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3 为北方某城市一居住区规划方案。根据规划设计条件要求,本地区以多层住宅为主,并设置小学、幼儿园、商业等配套设施;同时设置公交始末站一座,加油站一座。图3 居住区规划方案示意图【问题】试分析该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

题目
图3 为北方某城市一居住区规划方案。根据规划设计条件要求,本地区以多层住宅为主,并设置小学、幼儿园、商业等配套设施;同时设置公交始末站一座,加油站一座。



图3 居住区规划方案示意图
  【问题】
  试分析该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考题
更多“图3 为北方某城市一居住区规划方案。根据规划设计条件要求,本地区以多层住宅为主,并设置小学、幼儿园、商业等配套设施;同时设置公交始末站一座,加油站一座。 ”相关问题
  • 第1题:

    图2-8-5所示为我国南方某市近郊的一块多边形用地,面积约80 ha,周边为已建城市主、次干路。按照分区规划的要求,应将其规划为一个可容纳4万人左右、分设为三个居住小区的居住区,并附设城市公共加油站一处(用地面积为1 200 m2)。
    规划设计人员据此结合居住区配套公建的分布、小区公建分布和住宅组团、绿地系统、道路系统等的综合布置进行研究,提出了如图所示的居住区和小区主路的路网结构规划方案及城市公共加油站的选址。

    试评析该规划及选址方案的主要优缺点(提示:不涉及道路宽度、断面形式和转弯半径)。


    答案:
    解析:
    1.居住区道路和小区主路结构清晰,主要走向顺应了城市主导风向,成为居住区良好的通风走廊。
    2.小区主路沟通了三个小区,联系方便。
    3.Ⅱ号小区的两条主路不宜直接向城市主干路开口,且开口间距过近。
    4.小区主路不宜采用尽端式道路,且长度超过规定要求。
    5.城市公共加油站不宜在城市主干路及交叉口布置。

  • 第2题:

     图4 为某平原城市拟开发建设的一个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居住区总用地约87 公顷,可容纳3.5 万人居住;居住区路网(含居住区外围道路)在经过与公共绿地、防护绿地、建筑及各类设施统一规划布局的相互调整后已经确定。



      【问题】
      试根据上述条件及图示:
      1.合理区分该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图中(含外围道路)所标注的各条道路的功能等级。
      2.合理区分并具体指出该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图中所标注的居住区级和小区级的商业服务中心。


    答案:
    解析:
    1.
      (1)该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图中,AC(AB+BC)、CE(CD+DE)、EG(EF+FG)、GA 为城市主干路,其中GA 可为城市快速道路;
      (2)DN、BF 为居住区级道路(城市次干路);
      (3)KL、LM、MJ、JK、JH 为小区级道路(城市支路)。
      2.
      11 为居住区商业服务中心;2、10、12 为小区商业服务中心。

  • 第3题:

    图为中国北方某城市一个居住小区规划,基地面积含代征道路用地共计15公顷。用地西侧为主干路,北侧为次干路,南侧和东侧为支路。用地内为高层住宅;沿东侧支路设置商业配套设施;另设片区中心小学一所和全日制幼儿园一所,市政设施齐全;地段内还有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居住小区采用地下停车,车位符合相关规范,地段规划建筑限高45m,当地住宅日照间距系数约为1.3,规划住宅层高2.95m,层数见图。
    【问题】:试分析该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理由。



    答案:
    解析:
    住宅及布局:
    (1)北侧2号楼16层(高度47.2>45米),建筑高度不符合规划限高要求;
    (2)7号、8号建筑间距不够(小于13米),不满足消防要求;
    (3)7号和10号建筑间距不满足日照系数1.3的要求;
    (4)1号、2号、7号东西向住宅不满足日照规定,北方地区东西向建筑布局本来就不利于采光,且方案中东西向建筑间距不满足规定,被南侧建筑遮挡;
    (5)1号、3号建筑沿街长度超80米没有设人行通道,不合理;
    (6)2号、4号围合组团总建筑长度超过220米,没有设置4米X4米消防通道;其建筑沿街长度超过150米,没有设置4米X4米消防通道,不合理。
    (7)建筑后退城市道路红线、绿线位置未标示,商业建筑及部分高层住宅建筑退界不符合规定;11号建筑侵占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紫线,不符合相关保护政策要求;
    (8)小区布局未有效利用西侧城市绿带的良好条件,缺乏绿化景观设计,缺少一个完整的中心公共绿地,同时小区道路影响小区绿地使用不合理。
    交通设施:
    (1)小区道路交通不成网络体系,缺少组团和宅间道路,且不满足消防通道的要求。
    (2)小学与停车场距离太近,有噪音污染不合理。停车场出入口宜设两个。
    (3)地下车库出入口直接开向城市道路不合理,北面的地下车库出入口与小区出入口存在人车交通混杂,不合理。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
    (1)幼儿与8号建筑相连,不满足消防要求,应独立设置。
    (2)幼儿园没有南向活动场地,不合理。
    (3)11号住宅对幼儿园存在日照遮挡问题,不合理。
    (4)小学与停车场距离太近,有噪音污染不合理。停车场出入口宜设两个。
    (5)小学运动场地距离11号住宅太近,影响居民生活不合理。
    (6)小学没有200m田径运动场不合理。

  • 第4题: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定,住宅侧面间距、条式住宅、多层住宅之间不宜小于( )。

    A.4m
    B.5m
    C.6m
    D.7m

    答案:C
    解析: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1993)(2002年版)第5.0.2.3款规定,住宅侧面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条式住宅,多层之间不宜小于6m;②高层与各种层数住宅之间不宜小于13m;③高层塔式住宅、多层和中高层点式住宅与侧面有窗的各种层数住宅之间应考虑视觉卫生因素,适当加大间距。防火间距高层和一二级耐火等级之间是9米,条式住宅山墙应该取13米。

  • 第5题: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居住区用地面积不包括( )。

    A.住宅用地
    B.配套设施用地
    C.城市道路用地
    D.生产绿地

    答案:D
    解析:
    生产绿地——公共绿地
    A.0.2居住街坊内绿地面积的计算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的屋顶绿地可计入绿地。
    2当绿地边界与城市道路临接时,应算至道路红线;当与居住街坊附属道路临接时,应算至路面边缘;当与建筑物临接时,应算至距房屋墙脚1.0m处;当与围墙、院墙临接时,应算至墙脚。
    3当集中绿地与城市道路临接时,应算至道路红线;当与居住街坊附属道路临接时,应算至距路面边缘1.0m处;当与建筑物临接时,应算至距房屋墙脚1.5m处。

  • 第6题: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拟在某城市近郊区开发建造一居住区,根据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具体规划设计。居住区用地的中高层住宅比例为40%、总建筑密度为50%、住宅建筑净密度为80%;该用地现已成为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较好、以多、中、高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该居住区级道路面宽度应为(  )m。

    A、5~10
    B、10~15
    C、20~30
    D、35~40

    答案:C
    解析:
    居住区(级)道路是居住区的主要道路,用以解决居住区内外的交通联系,路面宽20~30m;小区(级)路是居住区的次要道路,用以解决居住区内部的交通联系,路面宽6~9m;组团(级)路是居住区内的支路,用以解决住宅组群的内外联系,路面宽3~5m;宅间小路是通向各住宅入口的道路,路面宽2.5~3m。

  • 第7题:

    共用题干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拟在某城市近郊区开发建造一居住区,根据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具体规划设计。居住区用地的中高层住宅比例为40%、总建筑密度为50%、住宅建筑净密度为80%;该用地现已成为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较好、以多、中、高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该居住区的绿地率不应低于( )。
    A:20%
    B:30%
    C:40%
    D:50%

    答案:B
    解析:

  • 第8题:

    共用题干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拟在某城市近郊区开发建造一居住区,根据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具体规划设计。居住区用地的中高层住宅比例为40%、总建筑密度为50%、住宅建筑净密度为80%;该用地现已成为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较好、以多、中、高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该居住区的最低楼层为( )层。
    A:1
    B:3
    C:4
    D:6

    答案:C
    解析:

  • 第9题: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拟在某城市近郊区开发建造一居住区,根据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具体规划设计。居住区用地的中高层住宅比例为40%、总建筑密度为50%、住宅建筑净密度为80%;该用地现已成为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较好,以多、中、高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3.该居住区内地面停车率不宜超过(  )。

    A、 10%
    B、 20%
    C、 30%
    D、 40%

    答案:A
    解析:
    居住区内必须配套设置居民汽车(含通勤车)停车场、停车库,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居民汽车停车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不应小于10%;②居住区内地面停车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地面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不宜超过10%;③居民停车场、库的布置应方便居民使用,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50m;④居民停车场、库的布置应留有必要的发展余地。

  • 第10题:

    “标明停车场位置、界限和出入口;明确加油站、公交首末站、轨道交通站场等其他交通设施用地;标明人行道路宽度、地下通道等人行设施位置”等属于修建性详细规划图纸中的()

    A.场地分析图
    B.规划总平面图
    C.竖向规划图
    D.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图

    答案:D
    解析:
    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图(1:500~1:2000):反映道路分级系统,表示各级道路的名称、红线位置、道路横断面设计、道路控制点的坐标、标高、道路坡度、坡向、坡长及路口转弯半径、平曲线半径;标明停车场位置、界限和出入口;明确加油站、公交首末站、轨道交通站场等其他交通设施用地;标明人行道路宽度、主要高程变化及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等人行设施位置。

  • 第11题:

    “标明停车场位置、界限和出入口;明确加油站、公交首末站、轨道交通站场等其他交通设施用地;标明人行道路宽度、地下通道等人行设施位置”等属于修建性详细规划图纸中的( )

    • A、场地分析图
    • B、规划总平面图
    • C、竖向规划图
    • D、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图

    正确答案:D

  • 第12题:

    问答题
    图为我国南方近郊的一块多边形用地,面积约80公顷,周边为已建城市主,次干路,按照分区规划的要求,应将其规划为一个可容纳4.0万人左右,分设为三个居住小区的居住区,并附设城市公共加油站一处(用地面积为1200平方米)。 规划设计人员据此结合居住区配套公建的分布,小区公建和住宅组团,绿地系统,道路系统等的综合布置进行研究,提出了如图所示的居住区和小区主路的路网结构规划方案及城市公共加油站的选址。 试评析该规划及选址方案的主要优缺点。(提示:不涉及道路宽度,断面形式和转弯半径)

    正确答案: 1、居住区道路和小区主路结构清晰,主要走向顺应了城市主导风向,成为居住区良好的通风走廊。
    2、小区主路沟通了三个小区,联系方便。
    3、II号小区的二条主路不宜直接向城市主干路开口,且开口间距过近。
    4、小区主路不宜采用尽端式道路,且长度超过规定要求。
    5、城市公共加油站不宜没城市主干路及交叉口布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其它必要的规划设计条件包括:
      (1)规模:建筑面积:住宅60 万m2,公建40 万m2;
      (2)强度:建筑限高条件(m)。
    (3)拟建地块里新建建筑应考虑对原有建筑的影响。
      (4)人口容量:人口密度建议。
      (5)环境:与周围环境协调、互补(市级体育设施、公园)。
      (6)处理好与城市公园、市级体育设施及城市干路沿线的关系。
      (7)结合现状统一规划居住区级道路系统,考虑拟建地块出入口设置和停车设置要求。
      (8)按居住区规模要求安排居住区级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及市政设施。
      ①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中学、小学、幼儿园、卫生所、派出所、居委会、储蓄所、邮局、商店、超市及各类商业配套设施;
      ②市政设施的设置:变配电站、供气站、垃圾搜集点、水泵房、公共厕所;
      ③工程管线布置:分流式排水体系。


    答案:
    解析:
     图6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通过土地拍卖,购得一宗商住开发建设用地的土地使用权。总用地面积为7.25 公顷。其规划设计条件除按有关规范规定要求外,还提出以下规划要求:
      沿城市主干路必须设置20 米宽绿化带,且拟建建筑退绿化带应不小于10 米;河道西侧规划设置15 米宽的绿化带,拟建建筑退绿化带应不小于5 米;高层住宅建筑高度不应超过50 米,沿公园30 米范围之内建筑高度不应超过3 层,沿城市主干路应独立设置大型公建设施。

    {图}

    某开发建设用地总平面示意图
      【问题】
      对图示方案进行审核,提出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4题:

    图3 为北方寒冷地区某城市一居住小区规划,基地面积含代征道路用地共计15.1 公顷。用地北侧为城市快速路,东侧为主干路,南侧为次干路,西侧为支路。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地段内配建幼儿园、小学各一座,以及一定数量的地区商业服务设施。当地日照间距系数为1.7。规划方案中,住宅层高2.7 米,层数见图面所示。经评审,该方案环境良好、市政设施齐备。



    某居住小区规划方案示意图
      【问题】
      试分析该方案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并简述其理由。


    答案:
    解析:
    该方案存在以下问题:
      ①快速路边上不宜有商业,影响交通,也不安全。
      ②东入口离立交桥太近,不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③不宜在主干道上设入口。
      ④小区没有人行入口,不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⑤幼儿园的日照间距不够,且没有入口;幼儿园与水系直接相连,不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⑥小学位置太偏,没有田径场,且与西边的停车场出入有干扰,影响安全。
      ⑦西侧沿支路超过150 米的高层应设消防车道,超过80 米的应设人形通道。
      ⑧作为北方的小区,小区路不满足敷设供热管道的要求,不符合相关规定。
      ⑨西北角的建筑日照不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⑩西南入口距交叉口距离不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且因为正对折线,视线有遮挡,影响安全。
      ?正对丁字路口,影响安全。
      ?建筑整体布局凌乱,不美观,部分建筑通风采光不好。

  • 第15题:

     图3 为我国南方近郊的一块多边形用地,面积约80 公顷,周边为已建城市主、次干路,按照分区规划的要求,应将其规划为一个可容纳4.0 万人左右,分设为三个居住小区的居住区,并附设城市公共加油站一处(用地面积为1200m2)。
      规划设计人员据此,结合居住区配套公建的分布、小区公建和住宅组团、绿地系统、道路系统等的综合布置进行研究,提出了如图所示的居住区和小区主路的路网结构规划方案及城市公共加油站的选址方案。



    图3 某城市居住区规划示意图
      【问题】
      试评析该规划及选址方案的主要优缺点。(提示:不涉及道路宽度、断面形式和转弯半径)


    答案:
    解析:
    图4 为某市一个居住区组团规划方案,规划用地9 公顷,规划住宅户数800 户,人口约3000 人。该地块西、北临城市次干路,东南两侧为支路,在地块外西南角为现状行政办公用地。根据当地规划条件要求,住宅建筑均为5 层,层高2.8m,日照系数不少于1.4。该规划方案布置了12 幢住宅楼及物流管理和商业建筑,结合组团出入口安排地面和地下停车场,并有市政工程和环卫设施配套。

    {图}

    图4 规划方案示意图
     【问题】
      评析该方案,具体指出方案的主要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 第16题: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下列设施不属于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是( )。

    A.煤气调压站
    B.公交首末站
    C.社区服务中心
    D.户籍派出所

    答案:B
    解析: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16年修订版)第6.0.1条规定,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应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市政公用、行政管理和其他八类。凡国家确定的一、二类人防重点城市均应按规定配建防空地下室,并将居住区使用部分面积,按其使用性质纳入配套公共服务设施。

  • 第17题: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和规划条件,以及《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等技术标准,对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进行审核。以下不属于其主要审核的内容的是()

    A:居住区人防设施规划
    B:居住区空间环境
    C:居住区用地平衡指标
    D:住宅、公建、道路、绿地

    答案:A
    解析: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和规划条件,以及《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等技术标准,对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进行审核。主要审核的内容是:(1)居住区规划设计基本原则;(2)居住区用地平衡指标;(3)居住区规划布局;(4)居住区空间环境;(5)住宅、公建、道路、绿地。

  • 第18题: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拟在某城市近郊区开发建造一居住区,根据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具体规划设计。居住区用地的中高层住宅比例为40%、总建筑密度为50%、住宅建筑净密度为80%;该用地现已成为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较好,以多、中、高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5.该居住区的住宅用地包括(  )。

    A、 住宅基地占地
    B、 宅间绿地
    C、 宅间小路
    D、 住宅配套设施用地

    答案:A,B,C
    解析:
    居住区用地包括:①住宅用地,是指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其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含宅间绿地和宅间小路等);②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是指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套建设的、为居民服务和使用的各类设施的用地,包括建筑基底占地及其所属场院、绿地和配建停车场等;③道路用地是指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非公建配建的居民小汽车、单位通勤车等停放场地。

  • 第19题: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拟在某城市近郊区开发建造一居住区,根据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具体规划设计。居住区用地的中高层住宅比例为40%、总建筑密度为50%、住宅建筑净密度为80%;该用地现已成为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较好、以多、中、高层住宅为主的用地。(2005年真题)

    该居住区的住宅用地包括( )。

    A.住宅基地占地
    B.住宅绿地
    C.宅间小路
    D.住宅配套设施用地

    答案:A,B,C
    解析:
    居住区用地包括:①住宅用地,是指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其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含宅间绿地和宅间小路等);②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是指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套建设的、为居民服务和使用的各类设施的用地,包括建筑基底占地及其所属场院、绿地和配建停车场等;③道路用地是指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非公建配建的居民小汽车、单位通勤车等停放场地。

  • 第20题: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拟在某城市近郊区开发建造一居住区,根据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具体规划设计。居住区用地的中高层住宅比例为40%、总建筑密度为50%、住宅建筑净密度为80%;该用地现已成为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较好、以多、中、高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该居住区的住宅用地包括(  )。

    A、住宅基地占地
    B、住宅绿地
    C、宅间小路
    D、住宅配套设施用地

    答案:A,B,C
    解析:
    居住区用地包括:①住宅用地,是指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其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含宅间绿地和宅间小路等);②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是指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套建设的、为居民服务和使用的各类设施的用地,包括建筑基底占地及其所属场院、绿地和配建停车场等;③道路用地是指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非公建配建的居民小汽车、单位通勤车等停放场地。

  • 第21题:

    关于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要求的表述中,不准确的是( ?)

    A.居住区配套公建的设置水平应与居住人口规模相适应
    B.居住区配套公建应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时交付
    C.可根据区位条件,适当调整居住区配套公建的项目和面积
    D.配套公建应按照市场效益最大化的原则进行配置

    答案:D
    解析:
    居住区配套公建的布局规划。

  • 第22题: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3)(2002年版)的规定,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三级,并相应提供配套设施。

    • A、居住区
    • B、小区
    • C、组团
    • D、街道
    • E、住宅

    正确答案:A,B,C

  • 第23题:

    多选题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3)(2002年版)的规定,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三级,并相应提供配套设施。
    A

    居住区

    B

    小区

    C

    组团

    D

    街道

    E

    住宅


    正确答案: E,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