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教学中的感知规律包括四个方面:
(1)强度律。指作为知识的物质载体的直观对象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为学习者清晰地感知。因此,在直观过程中,教师应突出那些低强度但重要的要素,使它们充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2)差异律。指对象和背景的差异越大,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开来越容易,在物质载体层次,应通过合理的板书设计、教材编排等方面恰当地加大对象和背景的差异;在知识本身层次,应合理地安排新旧知识,使旧知识成为学习新知识的支撑点。
(3)活动律。指活动的对象较之静止的对象容易感知。为此,应注意在活动中进行直观,在变化中呈现对象,要善于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作为知识的物质载体,使知识以活动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
(4)组合律。指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清晰地感知。因此,教材编排应分段分节,教师讲课应有间隔和停顿。 
更多“简述教学中的感知规律。 ”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教学中的感知规律


    答案:
    解析:
    (1)强度律
    (2)差异律
    (3)活动律
    (4)组合律
    (5)对比律
    (6)协同律
    (7)观注律

  • 第2题:

    论述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答案:
    解析:
    (1)强度律是指作为知识的物质载体的直观对象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为学习者清晰地感知。因此,在直观过程中,教师应突出那些强度低但较重要的要素,使它们充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在讲授过程中,教师的言语应尽量做到抑扬顿挫、轻重有落。
    (2)差异律是指对象和背景的差异越大,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开来越容易。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力求使对象与背景在色调、声音强度、形状大小、线条粗细、材料内容和性质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学生在读书时用色笔将重点和难点作记号,这也是为了突出对象,便于感知。
    (3)活动律是指活动的对象较之静止的对象容易感知。为此,应注意在活动中进行直观、在变化中呈现对象,要善于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作为知识的物质载体,使知识以活动的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并注意在变换背景知识的条件下多次突出对象知识,从而造成一种活动的态势。
    (4)组合律是指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其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清晰地感知。因此,在知识教学过程中,直观材料和教学内容应力求在时间、空间上组成有意义的或有规律的系统,以便于学生整体知觉。即使是零散的材料也要按上述各种关系组合起来,才易于形成整体概念。教师的板书应力求布局合理,位置顺序排列得当,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教材编排应分段分节,教师讲课应有间隔和停顿。
    (5)对比律是指在性质或强度上具有对比关系的刺激物,当它们同时或相继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往往能使学生对它们的差异感知变得更加清晰,从而提高感知的效果。因此,把具有对比意义的材料放在一起,能更清晰地被感知,如进行颜色对比、形状对比、人物对比、环境对比等,都可以加深感知印象。

  • 第3题: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怎样运用感知规律,才能增强教学效果?
    (一)感觉规律的运用:
    (1) 感觉适应与感觉强度规律的运用;
    (2) 感官协同活动规律的运用;
    (二)知觉规律的运用:
    (1) 知觉选择性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2) 知觉整体性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3) 知觉理解性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4) 知觉恒常性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三)树立学生科学的感知观点:
    (1) 用正确的感知观点评价人;
    (2) 用科学的观点,解释某些日常现象;
    (3) 用辨证的感知观点认识模糊知觉。

  • 第4题:

    简述学习与教学中的感知规律。


    答案:
    解析:
    (1)强度律;(2)差异律;(3)活动律;(4)组合律;(5)对比律。

  • 第5题:

    简述直观教学必须运用的感知规律。


    答案:
    解析:
    (1)直观的对象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1分)。(2)对象和背景的差异越大,将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开来越容易(1分)。(3)活动的对象较之静止的对象容易感知(1分)。(4)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清晰地感知(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