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法的优缺点.

题目

观察法的优缺点.


相似考题
更多“观察法的优缺点. ”相关问题
  • 第1题:

    什么是观察法?它有何优缺点


    答案:
    解析:
    1、 含义 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讲行系统的、有计划的 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的方法。例如:观察学生在课堂上 的表现,可以了解其注意的稳定性、情绪状态等 2、 适用范围 (1) 对所研究的对象无法加以控制; (2) 在控制条件下,可能影响某种行为的出现 (3)由于社会道德的要求,不能对某种现象进行控制 3、 优点 (1) 适用范围较大 (2) 简便易行 (3) 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进行直接的了解,因而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 (4) 被观察者处于自然状态,所得材料比较真实 4、 缺点 (1) 存在偶然性,不能揭示因果关系 (2) 难以讲行重复观察,观察的结果也难以进行检验和证实 (3) 得到的结果难以讲行精确的分析 (4) 由于对条件未加控制,观察时可能出现不谣要研究的现象,而要研宄的现 象却没有出现(难以控制目标现象的出现) (5) 观察容易“各取所需”,即观察的结果容易受到观察者本人的兴趣、愿望、 知识经验和观察技能的影响。

  • 第2题:

    简述观察法的优缺点。
    观察法是科学研究方法的第一步,其特点是直接和描述性。观察法在心理学研究的早期阶段非常实用,它可以帮助研究者选择和限定研究的范围作一些前期探索,为进一步的研究,尤其是实验研究提供资料和课题。然而,因为观察法是描述性的,这种特性必定为其带来如下限制:
    (1)观察法无法让研究者对各因素间的关系作出推论,不能依靠观察法作进一步的研究,因为它无法操纵这些先行条件。
    (2)有时,观察法所提供的资料并不充分。许多观察(比如个案研究)却根本无法再现,所以难以重复验证。
    (3)观察法的描述性限制常常被忽略。观察法的效力仅仅到客观描述水平为止,但是实际使用观察法的研究者却往往超出了描述水平上的研究范围,或多或少对观察结果趋向主观化的解释。
    (4)观察法本身并不一定客观无偏。如科学哲学家所言,我们的观察活动总是极大地受着各自世界观的影响。因而来自于研究者的期望等主观因素往往会干扰观察结果,这种干扰比起被试的反应性来更难排除。

  • 第3题:

    请简述事件取样观察法的优缺点。


    优点:1、保留了事件发生的背景2、收集资料所用的时间比较经济3、可用于比较广泛的行为事件缺点:1、不容易进行定量化统计分析;2、针对观察特定事件本身,对事件全貌不能充分了解

  • 第4题:

    观察法的优缺点是什么?
    (1)观察法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观察法是科学研究的特殊手段,它与日常生活中的偶然观察不同,是带有更高的理论自觉性和计划性的一种观察方式。
    (2)优点:简便易行,所获得的材料比较真实。
    (3)缺点:由于它是在自然的条件下进行的,要获得足以说明某些心理现象的表现材料往往需要长期的等待;加上心理现象的多因性与条件的难以控制,如果没有一定的分析经验与技能,要作出精确的判断是相当不易的。

  • 第5题:

    简述评价观察法的优缺点?
    (1)观察法的优点。观察法可以取得被试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够报告的行为数据,并且在行为发生的当时作即时记录。因此,观察数据比较客观、全面和准确。同时,观察行为是在行为发生和心理活动的整个过程中进行的,具有较多的“时间信息”。研究表明,在观察的基础上,比较有把握作出有关心理因果关系的推论,这是问卷或其他方法所难以实现的。
    (2)观察法的缺点。
    1)观察结果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观察者的能力和其他特征(疲劳等);
    2)在有些情况下,观察活动可能影响被试的正常行为,使观察结果失真;
    3)观察法的运用,需要花费较大精力和较多时间对观察者进行严格的训练,观察工作的成本也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