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1)出自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诗;(2分)  (2)通常认为以画得"似”与"不似”为标准来论画是和儿童一般的见识,忽略了中国画对神、意的强调;(3分)  (3)苏轼并非反对和否定形似,而只是认为重点在于表现事物之精神而不应以形似为满足。(1分)
更多“如何理解"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相关问题
  • 第1题:

    苏轼不仅是文人绘画的提出者、实践者同时也是建立文人画审美评价方法的理论家,“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反映了他在绘画造型上侧重意象绘画,不追求形似,注重意境的表达和情感的宣泄。

    A.苏轼

    B.王维

    C.董其昌

    D.米芾


    C

  • 第2题:

    5、苏轼不仅是文人绘画的提出者、实践者同时也是建立文人画审美评价方法的理论家,“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反映了他在绘画造型上侧重意象绘画,不追求形似,注重意境的表达和情感的宣泄。

    A.苏轼

    B.王维

    C.董其昌

    D.米芾


    C

  • 第3题:

    ()提出“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

    A.郭熙

    B.倪瓒

    C.苏轼

    D.王维


    文人画家

  • 第4题:

    3、“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是谁的绘画理念?

    A.文同

    B.宋徽宗

    C.苏轼

    D.米芾


    苏轼

  • 第5题:

    从艺术特征比较,西洋画注重形似,以写生为主中国画注重(),以写意为主。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