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关于“减数分裂”的要求是“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并模拟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某版本教材“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节的部分内容如下:要求: (1)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设计一个直观教具,展示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染色体形态特征。 (2)利用所设计的教具,写出“精子的形成过程”的教学过程。

题目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关于“减数分裂”的要求是“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并模拟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某版本教材“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节的部分内容如下:

要求:
(1)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设计一个直观教具,展示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染色体形态特征。
(2)利用所设计的教具,写出“精子的形成过程”的教学过程。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参考设计】 (1)所选择的直观教具为挂图,因为挂图的优点是既有写实性,又有灵活性和创造性,能准确、规范和全面地表现出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可将复杂结构简约化、模式化;可将抽象过程具体化;可演示生命活动阶段性流程;可呈现生物体内外部各种联系;可以将整个流程很好地展示出来。而我们要展示的正是减数分裂的过程,挂图可将这个过程直观她表现出来。设计如下,

(2)教学过程:
①总结减数分裂的概念,引出减数分裂过程
教师提问:什么是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有何特点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指名学生说出减数分裂的概念,小组讨论找出减数分裂特点,PPT展示重点内容)

教师讲述:高等动植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有性生殖器官内。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精子是在睾丸中形成的。(指导学生观察课本图2-l,阅读教材文字,同时用PPT展示图片)
教师讲述:睾丸里有许多弯弯曲曲的曲细精管。在曲细精管中,有大量的精原细胞。每个精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这说明精原细胞是通过哪种方式产生的(学生回答:有丝分裂。)而精子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说明精子的产生是通过减数分裂完成的,这个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是怎么减半的呢这就是咱们接下来要讨论的话题,结合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来学习减数分裂的过程。
②精子形成的过程
用多媒体完整播放一遍减数分裂全过程,播放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减数分裂过程中两次分裂各时期细胞的名称是什么,细胞数量有何变化,染色体有哪些行为变化。
教师:通过刚才的动画我们可以看到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数量和染色体发生了哪些行为变化呢(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学生代表回答:一个精原细胞产生四个精细胞,染色体先复制后减半)
教师:大家观察得都很仔细,总结得也很到位。现在我们就将这个过程逐步拆分来观察,一则可以验证同学们的结论,二则可以更加详细地了解减数分裂过程。
a.动画演示: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的过程
观察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期间精原细胞变为初级精母细胞时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细胞体积的变化。(与有丝分裂间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一致,染色质完成复制,出现染色体)
b.分步演示:同源染色体联会时的动态变化和四分体形成过程
展示挂图,看第一步:间期到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提问: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是什么配对的是怎样的两条染色体,图中有几个四分体
教师点拨讲解,引导学生总结出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的特点:减数第一次分裂开始不久,初级精母细胞中原来分散的染色体进行两两配对。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作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作联会。由于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因此,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作四分体。四分体中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交叉互换,这是基因重组的一种方式。
c.挂图演示:减I中期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减l后期同源体分离
展示挂图,看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和后期的染色体形态。提问:减I中期和后期染色体发生了怎样的行为变化,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明确:减l中期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减I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
d.动画演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提问:同源染色体分离时能否有不同的情况
教师点拨: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一个精原细胞只能发生一种分离方式,最终形成两种类型的精子。多个精原细胞分裂,各种情形都能发生,因而产生的精子具有多样性。
e.动画演示:完整的次级精母细胞形成过程
观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到末期的过程,提问: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与韧缀精母缉毫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通过标记挂图中的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明确:在减致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是初级精母细胞的一半。所以染色体的“减数”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
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减少了怎样的一半引导学生分析次级精母细毫染色体特点(无同源染色体,有染色单体)。
提问:次级精母细胞会以怎样的方式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体数还会再减半吗
f.分析挂图中的次级精母细胞到精子的过程,引导学生分析总结
减数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过程类似,染色体数目不再减半,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同时精细胞变形为精子。
最后完整播放一遍减数分裂全过程,学生观察,再通过整体浏览挂图,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减数两次分裂各时期细胞名称是什么染色体有哪些行为变化
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复制、联会、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体自由组合,着丝点分裂等。
更多“《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关于“减数分裂”的要求是“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并模拟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某版本教材“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节的部分内容如下: ”相关问题
  • 第1题:

    判断以下关于减数分裂描述的正确的是()

    • A、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染色体数减半
    • B、减数分裂时不需纺锤体形成
    • C、减数分裂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的配对
    • D、减数分裂的后期是同源染色体分离

    正确答案:A,C

  • 第2题:

    生殖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分离。向两极移动发生在()

    • A、减数分裂前期Ⅰ
    • B、减数分裂前期Ⅱ
    • C、减数分裂中期Ⅰ
    • D、减数分裂后期Ⅰ
    • E、减数分裂末期Ⅰ

    正确答案:D

  • 第3题:

    关于减数分裂的描述,以下错误的是()。

    • A、两性细胞通过性母细胞减数分裂产生
    • B、第一次减数分裂间期要进行DNA合成
    • C、减数分裂中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 D、减数分裂使子细胞内染色体减半

    正确答案:B

  • 第4题:

    根据减数分裂发生的时间,衣藻的减数分裂称为()

    • A、始端减数分裂
    • B、终端减数分裂
    • C、中间减数分裂
    • D、配子减数分裂

    正确答案:A

  • 第5题: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随机组合发生在()

    • A、减数分裂前期Ⅰ
    • B、减数分裂中期Ⅰ
    • C、减数分裂后期Ⅰ
    • D、减数分裂后期Ⅱ

    正确答案:C

  • 第6题:

    减数分裂过程中,姊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的()期。


    正确答案:Ⅱ;后

  • 第7题:

    嵌合体形成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 A、精子形成时第一次减数分裂染色体不分离
    • B、精子形成时第二次减数分裂染色体不分离
    • C、卵子形成时第一次减数分裂染色体不分离
    • D、卵子形成时第二次减数分裂染色体不分离
    • E、受精卵早期卵裂时发生有丝分裂染色体不分离

    正确答案:E

  • 第8题:

    高等生物的染色体数目恢复作用发生于减数分裂,染色体减半作用发生于受精过程。


    正确答案:错误

  • 第9题: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有什么意义?


    正确答案: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十分重要。

  • 第10题:

    单选题
    观察洋葱根尖细胞,虽无法清楚看出染色体数目变化,但也可确定细胞是进行有丝分裂而不是减数分裂,原因是()
    A

    因为可以清楚看见纺锤丝,减数分裂不会有纺锤丝出现

    B

    因为细胞一次分裂形成2个细胞,减数分裂一次分裂会形成4个细胞

    C

    因为有丝分裂的染色体较模糊,减数分裂的染色体较清晰

    D

    因为根尖细胞不是生殖细胞,不会进行减数分裂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观察到四分体的时期是()。
    A

    减数分裂I前期的各个时期

    B

    减数分裂Ⅱ前期的各个时期

    C

    减数分裂I前期的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和终变期

    D

    减数分裂I的中期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生殖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分离。向两极移动发生在()
    A

    减数分裂前期Ⅰ

    B

    减数分裂前期Ⅱ

    C

    减数分裂中期Ⅰ

    D

    减数分裂后期Ⅰ

    E

    减数分裂末期Ⅰ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顺序是()。①同源染色体分离②细胞质分裂③联会④交叉互换

    • A、③④①②
    • B、①③④②
    • C、③①②④
    • D、①③②④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关于减数分裂形成子细胞,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 A、子细胞染色体为单倍体数
    • B、子细胞染色体单体分开
    • C、第二次减数分裂后,子细胞中每条染色单体在遗传上与开始进行减数分裂时有着显著的不同
    • D、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复制两次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真核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有()。

    • A、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 B、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 C、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
    • D、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减数分裂与正常的有丝分裂不同,减数分裂时进行()次连续的核分裂,细胞分裂了()次,而染色体只分裂()次,结果是染色体的数目()。


    正确答案:2;2;1;减半

  • 第17题:

    藻类植物的减数分裂由于发生的时间不同,基本上可分为()。

    • A、合子减数分裂和配子减数分裂
    • B、配子减数分裂和居间减数分裂
    • C、合子减数分裂和居间减数分裂
    • D、合子减数分裂、配子减数分裂和居间减数分裂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染色体不分离可以发生在()

    • A、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 B、同源染色体之间
    • C、有丝分裂过程中
    • D、减数分裂过程中
    • E、受精卵的卵裂过程

    正确答案:A,B,C,D,E

  • 第19题:

    阅读“减数分裂”教学设计思路,评价该教师的教学设计思路的特点。减数分裂教学设计思路:减数分裂是高中生物学必修2的重点和难点,它是一个微观动态连续变化过程,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最大困难在于不能够描绘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而不能描绘的原因又在于过程中出现较多新名词以及过程相对复杂。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节课只要求学生学习受精作用、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三个基本概念,并利用减数分裂模型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通过模型制作及使用促进学生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理解。


    正确答案:减数分裂是高中生物学必修2的重点和难点,描绘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又是重点难点中的核心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的探究过程中,该教师化繁为简,抽提其中帮助理解该重点的重要概念,重点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并采用了模拟实验探究的策略,引导学生动手制作,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从而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学中,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观察,阅读,思考,分析,讨论,探究,动手,合作等)来开展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主体活动,根据自身反馈信息来形成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

  • 第20题:

    下列选项中存在同源染色体配对现象的是()

    • A、有丝分裂前期
    • B、果蝇唾腺染色体
    • C、减数分裂I前期
    • D、减数分裂II

    正确答案:B,C

  • 第21题:

    单选题
    藻类植物的减数分裂由于发生的时间不同,基本上可分为()
    A

    合子减数分裂和配子减数分裂

    B

    配子减数分裂和孢子减数分裂

    C

    合子减数分裂和孢子减数分裂

    D

    合子减数分裂、配子减数分裂和孢子减数分裂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在植物生活周期中,与世代交替相联系并作为它们特征的两种重要过程是()
    A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B

    减数分裂、受精作用

    C

    有丝分裂、受精作用

    D

    无丝分裂、有丝分裂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A

    同时发生于减数分裂后期I和后期II

    B

    同时发生于减数分裂后期I

    C

    同时发生于减数分裂后期II

    D

    分离发生于减数分裂后期I,自由组合发生于减数分裂后期II

    E

    分离发生于减数分裂后期I,自由组合发生于减数分裂后期I和后期II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