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更多“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内容分为哪几个部分 ”相关问题
  • 第1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_______。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______。


    答案:
    解析:
    认知规律,数学思想方法。

  • 第2题:

    义务教育阶段将课程内容的分成几级( )。

    A.3
    B.9
    C.5
    D.4

    答案:D
    解析:
    D选项,《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美术课程内容分为4级,也即4个学段(第1学段,1~2年级;第2学段,3~4年级;第3学段,5~6年级;第4学段,7~9年级)。综上,D选项正确。

  • 第3题:

    简要论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课程内容”中“图形与几何”的主要内容。


    答案:
    解析:
    “图形与几何”的主要内容有:空间和平面基本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性质、分类和度量;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相似和投影;平面图形基本性质的证明;运用坐标描述图形的位置和运动。

  • 第4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课程内容的四个部分是( )。

    A、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B、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数学实验
    C、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数学建模
    D、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数学文化

    答案:A
    解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规定了课程内容的四个部分是: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 第5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的关系。

    A.预设与生成
    B.抽象与具体
    C.数学与实际生活
    D.过程与结果

    答案:D
    解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 第6题:

    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包含了哪几个一级主题?


    答案:
    解析:
    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包含了以下十个一级主题:科学探究、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健康地生活。

  • 第7题:

    义务教育可分为哪几个教育阶段?


    正确答案: 初等教育、初级中等教育。

  • 第8题:

    数学课程设置的总体方向有哪三性、三句话?总体目标从哪几方面进行具体阐述?每一个方面规定学生应达到的要求是什么?具体表现出哪几个特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分为哪几个学段?


    正确答案: 数学课程设置的总体方向三性:为实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
    三句话:“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总体目标:《标准》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对总体目标进行阐述。
    每一个方面规定学生应达到的要求:
    知识与技能: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数学思考:经历运用数字、字母、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解决问题:逐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情感与态度: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具体表现出几个特点:
    第一,把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
    第二,从单一的结果性目标转变为结果性、体验性目标的融合
    第三,设立过程性目标,让学生体验数学化的过程
    第四,使学生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思想方法
    第五,注重培养学生探索与创新精神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分为三个学段(1至9年级)

  • 第9题:

    问答题
    幼儿园课程内容有哪几个基本组成部分?

    正确答案: (1)有助于幼儿获得基础知识的内容;
    (2)有助于掌握基本活动方式的内容;
    (3)有助于发展幼儿智力和能力的经验;
    (4)有助于培养幼儿情感态度的内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张雪门把课程内容分为哪几个部分()。
    A

    儿童自发的诸般活动

    B

    儿童的自然环境

    C

    儿童的社会环境

    D

    儿童的家庭环境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数学课程设置的总体方向有哪三性、三句话?总体目标从哪几方面进行具体阐述?每一个方面规定学生应达到的要求是什么?具体表现出哪几个特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分为哪几个学段?

    正确答案: 数学课程设置的总体方向三性:为实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
    三句话:“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总体目标:《标准》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对总体目标进行阐述。
    每一个方面规定学生应达到的要求:
    知识与技能: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数学思考:经历运用数字、字母、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解决问题:逐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情感与态度: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具体表现出几个特点:
    第一,把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
    第二,从单一的结果性目标转变为结果性、体验性目标的融合
    第三,设立过程性目标,让学生体验数学化的过程
    第四,使学生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思想方法
    第五,注重培养学生探索与创新精神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分为三个学段(1至9年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初中数学课程“基础性”内涵的是(  )。
    A

    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中有大量的内容是未来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必须用到的

    B

    初中阶段的教育是每一个学生必须经历的基础教育阶段,它将为其后续生存、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C

    初中数学课程是为即将结束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学生谋求明日的发展

    D

    数学课程内容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其他课程的必要基础


    正确答案: B
    解析:
    C项显然是属于初中数学课程“发展性”的含义。“基础性”的内涵是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中有大量的内容是未来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必须用到的,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其他课程的必要基础,并为每一个学生必须经历的基础教育阶段,它将为其后续生存、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 第13题: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结果,也要包括数学结果的________和蕴涵的________ 。


    答案:
    解析:
    形成过程;数学思想方法。

  • 第14题:

    以高中阶段的函数概念为例,阐述数学课程内容的呈现如何体现螺旋上升的原则


    答案:
    解析:
    数学中有一些重要内容、方法、思想是需要学生经历较长的认识过程,逐步理解和掌握的,如函数、概率、数形结合、逻辑推理、模型思想等。因此,教材在呈现相应的数学内容与思想方法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知识积累,在遵循科学性的前提下,采用逐级递进、螺旋上升的原则。螺旋上升是指在深度、广度等方面都要有实质性的变化,即体现出明显的阶段性要求。
    例如,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高中阶段不仅把函数看成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同时还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函数的思想方法将贯穿高中数学课程的始终。因此,教材对函数内容的编排应体现螺旋上升的原则,分阶段逐渐深化。依据内容标准的要求,教材可以将函数内容的学习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通过一些具体实例,体会数集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对应关系。从学生已掌握的具体函数和函数的描述性定义人手,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实际问题,尝试列举各种各样的函数,构建函数的一般概念。
    第二阶段,再通过对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具体函数的研究,加深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引导学生不断体验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基本数学模型,体验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函数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及其在刻画现实问题中的作用。
    第三阶段,鼓励学生运用计算器、计算机画出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的图象,探索、比较它们的变化规律.研究函数的性质,求方程的近似解等,在这个过程中反复体会函数的概念.才能真正掌握.灵活应用。

  • 第15题:

    新课程标准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提出了、哪几个核心概念


    答案:
    解析:
    新课程标准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提出了l0个数学课程核心概念,分别是: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 第16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课程内容的四个部分是( ).


    A.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B.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数学实验
    C.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数学建模
    D.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数学文化

    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解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各学段中,安排了四个部分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其中,“综合与实践”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 第17题:

    下列不属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初中数学课程“基础性,’内涵的是( )。

    A、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中有大量的内容是未来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必须用到的
    B、初中阶段的教育是每一个学生必须经历的基础教育阶段,它将为其后续生存、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C、初中数学课程是为即将结束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学生谋求明13的发展
    D、数学课程内容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其他课程的必要基础

    答案:C
    解析:
    选项C属于初中数学课程“发展性”的含义。

  • 第18题:

    张雪门把课程内容分为哪几个部分()。

    • A、儿童自发的诸般活动
    • B、儿童的自然环境
    • C、儿童的社会环境
    • D、儿童的家庭环境

    正确答案:A,B,C

  • 第19题:

    简述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含义。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是什么?《标准》将中小学数学内容分为哪四个领域?


    正确答案: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为达到数学课程目标而选择的数学知识、技能、方法和问题,以及安排和呈现它们的方式。
    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是:
    (1)数学课程目标
    (2)学生发展的需要
    (3)社会进步和数学学科自身的发展
    《标准》将中小学数学内容分为哪四个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

  • 第20题:

    幼儿园课程内容有哪几个基本组成部分?


    正确答案:(1)有助于幼儿获得基础知识的内容;
    (2)有助于掌握基本活动方式的内容;
    (3)有助于发展幼儿智力和能力的经验;
    (4)有助于培养幼儿情感态度的内容。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含义。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是什么?《标准》将中小学数学内容分为哪四个领域?

    正确答案: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为达到数学课程目标而选择的数学知识、技能、方法和问题,以及安排和呈现它们的方式。
    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是:
    (1)数学课程目标
    (2)学生发展的需要
    (3)社会进步和数学学科自身的发展
    《标准》将中小学数学内容分为哪四个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这两个目标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正确答案:
    总体目标是学生经历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以后,应当达到的最终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而学段目标是学生经历一个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以后,应当达到的目标。这两个目标不是互相独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总体目标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终极目标,而学段目标则是总体目标的细化和学段化,要达成总体目标就需要用学段学段目标目标逐步落实。只有达成了学段目标,总体目标才会达成,那么对于身处不同学段的学生个体而言,他们需要达成的就是相应的学段目标,才能真正的完成义务教育的总体目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义务教育可分为哪几个教育阶段?

    正确答案: 初等教育、初级中等教育。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