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法国“新浪潮”电影在内容及艺术上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代表作品?”相关问题
  • 第1题:

    法国印象主义、超现实主义电影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有哪些?


    正确答案: 印象主义心理叙事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谢尔曼·杜拉克的《西班牙的节日》、《微笑的布德夫人》;马赛尔·莱皮埃的《黄金国》;路易·德吕克的《流浪女》;阿倍尔·冈斯的《车轮》(原名《铁路的玫瑰》)、《拿破仑传》;让·爱浦斯坦的《忠诚的心》;阿尔倍托·卡瓦尔康蒂的《在码头上》。谢尔曼·杜拉克的《贝壳与僧侣》,刘易士·布努艾尔的《一条安达鲁狗》,加斯东·拉韦尔的《珍珠项链》,曼·雷伊的《海之星》等,都是这一时期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
    超现实倾向的各种流派:“纯电影”的美学实验:费尔南·莱谢尔的《机器的舞蹈》,亨利·希美特的《纯电影的5分钟》,谢尔曼·杜拉克的《957号唱片》、《阿拉伯花市》。达达主义无理性的电影实验:杜桑的《带胡须的蒙娜丽莎》,曼·雷伊的《回到理性》,雷内·克莱尔的《幕间休息》。

  • 第2题:

    谈谈“新浪潮”与“左岸派”电影运动的代表人物与作品。


    正确答案: “新浪潮”发展中的5年:1958年是诞生年,特吕弗拍摄了《淘气鬼》,夏布洛尔拍摄了《漂亮的塞尔其》;1959年是幸福年,特吕弗的《胡作非为》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标志“新浪潮”的作品被评论家承认;1960年是高峰年;1961年是没落年;1962年是危机年,除戈达尔拍摄了《如此生活》外,其他主将再没有什么作品出现。
    “左岸派”公开拒绝“新浪潮”。代表作品有:阿仑·雷乃的《广岛之恋》;亨利·高尔比的《长别离》;阿兰·罗伯-格里叶编剧,阿仑·雷乃导演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阿兰·罗伯-格里叶的《横跨欧洲的特别快车》;玛格丽特·杜尔曾经是《广岛之恋》的编剧,此后导演了《音乐》、《黄太阳》等影片。

  • 第3题:

    新时期中国电影三次艺术创新的浪潮指什么?其代表作品有哪些?


    正确答案:一般认为,受新时期起始电影理论探讨的直接影响,80年代前半期的电影创作经历了三次艺术创新的浪潮,即“形式美学”、“纪实美学”、“影像美学”。代表作有《城南旧事》、《黄土地》等。

  • 第4题:

    法国“新浪潮”电影在内容及艺术上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代表作品?


    正确答案: 从“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作品中可以看到下列表现手法的特点:并非所有剧本都有完整的故事结构,故事情节经常由一个语境突然“跳”到另一个新的语境;对行为的动机讳莫如深;高潮与结尾很不明显;故意混淆故事的立论一观点,令观众只得带着疑问离开影院。
    代表作有:《漂亮的塞尔其》、《四百下》、《广岛之恋》、《筋疲力尽》等。

  • 第5题:

    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的精神之父是()。


    正确答案:安德烈·巴赞

  • 第6题:

    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兴起得力于()杂志。


    正确答案:《电影手册》

  • 第7题:

    简述新浪潮电影的理论主张及代表人物。


    正确答案: 新浪潮之新,在于其创新性,反对当时优质电影,优质电影是按大众兴趣左右规规矩矩讲故事,陈规俗套制作的电影。特吕弗提出作者论,实质是导演中心论,强调导演个人对电影富有全部责任的唯一艺术家,每一部电影都应该是自我的表现,展现导演独特的人生感受和艺术追求。
    表现手法:一个语境跳到一个新语境,动机讳莫如深,高潮结尾不明显。内容宣扬与社会对立,强调人与人的隔膜猜疑挖掘人物心理变化无常,哀叹人的命运。
    电影手册派,作者电影:安德烈巴赞周围的年轻影评人,特吕弗,戈达尔。
    左岸派,作家电影:实践经验的电影工作者,阿伦雷乃,影片有浓厚的文学色彩,把电影看作文学的加强。
    没有形统一组织,都反对传统电影做法,强调电影是个人艺术创作,从传统中解放,挖掘人物内心,擅长运用荧幕表现潜意识心理活动。不同点:左岸派设计复杂背景一般都会上映有麻烦《广岛之恋》
    三位主将:特吕弗(对缺乏创意的影片不屑一顾。推崇美国个人风格影片,《四百下》新浪潮代表作
    阿伦雷乃是一位有探索精神的导演。左岸派领袖人物,《广岛之恋》、《夜与雾》。
    戈达尔电影手册派重要成员《精疲力竭》获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米歇尔偷车的奇遇,生命的冲动,既无理由也无必然。《中国姑娘》。

  • 第8题:

    请结合具体代表人物及作品简述法国新浪潮电影的主要艺术主张、美学观念及其影响?


    正确答案:电影史上的新浪潮是指20实际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新型电影的风潮,这些影片一反过去电影中多表现出来的观念和理想,甚至叙事方式、表现方式和制作方式,对以后电影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新浪潮电影的主要艺术主张及美学观念:
    1、强烈的“个人性质”倾向,及作品的“作者化”风格。
    2、造型的“纪实主义”。(电影语言、场面调度、拍摄方法、人物造型、场景布置等)
    3、叙事的非流畅化倾向。(内容表现不流畅,镜头连接不流畅)【存在主义哲学的主要原理,跳接的表现方法】
    新浪潮电影起源于法国,这些电影主要以都市题材和青年生活为主要表现对象。夏布罗尔、特吕弗、戈达尔等人的言论和作品是法国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他们的代表作品如戈达尔的《筋疲力尽》,特吕弗的《四百下》、《朱尔与吉姆》,夏布罗尔的《表兄弟》等都在诠释着新浪潮电影的主要风格和艺术主张。
    新浪潮电影的主要影响:
    1、在法国掀起的新浪潮电影运动影响到了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具有显著代表的便是德国,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的发展直接诱发了后来在世界范围内有较大影响的德国电影运动。
    2、一些欧美国家,典型的以美国为代表。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形成新浪潮电影的规模,其主要代表作有《邦妮和克莱德》,《逍遥骑士》等影片,以及后来发展出来的“公路电影”都是在新浪潮的影响下衍生。
    3、亚洲代表国家如日本。在日本有“松竹新浪潮”的说法,主要是指的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松竹大船公司制作发行的大岛渚的电影《青春残酷物语》等影片。这些影片的出现与法国新浪潮几乎同时,在法国新浪潮电影的直接刺激下产生。
    4、其他国家如匈牙利、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等皆在受到了新浪潮电影刺激下开始了大规模的创作。
    5、使人们重新思考传统的制片制度,导致许多国家建立了独立制片制度和独立发行制度,引起了人们对于作品的个人风格特色的注重,形成了导演中心的概念。

  • 第9题:

    问答题
    法国“新浪潮”电影在内容及艺术上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代表作品?

    正确答案: 从“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作品中可以看到下列表现手法的特点:并非所有剧本都有完整的故事结构,故事情节经常由一个语境突然“跳”到另一个新的语境;对行为的动机讳莫如深;高潮与结尾很不明显;故意混淆故事的立论一观点,令观众只得带着疑问离开影院。
    代表作有:《漂亮的塞尔其》、《四百下》、《广岛之恋》、《筋疲力尽》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广岛之恋》是()的代表作品。
    A

    法国“左岸派”

    B

    法国“新浪潮”电影

    C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D

    意大利现实主义电影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卓别林的电影代表作主要有哪些?其影片的主题和艺术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代表作包括《淘金记》、《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凡尔杜先生》、《舞台生涯》、《一个国王在纽约》等。其影片的主题通常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
    (1)鞭挞不公正、不人道的资本主义社会,反抗剥削和压迫;
    (2)反对法西斯独裁,谴责侵略战争;
    (3)歌颂底层“小人物”的真、善、美;
    (4)针砭人性的弱点,警示人生的误区。
    他的艺术特点,在他最钟爱的杰作《淘金记》中可窥见一斑:
    首先是以喜剧为载体表现悲剧。
    其次是用对比蒙太奇手法叙事。
    三是运用哑剧手法,以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营造喜剧气氛。
    四是恰如其分地掺入杂技动作,使其同剧情融为一体。
    五是绝大部分镜头使用全景,中景不多,少量远景,特写镜头屈指可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名词解释题
    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

    正确答案: 1958、1959年,法国影坛上突然出现了一批由年轻人拍摄的具有崭新的电影理念与表现形式的电影作品,法国新闻界把这突如其来的电影热潮称之为“新浪潮”。从1958年开始,这些年轻人由理论转向了创作实践,形成了轰轰烈烈的新浪潮电影运动。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的本质是要求以现代主义的精神来彻底改造电影艺术的运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日本新浪潮电影运动的代表性作品是()的()。


    正确答案:大岛渚;《青春残酷物语》

  • 第14题:

    卓别林的电影代表作主要有哪些?其影片的主题和艺术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代表作包括《淘金记》、《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凡尔杜先生》、《舞台生涯》、《一个国王在纽约》等。其影片的主题通常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
    (1)鞭挞不公正、不人道的资本主义社会,反抗剥削和压迫;
    (2)反对法西斯独裁,谴责侵略战争;
    (3)歌颂底层“小人物”的真、善、美;
    (4)针砭人性的弱点,警示人生的误区。
    他的艺术特点,在他最钟爱的杰作《淘金记》中可窥见一斑:
    首先是以喜剧为载体表现悲剧。
    其次是用对比蒙太奇手法叙事。
    三是运用哑剧手法,以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营造喜剧气氛。
    四是恰如其分地掺入杂技动作,使其同剧情融为一体。
    五是绝大部分镜头使用全景,中景不多,少量远景,特写镜头屈指可数。

  • 第15题:

    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


    正确答案:1958、1959年,法国影坛上突然出现了一批由年轻人拍摄的具有崭新的电影理念与表现形式的电影作品,法国新闻界把这突如其来的电影热潮称之为“新浪潮”。从1958年开始,这些年轻人由理论转向了创作实践,形成了轰轰烈烈的新浪潮电影运动。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的本质是要求以现代主义的精神来彻底改造电影艺术的运动。

  • 第16题:

    世界电影史中,50年代末的电影“新浪潮”运动缘起在()。

    • A、意大利
    • B、法国
    • C、美国
    • D、德国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现代主义在电影中的表现不包括()

    • A、先锋电影
    • B、意大利表现主义电影
    • C、法国新浪潮
    • D、欧洲艺术电影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现代主义电影美学的范畴包括先锋电影、德国表现主义电影、法国新浪潮电影和()等。

    • A、美国类型电影
    • B、纪实电影
    • C、无厘头电影
    • D、欧洲艺术电影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法国“新浪潮”电影


    正确答案:二战后,法国电影处于低谷期,制作水平和题材内容都很平庸,一些青年电影工作者以批评者的身份出现,很快闯入编导制片领域,以崭新的电影观念和革新的电影语言,给法国影坛以巨大的震动,并且迅速影响和波及到欧洲、亚洲、美洲等地,使得世界电影艺术在60年代出现了革命性变革。这就是法国的“新浪潮”电影。它大致可归为两个松散的派别:《电影手册》派(青少年题材为主)和“左岸”派(偏重于心理)。鲜明的作者性是这两派得以聚为一体的共同牲特征。代表人物及作品:弗朗索瓦《四百下》;阿仑《广岛之恋》。

  • 第20题: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表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们有哪些艺术形式上的特点?


    正确答案:在舒伯特的作品中有大量以流浪汉为题材的作品,他们成为舒伯特艺术歌曲中所表现的主要形象。舒伯特歌曲中的诗歌主要出自著名诗人歌德、席勒、米勒之手,他为这些诗歌提供了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1)民歌风格的分节歌(歌词不同,旋律一样):《圣母颂》
    (2)变奏性分节歌:《鳟鱼》、《菩提树》
    (3)通谱体歌曲(音乐材料没有重复,音乐随着歌词的变化而变化):《魔王》
    (4)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
    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点:
    (1)旋律的表现形式是非常丰富多样的
    (2)钢琴伴奏经常是由词的内容设计出来的,更好的表现了歌曲的意境或对歌曲的气氛起着重要的衬托作用
    (3)和声和转调在舒伯特的歌曲中,也是重要的表现手段。总之,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所体现出的歌唱与伴奏、歌词与音乐之间的理想的协调关系及对表现手段的巧妙运用,对以后许多作曲家的歌曲创作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 第21题:

    单选题
    电影《广岛之恋》是(  )的代表作之一。
    A

    法国“左岸派”

    B

    法国“新浪潮”电影

    C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D

    意大利现实主义电影


    正确答案: A
    解析:
    《广岛之恋》小说的原作是玛格丽特·杜拉斯,由阿伦·雷乃执导搬上银幕。《广岛之恋》中突出的展现出“左岸派”的电影艺术风格:浓郁的表现主义色彩,对世界在人脑海中的主观印象的关注,以有限的个人视点取代无所不知的上帝视点,以幻觉、臆想和内心独白来质疑我们身处其中的客观世界,对“双重现实”即“头脑中的现实”和“眼前的现实”的交错展现等等。

  • 第22题:

    问答题
    法国新浪潮电影有哪些特征和积极意义?

    正确答案: 第一,新浪潮电影是一次制片技术与制片方法的革命。
    第二,新浪潮电影充分体现了个人创作的风格特征。
    第三,新浪潮电影体现了电影叙事的发展与进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法国新浪潮电影。

    正确答案: 法国新浪潮电影指法国1952年代末、1960年代初的新电影制作及创作倾向,其中不少新导演都是《电影笔记》杂志的影评人,包括重要的导演如尚卢高达、法兰苏瓦楚浮、克劳德夏布洛、贾克希维特等人,他们大都崇尚个人独创性,表现出对电影历史传统的高度自觉,体现“作者论”的风格主张,不论在主题上或技法上都与传统电影大相径庭。代表作有戈达尔的《精疲力尽》,特吕弗的《四百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填空题
    法国新浪潮电影出现后,《电影手册》由法国著名电影评论家()创办。

    正确答案: 巴赞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