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甲、乙两种产品,适用乙产品消费税税率为8%。2019年8月份有关会计资料如下:(1)销售甲产品1000件,每件不含税价格为800元,同时负责运输并收取运输费1000元,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2)将甲产品50件用于职工福利,发放给职工。已知其生产成本为每件500元。(3)购进一批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261538.46元,税款34000元。(4)上述原材料入库时发现短缺10%,经检查属于非正常损失。(5)委托A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加工一批乙产品,已知其原材

题目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甲、乙两种产品,适用乙产品消费税税率为8%。2019年8月份有关会计资料如下:(1)销售甲产品1000件,每件不含税价格为800元,同时负责运输并收取运输费1000元,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2)将甲产品50件用于职工福利,发放给职工。已知其生产成本为每件500元。(3)购进一批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261538.46元,税款34000元。(4)上述原材料入库时发现短缺10%,经检查属于非正常损失。(5)委托A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加工一批乙产品,已知其原材料成本为50000元,支付加工费10000元,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A厂无同类产品的对外售价。

本月应纳增值税税额为( )元。
A.103700
B.114193.13
C.77390
D.110599.1

相似考题
更多“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甲、乙两种产品,适用乙产品消费税税率为8%。2019年8月份有关会计资料如下:(1)销售甲产品1000件,每件不含税价格为800元,同时负责运输并收取运输费1000元,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2)将甲产品50件用于职工福利,发放给职工。已知其生产成本为每件500元。(3)购进一批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261538.46元,税款34000元。(4)上”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甲、乙两种产品,适用乙产品消费税税率为8%。2019年8月份有关会计资料如下:(1)销售甲产品1000件,每件不含税价格为800元,同时负责运输并收取运输费1000元,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2)将甲产品50件用于职工福利,发放给职工。已知其生产成本为每件500元。(3)购进一批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261538.46元,税款34000元。(4)上述原材料入库时发现短缺10%,经检查属于非正常损失。(5)委托A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加工一批乙产品,已知其原材料成本为50000元,支付加工费10000元,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A厂无同类产品的对外售价。

    本月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为( )。
    A.26350元
    B.30600元
    C.31900元
    D.34000元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进项税额的计算。本月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34000×(1-10%)+10000×13%=31900(元)。

  • 第2题: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甲、乙两种产品,适用乙产品消费税税率为8%。2019年8月份有关会计资料如下:(1)销售甲产品1000件,每件不含税价格为800元,同时负责运输并收取运输费1000元,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2)将甲产品50件用于职工福利,发放给职工。已知其生产成本为每件500元。(3)购进一批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261538.46元,税款34000元。(4)上述原材料入库时发现短缺10%,经检查属于非正常损失。(5)委托A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加工一批乙产品,已知其原材料成本为50000元,支付加工费10000元,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A厂无同类产品的对外售价。

    关于委托加工乙产品应缴消费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B.由于受托方无同类产品的售价,按该商品的市场售价计算应缴消费税
    C.此项业务不计提增值税
    D.

    答案:A
    解析:

  • 第3题:

    材料题
    根据以下内容,回答81-85题。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甲、乙两种产品,适用增值税税率17%,乙产品消费税税率为8%。2015年2月有关会计资料如下:
    (1)销售甲产品1000件,每件不含税价格为800元,同时负责运输并收取运输费1000元。
    (2)将甲产品50件用于职工福利,已知其生产成本为每件500元。
    (3)购进一批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200000元,税款34000元。
    (4)上述原材料入库时发现短缺10%,经查属于非正常损失。
    (5)委托A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加工一批乙产品,已知其原材料成本为50000元,支付加工费10000元,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A厂无同类产品的对外售价。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问题:

    第一笔业务应计算的销项税额为(  )。查看材料

    A.136000元
    B.136070.30元
    C.136145.30元
    D.137000元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计算。销项税额=1000×800×17%+1O00/(1+11%)×11%=137000(元)。

  • 第4题:

    材料题
    根据以下内容,回答81-85题。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甲、乙两种产品,适用增值税税率17%,乙产品消费税税率为8%。2015年2月有关会计资料如下:
    (1)销售甲产品1000件,每件不含税价格为800元,同时负责运输并收取运输费1000元。
    (2)将甲产品50件用于职工福利,已知其生产成本为每件500元。
    (3)购进一批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200000元,税款34000元。
    (4)上述原材料入库时发现短缺10%,经查属于非正常损失。
    (5)委托A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加工一批乙产品,已知其原材料成本为50000元,支付加工费10000元,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A厂无同类产品的对外售价。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问题:

    委托加工乙产品应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为(  )。查看材料

    A.800元
    B.4000元
    C.4800元
    D.5217.39元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消费税的计算。受托方应代收代缴的消费税=(50000+10000)/(1-8%)×8%=5217.39(元)。

  • 第5题:

    材料题
    根据以下内容,回答81-85题。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甲、乙两种产品,适用增值税税率17%,乙产品消费税税率为8%。2015年2月有关会计资料如下:
    (1)销售甲产品1000件,每件不含税价格为800元,同时负责运输并收取运输费1000元。
    (2)将甲产品50件用于职工福利,已知其生产成本为每件500元。
    (3)购进一批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200000元,税款34000元。
    (4)上述原材料入库时发现短缺10%,经查属于非正常损失。
    (5)委托A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加工一批乙产品,已知其原材料成本为50000元,支付加工费10000元,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A厂无同类产品的对外售价。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问题:

    本月应纳增值税税额为(  )。查看材料

    A.111500元
    B.114193.13元
    C.108120元
    D.110645.30元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增值税的计算。销项税额=137000+800×50×17%=143800(元),进项税额=32300(元),应纳增值税额=143800-32300=111500(元)。

  • 第6题:

    共用题干
    某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甲、乙两种产品,适用增值税率17%,消费税率8%。2013年11月发生以下经济业务:(1)销售甲产品1000件,每件不合税价格为500元,同时负责运输并收取运输费3000元。(2)将甲产品50件用于职工福利,已知其生产成本为每件100元。(3)购进一批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为300000元,税款51000元。(4)上述购进材料入库时发现受损10%,经查属于因管理不善造成货物的霉烂变质。

    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A:非正常损失购进的货物准予抵扣进项税额
    B:用于职工福利的自产货物应视同销售
    C:运输费需征收消费税
    D: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税率为17%

    答案:B
    解析:
    销售货物同时负责运输,这属于混合销售行为,应视同销售货物,取得的货款和运输费一并作为销售额,但运输费视为含税销售额,再依据增值税一般纳税人17%的税率征收,则该企业第(1)项业务应纳销项税额=500*1000*17%+3000/(1+17%)*17%≈85435.90(元)。


    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视同销售货物的行为,应征收增值税,其销售额核定方式包括:(1)按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2)按其他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3)按组成计税价格确定。故A项所述正确。但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故B项所述正确,C、D两项所述错误。


    该企业用商业汇票结算,借方为“原材料”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方为“应付账款”。其会计处理为:
    借:原材料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0
      贷:应付账款234000


    由于管理不善导致货物的霉烂变质的损失属于非正常损失,这种情况下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因此,计算本月抵扣的进项税额中需要扣除这部分进项税额。该企业本月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51000-51000*10%=45900(元)。


    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以及相关的应税劳务,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因此,A项所述错误,不选。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的行为视同销售行为,应缴纳增值税。因此,B项所述正确,当选。运输业务收入需缴纳营业税,故C项所述错误,不选。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税率为3%,D项所述错误,不选。

  • 第7题:

    鼎盛公司是一生产企业,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0年3月发生下列相关业务: (1)购进A类原材料,专用发票注明买价3000万元,增值税税款510万元,增值税专用发票当期通过认证; (2)为生产产品从农业生产者手中购进免税农产品,收购凭证上注明的买价为500万元; (3)购进B类辅助材料一批,普通发票上注明价款23.4万元; (4)将生产出的甲产品对外销售,含增值税售价为5850万元,甲产品增值税税率17%;向运输企业支付运费,取得运输发票上注明运费30万元; (5)部分自产乙产品被用于职工福利,成本300万元,市场同类产品售价350万元。 计算当期销项税额


    正确答案: 当期销项税额
    ①销售甲产品的销项税=5850÷(1+17%)×17%=850(万元)
    ②用于职工福利的乙产品应视同销售,销项税为=350×17%=59.5(万元)
    当期销项税额=850+59.5=909.5(万元)

  • 第8题:

    鼎盛公司是一生产企业,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0年3月发生下列相关业务: (1)购进A类原材料,专用发票注明买价3000万元,增值税税款510万元,增值税专用发票当期通过认证; (2)为生产产品从农业生产者手中购进免税农产品,收购凭证上注明的买价为500万元; (3)购进B类辅助材料一批,普通发票上注明价款23.4万元; (4)将生产出的甲产品对外销售,含增值税售价为5850万元,甲产品增值税税率17%;向运输企业支付运费,取得运输发票上注明运费30万元; (5)部分自产乙产品被用于职工福利,成本300万元,市场同类产品售价350万元。 计算当期应缴纳增值税。


    正确答案:本期应缴纳增值税=909.5-577.1=332.4(万元)

  • 第9题:

    问答题
    鼎盛公司是一生产企业,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0年3月发生下列相关业务: (1)购进A类原材料,专用发票注明买价3000万元,增值税税款510万元,增值税专用发票当期通过认证; (2)为生产产品从农业生产者手中购进免税农产品,收购凭证上注明的买价为500万元; (3)购进B类辅助材料一批,普通发票上注明价款23.4万元; (4)将生产出的甲产品对外销售,含增值税售价为5850万元,甲产品增值税税率17%;向运输企业支付运费,取得运输发票上注明运费30万元; (5)部分自产乙产品被用于职工福利,成本300万元,市场同类产品售价350万元。 计算当期应缴纳增值税。

    正确答案: 本期应缴纳增值税=909.5-577.1=332.4(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某工业企业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3年3月份同时生产免税甲产品和应税乙产品,本期外购燃料柴油50吨用于生产甲、乙产品,已知该批柴油外购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87300元,增值税税额为14841元,当月实现产品不含税销售收入总额为250000元,其中甲产品收入100000元,已知乙产品适用13%的增值税税率,该企业当月应缴纳增值税税额为(  )。
    A

    17659元

    B

    13563.6元

    C

    4659元

    D

    10595.4元


    正确答案: A
    解析:
    考核纳税人兼营免税项目的计算,按照征免税销售额的比例划分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即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月无法划分的全部进项税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增值税应税劳务营业额合计÷当月全部销售额、营业额合计。应纳税额=(250000-100000)
    ×13%-(14841-14841×100000÷250000)=10595.4(元)。

  • 第11题:

    单选题
    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9年4月购进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款为8000元,领用该原材料生产应税产品甲和免税产品乙,其中有3000元进项税额的原材料用于生产应税产品甲,4000元进项税额对应的原材料用于生产免税产品乙,其他的进项税额对应的购进部分,企业无法划分清楚其用途。当月销售应税产品甲,取得不含税销售额30000元、销售免税产品乙,取得销售额24000元。甲企业本月应缴纳增值税()元。
    A

    900

    B

    344.44

    C

    825.93

    D

    544.44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甲、乙两种产品,适用增值税税率17%,乙产品消费税税率为8%。2014年2月份有关会计资料如下:(1)销售甲产品1000件,每件不含税价格为800元,同时负责运输并收取运输费1000元。(2)将甲产品50件用于职工福利,已知其生产成本为每件500元。(3)购进一批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200000元,税款34000元。(4)上述原材料入库时发现短缺10%,经查属于非正常损失。(5)委托A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加工一批乙产品,已知其原材料成本为50000元,支付加工费10000元,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A厂无同类产品的对外售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问题:委托加工乙产品应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为()。
    A

    800元

    B

    4000元

    C

    4800元

    D

    5217.39元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甲、乙两种产品,适用乙产品消费税税率为8%。2019年8月份有关会计资料如下:(1)销售甲产品1000件,每件不含税价格为800元,同时负责运输并收取运输费1000元,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2)将甲产品50件用于职工福利,发放给职工。已知其生产成本为每件500元。(3)购进一批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261538.46元,税款34000元。(4)上述原材料入库时发现短缺10%,经检查属于非正常损失。(5)委托A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加工一批乙产品,已知其原材料成本为50000元,支付加工费10000元,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A厂无同类产品的对外售价。

    将甲产品用于职工福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其原材料所含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
    C.
    D.

    答案:A,B
    解析:

  • 第14题:

    共用题干
    某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甲、乙两种产品,适用增值税率17%,消费税率8%。2013年11月发生以下经济业务:(1)销售甲产品1000件,每件不合税价格为500元,同时负责运输并收取运输费3000元。(2)将甲产品50件用于职工福利,已知其生产成本为每件100元。(3)购进一批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为300000元,税款51000元。(4)上述购进材料入库时发现受损10%,经查属于因管理不善造成货物的霉烂变质。

    该企业第(1)项业务应纳销项税额为()元。
    A:85435.90
    B:9010
    C:6170.12
    D:6170.32

    答案:A
    解析:
    销售货物同时负责运输,这属于混合销售行为,应视同销售货物,取得的货款和运输费一并作为销售额,但运输费视为含税销售额,再依据增值税一般纳税人17%的税率征收,则该企业第(1)项业务应纳销项税额=500*1000*17%+3000/(1+17%)*17%≈85435.90(元)。


    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视同销售货物的行为,应征收增值税,其销售额核定方式包括:(1)按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2)按其他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3)按组成计税价格确定。故A项所述正确。但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故B项所述正确,C、D两项所述错误。


    该企业用商业汇票结算,借方为“原材料”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方为“应付账款”。其会计处理为:
    借:原材料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0
      贷:应付账款234000


    由于管理不善导致货物的霉烂变质的损失属于非正常损失,这种情况下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因此,计算本月抵扣的进项税额中需要扣除这部分进项税额。该企业本月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51000-51000*10%=45900(元)。


    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以及相关的应税劳务,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因此,A项所述错误,不选。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的行为视同销售行为,应缴纳增值税。因此,B项所述正确,当选。运输业务收入需缴纳营业税,故C项所述错误,不选。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税率为3%,D项所述错误,不选。

  • 第15题:

    共用题干
    某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甲、乙两种产品,适用增值税率17%,消费税率8%。2013年11月发生以下经济业务:(1)销售甲产品1000件,每件不合税价格为500元,同时负责运输并收取运输费3000元。(2)将甲产品50件用于职工福利,已知其生产成本为每件100元。(3)购进一批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为300000元,税款51000元。(4)上述购进材料入库时发现受损10%,经查属于因管理不善造成货物的霉烂变质。

    该企业发生第(3)项业务,若以商业汇票结算货款,其正确的会计处理是()。
    A:
    借:原材料3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000
      贷:银行存款351000
    B:
    借:原材料3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1000
      贷:应付账款351000
    C:
    借:材料采购3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1000
      贷:银行存款351000
    D:
    借:材料采购300000
      贷:应付账款249000
        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000

    答案:B
    解析:
    销售货物同时负责运输,这属于混合销售行为,应视同销售货物,取得的货款和运输费一并作为销售额,但运输费视为含税销售额,再依据增值税一般纳税人17%的税率征收,则该企业第(1)项业务应纳销项税额=500*1000*17%+3000/(1+17%)*17%≈85435.90(元)。


    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视同销售货物的行为,应征收增值税,其销售额核定方式包括:(1)按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2)按其他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3)按组成计税价格确定。故A项所述正确。但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故B项所述正确,C、D两项所述错误。


    该企业用商业汇票结算,借方为“原材料”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方为“应付账款”。其会计处理为:
    借:原材料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0
      贷:应付账款234000


    由于管理不善导致货物的霉烂变质的损失属于非正常损失,这种情况下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因此,计算本月抵扣的进项税额中需要扣除这部分进项税额。该企业本月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51000-51000*10%=45900(元)。


    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以及相关的应税劳务,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因此,A项所述错误,不选。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的行为视同销售行为,应缴纳增值税。因此,B项所述正确,当选。运输业务收入需缴纳营业税,故C项所述错误,不选。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税率为3%,D项所述错误,不选。

  • 第16题:

    共用题干
    某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甲、乙两种产品,适用增值税率17%,消费税率8%。2013年11月发生以下经济业务:(1)销售甲产品1000件,每件不合税价格为500元,同时负责运输并收取运输费3000元。(2)将甲产品50件用于职工福利,已知其生产成本为每件100元。(3)购进一批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为300000元,税款51000元。(4)上述购进材料入库时发现受损10%,经查属于因管理不善造成货物的霉烂变质。

    该企业本月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为()元。
    A:34000
    B:56100
    C:51000
    D:45900

    答案:D
    解析:
    销售货物同时负责运输,这属于混合销售行为,应视同销售货物,取得的货款和运输费一并作为销售额,但运输费视为含税销售额,再依据增值税一般纳税人17%的税率征收,则该企业第(1)项业务应纳销项税额=500*1000*17%+3000/(1+17%)*17%≈85435.90(元)。


    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视同销售货物的行为,应征收增值税,其销售额核定方式包括:(1)按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2)按其他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3)按组成计税价格确定。故A项所述正确。但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故B项所述正确,C、D两项所述错误。


    该企业用商业汇票结算,借方为“原材料”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方为“应付账款”。其会计处理为:
    借:原材料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0
      贷:应付账款234000


    由于管理不善导致货物的霉烂变质的损失属于非正常损失,这种情况下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因此,计算本月抵扣的进项税额中需要扣除这部分进项税额。该企业本月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51000-51000*10%=45900(元)。


    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以及相关的应税劳务,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因此,A项所述错误,不选。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的行为视同销售行为,应缴纳增值税。因此,B项所述正确,当选。运输业务收入需缴纳营业税,故C项所述错误,不选。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税率为3%,D项所述错误,不选。

  • 第17题:

    共用题干
    某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甲、乙两种产品,适用增值税率17%,消费税率8%。2013年11月发生以下经济业务:(1)销售甲产品1000件,每件不合税价格为500元,同时负责运输并收取运输费3000元。(2)将甲产品50件用于职工福利,已知其生产成本为每件100元。(3)购进一批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为300000元,税款51000元。(4)上述购进材料入库时发现受损10%,经查属于因管理不善造成货物的霉烂变质。

    将甲产品用于职工福利,其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应视同销售,按对外售价计算销项税额
    B:购进的原材料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C:应视同销售,按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售价计算进项税额
    D:应视同销售,按组成计税价格计算进项税额

    答案:C,D
    解析:
    销售货物同时负责运输,这属于混合销售行为,应视同销售货物,取得的货款和运输费一并作为销售额,但运输费视为含税销售额,再依据增值税一般纳税人17%的税率征收,则该企业第(1)项业务应纳销项税额=500*1000*17%+3000/(1+17%)*17%≈85435.90(元)。


    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视同销售货物的行为,应征收增值税,其销售额核定方式包括:(1)按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2)按其他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3)按组成计税价格确定。故A项所述正确。但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故B项所述正确,C、D两项所述错误。


    该企业用商业汇票结算,借方为“原材料”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方为“应付账款”。其会计处理为:
    借:原材料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0
      贷:应付账款234000


    由于管理不善导致货物的霉烂变质的损失属于非正常损失,这种情况下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因此,计算本月抵扣的进项税额中需要扣除这部分进项税额。该企业本月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51000-51000*10%=45900(元)。


    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以及相关的应税劳务,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因此,A项所述错误,不选。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的行为视同销售行为,应缴纳增值税。因此,B项所述正确,当选。运输业务收入需缴纳营业税,故C项所述错误,不选。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税率为3%,D项所述错误,不选。

  • 第18题:

    材料题
    根据以下内容,回答81-85题。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甲、乙两种产品,适用增值税税率17%,乙产品消费税税率为8%。2015年2月有关会计资料如下:
    (1)销售甲产品1000件,每件不含税价格为800元,同时负责运输并收取运输费1000元。
    (2)将甲产品50件用于职工福利,已知其生产成本为每件500元。
    (3)购进一批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200000元,税款34000元。
    (4)上述原材料入库时发现短缺10%,经查属于非正常损失。
    (5)委托A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加工一批乙产品,已知其原材料成本为50000元,支付加工费10000元,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A厂无同类产品的对外售价。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问题:

    将甲产品用于职工福利,其正确的处理方法为(  )。查看材料

    A.应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B.其原材料所含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
    C.应视同销售按其对外售价计算销项税额
    D.应视同销售按组成计税价格计算销项税额

    答案:B,C
    解析:
    本题考查自产产品用于职工福利的处理方式。自产产品用于职工福利,视同销售,原材料所含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按其对外售价计算销项税额。

  • 第19题:

    鼎盛公司是一生产企业,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0年3月发生下列相关业务: (1)购进A类原材料,专用发票注明买价3000万元,增值税税款510万元,增值税专用发票当期通过认证; (2)为生产产品从农业生产者手中购进免税农产品,收购凭证上注明的买价为500万元; (3)购进B类辅助材料一批,普通发票上注明价款23.4万元; (4)将生产出的甲产品对外销售,含增值税售价为5850万元,甲产品增值税税率17%;向运输企业支付运费,取得运输发票上注明运费30万元; (5)部分自产乙产品被用于职工福利,成本300万元,市场同类产品售价350万元。 计算本期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


    正确答案: 本期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
    ①A材料进项税额=3000×17%=510(万元)
    ②购进免税农产品的进项税额=500×13%=65(万元)
    ③销售甲产品支付运费的进项税额=30×7%=2.1(万元)
    本期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510+65+2.1=577.1(万元)

  • 第20题:

    计算题:某公司主要生产电器产品,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6年3月发生下列业务: (1)购进一批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50000元,税额8500元。支付采购运费,取得货运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运费金额3000元、增值税330元。 (2)购进一台生产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30000元、税额5100元:支付运费4000元,取得普通发票。 (3)销售1000件产品给甲公司,每件不含税价格300元,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甲公司于10日内付款,按照约定享受了2%的现金折扣。 (4)委托乙公司代销500件产品,协议规定每件不含税价格400元。月末收到乙公司销售400件产品的代销清单,并根据协议按每件40元支付了代销手续费。 (5)为丙公司加工一批产品,取得加工费收入46800元(含税),开具普通发票。 (6)自建厂房领用当月购进的原材料,实际成本10600元(其中运费600元)。 上述增值税扣税凭证均通过认证并申报抵扣。请计算该公司当月应纳增值税额。


    正确答案: 当月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8500+330+5100=13930(元);
    当月应转出进项税额=(10600-600)×17%+600x11%=1766(元);
    当月销项税额=1000×300x17%+400×400×17%+46800÷(1+17%)×17%=85000(元);
    当月应纳税额=85000-13930+1766=72836(元)。

  • 第21题:

    单选题
    某生产企业为一般纳税人,2016年4月同时生产免税甲产品和应税乙产品,本期外购燃料柴油50吨用于生产甲、乙产品,已知该批柴油外购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87300元,增值税税额为14841元,当月实现产品不含税销售收入总额为250000元,其中甲产品收入100000元,已知乙产品适用13%的增值税税率,该企业当月应缴纳的增值税税额为()元。
    A

    4659

    B

    10595.4

    C

    13563.6

    D

    17659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某工业企业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8年6月份同时生产免税甲产品和应税乙产品,本期外购燃料柴油50吨用于生产甲、乙产品,已知该批柴油外购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87300元,增值税税额为13968元,当月实现产品不含税销售收入总额为250000元,其中甲产品收入100000元,已知乙产品适用10%的增值税税率,该企业当月应缴纳增值税税额为(  )。
    A

    11032元

    B

    9412.8元

    C

    1032元

    D

    6619.2元


    正确答案: C
    解析:
    考核纳税人兼营免税项目的计算,按照免税销售额的比例划分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即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当其无法划分的全部进项税额×(当期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销售额+免征增值税项目销售额)÷当期全部销售额。应纳税额=(250000-100000)×10%-(13968-13968×100000÷250000)=6619.2(元)。

  • 第23题:

    填空题
    某工业企业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2年3月份同时生产免税甲产品和应税乙产品,本期共负担外购燃料柴油50吨,已知该批柴油外购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87300元,税额为14841元,当月实现产品销售收入总额为250000元,其中甲产品收入100000元,已知乙产品适用13%税率,该企业当月应纳增值税额为()。

    正确答案: 10595.4元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