施工合同于2000年12月签订,约定2001年1月开始正式施工,施工单位按合同工期要求编制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进度时标网络计划(图6—4),并经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
    该项目的各项工作均按最早开始时间安排,且各工作每月所完成的工程量相等。各工作的计划工程量和实际工程量如表6—20所示。工作D、E、F的实际工作持续时间与计划工作持续时间相同。




    合同约定,混凝土结构工程全费用综合单价为1000元/m3,按月结算。结算价按项目所在地混凝土结构工程价格指数进行调整,项目实施期间各月的混凝土结构工程价格指数如表6—21所示。



    施工期间,由于建设单位原因使工作H的开始时间比计划的开始时间推迟1个月,并由于工作H工程量的增加使该工作的持续时问延长了1个月。
    问题:
    1.按施工进度计划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即计算每月和累计拟完工程计划费用),简要写出其步骤,计算结果填人数据表中。
    2.计算工作H各月的已完工程计划费用和已完工程实际费用。
    3.列式计算8月末的费用偏差和进度偏差(用费用额表示)。


    答案:
    解析:
    问题1: 将各工作计划工程量与单价相乘后,除以该工作持续时间,得到各工作每月拟完工程计划费用额,再将时标网络计划中各工作分别按月纵向汇总得到每月拟完工程计划费用额,然后逐月累加得到各月累计拟完工程计划费用额。
    根据上述步骤,参考时标网络图上相关数据按时间编制费用计划。计算结果见表6-22~表6-24。






    问题2:
    H工作6月至9月每月完成工作量为:5000÷4=1250(m3/月)
    (1)H工作6月至9月已完成工程计划费用均为:1250×1000=125(万元)
    (2)H工作已完工程实际费用:
    6月份:125×110%=137.5(万元)
    7月份:125×120%=150.0(万元)
    8月份:125×110%=137.5(万元)
    9月份:125×110%=137.5(万元)
    问题3:
    8月末偏差计算:
    费用偏差=已完工程计划费用已完工程实际费用=4775-5337=-562(万元),超支562万元。
    进度偏差;已完工程计划费用一拟完工程计划费用=4775-4900=-125(万元),滞后125万元。


  • 第23题:

    华南机电安装工程公司承包了一机电安装工程A、B两管道分项工程,其综合单价分别为80元/m和460元/m。该工程施工合同规定:合同工期1年,预付款为合同价的10%,开工前1个月支付,工程(工期为3个月)款结清时扣回30%,以后每月扣回10%,扣完为止;每月工程款于下月5日前提交结算报告,经工程师审核后于第3个月末支付;若累计实际工程量比计划工程量增加超过15%,单价调整系数为O.882;若累计实际工程量比计划工程量减少15%,单价调整系数为1.176。工程量按《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计算。施工单位各月的计划工作量如下表所示。



    问题:(1)计算工程量的“四统一”原则是什么(2)该工程量的预付款是多少(3)A分项工程每月结算工程款各为多少(4)B分项工程每月结算工程款各为多少


    答案:
    解析:
    (1)《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计算工程量的“四统一”原则是:1)统一分部分项工程项目名称;2)统一项目编码;3)统一计量单位;4)统一工程量计算规则。(2)该工程的预付款为:(90×3+70×5+l30×2+60×2)×10%=100(万元)(3)A分项工程每月结算工程款如下:第一个月:1100×80=88000(元)第二个月:1200×80=9600(元)第三个月:900×80=72000(元)第四个月:由于[(1100+1200+1300+1400)-(1100+1200+900+800)]/(1100+1200+1300+1400)=20% > 15%,所以,应调整单价,则(1100+1200+900+800)×80×1.176(88000+96000+72000)=120320(元)或800×80+4000×(1.176-1)×80=120320(元)(4)A分项工程每月结算工程款如下:第一个月:550×460= 253000(元)第二个月: 600×460= 276000(元)第三个月:由于[(550+600+650)-500×3〕/(500×3)= 20% > 15%所以,按原单价结算的工程量为:1500×1.15-(550+600)= 575(m)按调整单价结算的工程量为:650-575= 75(m)或按调整单价结算的工程量为:(550+600+650)-1500×1.15= 75(m)按原价结算的工程量为:650-75= 575(m)则第三个月的结算款为:575×460十75×460X0.882= 29492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