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我国北方及周边地区2014年11月某日某时天气形势示意图。读图完成第下题。与N地比较,M地的天气状况是()。①气压高 ②气压低 ③风力大 ④风力小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题目
下图是我国北方及周边地区2014年11月某日某时天气形势示意图。读图完成第下题。



与N地比较,M地的天气状况是()。①气压高 ②气压低 ③风力大 ④风力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相似考题
更多“下图是我国北方及周边地区2014年11月某日某时天气形势示意图。读图完成第下题。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图是某地区大地震后救灾工作程序示意图。读图,回答第题。



    图中所示救灾工作程序还可能适用于(  )。查看材料

    A.鼠害
    B.洪涝
    C.旱灾
    D.寒潮

    答案:B
    解析:
    由图示信息可知,地震对建筑物等基础设施产生毁灭性的破坏,四个选项中只有B符合条件。

  • 第2题:

    下图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管理示意图,读图完成第下题。

    地理信息系统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主要作用是( )。




    A.获取实时通讯信息
    B.动态跟踪交通信息
    C.储存网络信息
    D.分析与管理空间信息

    答案:D
    解析:
    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主要就是对空间数据采集、编辑、存储、管理、制图,此外还可以进行空间查询和空间分析,故选D。

  • 第3题:

    下图为2015年8月~2016年3月涌入欧洲的难民迁移路径示意图。读图完成第下题。



    造成此次难民迁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地区间经济差异
    B.就业困难
    C.自然灾害频繁
    D.战乱频发

    答案:D
    解析:
    近年来,西亚北非地区局势动荡,战乱频发,人民生活困苦。大量民众为躲避战乱向邻近的欧洲各国迁移,形成难民潮。因此,引起2015欧洲难民潮的根本原因是战争频发,故D正确。

  • 第4题:

    下图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管理示意图,读图完成第下题。



    智慧城市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影响是( )。
    ①减少城市拥堵 ②提升服务功能 ③加快资源消耗 ④缓解老龄化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
    图示智慧城市包括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政务等功能,还借助3S对城市进行相应管理,可知城市发展越来越合理;而城市的功能主要是服务,所以智慧城市对社会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影响是减少城市拥堵、提升服务功能,智慧城市无法缓解老龄化问题。故选A。

  • 第5题:

    下图为某城市局部地区上午10时等噪声值线(单位:分贝)示意图,读图完成第下题。



    N处噪声向外迅速减小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盛行风的影响
    B.绿化带的作用
    C.河流的影响
    D.声波的自然减弱

    答案:B
    解析:
    N处噪声等值线呈条带状分布,该地可能为交通线路,噪声减少,主要是因为修建绿化带,减少噪声向外传播。而A、C、D三项与噪声关系不大。

  • 第6题:

    下图是我国北方及周边地区2014年11月某日某时天气形势示意图。读图完成第下题。



    图中甲、乙两地天气系统的名称分别是()。

    A.气旋、反气旋
    B.低压、高压
    C.反气旋、气旋
    D.气旋、低压

    答案:C
    解析:
    根据图示,甲地中心气压为1028,高于周边气压,故为高压反气旋,乙地中心气压为1020,低于周边气压,故为低压气旋。因此,答案选C。

  • 第7题:

    根据下图为“某时期某地正午日影长短变化及朝向示意图990读图,

    该地可能位于(  )。

    A.北回归线上
    B.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
    C.南回归线上
    D.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

    答案:B
    解析:
    由该地正午日影多数朝北且A日前后朝南,可知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

  • 第8题:

    下图是2008年7月18日至20日某河流在某一站点的流量曲线示意图,读图完成第下题。



    该站点附近河面越过河流最高水位,距降水结束的时间是()。

    A.9小时
    B.18小时
    C.27小时
    D.36小时

    答案:B
    解析:
    由图可知,该站点降水结束时间为7月18日的12时,而附近河面越过河流最高水位是7月19日的6时,中间相差约18小时。故选B。

  • 第9题:

    下图为某日太阳光照图,读图回答第6~7题。



    图中①②③④各点中,线速度最大的是(  )。查看材料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解析:
    赤道的自转线速度最大,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因此答案选A。

  • 第10题:

    下图是我国北方及周边地区2014年11月某日某时天气形势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题目。

    图中锋面到达北京时,北京的天气特点可能是( )。


    A.降温、大风
    B.升温、降水
    C.升温、晴天
    D.连续性降水或雾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锋面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图中显示的天气系统为冷锋,冷锋过境时,气压升高,温度降低,伴随着大风等天气变化,A项正确。

    B、C、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 第11题:

    下图是矿业城市发展周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矿业城市做出转型决策的最佳时期是()。

    A.导入期
    B.成长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

    答案:C
    解析:
    根据图中信息显示,矿业城市发展到成熟期时根据市场供需和开采经济效益情况,适当控制开采规模,从而延长矿山寿命,及时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长矿业的产业链,符合当前矿产品市场实际,利于延长城市发展生命周期。故选C。

  • 第12题:

    下图中所示地区为我国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单位:百帕),读图完成题。



    受图示天气系统影响,武汉最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是(  )。查看材料

    A.气压升高
    B.云量减少
    C.风速降低
    D.气温升高

    答案:A
    解析:
    据图可知,武汉处于冷锋的前方,马上要受到冷锋的影响,冷锋过境时,风速增大,云量增 多,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 第13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剖面及其气候资料统计图。读图回答第5~6题。



    该地所处地区最可能是(  )。查看材料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答案:A
    解析:
    该地海拔大部分在1~500m以下,因此排除D选项,年降水量在1~000mm左右,应在我国的南方地区。

  • 第14题:

    下图为某日太阳光照图,读图回答第6~7题。



    图中所示各点中,正值中午12时的是(  )。查看材料

    A.④②⑤
    B.④①⑥
    C.②⑤⑥
    D.④③⑥

    答案:C
    解析: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2时,因此答案选C。

  • 第15题:

    下图是我国北方及周边地区2014年11月某日某时天气形势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题目。

    与N地比较,M地的天气状况是( )。

    ①气压高

    ②气压低

    ③风力大

    ④风力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风力大小。图中M地气压值为1020百帕,N地气压值介于1030—1040百帕之间,因此M地相较于N地气压更低,②正确;根据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可以判定风力大小,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图中M地等压线较密集,故风力较大,③正确,B项正确。

    A、C、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 第16题:

    下图为某城市局部地区上午10时等噪声值线(单位:分贝)示意图,读图完成第下题。



    图中M处噪声处污染源最有可能是( )。

    A.工业生产
    B.公路运输
    C.城市公园
    D.商业中心

    答案:A
    解析:
    由题可知,公路运输呈条带状分布,城市公园减小噪音,所以B、C不准确,据图可以看出,M地位于交通干线旁,所以M处应该是工厂。答案选择A。

  • 第17题: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地貌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第3-4 题。
    阿诗玛是我国民间传说中的一位美丽的彝族姑娘。欣赏“阿诗玛”景观的方法是( )。

    ①俯视

    ②选择特定位置

    ③抓住景观特色

    ④发挥想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旅游地理中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阿诗玛是我国民间传说中的一位美丽的彝族姑娘”,所以要发挥想象,只有选择特定的位置并抓住景观特色才能欣赏阿诗玛作为彝族姑娘的景观特征,因而②③④正确。

    A、B、C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 第18题: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地貌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第3-4 题。


    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侵蚀
    B.风力沉积
    C.流水侵蚀
    D.冰川侵蚀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对地表形态塑造的外力作用主要有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堆积作用,侵蚀作用包括风力侵蚀、流水侵蚀、冰川侵蚀和海水侵蚀;搬运作用包括风力搬运、流水搬运、冰川搬运和海水搬运;堆积作用包括冰川堆积,流水堆积,风力堆积和海水堆积。流水侵蚀包括侵蚀和溶蚀,图示阿诗玛景观属于石林景观,由石灰岩的溶蚀作用形成。C项正确。

    A项:风力侵蚀是在气流冲击作用下土粒、沙粒脱离地表、被搬运和堆积的过程,简称风蚀。往往形成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等地表形态,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风力沉积多发生在干燥的内陆及邻近地区,往往形成沙丘。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冰川侵蚀是冰川地质作用的一种方式。冰川侵蚀作用,又称刨蚀作用,是指冰川及其挟带的岩石碎块对冰川基岩的破坏作用,多发生在有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地区,往往形成冰斗角峰和“U”形谷等地貌。与题干不符,排除。

  • 第19题:

    下图为2015年8月~2016年3月涌入欧洲的难民迁移路径示意图。读图完成第下题。



    此次涌入欧洲的难民主要来源地是( )。
    ①北非 ②南亚 ③西亚 ④中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难民主要来自两部分地区,第一来自地中海以南地区为北非。第二部分主要来自叙利亚和伊拉克等国家属于西亚地区。故选B。

  • 第20题:

    下图为非洲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下题。



    导致④自然带在非洲向北延伸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的辐射
    B.大气环流
    C.人类活动
    D.寒流

    答案:D
    解析:
    导致④自然带向北延伸的原因主要是沿岸有本格拉寒流流经,起到了降温减湿的作用。故选D。

  • 第21题:

    下图是我国北方及周边地区2014年11月某日某时天气形势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题目

    图中甲、乙两地天气系统的名称分别是( )。


    A.气旋、反气旋
    B.低压、高压
    C.反气旋、气旋
    D.气旋、低压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天气系统中气旋和反气旋。低压或气旋,高压或反气旋,分别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不同描述。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态的描述。根据图示,甲地中心气压高于1040百帕,高于周边气压,因此为高压反气旋;乙地中心气压低于1000百帕,低于周边气压,故为低压气旋,C项正确。

  • 第22题:

    下图为美国,加拿大部分港口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下题。



    甲乙丙三个港口封冻期由长到短排序正确的是( )。

    A.乙>丙>甲
    B.丙>乙>甲
    C.乙>甲>丙
    D.甲>乙>丙

    答案:A
    解析:
    从相同纬度来看,海港的结冰期要比淡水港口的结冰期短,且甲海港受沿岸暖流的影响,所以甲结冰期最短,乙地纬度比丙地高,乙地结冰期较长,所以三地结冰期从长到短为:乙>丙>甲,故选A。

  • 第23题:

    下图是我国北方及周边地区2014年11月某日某时天气形势示意图。读图完成第下题。



    图中锋面到达北京时,北京的天气特点可能是()。

    A.降温、大风
    B.升温、降水
    C.升温、晴天
    D.连续性降水或雾

    答案:A
    解析:
    图示显示的天气系统为冷锋,冷风过境时,气压升高,温度降低,伴随着大风。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