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开发建设单位申请在某大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市中心区的一个地段内进行旧区改造一级开发,开发住宅、商业、办公等项目,其性质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符。该地块面积约21.8hm2,东、西两侧临城市主干道,南侧为现状(低层)商业街,西侧为已初具规模的区级商业中心,地块周边地区人文环境要素众多,交通繁忙,西侧主干道(二号大街)上有规划地铁通过(详见地块现状图)。你如果作为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经办人,试对下列已给出修建性详规的部分规划条件,补充提出其他必要的规划条件。 已给出的规划条件: 用地性质、用地范围、用地面积

题目
某开发建设单位申请在某大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市中心区的一个地段内进行旧区改造一级开发,开发住宅、商业、办公等项目,其性质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符。该地块面积约21.8hm2,东、西两侧临城市主干道,南侧为现状(低层)商业街,西侧为已初具规模的区级商业中心,地块周边地区人文环境要素众多,交通繁忙,西侧主干道(二号大街)上有规划地铁通过(详见地块现状图)。你如果作为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经办人,试对下列已给出修建性详规的部分规划条件,补充提出其他必要的规划条件。
已给出的规划条件:
用地性质、用地范围、用地面积;
建筑限高、建筑后退及间距要求;
绿地配置要求;
公建配套设施要求;
市政公用设施配置要求;
保留新建多层商厦及绿地;
原有停车场为地块西侧的区级商业中心使用,应就近保证其停车位数量。


相似考题
更多“某开发建设单位申请在某大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市中心区的一个地段内进行旧区改造一级开发,开发住宅、商业、办公等项目,其性质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符。该地块面积约21.8hm2,东、西两侧临城市主干道,南侧为现状(低层)商业街,西侧为已初具规模的区级商业中心,地块周边地区人文环境要素众多,交通繁忙,西侧主干道(二号大街)上有规划地铁通过(详见地块现状图)。你如果作为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经办人,试对下”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开发建设单位申请在某大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市中心的一个地段内进行旧区改造,开发住宅、商业、办公等项目,其性质与城市规划相符。该地块面积约21.8公顷,东、西两侧临城市主干道,南侧为现状(低层)商业街,西侧为已初具规模的区级商业中心,地块周边地区人文环境要素众多,交通繁忙,西侧主干道(二号大街)上有规划地铁线通过(地块现状如图2—20所示)。

    已给出的规划设计条件:
    1.用地性质、用地范围、用地面积。
    2.建筑限高、建筑后退及间距要求。
    3.绿地配置要求。
    4.公建配套设施要求。
    5.市政公用设施配置要求。
    6.保留新建多层商厦及绿地。
    7.原有停车场为地块西侧的区级商业中心使用,应就近保证其停车位数量。
    你如果作为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经办人,试对下列已给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部分规划设计条件,补充提出其他必要的规划设计条件。


    答案:
    解析:
    1.明确土地使用强度(非常重要)容积率指标。
    2.明确建筑密度指标(限高、间距已有)。
    3.明确小区出入口方位。
    4.明确停车场库规模。
    5.处理好现有地铁。
    6.应处理好建筑风格、体量、色彩等与风貌保护区的协调关系要求,同时应提出与西侧区级商业中心和低层特色商业街的风貌协调要求。
    7.处理好特色街与区级商业中心的关系。
    8.保护好清真寺。
    9.明确各条道路绿化控制线要求。

  • 第2题:

    某开发建设单位申请在某大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市中心的一个地段内进行旧区改造, 开发住宅、商业、办公等项目,其性质与城市规划相符。该地块面积约21. 8 ha,东、西两侧临城市主干道,南侧为现状(低层)商业街,西侧为已初具规模的区级商业中心,地块周边地区人文环境要素众多,交通繁忙,西侧主干道(二号大街)上有规划地铁线通过,地块现状如图2-7-5所示。

    已给出的规划设计条件如下。

    1.用地性质、用地范围、用地面积。

    2.建筑限高、建筑后退及间距要求。

    3.绿地配置要求。

    4.公建配套设施要求。

    5.市政公用设施配置要求。

    6.保留新建多层商厦及绿地。

    7.原有停车场为地块西侧的区级商业中心使用,应就近保证其停车位数量。

    假如你是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经办人,试对上述已给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部分规划设计条件,补充提出其他必要的规划设计条件。


    答案:
    解析:
    1.明确土地使用强度、容积率指标。

    2.明确建筑密度指标。

    3.明确小区出入口方位。

    4.明确停车场库规模。

    5.处理好现有地铁。

    6.应处理好建筑风格、体量、色彩等与风貌保护区的协调关系要求,同时应提出与西侧区级商业中心和低层特色商业街的风貌协调要求。

    7.处理好特色街与区级商业中心的关系。

    8.保护好清真寺。

    9.明确各条道路绿化控制线要求。

  • 第3题:

    某建设单位通过参与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竞得某城市中心区两个地块的土地使用权,两地块面积共46 hm2,规划性质为居住和公建,建设总量控制为住宅60万平方米,公建40万平方米。该地段西侧、北侧为城市公园,东侧为市级体育设施。地块南侧和东侧临城市主干路,西、北两侧为城市次干路,城市干路围合范围内的用地面积为85 hm2,其中已建成3个居住小区,分别位于该地块的南侧和北侧,已按小区规模安排了配套设施,并已有一所中专学校。
    依据该两地块土地出让的规划设计条件,分析还有哪些规划设计条件需要补充,地段现状示意图如图5所示。已给出的规划设计条件如下。
    1.用地情况:规划用地性质、规划用地面积、用地边界条件。
    2.土地使用强度:容积率、建筑密度的规划控制指标。
    3.建筑后退要求(包括城市绿化带和建筑后退线)及间距规定。
    4.绿地率及集中绿地配置要求。
    5.建筑风格、体量、色彩等要求。
    6.遵守事项:规划设计条件的时限、规划方案编制、报审及建设项目相关手续申报须符合的有关规范和规定要求。


    答案:
    解析:
    补充的规划设计条件如下。
    1.规模:建筑面积(住宅60万平方米,公建40万平方米)。
    2.高度:建筑高度。
    3.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及地上地下要求,机动车禁止开口路段。
    4.环境:与周围环境协调、互补(市级体育设施、公园)。
    5.人口容量:人口密度建议。
    6.公共设施:需配套的公共设施。

  • 第4题:

    某开发建设单位申请在某大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市中心的一个地段内进行旧区改造,开发住宅、商业、办公等项目,其性质与城市规划相符。该地块面积约21. 8hm2,东、西两侧临城市主干道,南侧为现状(底层)商业街,西侧为已初具规模的区域商业中心。地块周边地区人文环境要素众多,交通繁忙,西侧主干道(二号大街)上有规划地铁线通过,地块现状如图5所示。


    已给出的规划设计条件如下:


    (1)用地性质、用地范围、用地面积。


    (2)建筑限高、建筑后退及间距要求。


    (3)绿地配置要求。


    (4)公建配套设施要求。


    (5)市政公用设施配置要求。


    (6)保留新建多层商厦及绿地。


    (7)原有停车场为地块西侧的区域商业中心使用,应就近保证其停车位数量。



    【问题】


    假如你是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经办人,试对上述已给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的部分规划设计条件,补充提出其他必要的规划设计条件。




    答案:
    解析:

    (1)明确土地使用强度容积率指标。


    (2)明确建筑密度指标。


    (3)明确小区出入口方位。


    (4)明确停车场(库)规模。


    (5)处理好现有地铁。


    (6)应处理好建筑风格、体量、色彩等与风貌保护区的协调关系要求,同时应提出与西侧区级商业中心和低层特色商业街的风貌协调要求。


    (7)处理好低层特色街区与区级商业中心的关系。


    (8)保护好清真寺。


    (9)明确各条道路绿化控制线要求。


    (10)明确日照要求。


    【解析】


    对于这类提出补充规划条件类型的题目,需要在性质、规模、布局、退界、间距、日照、交通、绿化、市政、景观等方面对已给出的设计条件进行筛选。已给出规划条件的第一条涉及了性质方面的问题;建筑规模方面仅涉及了建筑限高,没有涉及容积率、建筑密度等方面的要求,需要补充;规划布局方面在已给出规划条件的第七条涉及了停车场的布局,没有提出住宅、商业、办公等不同性质建筑的布局;建筑退界和间距方面的问题在已给出规划设计条件的第二条涉及了,不需要补充;日照方面的问题没有涉及,需要补充;交通方面给出了停车场的位置,但是没有提出出入口、停车位数和交通组织等方面的要求,需要补充;绿化方面在已给出规划设计条件的第三条涉及了,不需要补充;市政方面的要求在已给出规划条件的第五条涉及了,不需要补充,景观方面的问题没有给出规划条件,需要补充。


    本题的图示部分文字不多,其中用地北侧标注了“老城区(风貌保护区)”的字样,字体很大,十分醒目,是提醒新建筑要在景观方面与北侧用地风貌相协调的问题;“清真寺(保留)”的字样也是提醒要注意清真寺周边的建筑应与清真寺景观相协调;“区级商业中心”、“新建多层商厦”、“特色商业街”的字样,提醒注意商业建筑的布局问题。


    我们对审题的内容进行整理,需要补充容积率、建筑密度等方面的要求;需要补充住宅、商业、办公等不同性质建筑的布局要求;需要补充日照方面的问题;需要补充机动车出入口、地铁出入口、停车位数和交通组织等方面的要求;需要补充新建筑要在景观方面与北侧用地风貌相协调、与现状特色商业街景观协调和与保留清真寺景观相协调的问题。总共需要补充五个方面的问题,答案的数量也基本符合本题得分点的要求,因此可以确定以上五个方面即为本题的


  • 第5题:

     开发建设单位拟在某市城区边缘地段内建设商品住宅,其性质与 总体规划相符。在做了初步测算后,向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了建设申请。该项目占 地约 26.2 公顷,其内有部分待改造的平房及工厂等;基地北侧临城市次干道;西侧为城市 外围的快速路(过境交通);东、南侧为已改造完成的住宅(楼房);北侧为规划风景区和 已建成的度假别墅区。图中所示河流与水面已纳入市区雨水排放系统。城市规划行政主管 部门现已给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部分规划条件(基地现状详见图 6):
     1.用地情况:规划性质、边界条件、规划用地面积;
      2.建筑限高、建筑后退及间距要求;
      3.小区绿地配置要求;
      4.公建配套设施要求;
      5.市政设施及道路的配置要求;
      6.地块内应保留的现状设施;
      7.遵守事项:规划设计条件的时限、规划方案编制、报审及建设项目相关手续申报须
    符合的有关规范、规定的要求。



    图6 某市某住宅规划设计
      【问题】
      请补充其他必要的规划设计条件。


    答案:
    解析:
    该建设项目还应补充的必要的规划设计条件包括:
      (1)容积率和建筑密度指标;
      (2)交通组织、出入口、停车位的要求;
      (3)重点处理与北侧风景区的景观协调关系;
      (4)处理好与周围现状建筑的空间关系;
     (5)河流与水面的保留与利用要求;
      (6)减少快速路过境交通对居住区干扰的要求(如增加绿化隔离带等)。

  • 第6题:


    开发建设单位拟在某市城区边缘地段内建设商品住宅,其性质与总体规划相符。该项目占地约26. 2hm2,其内有部分待改造的平房及工厂等;基地北侧临城市次干道;西侧为城市外围的快速路(过境交通);东、南侧为已改造完成的住宅(楼房);北侧为规划风景区和已建成的度假别墅区。图6所示河流与水面已纳入市区雨水排放系统。城市规划主管部门现已给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部分规划条件(基地现状详见图6)。


    (1)用地情况:规划性质、边界条件、规划用地面积。


    (2)建筑限高、建筑后退及间距要求。


    (3)小区绿地配置要求。


    (4)公建配套设施要求。


    (5)市政设施及道路的配置要求。


    (6)地块内应保留的现状设施。


    (7)规划方案编制申报须符合的有关规范、规定的要求。



    【问题】


    请补充其他必要的规划设计条件。



    答案:
    解析:

    其他必要的规划设计条件如下:


    (1)容积率与建筑密度指标。


    (2)重点处理好与北侧风景区(含度假别墅区)的景观系统。


    (3)协调好与东、南侧现状建成区的关系。


    (4)交通组织、出入口、停车位的要求。


    (5)河流、水面的保留和利用要求。


    (6)小区与快速路之间应设置隔离带。


    【解析】


    拟建住宅楼的用地四面环路,但是东、西两侧有现状水面和河流阻隔,所以居住区的对外交通组织应结合用地南侧的支路和北侧的城市次干道进行组织,出入口应设置在这两条路上。用地内有保留建筑,用地北侧、东侧和南侧的建筑布局手法比较一致,新建住宅楼应在布局上注意与它们进行协调。位于用地东部的水面较大,如果利用得当,能够创造出很好的景观效果,所以要特别提出这方面的要求。


    首先要考虑减少过境交通对居住建筑的干扰问题,然后要将漏掉的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的指标、交通组织方式、河流和水面利用、与风景区景观协调和与处理好与周围用地空间关系等问题逐一列出,需要补充的条件共六个方面,比较符合本题中“必要的规划条件”的要求。


  • 第7题:

    某市城区一个地块面积为24公顷,规划性质为居住和公建,公建在地块东侧带状布置。地块内现状无保留建筑,建设总量控制为居住建筑面积22万m2,公建面积12万m2。地块北侧为已建成的配套齐全的居住区;西侧、南侧为城市河流,沿河建设有城市绿带公园;东北侧和东南侧临城市主干道,主干道与主干道交叉口规划为立交。东北侧主干路下敷设有地铁交通线路,并在规划范围内设车站。规划用地位置示意图如图2—29所示。

    已给出的国有土地出让的规划设计条件:
    1.用地情况:规划性质、边界条件、规划用地面积。
    2. 土地使用强度(规划控制指标):容积率、建筑密度的控制指标。
    3.建筑后退要求及间距规定。
    4.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市政公共设施及竖向设计要求。
    5.遵守事项:规划设计条件的时限、规划方案编制、报审及建设项目相关手续申报须符合的有关规范和规定要求。
    请补充其他必要的国有土地出让规划设计条件。


    答案:
    解析:
    1.补充建筑限高条件。
    2.注重环境和景观的设计,处理好与沿河城市绿带公园的关系及与立交桥的关系。
    3.补充绿地率和绿线要求。
    4.解决好地块出入口方位;满足停车场设置要求。
    5.明确地铁出入口位置。

  • 第8题:

    某市中心区的一个拟改造地段,占地41.1公顷,现状基本为工业,其中有少量质量完好有历史保留价值的工业厂房,应保护和合理利用;该地段拟按总体规划确定居住用地要求进行了改造,地段北侧为保留的工业用地,现多为机械工业,有噪声干扰;西侧为地方铁路;南侧为已建设成十年的居住区,配套公建明显不足。(地段现状如图2—25所示)

    已给定的规划设计条件是:
    1.用地情况、规划性质、边界条件、规划用地面积。
    2.建筑限高、建筑后退及间距规定。
    3.容积率与建筑密度指标。
    4.小区绿地配置要求。
    5.市政公用设施及道路的配置要求。
    6.地块内应保留的城市设施。
    7.遵守事项:规划设计条件的时限、规划方案编制、报审及建设项目相关手续申报须符合的有关规范和规定要求。
    在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已给定的该地段规划设计条件的基础上,补充必要的规划设计条件。


    答案:
    解析:
    1.规划新建的公共配套设施要满足新建社区的需要,同时对老居住区配套不足部分进行补充。
    2.出入口方位和处理好与外部的道路交通。
    3.明确地段内需要保留的工业建筑。
    4.应在北侧留出一定宽度的绿地以隔离噪声干扰。
    5.在西侧地方铁路沿线应按规定设置噪声隔离带。
    6.注意新建的建筑形式与环境要求,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7.应明确9 m2以下户型住宅面积应占住宅建筑总面积的70%以上。

  • 第9题:

    某开发建设单位申请在某大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市中心区的一个地段内进行旧城区改造,开发住宅、商业、办公等项目,其性质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符。该地块面积约21.8公顷,东、西两侧面临城市主干道,南侧现状(低层)商业街,西侧为已初具规模的区级商业中心,地块周边地区人文环境要素众多,交通繁忙,西侧主干道(二号大街)上有规划地铁线通过(地块现状见图5)。


    图5地块现状图
    已给出的规划设计条件如下:
    1.用地性质、用地范围、用地面积;
    2.建筑限高、建筑后退及间距要求;
    3.绿地配置要求;
    4.公建配套设施要求;
    5.市政公用设施配置要求;
    6.保留新建多层商业及绿地;
    7.原有停车场为地块西侧的区级商业中心使用,应就近保证其停车位数量。
    【问题】你如果作为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经办人,试对上述已给出修建性详规的部分规划设计条件,补充提出其他必要性的规划设计条件。


    答案:
    解析:
    其他必要性的规划设计条件包括:
    (1)容积率指标;
    (2)密度指标;
    (3)小区出入口方位;
    (4)停车场(库)规模;
    (5)处理好与现有地铁的关系;
    (6)处理好与周边老城(历史风貌保护区)的关系;
    (7)处理好底层特色商业街及区级商业中心的关系;
    (8)保护好清真寺。

  • 第10题:

    共用题干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计划在某城市进行房地产开发,通过市场调查显示:该城市经济发展不很活跃,公民中高收入人群较少,多为中等收入阶层;目前该市平均每户居民的居住面积为75㎡,商业物业和写字楼的平均月租金额分别为20元/㎡·月和35元/㎡·月。该开发公司对城市某地块有开发意向,该地块离城市中心商务区较远,配套设施不很完善,但周边环境优美,交通便利。于是该房地产开发公司委托该市某房地产经纪公司对该项目进行项目定位。根据上述描述,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该地块最适合于开发(  )。
    A:高档写字楼
    B:高档住宅
    C:普通住宅
    D:商业物业

    答案:C
    解析:

  • 第11题:

    甲公司负责城市市区危改地块A的土地一级开发工作,甲公司委托乙公司承担拆迁业务。土地一级开发后收归市土地储备中心所有,并以住宅用地性质进行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该地块的使用权由丙公司竞买得到。半年后,丙公司将该地块转让给丁公司。丁公司欲在该地块开发商业地产项目,而不建设住宅。

    丁公司欲改变土地用途,须办理的手续和程序为( )。

    A.取得原土地出让方和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
    B.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变更协议或者重新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C.将该地块重新进行拍卖
    D.调整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答案:A,B,D
    解析:
    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房地产后,受让人拟改变原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土地用途的,必须取得原土地出让方和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变更协议或者重新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相应调整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 第12题:

    单选题
    城市中某地块面积1000m2,土地单价为6000元/m2,按城市规划条件该地块的容积率为5。若在该地块开发建造的商品房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售价为8000元,开发成本及相关费用为4800元,则在该地块上开发建造商品房每平方米建筑面积可获得的利润为(  )元。
    A

    600

    B

    1200

    C

    2000

    D

    2800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3题:

    某开发建设单位申请在某城市中心区进行旧区改造,建设商贸、办公建筑项目。该地段西侧为风貌性建筑,集中成片,并有小游园一处,现已批准公布为“保护近代西式住宅风貌为主的历史街区”的重点保护区。拟改造规划可用地面积约3ha,为历史街区保护的建设控制地带,其中有几幢可保留的风貌建筑,旧区现状如图2-2-1所示。经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研究后,认为该申请建设项目与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性质相符,但在改造中必须严格有效控制,为此拟出了修建性详细规划的部分规划设计条件。

    1.用地情况:规划性质、边界条件、规划用地面积。
    2. 土地使用强度(规划控制指标):容积率、建筑密度。
    3.建筑后退要求。
    4.市政设施和公建服务设施的配置要求。
    5.人流、车流出入口和停车场地的设置要求。
    6.遵守事项:规划设计条件的时限、规划方案编制、报审及建设项目相关手续申报须符合的有关规范、规定要求。
    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的要求,指出还有哪些规划设计条件需要补充。


    答案:
    解析:
    需要补充的规划条件如下。
    1.应具体给出拟改造地段内需要保留和保护的风貌建筑。
    2.提出建筑限高要求。
    3.提出对新建建筑物、构筑物的控制要求。
    4.按规定应提出绿地率、公共绿地面积指标。
    5.拟改造地段内道路应与历史街区的道路系统相协调。

  • 第14题:

    开发建设单位拟在某市城区边缘地段内建设商品住宅,其性质与总体规划相符。该项目占地约26.2 hm2,其内有部分待改造的平房及工厂等;基地北侧临城市次干道;西侧为城市外围的快速路(过境交通东、南侧为已改造完成的住宅(楼房);北侧为规划风景区和已建成的度假别墅区。下图所示河流与水面已纳入市区雨水排放系统。城市规划主管部门现已给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部分规划条件(基地现状如图4所示)。
    1.用地情况:规划性质、边界条件、规划用地面积。
    2.建筑限高、建筑后退及间距要求。
    3.小区绿地配置要求。
    4.公建配套设施要求。
    5.市政设施及道路的配置要求。
    6.地块内应保留的现状设施。
    7.规划方案编制申报须符合的有关规范、规定的要求。
    请补充其他必要的规划设计条件。



    答案:
    解析:
    其他必要的规划设计条件如下。
    1.容积率与建筑密度指标。
    2.重点处理好与北侧风景区(含度假别墅区)的景观系统。
    3.协调好与东、南侧现状建成区的关系。
    4.出入口设置要求。
    5.河流、水面的保留和利用要求。
    6.小区与快速路之间应设置隔离带。

  • 第15题:

    开发建设单位申请在某城市中心区进行旧区改造,建设商贸、办公建筑项目。该地段西侧为风貌性建筑,集中成片,并有小游园一处,现已批准公布为“保护近代西式住宅风貌为主的历史街区”的重点保护区。拟改造规划可用地面积约3公顷,为历史街区保护的建设控制地带,其中有几幢可保留的风貌建筑(基地现状如图2—28所示)。经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研究后,认为该申请建设项目与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性质相符,但在改造中必须严格有效控制,为此拟出了修建性详规的部分规划设计条件:
    (1)用地情况:规划性质、边界条件、规划用地面积。
    (2) 土地使用强度(规划控制指标):容积率、建筑密度。
    (3)建筑后退要求。
    (4)市政设施和公建服务设施的配置要求。
    (5)人流、车流出入口和停车场地的设置要求。
    (6)遵守事项一规划设计条件的时限、规划方案编制、
    报审及建设项目相关手续申报须符合的有关规范、规定图2一28某旧区改造地段示意图要求。

    请你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的要求,指出还有哪些规划设计条件需要补充。


    答案:
    解析:
    需要补充的规划条件是:
    1.应具体给出拟改造地段内需要保留和保护的风貌建筑。
    2.提出建筑限高要求。
    3.提出对新建建筑物、构筑物的控制要求。
    4.按规定应提出绿地率、公共绿地面积指标。
    5.拟改造地段内道路应与历史街区的道路系统相协调。

  • 第16题:

    开发建设单位拟在某市城区边缘地段内建设商品住宅,其性质与总体规划相符。该项目占地约26.2公顷,其内有部分待改造的平房及工厂等;基地北侧临城市次干道;西侧为城市外围的快速路(过境交通);东、南侧为已改造完成的住宅(楼房);北侧为规划风景区和已建成的度假别墅区。图2—15所示河流与水面已纳入市区雨水排放系统。城市规划主管部门现已给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部分规划条件(基地现状如图2—15所示):

    1.用地情况:规划性质、边界条件、规划用地面积。
    2.建筑限高、建筑后退及间距要求。
    3.小区绿地配置要求。
    4.公建配套设施要求。
    5.市政设施及道路的配置要求。
    6.地块内应保留的现状设施。
    7.规划方案编制申报须符合的有关规范、规定的要求。
    请补充其他必要的规划设计条件。


    答案:
    解析:
    其他必要的规划设计条件是:
    1.容积率与建筑密度指标。
    2.重点处理好与北侧风景区(含度假别墅区)的景观系统。
    3.协调好与东、南侧现状建成区的关系。
    4.出入口设置要求。
    5.河流、水面的保留和利用要求。
    6.小区与快速路之间应设置隔离带。

  • 第17题:

    某开发建设单位申请在某城市中心区进行旧区改造,建设商贸、办公建筑项目。该地段西侧为风貌性建筑,集中成片,并有小游园一处,现已批准公布为“保护近代西式住宅风貌为主的历史街区”的重点保护区。拟改造规划可用地面积约3 hm2,为历史街区保护的建设控制地带,其中有几幢可保留的风貌建筑,旧区现状如图4所示。经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研究后,认为该申请建设项目与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性质相符,但在改造中必须严格有效控制,为此拟出了修建性详细规划的部分规划设计条件。

    1.用地情况:规划性质、边界条件、规划用地面积。

    2.土地使用强度(规划控制指标):容积率、建筑密度。

    3.建筑后退要求。

    4.市政设施和公建服务设施的配置要求。

    5.人流、车流出入口和停车场地的设置要求。


    答案:
    解析:
    需要补充的规划条件如下。

    1.应具体给出拟改造地段内需要保留和保护的风貌建筑。

    2.提出建筑限高要求。

    3.提出对新建建筑物、构筑物的控制要求。

    4.按规定应提出绿地率、公共绿地面积指标。

    5.拟改造地段内道路应与历史街区的道路系统相协调。

  • 第18题:

    某市城区一个地块面积为24 ha,规划性质为居住和公建,公建在地块东侧带状布置。地块内现状无保留建筑,建设总量控制为居住建筑面积22万m2,公建面积12万m2。地块北侧为已建成的配套齐全的居住区;西侧、南侧为城市河流,沿河建设有城市绿带公园;东北侧和东南侧临城市主干路,主干路与主干路交叉口规划为立交。东北侧主干路下敷设有地铁交通线路,并在规划范闱内设车站(图2-9-6)。
    已给出的国有土地出让的规划设计条件如下。
    1.用地情况:规划性质、边界条件、规划用地面积。
    2.土地使用强度(规划控制指标):容积率、建筑密度的控制指标。
    3.建筑后退要求及间距规定。
    4.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市政公共设施及竖向设计要求。
    5.遵守事项:规划设计条件的时限、规划方案编制、报审及建设项目相关手续申报须符合的有关规范和规定要求。

    请补充其他必要的国有土地出让规划设计条件。


    答案:
    解析:
    1.补充建筑限高条件。
    2.注重环境和景观的设计,处理好与沿河城市绿带公园的关系及与立交桥的关系。
    3.补充绿地率和绿线要求。
    4.解决好地块出入口方位,满足停车场设置要求。
    5.明确地铁出入口位置。

  • 第19题:

    开发建设单位申请在某城市中心E进行旧区改造,建设商贸、办公建筑项目。该地段西侧为风貌性建筑,集中成片,并有小游园一处,现已批准公布为“保护近代西式住宅风貌为主的历史街区”的重点保护区。拟改造规划可用地面积约3hm2,为历史街区保护的建设控制地带,其中有几幢可保留的风貌建筑(基地现状详见附图)。经城乡规划管理部门研究后,认为该申请建设项目与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性质相符,但在改造中必须严格有效控制,为此拟出了修建性详规的部分规划设计条件:



    (1)用地情况:规划性质、边界条件、规划用地面积。


    (2)土地使用强度(规划控制指标):容积率、建筑密度。


    (3)建筑后退要求。


    (4)市政设施和公建服务设施的配置要求。


    (5)人流、车流出入口和停车场地的设置要求。


    (6)遵守事项规划设计条件的时限、规划方案编制、报审及建设项目相关手续申报须符合的有关规范、规定要求。


    【问题】


    请你依据建设部关于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的要求,指出还有哪些规划设计条件需要补充?




    答案:
    解析:

    (1)应具体给出拟改造地段内需保留和保护的风貌建筑。


    (2)提出建筑限高要求。


    (3)提出对新建建筑物、构筑物的控制要求。


    (4)按规定应提出绿地率、公共绿地面积指标。


    (5)拟改造地段内道路应与历史街区的道路系统相协调。


    【解析】


    《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2002)中,对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规划地段内各地块的土地主要用途,允许的建设总量,建设高度,绿化率和公共绿地面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历史文化保护区内重点保护地段的建设控制指标和规定,建设控制地区的建设控制指标。


    此外,详细规划还应具有的规划设计条件有:用地界线、建筑密度、容积率、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退线要求、城市设计指导原则等。


    该题涉及历史保护地块的规划,还应符合相关历史保护规定,包括指出需保留的历史建筑等。


  • 第20题:

    开发建设单位拟在某市城区边缘地段内建设商品住宅,其性质与总体规划相符。该项目占地约26. 2 ha,其内有部分待改造的平房及工厂等;基地北侧临城市次干道;西侧为城市外围的快速路(过境交通);东、南侧为已改造完成的住宅(楼房);北侧为规划风景区和已建成的度假别墅区。图2-1-4所示河流与水面已纳入市区雨水排放系统。城市规划主管部门现已给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部分规划条件(基地现状如图2-1-4所示)。
    1.用地情况:规划性质、边界条件、规划用地面积。
    2.建筑限高、建筑后退及间距要求。
    3.小区绿地配置要求。
    4.公建配套设施要求。
    5.市政设施及道路的配置要求。
    6.地块内应保留的现状设施。
    7.规划方案编制申报须符合的有关规范、规定的要求。
    请补充其他必要的规划设计条件。


    答案:
    解析:
    其他必要的规划设计条件如下。
    1.容积率与建筑密度指标。
    2.重点处理好与北侧风景区(含度假别墅区)的景观系统。
    3.协调好与东、南侧现状建成区的关系。
    4.出入口设置要求。
    5.河流、水面的保留和利用要求。
    6.小区与快速路之间应设置隔离带。

  • 第21题:

    房地产经纪人在项目筹划与地块研究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  )。

    A、项目市场定位
    B、投资决策
    C、提出开发建议
    D、城市规划
    E、地块研究

    答案:B,D,E
    解析:
    项目筹划与地块研究阶段的工作包括:①投资决策;②城市规划;③地块研究。房地产经纪人在其中主要起到提供信息的作用。

  • 第22题:

    城市中某地块面积1000m2,土地单价为3000元/m2,按城市规划条件该地块的容积率为5。若在该地块开发建造的商品房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售价为4000元,开发成本及相关费用为2800元,则在该地块上开发建造商品房每平方米建筑面积可获得的利润为(  )元。

    A、600
    B、1000
    C、1200
    D、1800

    答案:A
    解析:
    楼面地价=土地单价÷容积率,根据已知数据得出,该地块楼面地价=3000÷5=600(元/㎡)。题中,在该地块开发建造的商品房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售价为4000元,开发成本及相关费用为2800元,所以,该地块上开发建造商品房每平方米建筑面积可获得的利润为:4000-2800-600=600(元/㎡)。

  • 第23题:

    (二)  甲公司负责城市市区危改地块H的土地一级开发工作,甲公司委托乙公司承担拆迁业务。土地一级开发后收归市土地储备中心所有,并以住宅用地性质进行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该地块的使用权由丙公司竞买得到,半年后,丙公司将该地块转让给丁公司,丁公司欲在该地块开发商业地产项目,而不建设住宅。
    丁公司欲改变土地使用性质,须办理的手续和程序为(  )。

    A、取得土地出让方和市、县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
    B、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变更协议或者重新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C、将该地块重新进行拍卖
    D、调整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答案:A,B,D
    解析:
    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房地产后,受让人拟改变原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土地用途的,必须取得原土地出让方和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变更协议或者重新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相应调整土地使用权出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