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我国现代儿童教育观。

题目

简述我国现代儿童教育观。


相似考题
更多“简述我国现代儿童教育观。 ”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王守仁的儿童教育观。


    参考答案:王守仁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儿童教育思想,其主要内容体现在:
    ①对当时儿童教育的批判。王守仁揭露和批判传统儿童教育不顾儿童的身心特点,指出当时从事儿童教育的老师,每天只是督促儿童读书习字,责备他们修身,但不知道用礼义来引导;想使他们聪明,但不知道用善德来培养。对待儿童用鞭打,用绳缚,就像对付囚犯一样。他认为这种儿童教育的结果,往往与施教者的愿望相反。
    ②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王守仁主张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身心特点,使他们“趋向鼓舞”,“中心喜悦”,这样儿童自然就能不断长进,就好比时雨春风滋滑草木一样,日长月化,生意盎然,而不是如冰霜剥落,生意萧索。
    ③儿童教育的内容。王守仁认为儿童教育的内容是“歌诗”、“习礼”和“读书”,对儿童进行“歌诗”、“习礼”和“读书”教育,是为了培养儿童的意志,调理他们的性情,在潜移默化中消除其鄙吝,化除其粗顽,让他们日渐礼义而不觉其苦,进入中和而不知其故,在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诸方面都得到发展。
    ④“随人分限所及”的原则。“随人分限所及”的原则,即量力施教。王守仁认为,教学必须考虑到儿童的接受能力发展到何种程度,就这个程度进行教学,不可躐等。

  • 第2题:

    简述我国的现代教育观。
    (1)儿童是学前教育的主体;
    (2)因人而异地对儿童实施体、智、德、美、劳等全面发展的教育;
    (3)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要符合“发展适宜性”要求;
    (4)游戏是幼儿期的主导活动和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形式;
    (5)家园配合,协同发展。

  • 第3题:

    简述华生的儿童教育观。
    (1)反对统一标准,提倡区别对待;
    (2)反对体罚儿童;
    (3)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儿童各种习惯;
    (4)对幼儿养护方面,提出用正确的方法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5)提倡对儿童青少年进行正确的性教育。

  • 第4题:

    简述现代儿童教育观。


    答案:
    解析:
    【要点】现代儿童教育观的主要内容有:(1)儿童的发展是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多层次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2)儿童具有发展的潜力;(3)每个儿童都是独立的个体,具有独特的个性;(4)儿童通过活动来发展;(5)儿童身心应该得到全面而健康的发展;(6)应该尊重和保护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和受教育权。

  • 第5题:

    我国现代学前教育观应明确哪些观点?
    我国的现代学前教育观应明确的观点有:
    (1)儿童是学前教育的主体。过去人们认为,儿童只是学前教育的客体,是实施学前教育的对象。现在必须指出的是,儿童同时也是学前教育的主体。这种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性或同一性,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显得更为复杂和独特。教师既要尊重和发展儿童的主体性、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不可主观地指挥一切或包办代替;又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促进儿童这一客体的全面健康发展。另外,教师也要对儿童有统一的教育要求,这些要求也要与儿童个性特点相结合,兼顾儿童个人发展水平、兴趣爱好;不可忽视儿童的个别特点,机械划一。
    (2)因人而异地对儿童实施体、智、德、美、劳等全面发展的教育。儿童发展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动态过程,学前教育要全面促进这一动态过程的方方面面的发展,而不可顾此失彼、重教轻育、重智轻德或忽略其中任何一方面的教育。当然,另一方面,由于儿童先天遗传素质或个人潜能所致,在体、智、德、美、劳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可适当地因人而异地实施有所侧重的教育,即力求在“均衡中突出重点”,而不是机械地、死板地、生硬地要求“一碗水端平”。
    (3)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要符合“发展适宜性”要求。“发展适宜性”这一概念则要求我们重视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采用与儿童发展水平相适宜并能及时有效促进其发展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学前教育不应该“小学化”,更不能成人化。
    (4)游戏是幼儿期的主导活动和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形式。各托儿所、幼儿园要注意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贯穿“以游戏为主”的基本原则,做到“教育活动游戏化”和“游戏化教育活动”。让儿童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游戏活动而得到全面的发展。这些活动可以是摆弄、操作、观察、实验等.在这些活动中,儿童通过动手动脑,获得直接经验.以发展儿童的智力,增长知识;也可以是与人的交往,这种活动可以更好地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5)家园配合,协同发展。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学前教育要想取得积极的、巩固的教育成效,就必须取得家长在教育上的配合,吸收家长参与托儿所、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让家长了解托儿所与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做到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保持一致,使儿童得到最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