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根据我国《刑法》,下列关于量刑情节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2013年真题]A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从轻处罚B盲人犯罪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已满75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未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题目
多选题
根据我国《刑法》,下列关于量刑情节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2013年真题]
A

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从轻处罚

B

盲人犯罪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

已满75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

未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相似考题
更多“根据我国《刑法》,下列关于量刑情节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2013年真题]”相关问题
  • 第1题:

    第 39 题 关于量刑情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量刑情节包括法定情节和酌定情节

    B.我国刑法规定的法定情节包括加重、从重、从轻、减轻处罚情节

    C.酌定减轻情节需要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D.法定刑有数个量刑幅度,减轻情节是指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


    正确答案:B

  • 第2题:

    关于量刑情节,下列哪一说法错误的?( )

    A.法定刑有数个量刑幅度,减轻情节是指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
    B.酌定减轻情节需要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C.我国刑法规定的法定情节包括加重、从重、从轻、减轻和免除处罚情节
    D.量刑情节包括法定情节和酌定情节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对量刑情节的理解和记忆。我国现行《刑法》规定的法定情节没有加重这种量刑情节。

  • 第3题: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情节中属于法定量刑情节的有(  )。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犯罪手段


    答案:A,B,C
    解析:
    解析:犯罪手段属于酌定量刑情节。

  • 第4题:

    我国刑法中的量刑的情节包括()和()两大类。


    正确答案:法定情节;酌定情节

  • 第5题:

    根据我国《刑法》,下列关于量刑情节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 A、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从轻处罚
    • B、盲人犯罪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C、已满75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D、未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正确答案:A,C,D

  • 第6题: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下列情节中属于法定量刑情节的有()。

    • A、犯罪中止的
    • B、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
    • C、防卫过当的
    • D、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代行贿行为的

    正确答案:A,B,C,D

  • 第7题:

    根据刑法的规定,下列关于量刑情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已满七十五周岁的老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 B、“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坦白属于我国刑罚从宽量刑政策,并非法定量刑情节
    • C、对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 D、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多选题
    根据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量刑的表述,正确的有(    )。
    A

    量刑以定罪为前提

    B

    量刑时,遵循“以犯罪事实为根据,以刑事法律为准绳”的原则,此为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具体化

    C

    以《刑法》有无明文规定为标准,量刑情节分为减轻处罚情节、从轻处罚情节、从重处罚情节和免除处罚情节

    D

    减轻处罚是在法定最低刑以下判处刑罚

    E

    从重处罚是在法定最高刑以上判处刑罚


    正确答案: B,D
    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根据我国《刑法》,下列关于量刑情节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A

    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从轻处罚

    B

    盲人犯罪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

    已满75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

    未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根据刑法的规定,下列关于量刑情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已满七十五周岁的老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B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坦白属于我国刑罚从宽量刑政策,并非法定量刑情节

    C

    对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D

    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核量刑情节。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所以选项 A 错误。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所以选项 B 错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所以选项 C 正确。选项 D 规定的从宽量刑情节,这是修正案七第六十八条的规定,已经被修正案八予以删除。所以选项 D 错误。 【该题针对“量刑的概念、原则和情节”知识点进行考核】

  • 第11题:

    多选题
    依《刑法》第180条第4款之规定,证券从业人员利用未公开信息从事相关交易活动,情节严重的,依照第1款的规定处罚;该条第1款规定了“情节严重”和“情节特别严重”两个量刑档次。在审理史某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一案时,法院认为,尽管第4款中只有“情节严重”的表述,但仍应将其理解为包含“情节严重”和“情节特别严重”两个量刑档次,并认为史某的行为属“情节特别严重”。其理由是《刑法》其他条款中仅有“情节严重”的规定时,相关司法解释仍规定按照“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两档量刑。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2017年真题]
    A

    第4款中表达的是准用性规则

    B

    法院运用了体系解释方法

    C

    第4款的规定可以避免法条重复表述

    D

    法院的解释将焦点集中在语言上,并未考虑解释的结果是否公正


    正确答案: D,B
    解析:
    AC两项,准用性规则是指内容本身没有规定人们具体的行为模式,而是可以援引或参照其他相应内容规定的规则。第4款规定“依照第1款的规定处罚”,表达的是准用性规则,并可以避免法条重复表述。
    B项,体系解释是指将被解释的法律条文放在整部法律中乃至整个法律体系中,联系此法条与其他法条的相互关系来解释法律。法院对第4款的解释,联系的是相关司法解释对《刑法》其他条款中“情节严重”的解释,并与此保持统一,属于体系解释
    D项,法院的解释背后,隐藏的是对解释结果公正的追求

  • 第12题:

    多选题
    刑法适用平等原则在司法适用中的意义是(  )。[2014年真题]
    A

    程序平等

    B

    定罪平等

    C

    量刑平等

    D

    行刑平等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我国《刑法》第4条规定了刑法适用平等原则,即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刑法适用平等原则在司法适用中的意义:①定罪平等。对任何人犯罪,都适用相同的定罪标准,不能因人而异对同样的犯罪事实确定不同的犯罪性质。②量刑平等。在犯罪性质相同的情况下,如果具备相同的犯罪情节,应适用相同的量刑标准。③行刑平等。执行刑罚时,按照监狱法等有关法律规定,不允许有特殊的受刑人,在执行减刑、假释等行刑制度上不允许有特权人物存在。

  • 第13题:

    《法经》中的《具法》是关于定罪量刑法律原则的规定,相当无后来的名例律。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解析:《法经》中的《具法》是关于定罪量刑中从轻从重等法律原则的规定,起着“具其加减”作用,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演变为名例律。

  • 第14题:

    下列关于犯罪地点在刑法中的作用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犯罪地点是犯罪的共同构成要件
    B.犯罪地点是犯罪的选择构成要件
    C.犯罪地点是某些犯罪的法定量刑情节
    D.犯罪地点是某些犯罪的酌定量刑情节

    答案:B,C,D
    解析:
    任何犯罪行为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以一定的方式方法实施的。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刑法对犯罪的地点不作特别的限定,所以它们通常不是犯罪构成客观要件。但如果《刑法》把地点明文规定为某种犯罪的构成条件时,它就成了构成该罪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只有A选项是错误的。

  • 第15题:

    (2009年真题)简述酌定量刑情节的概念和种类。


    答案:
    解析:
    酌定情节,是指人民法院从审判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在刑罚裁量过程中灵活掌握、酌情适用的情节。刑事审判实践中,常见的酌定情节主要有以下几种:(1)犯罪的动机;(2)犯罪的手段;(3)犯罪的时间、地点;(4)犯罪侵害的对象;(5)犯罪造成的损害结果;(6)犯罪分子的一贯表现;(7)犯罪后的态度。

  • 第16题:

    以刑法有无明文规定为标准,量刑情节分为()。

    • A、法定情节
    • B、从宽情节
    • C、从严情节
    • D、酌定情节
    • E、案中情节

    正确答案:A,D

  • 第17题: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情节中属于法定量刑情节的有()

    • A、犯罪中止的
    • B、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
    • C、防卫过当的
    • D、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代行贿行为的

    正确答案:A,B,C,D

  • 第18题: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情节中属于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有:()

    • A、未遂犯
    • B、坦白
    • C、教唆未遂的教唆犯
    • D、重大立功

    正确答案:A,B,C

  • 第19题:

    多选题
    根据我国《刑法》,下列关于量刑情节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2013年真题]
    A

    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从轻处罚

    B

    盲人犯罪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

    已满75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

    未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我国《刑法》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的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 第20题:

    多选题
    以刑法有无明文规定为标准,量刑情节分为()。
    A

    法定情节

    B

    从宽情节

    C

    从严情节

    D

    酌定情节

    E

    案中情节


    正确答案: D,A
    解析: 以刑法有无明文规定为标准,量刑情节分为法定情节与酌定情节。

  • 第21题:

    多选题
    对甲的处罚,应考虑的法定量刑情节有(  )。[2011年真题]
    A

    自首

    B

    累犯

    C

    立功

    D

    惯犯


    正确答案: B,A
    解析:
    《刑法》第67条规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甲构成特别自首。普通累犯是指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故意犯罪的罪犯。甲实施的数次走私行为均没有被判处过刑罚,不构成累犯。根据《刑法》第68条,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本案中,甲有关丙犯罪行为的供述属于揭发他人犯罪行为,且查证属实,故应构成立功。惯犯,是指以某种犯罪为常业,或者以犯罪所得为主要生活来源或挥霍来源,或者犯罪已成习性,在较长时间内反复实施同一种犯罪行为,刑法明文规定对其以一罪论处的犯罪形态。一般认为,我国刑法中的惯犯只有一种,即常业性惯犯,赌博罪。因此甲的行为不属于惯犯。

  • 第22题:

    问答题
    试举例论述我国刑法中犯罪主体特殊身份对量刑的影响。[2005年真题]

    正确答案:
    (1)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的概念
    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是指刑法规定的影响行为人刑事责任的行为人人身方面特定的资格、地位或状态。在刑法理论上,通常将以特殊身份作为主体构成要件或者刑罚加重、减轻根据的犯罪称为身份犯
    (2)犯罪主体特殊身份的类别
    根据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对行为人刑事责任影响的性质和方式进行区分,犯罪主体特殊身份:
    定罪身份,即决定刑事责任存在的身份,是某些犯罪主体要件中必备的要素。
    量刑身份,即影响刑事责任程度的身份,又称为影响刑罚轻重的身份,在量刑上,是从重、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根据。
    (3)犯罪主体特殊身份对量刑的影响
    在我国刑法总则规范中,设有一些因犯罪主体的身份而影响刑罚轻重的规定。如现行《刑法》第49条关于“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的规定。在刑法分则规范中,规定对某些犯罪,如果行为人具有特殊身份就要从重处罚。如《刑法》第245条第2款规定,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非法搜查罪和非法侵入住宅罪的,从重处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某一量刑情节,刑法没有明文规定,但是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明文规定应当从轻处罚。这一量刑情节属于量刑的()情节

    正确答案: 酌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填空题
    我国刑法中的量刑的情节包括()和()两大类。

    正确答案: 法定情节,酌定情节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