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以“有趣的小动物”为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小班的活动方案。 ”相关问题
  • 第1题:

    围绕开心妈妈的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小班活动方案。


    答案:
    解析:
    “开心妈妈”活动设计方案
    1.活动目标
    (1)了解妈妈的喜好和为自己付出的辛劳。感受妈妈对自己的爱。
    (2)尝试关心妈妈,用多种材料为妈妈制作手镯。
    2.活动准备
    (1)邀请妈妈来园参加活动。
    (2)请两三位家长准备介绍孩子成长的过程。
    (3)塑料、木质串珠、塑料管、塑料绳若干。
    3.活动过程
    (1)通过提问引导幼儿了解妈妈的辛苦,启发幼儿用各种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①妈妈平时都是怎样关心孩子的?
    ②当你生病时,妈妈是怎样做的?
    (2)请幼儿和妈妈做游戏:我爱妈妈。
    玩法:幼儿和妈妈背对背坐,根据老师的提问,如:妈妈最喜欢吃什么水果?最喜欢什么颜色的衣服?你最喜欢和妈妈一起做什么事情?妈妈先写出来,再请幼儿说出,看是否一致。
    (3)请两三位家长分别通过录像、照片或课件等形式介绍为孩子的成长付出的辛劳。
    (4)鼓励幼儿选择喜欢的材料为妈妈做一个手镯,给妈妈戴上,并亲吻妈妈。
    (5)游戏活动:《送给兔妈妈的礼物》
    ①活动目标:让幼儿练习双腿夹棒向前跳跃。
    ②活动准备:用旧报纸卷成一根小纸棒,人手一份;小筐、各种蘑菇、萝卜的卡片若干。
    ③活动过程:
    教师扮兔妈妈,请幼儿扮演小兔,在两腿间夹着纸棒,从起点跳到终点采蘑菇或萝卜,接着跳回到起点,将蘑菇放入筐中,其他幼儿如此依次进行,最后一只“小兔子”将筐中的蘑菇和萝卜送给“兔妈妈”。
    提醒幼儿蹦跳过程中不能将纸棒跌落,否则要重新开始;一次只能采一个蘑菇或萝卜。
    根据幼儿人数进行分组,减少等待时间。
    【解析】:本题考查对幼儿教师组织幼儿与家长共同进行活动的相关知识与能力的掌握。活动设计要紧扣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要求进行,要环环相扣,体现出教育性、安全性、趣味性等特点。

  • 第2题:

    以“泡泡”为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小班活动方案。要求写明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


    答案:
    解析:
    【参考设计】
    泡 泡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玩彩泡的游戏中体验快乐的情绪。
    2.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鼓励幼儿想出办法并通过操作让吹出的泡泡有变化。
    二、活动准备
    1.多个盛水的盆,用“餐洗净”溶解的水?
    2.吸管、笔管、铁制图形框、一次性口杯。
    三、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教师出示金鱼吐泡泡图片,让幼儿观察:图上有什么,它在干什么。
    师:小朋友想不想看看老师吹的泡泡是什么样的?
    教师吹泡泡,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吹泡泡,幼儿追泡泡,引起幼儿对泡泡的兴趣。
    提问:泡泡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
    (二)幼儿尝试自己吹泡泡
    1.教师给每个幼儿发一支废旧的笔管,先问问小朋友这支笔管能不能吹出泡泡,不给幼儿肯定或否定,让幼儿自己去尝试。
    2.教师先给幼儿发自来水,让幼儿通过实验知道他们的水和老师的水是不一样的,重点是缺了一件最重要的东西。
    3.幼儿从盆中取一杯水,自由吹泡泡。
    4.教师引导幼儿观察。
    (1)小朋友你们吹出泡泡来了吗?
    (2)老师怎么吹出泡泡来了呢?
    (3)教师叫个別幼儿用老师的水吹泡泡,然后问:小朋友们的水为什么吹不出泡泡?
    5.教师给幼儿的水里加上 “餐洗净”,然后再引导幼儿吹泡泡。
    (1)泡泡是什么形状的?
    (2)泡泡是什么颜色的?
    (3)怎样能吹出许多泡泡?
    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体验讲出自己的吹法。
    6.教师给幼儿发一端剪开分叉的吸管,问幼儿这种管子能不能吹出泡泡,教师还是不给予肯定或否定,让幼儿自己去尝试。
    (1)这种管子能不能吹出泡泡?
    (2)它吹出的泡泡大还是笔管吹出的泡泡大?
    (3)为什么一端分叉的吸管吹的泡泡大?
    7.教师出示铁制小图形框,问幼儿这样的图形框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幼儿尝试并回答。
    (三)引导幼儿思考
    1.你看泡泡是什么颜色的?
    2.你用什么方法让泡泡越飘越高?
    (四)欣赏儿歌《吹泡泡》
    吹泡泡,吹泡泡,
    泡泡映着脸儿笑,
    一二二四五六七,
    五彩泡泡满天飘。
    (五)活动结束
    提醒幼儿吹泡泡时,注意不要将“餐洗净”水吸到嘴里。

  • 第3题:

    【其它】根据所学设计一个以“线条”为主题的幼儿园小班绘画活动。


    正确

  • 第4题:

    围绕保护牙齿的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小班活动方案。要求写明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


    答案:
    解析:
    洁白的牙齿
    一、活动目标
    1. 让幼儿认识牙齿,了解牙齿的功用。
    2.知道如何才能长出整齐、洁白的牙齿。
    3.使幼儿懂得如何保护牙齿。
    二、活动准备
    1.牙齿的挂图。
    2.关于保护牙齿的图片。
    三、活动过程
    1.呈现牙齿的挂图,引导幼儿观察牙齿。
    (1)呈现牙齿的挂图。
    (2)引导幼儿观察牙齿,包括牙齿的颜色、大小、形态。
    2.让幼儿互相观察牙齿。
    (1)让幼儿互相观察牙齿的颜色和整齐度。
    (2)比较谁的牙齿更加整齐、洁白。
    3.引导幼儿思考并讨论。
    为什么有的人牙齿整齐、洁白,而有的人牙齿不整齐、发黄或发黑?
    4.介绍如何才能生长出整齐、洁白的牙齿。
    (1)换牙时应注意不用手摇动松动的牙齿。
    (2)换牙时不要吃很多软糖。
    (3)坚持早晚刷牙。
    5.呈现有关保护牙齿的图片,让幼儿说一说如何保护好牙齿。
    (1)酸甜食物会破坏牙齿的保护层,使牙齿受到细菌的侵害,因而睡前不应吃酸甜食物。
    (2)坚持早晚刷牙,能够清除口腔和牙缝中的食物残渣,杀灭口腔中的细菌。
    6.教师进行小结。
    想拥有整齐、洁由的牙齿,就要注意保护牙齿。

  • 第5题:

    围绕彩色的世界的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小班活动方案。


    答案:
    解析:
     活动目标:

      1.通过一系列活动引导幼儿体验混色变化带来的快乐。

      2.在玩玩做做中使幼儿知道三原色配色的结果。

      3.引导幼儿根据活动内容创编儿歌。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

      1.三原色颜料、纸片及混色变化后的纸片颜色。

      2.透明玻璃瓶及玻璃纸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三个透明的装有清水的玻璃瓶及三原色颜料,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将三种颜料分别滴入三个装有清水的瓶中,请幼儿观察,水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2.教师演示实验,幼儿仔细观察。

      “今天,红黄蓝这三个颜色宝宝要来给小朋友们变魔术,他们三个相互搭配在一起就能变出一种新的颜色。

      3.幼儿分组进行实验活动。

      (1)每组幼儿几个玻璃瓶,三原色颜料及纸片。

      (2)幼儿自由搭配三原色,观察其发生了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