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各部门的投资比例示意图,此图反映的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各行业协调发展 C.奠定轻工业基础 D.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题目
下图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各部门的投资比例示意图,此图反映的是(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各行业协调发展
C.奠定轻工业基础
D.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相似考题
更多“下图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各部门的投资比例示意图,此图反映的是( )。 ”相关问题
  • 第1题:

    配电装置表达图中需要按比例绘制的是()

    A. 平面图

    B. 配置图

    C. 断面图

    D. 示意图


    参考答案C

  • 第2题:

    表1反映了我国在“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由此可见当时我国()

    表1反映了我国在“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由此可见当时我国()

    A.优先发展工业

    B.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

    C.优先发展农业

    D.优先发展文化


    参考答案:A

  • 第3题:

    下图为我国某一时期规划额五年钢产量生产指标示意图。图计划指标剧增额主要原因是()

    下图为我国某一时期规划额五年钢产量生产指标示意图。图计划指标剧增额主要原因是()

    A.三大改造的实施

    B.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C.国有企业的改革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参考答案:B

  • 第4题:

    表2反映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对其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



    ①农业生产增长相对缓慢②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
    ③工业基本建设成就显著④重工业得到了优先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经过“一五”计划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是在1965年实现的。

  • 第5题:

    下表反映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对其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①农业生产增长相对缓慢②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
    ③工业基本建设成就显著④重工业得到了优先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经过“一五’’计划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是在1965年实现的。

  • 第6题:

    下图为A公司重组前(左图)后(右图)的架构示意图(箭线旁标示的百分数为相应股东的持股比例)。此图说明A公司与B公司之间重组采用的方式为()。

    A:标准分立
    B:新设合并
    C:分拆
    D:回购

    答案:A
    解析:
    考察标准分立的特点,一个母公司将其在某子公司中所拥有的股份,按照母公司股东的持股比例分配给现有母公司的股东,从而在法律上和组织上将子公司的经营从母体公司中分立出去。形成一个与母公司有着相同股东和持股结构的新公司。

  • 第7题:

    下图中甲为某区域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乙为M地等高线地形图。


    甲图所示区域植被类型分布变化反映的地域分布规律是( )。


    A.经度地带性
    B.纬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地域分异规律。地域分异规律分为纬度地带性(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垂直地带性是指随着山地高度的增加,气温随之降低,从而使自然环境及其成分发生垂直变化的现象。从甲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变化情况可以判断出图示区域植被类型变化反映的是随海拔不同自然植被的不同变化,体现垂直地带性,C项正确。

    A项:经度地带性是指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自然要素以及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逐渐更替的分布规律。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纬度地带性是指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自然要素以及自然带大致沿纬线方向带状伸展并按纬度变化方向逐渐更替的分布规律。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非地带性是由非地带性因素引起的无规律分布,海陆分布、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使地带性分布规律变得不很完整和不很鲜明,使自然环境更加复杂。与题干不符,排除。

  • 第8题: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其原因包括①中国人民建设富强国家的巨大热情②三大改造的进行为工业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③计划经济体制使资源得到集中利用④“一五”计划强调了重工业的突出地位()

    •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正确答案:A

  • 第9题:

    我国“一五”计划期间,苏联答应援助我国的重点工程项目有()。

    • A、156个
    • B、141个
    • C、150个

    正确答案:A

  • 第10题:

    我国的“一五”计划是照搬的苏联模式,对此毛泽东认为很有必要并且感到满意。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1题:

    判断题
    我国的“一五”计划是照搬的苏联模式,对此毛泽东认为很有必要并且感到满意。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下图是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图中血管﹝⑥﹞名称是(),﹝⑥﹞中流的是()血。

    正确答案: 肺静脉,动脉血
    解析: 图中结构名称为:1右心房,2右心室,3左心房,4左心室,5肺动脉,6肺静脉,7主动脉,8上下腔静脉
    (1)(2)血液循环分体循环和肺循环.其中,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动脉→全身的毛细血管→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在体循环中动脉流动脉血静脉流静脉血,在肺循环中动脉流静脉血静脉里流动脉血.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由心脏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上下腔静脉内流的是静脉血,肺静脉内流的是动脉血.

  • 第13题:

    按比例绘制的通风系统图是()

    A.矿井通风系统工程图

    B.矿井通风系统平面示意图

    C.矿井通风系统立体示意图

    D.矿井通风网路图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右图是新中国一五计划成就示意图,图中的字母所对应的成就正确的是()

    右图是新中国一五计划成就示意图,图中的字母所对应的成就正确的是()

    A.长春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B.沈阳第一汽车制造厂投产

    C.鞍山大型油田投产

    D.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参考答案:D

  • 第15题:

    下图是南宋李嵩的《货郎图》,此图反映的是( )。


    A.农业技术进步
    B.商业活动活跃
    C.手工业的兴盛
    D.娱乐业的兴起

    答案:B
    解析:
    南宋画家李嵩的《货郎图》还原了南宋时期货郎摇鼓走巷、肩挑杂货穿梭于乡野的场景,是宋代商业活动活跃的缩影。

  • 第16题:

    下图是南宋李嵩的《货郎图》,此图反映的是( )。

    A.娱乐业的兴起
    B.农业技术的进步
    C.手工业的兴盛
    D.商业活动活跃

    答案:D
    解析:
    南宋画家李嵩的《货郎图》还原了南宋时期的货郎摇鼓走巷、肩挑杂货穿梭于乡野的场景,是宋代商业活动活跃的缩影。

  • 第17题:

    下图是一幅中国古代的“朝廷分工示意图”,请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 是()。
    A.隋朝 B.唐朝 C.朋朝 D.清朝


    答案:B
    解析:
    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发展形成的,隋唐时期成熟的,是中国封建社会的 主要政治制度。A项迷惑性较强,但仔细观察,“户部”在隋朝称为“度支”,“刑部”当时称为“都 官”,因此排除A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 第18题:

    下图为煤层顶底板示意图。图中符号“3”代表的是( )。
    图}

    A.基本顶
    B.直接顶
    C.伪顶
    D.煤层

    答案:C
    解析:
    图中:1一基本顶;2一直接顶;3一伪顶;4一煤层;5一直接底。

  • 第19题:

    等高线地形图是城镇规划的重要资料。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图,比例尺1:500000。

    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A.江西
    B.贵州
    C.青海
    D.黑龙江

    答案:A
    解析:
    该地大部分地区海拔在200m以上,地形以丘陵为主,且地势起伏大。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上,平均海拔在1000m以上,故排除B;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于4000m,故排除C;黑龙江地势平坦开阔,故排除D:江西位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地形以丘陵为主,且地势起伏大,故选A。

  • 第20题:

    我国“一五”计划期间重工业基地主要集中在()

    • A、西北地区
    • B、东北地区
    • C、东南地区
    • D、西南地区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1955年底,我国基本建设投资额只完成“一五”计划的51%。1956年1月,全国计划会议将计划投资额由国家计委预定的112.7亿元增加到147亿元,比1955年增长71%,经过反冒进压缩,最终实际增长62%。据此可以推知()。

    • A、“左”倾错误开始指导经济建设
    • 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 C、建国初期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 D、“一五”期间计划实施盲目求快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反映招标采购过程所包含所有工作及其活动的详细分解示意图的是招标采购项目的()。

    • A、工作分解结构
    • B、责任分配矩阵
    • C、里程碑计划
    • D、横道图

    正确答案:A

  • 第23题:

    单选题
    我国“一五”计划期间,苏联答应援助我国的重点工程项目有()。
    A

    156个

    B

    141个

    C

    150个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