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原理Cl-+Ag+=AgCl(白色浑浊)(2)方法:利用氯化物在硝酸酸性溶液中与硝酸银试液作用,生成氯化银白色浑浊液,与一定量的标准氯化钠溶液在相同的条件下的与氯化银浑浊液比较,判断供试品中氯化物是否超过限量。
更多“简述中国药典对药物中氯化物检查法的原理,方法及限量计算公式? ”相关问题
  • 第1题:

    药物中氯化物检查法( )。


    正确答案:B

  • 第2题:

    利用氯化银沉淀反应控制药物中氯化物杂质的限量


    正确答案:D

  • 第3题:

    《中国药典》收载的重金属检查法有哪些?各适用于什么药物中的重金属检查?


    正确答案: 有硫代乙酰胺法、炽灼残渣法、硫化钠法。硫代乙酰胺法适用于供试品可不经过有机破坏,在酸性溶液中显色的重金属限量检查。炽灼残渣法适用于供试品需炽灼破坏,在酸性溶液中显色的重金属限量检查。硫化钠法适用于供试品能溶于碱而不溶于稀酸(或在稀酸中生成沉淀)的重金属限量检查。

  • 第4题:

    简述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中氯化物的限量及制定依据。


    正确答案: 我国生活用水水质标准规定水中氯化物不应超过250ml/L。实验证明水中氯化物含量250-500mg/L时对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没有影响,大于500mg/L时,对胃液分泌、代谢有影响,且对配水系统有腐蚀作用。我国规定水中氯化物不超过250mg/L,主要是根据味觉阈值制定的。

  • 第5题:

    简述《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中,费休氏法测定水分的原理?


    正确答案:是依据碘和二氧化硫在吡啶和甲醇溶液中能与水起定量反应的原理测定水分。

  • 第6题:

    在中国药典中,检查有关物质的限量首选薄层色谱法。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简述中国药典对药物中氯化物检查法的方法。


    正确答案:利用氯化物在硝酸酸性溶液中与硝酸银试液作用,生成氯化银白色浑浊液,与一定量的标准氯化钠溶液在相同的条件下的与氯化银浑浊液比较,判断供试品中氯化物是否超过限量。

  • 第8题:

    多选题
    生物样品中的药物分析常用的方法有(  )。
    A

    免疫分析法

    B

    限量检查法

    C

    特性检查法

    D

    生物检查法

    E

    色谱分析法


    正确答案: C,B
    解析:
    生物样品中的药物分析常用的方法有免疫分析法和色谱分析法。限量检查法、特性检查法和生物检查法属于一般药品的检查方法。

  • 第9题:

    问答题
    2010版中国药典异常毒性检查法限值设定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正确答案: 参考文献数据并经单次静脉注射给药确定其急性毒性数据(LD50或LD1及其可信限)。有条件时,由多个实验室或多种来源动物实验求得LD50或LD1数据。注射速度0.1ml/s,观察时间72小时。如其他给药途径或延长观察时间,应进行相应的急性毒性试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中国药典对药物中氯化物检查法的方法。

    正确答案: 利用氯化物在硝酸酸性溶液中与硝酸银试液作用,生成氯化银白色浑浊液,与一定量的标准氯化钠溶液在相同的条件下的与氯化银浑浊液比较,判断供试品中氯化物是否超过限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中国药典》收载的砷盐检查法有哪些?简述各种方法的原理。

    正确答案: 有古蔡法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古蔡法的基本原理:金属锌和酸作用,产生的初生态氢与供试品中微量砷盐反应,生成挥发性砷化氢,砷化氢再与溴化汞试纸作用,在溴化汞试纸上形成有色砷斑,比较供试品与标准砷溶液在同一条件下所形成的砷斑的颜色深浅,检查供试品中砷盐的限量。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Ag-DDC法)的基本原理:金属锌和酸作用,产生的新生态氢与供试品中微量砷盐反应,生成挥发性的砷化氢,被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溶液吸收,使之还原生成红色胶态银。比较供试品与标准砷溶液在同一条件下生成的红色胶态银颜色深浅,检查供试品中砷盐的限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中国药典》收载的重金属检查法有哪些?各适用于什么药物中的重金属检查?

    正确答案: 有硫代乙酰胺法、炽灼残渣法、硫化钠法。硫代乙酰胺法适用于供试品可不经过有机破坏,在酸性溶液中显色的重金属限量检查。炽灼残渣法适用于供试品需炽灼破坏,在酸性溶液中显色的重金属限量检查。硫化钠法适用于供试品能溶于碱而不溶于稀酸(或在稀酸中生成沉淀)的重金属限量检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中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的限量检查法中,不包括的项目为

    A、硫酸盐检查

    B、氯化物检查

    C、重金属检查

    D、铁盐检查

    E、溶出度检查


    参考答案:E

  • 第14题:

    2010版中国药典对热原检查法中对使用的家兔要求有什么修订?


    正确答案: ①体重1.7kg以上
    ②热原检查符合规定,但其中升温0.6℃以上的家兔应休息2周以上
    ③取消家兔使用次数限制

  • 第15题:

    属于中国药典在制剂通则中规定的内容为:()

    • A、药典所用药筛的分等
    • B、颗粒剂的装量差异检查法
    • C、红霉素的鉴别
    • D、散剂的粒度检查法
    • E、药典采用的计量单位

    正确答案:B,D

  • 第16题:

    简述2010版中国药典在不溶性微粒检查法适用范围?


    正确答案:在可见异物检查符合规定后,用以检查静脉用注射剂(溶液型注射液、注射用无菌粉末、注射用浓溶液)及供静脉注射用无菌原料药中不溶性微粒的大小及数量。

  • 第17题:

    《中国药典》收载的砷盐检查法有哪些?简述各种方法的原理。


    正确答案: 有古蔡法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古蔡法的基本原理:金属锌和酸作用,产生的初生态氢与供试品中微量砷盐反应,生成挥发性砷化氢,砷化氢再与溴化汞试纸作用,在溴化汞试纸上形成有色砷斑,比较供试品与标准砷溶液在同一条件下所形成的砷斑的颜色深浅,检查供试品中砷盐的限量。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Ag-DDC法)的基本原理:金属锌和酸作用,产生的新生态氢与供试品中微量砷盐反应,生成挥发性的砷化氢,被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溶液吸收,使之还原生成红色胶态银。比较供试品与标准砷溶液在同一条件下生成的红色胶态银颜色深浅,检查供试品中砷盐的限量。

  • 第18题:

    乙酰水杨酸及其制剂中的游离水杨酸是如何引入的?简述检查方法的原理及其限量。


    正确答案:原料残存(生产过程中乙酰化不完全)、水解产生(贮存过程中水解产生)。
    选用的检查方法为对照法。反应原理为三氯化铁反应。
    限量:0.1%;阿司匹林片:0.3%;阿司匹林肠溶片:1.5%;阿司匹林栓:1.0%(HPLC法)。

  • 第19题:

    2010版中国药典异常毒性检查法限值设定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正确答案:参考文献数据并经单次静脉注射给药确定其急性毒性数据(LD50或LD1及其可信限)。有条件时,由多个实验室或多种来源动物实验求得LD50或LD1数据。注射速度0.1ml/s,观察时间72小时。如其他给药途径或延长观察时间,应进行相应的急性毒性试验。

  • 第20题:

    问答题
    对氨基水杨酸钠中的特殊杂质是什么?简述《中国药典》中检查这种杂质的方法和原理。

    正确答案: 对氨基水杨酸钠中的特殊杂质是间氨基酚。
    Ch.P(2005)采用的方法为双相滴定法,利用对氨基水杨酸钠不溶于乙醚,间氨基酚溶于乙醚的性质,使两者分离后,在乙醚中加水适量,用盐酸滴定,控制盐酸滴定液体积以控制间氨基酚限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2010版中国药典在不溶性微粒检查法适用范围?

    正确答案: 在可见异物检查符合规定后,用以检查静脉用注射剂(溶液型注射液、注射用无菌粉末、注射用浓溶液)及供静脉注射用无菌原料药中不溶性微粒的大小及数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2010版中国药典对热原检查法中对使用的家兔要求有什么修订?

    正确答案: ①体重1.7kg以上
    ②热原检查符合规定,但其中升温0.6℃以上的家兔应休息2周以上
    ③取消家兔使用次数限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中国药典》(2010年版)对重金属的检查共收载有几种方法?简述其测定原理及各适合用于什么药物中的重金属检查。

    正确答案: 共收载有四种方法:
    第一法,硫代乙酰胺法:利用硫代乙酰胺在弱酸性(pH值为3.5的醋酸盐缓冲液)条件下水解产生硫化氢,与微量重金属离子生成黄色到棕黑色的硫化物均匀混悬液,与一定量标准铅溶液经同法处理后所呈颜色比较,来判断重金属的限量。适用于溶于水、稀酸和乙醇,并在酸性体系中稳定的药物。
    第二法,炽灼残渣法:需先将供试品炽灼破坏,残渣加硝酸进一步破坏,蒸干。加盐酸转化为易溶于水的氯化物,再按第一法进行检查。适用于含芳环、杂环以及难溶于水、稀酸及乙醇的有机药物。
    第三法,硫化钠法:在碱性介质中,以硫化钠为显色剂,使Pb2+生成PbS微粒的混悬液,与一定量标准铅溶液经同法处理后所呈颜色比较,来判断供试品中重金属是否符合限量规定。适用于溶于碱性水溶液而难溶于稀酸或在稀酸中即生成沉淀的药物。
    第四法,微孔滤膜法:按硫代乙酰胺法操作,用微孔滤膜滤过,重金属硫化物沉积于微孔滤膜上形成色斑,与一定量标准铅溶液同法处理后产生的色斑比较,确定重金属是否超过限量。适用于重金属限量低(含重金属杂质2~5μg)的药物。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