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自我(费希特)”相关问题
  • 第1题:

    费希特哲学的核心范畴是( )。

    A.绝对精神
    B.绝对同一
    C.自在之物
    D.自我

    答案:D
    解析:

  • 第2题:

    简述费希特知识学的三条基本原理。


    正确答案: 费希特知识学简单说来,以三条原理为中心内容。
    第一原理,“自我建立自我”。自我建立自我是基于自我反省的认识。在认识之前,假定有一个绝对的自我,绝对自我通过主体的自我反省建立起来,于是设定自我。自我在设定自我时,把自我作为认识对象,与认识事实不同,它是一种直觉,还没有规定,没有限制。
    第二原理,“自我建立非我”。自我在认识“自我”时,由于把自我作为一个对象看待,必然产生一种对象意识,即与“自我”相对立的东西,这就是“非我”。但非我并不是唯物主义所说的“自然界”,它是“自我”建立起来的,是自我能动的创造物。
    第三原理,“自我与非我的统一”。自我与非我,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意识与存在,精神与物质都统一于自我意识之中,相互限制,相互决定。这种自我与非我之间的统一关系即自我与非我的统一。
    这三个阶段是辩证发展的,自我在不断创造非我时不断丰富自己,自我的创造过程也是自我的认识过程,自我不断丰富着对非我的认识,从而对自我的认识也丰富了。

  • 第3题:

    费希特哲学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哲学是关于知识的科学,费希特探讨知识形成的根据,引申出关于自我意识的原则,有三条:自我设定自身,自我设定非我,自我和非我的统一。
    1、自我设定自身,与逻辑的同一律A=A对应,同一律的确定性在自我之中,有自我设定,在形式和内容上是无条件的。
    2、自我设定非我,与矛盾律相对应。形式上自我无条件地设立非我作为对立面,自我为了完全设立自身,就必须设立非我,这是第一原则的延伸。
    3、自我和非我的统一,与排中律相对应,依据是自我不等于非我,自我总是与非我共存:只要设立自我,就设立非我,非我不仅使自我的对立面,还是自我的展开,由是非我在自我之中。
    “自我设定自身”说明自我的性质是纯粹的意识活动,“自我设定非我”说明了意识活动的过程中展现出的对象和内容,“自我和非我的统一”则说明了意识活动朝向的目标。从方法论的角度说,他第一次把辩证法形式表达为正题、反题与合题。自我非我的对立统一提高到了第一原则的高度,是对于辩证法的重大突破。

  • 第4题:

    费希特是如何看待“自我”的()?

    • A、自我设定自身
    • B、自我设定非我
    • C、自我是能动的主体
    • D、自我既是意志又是行动
    • E、自我设定自身和非我的统一

    正确答案:A,B,C,D,E

  • 第5题:

    费希特哲学的核心范畴是()。

    • A、绝对精神
    • B、绝对同一
    • C、自在之物
    • D、自我

    正确答案:D

  • 第6题:

    认为艺术是艺术家主观意识的产物,因此()提出了“艺术是自我表现”的理论。

    • A、克罗齐
    • B、柏格森
    • C、费希特
    • D、科林伍德

    正确答案:B

  • 第7题:

    费希特鲜明地提出了举办高等教育要遵循“学术自由”和“教研结合”的原则。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费希特知识学的三条基本原理。

    正确答案: 费希特知识学简单说来,以三条原理为中心内容。
    第一原理,“自我建立自我”。自我建立自我是基于自我反省的认识。在认识之前,假定有一个绝对的自我,绝对自我通过主体的自我反省建立起来,于是设定自我。自我在设定自我时,把自我作为认识对象,与认识事实不同,它是一种直觉,还没有规定,没有限制。
    第二原理,“自我建立非我”。自我在认识“自我”时,由于把自我作为一个对象看待,必然产生一种对象意识,即与“自我”相对立的东西,这就是“非我”。但非我并不是唯物主义所说的“自然界”,它是“自我”建立起来的,是自我能动的创造物。
    第三原理,“自我与非我的统一”。自我与非我,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意识与存在,精神与物质都统一于自我意识之中,相互限制,相互决定。这种自我与非我之间的统一关系即自我与非我的统一。
    这三个阶段是辩证发展的,自我在不断创造非我时不断丰富自己,自我的创造过程也是自我的认识过程,自我不断丰富着对非我的认识,从而对自我的认识也丰富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费希特知识学的第一原理是(  )。
    A

    自我设定非我

    B

    自我设定自己本身

    C

    自我在自身中设定一个可分割的非我与可分割的自我相对立

    D

    通过自身成为不证自明、绝对可靠的思维的起点


    正确答案: B
    解析:
    费希特知识学的基本原理主要有三个:①第一原理:自我设定自己本身。这是正题,属于实在性范畴。②第二原理:自我设定非我。这是反题,属于否定性范畴。③第三原理:自我在自身中设定一个可分割的非我与可分割的自我相对立。这是合题,属于根据性范畴。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谢林对费希特哲学的批判。

    正确答案: 谢林最初是费希特哲学的追随者,但是他发现费希特哲学将他的哲学原则贯彻到底。哲学的确如费希特所说应该是从一个最高的原则出发而建立起来的统一的体系,然而他的绝对自我却不可能是这个最高的原则。哲学的最高原则必须是第一性的和无条件的,绝对自我却是有条件的,自我总是与一个非我相对立,两者是互相限制的:自我以非我为前提,离开了非我自我就无法实现自身;非我更是以自我为前提,它本来就是自我所设定的,离开了自我就没有非我。所以,无论自我还是非我都是有条件的、有差别的和相互限制的,都不足以充当哲学的第一原理,真正的最高原则只能是超越于自我和非我之上的无条件无差别的“绝对”本身。所以,“绝对”才是哲学的最高原则和出发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费希特是如何看待“自我”的()?
    A

    自我设定自身

    B

    自我设定非我

    C

    自我是能动的主体

    D

    自我既是意志又是行动

    E

    自我设定自身和非我的统一


    正确答案: E,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要介绍费希特国民教育主张。

    正确答案:
    费希特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及教育家,是德国国民教育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其关于国民教育的主张包括:
    (1)国民教育的作用与目的
    费希特论述了教育的重要作用,认为德国战败是因为国民缺乏民族精神、宗教和道德感,这种国民素质必须通过教育来培养,只有通过新教育培养全新的完人,民族才能振兴。因此,其教育目的是培养全新的完人,具体阐述如下:
    ①完人首先是具有良好德行的人,道德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他所强调的道德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培养;另一方面是资产阶级化的道德。
    ②完人是人性完善发展的人,这样的人,应该是有理性的人,因此,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儿童的理性思维能力。
    ③完人是身心协调、平衡发展的人。
    (2)国民教育的途径
    在如何开展教育上,费希特受到康德和裴斯泰洛齐的影响,他认为国民教育包含全民教育和全面教育两个部分。
    ①全民教育是指教育应该针对全体国民,它不是一部分人的特权。
    ②全面教育是指对个人而言,每个人应该受到道德、智力、身体等全面的培养。
    ③全民教育和全面教育并不意味着每个人要受到同样的教育,他把教育目标分为学者和大众两类。学者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独特的、自由的学术能力,大众教育则培养学生将来生活的实际能力。
    ④在教育过程中,他主张把智育和德育结合起来,通过智育训练发展理性,从而促进道德的发展;在知识和能力的关系上,他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教学方法上,他反对死记硬背的方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等人


    正确答案:康德

  • 第14题:

    《道德的形而上学》的作者是()

    • A、黑格尔 
    • B、费希特 
    • C、康德 
    • D、边沁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费希特认为“物自体”之所以是虚构,因为()。

    • A、它和经验论的命题相矛盾
    • B、它和不可知论的命题相矛盾
    • C、经验的根据是自我
    • D、它是客观存在的
    • E、它是纯粹主观自生的

    正确答案:A,B,C

  • 第16题:

    费希特对康德的批判


    正确答案: 实际上他完全接受并加以发展的只是康德哲学中的主体性即自我的一面,他不满意于康德的地方就在于康德的所谓半批判性即既然强调对一切进行批判为什么又独断的假设了一个客观的自在之物的存在,他认为一个不依赖于人而存在的自在之物完全是一种无法证明的虚构,这种假设表面了康德企图调和唯心主义和唯物之一,但这两种学说是根本不可能调和的,他们也不可能相互驳倒,因为他们的根据都在经验之外,而按照康德,人的知识都只能是经验的无法说明超经验的东西,所以,主观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从物质出发还是从自我出发,这本身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取决于你是什么样的人,或者说取决于人的利益

  • 第17题:

    自我(费希特)


    正确答案: 费希特反对康德通过设定自在之物为经验寻找依据,而认为全部经验的根据就是“自我”。“自我”查知经验客体而不依赖于经验客体,自我通过主体的自我反省建立起来,通过绝对自我的理智觉察主体的存在。自我没有规定,没有限制,没有间接认识,是一种直觉。

  • 第18题:

    全民教育是由谁第一个提出的()

    • A、康德
    • B、费希特
    • C、洪堡
    • D、威廉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名词解释题
    费希特的“绝对自我”

    正确答案:
    费希特的“绝对自我”是指所有自我意识中的先验要素,既不是经验的自我,也不是超验的自我。它是一切知识和经验的实在性的根据和先验的源泉,因而是知识学的最高根据和出发点。费希特认为哲学的根本问题是意识与对象的关系问题,要么从意识到对象,要么从对象到意识。他认为唯物论无法说明从物质客体到意识的过渡,但是唯心论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并认为第一原则只与主体有关,与物自体无关。他还区分了理论自我和实践自我,提出理论自我的最高根据是理性,理性是实践自我的出发点,因而,实践自我高于理论自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费希特哲学的核心范畴是()。
    A

    绝对精神

    B

    绝对同一

    C

    自在之物

    D

    自我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认为艺术是艺术家主观意识的产物,因此()提出了“艺术是自我表现”的理论。
    A

    克罗齐

    B

    柏格森

    C

    费希特

    D

    科林伍德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名词解释题
    自我(费希特)

    正确答案: 费希特反对康德通过设定自在之物为经验寻找依据,而认为全部经验的根据就是“自我”。“自我”查知经验客体而不依赖于经验客体,自我通过主体的自我反省建立起来,通过绝对自我的理智觉察主体的存在。自我没有规定,没有限制,没有间接认识,是一种直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费希特认为“物自体”之所以是虚构,因为()。
    A

    它和经验论的命题相矛盾

    B

    它和不可知论的命题相矛盾

    C

    经验的根据是自我

    D

    它是客观存在的

    E

    它是纯粹主观自生的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名词解释题
    费希特对康德的批判

    正确答案: 实际上他完全接受并加以发展的只是康德哲学中的主体性即自我的一面,他不满意于康德的地方就在于康德的所谓半批判性即既然强调对一切进行批判为什么又独断的假设了一个客观的自在之物的存在,他认为一个不依赖于人而存在的自在之物完全是一种无法证明的虚构,这种假设表面了康德企图调和唯心主义和唯物之一,但这两种学说是根本不可能调和的,他们也不可能相互驳倒,因为他们的根据都在经验之外,而按照康德,人的知识都只能是经验的无法说明超经验的东西,所以,主观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从物质出发还是从自我出发,这本身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取决于你是什么样的人,或者说取决于人的利益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