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D
解析:
甲地此时的时刻为6时20分,又由图中斜线示意晨昏线,可知甲地此时位于晨线上,再根据晨线倾斜方向,可知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则北半球的高纬度城市莫斯科当日白昼最长。
更多“下图中的斜线示意晨昏线。甲地经度为15°E。假定西五区区时为6日0时20分。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虚线为晨昏线。

    此时,①地的盛行风向为(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答案:C
    解析:
    依据等压线判定风向。 依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可判定该区域为北极地区,依此时等压线的分布可看出①附近有一高压脊,且其东侧气压低,故水平气压梯度力为向东,北半球右偏,则①处的风向为西北风。

  • 第2题:

    下图中的斜线示意晨昏线。甲地经度为15°E。假定西五区区时为6日0时20分。

    图中甲地时间为(  )。

    A.5日5时20分
    B.6日6时20分
    C.6日5时20分
    D.5日6时20分

    答案:B
    解析:
    根据“甲地经度为15°E,假定西五区区时(75°W)为6日0时20分”,可知甲地时间为6日6时20分。

  • 第3题: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虚线为晨昏线。

    图示现象可能出现在(  )。

    A.1月
    B.2月
    C.7月
    D.8月

    答案:A
    解析:
    依据气压分布判定季节。 图中北半球海洋上主要是受低气压控制,说明此时为冬季,且北纬70°及其以北为极夜。自冬至(12月22日前后)到春分(3月21日前后),极夜范围从66°34′N收缩到90°N,说明极夜范围每月移动纬度8°左右.此时北纬70°及其以北为极夜,应该为1月,A项正确。

  • 第4题: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读图回答问题。



    (1)将图中字母序号代表的地形名称填在答题卡上。(4分)
    A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F__________
    (2)若图中BE斜线为该地昼夜半球分界线的一部分,说明该地昼夜长短状况。(2分)
    (3)D点海拔高度为 __________ 米。假若BE的图上距离为6cm,则其实地距离为__________米。(2分)


    答案:
    解析:
    (1)盆地;山脊;山顶;山谷 (2)若图中BE斜线为该地昼夜半球分界线的一部分,则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BE一线西南方向为昼半球,东北方向为夜半球,则该地昼短夜长。另一种情况是BE一线西南方向为夜半球,东北方向为昼半球.则该地昼长夜短。
    (3)大于700;3000

  • 第5题:

    依据地球自转知识,完成下列题。关于晨昏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晨昏线是昼半球与夜半球分界线
    • B、晨昏线任何时候都平分地球
    • C、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零
    • D、晨昏线始终与地轴在同一平面内

    正确答案:D

  • 第6题:

    在春分日,晨昏圈与经线完全重合,此日当北京时间为12h时,晨线与昏线的经度分别为()

    • A、150°W和30°E
    • B、180°和30°E
    • C、150°W和120°E
    • D、120°E和30°E

    正确答案:A

  • 第7题:

    列车运行图中,时分线用()表示。

    • A、横线
    • B、竖线
    • C、上斜线
    • D、下斜线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全球共分为()时区,每隔经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相差()。以中时区为基准,向西每隔经度15,()1小时,向东每隔经度15°()1小时。


    正确答案:24个;15°;一个小时;减;加

  • 第9题:

    列车运行图中,下行列车运行线用()表示。

    • A、横线
    • B、竖线
    • C、上斜线
    • D、下斜线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填空题
    全球共分为()时区,每隔经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相差()。以中时区为基准,向西每隔经度15,()1小时,向东每隔经度15°()1小时。

    正确答案: 24个,15°,一个小时,减,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列车运行图中,下行列车运行线用()表示。
    A

    横线

    B

    竖线

    C

    上斜线

    D

    下斜线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在春分日,晨昏圈与经线完全重合,此日当北京时间为12h时,晨线与昏线的经度分别为()
    A

    150°W和30°E

    B

    180°和30°E

    C

    150°W和120°E

    D

    120°E和30°E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根据下图为北半球夏至日某时地球光照示意图,图中的虚线圆圈1、2、3表示太阳高度等值线,其上的太阳高度分别为0° 、30°、60°;g为太阳直射点,A点经度为120°E。

    此时新一天占全球的比例为(  )。

    A.1/3
    B.2/3
    C.5/6
    D.1/6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计算能力。从题目所给信息可以知道120°E经线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则零时经线为60°W经线,新一天的范围为60°W经线向东到180°经线,跨经度240°,占全球的2/3。

  • 第14题:

    下图中甲为某区域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乙为M地等高线地形图。


    甲图所示区域植被类型分布变化反映的地域分布规律是( )。


    A.经度地带性
    B.纬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地域分异规律。地域分异规律分为纬度地带性(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垂直地带性是指随着山地高度的增加,气温随之降低,从而使自然环境及其成分发生垂直变化的现象。从甲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变化情况可以判断出图示区域植被类型变化反映的是随海拔不同自然植被的不同变化,体现垂直地带性,C项正确。

    A项:经度地带性是指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自然要素以及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逐渐更替的分布规律。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纬度地带性是指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自然要素以及自然带大致沿纬线方向带状伸展并按纬度变化方向逐渐更替的分布规律。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非地带性是由非地带性因素引起的无规律分布,海陆分布、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使地带性分布规律变得不很完整和不很鲜明,使自然环境更加复杂。与题干不符,排除。

  • 第15题:

    下图中实线AB为某一纬线的一部分,虚线AC为晨昏线的一部分.两条线相切于A点,其中A点所在经线的经度为90°E,此时C点地方时为8点,读图完成16-17题。

    此刻北京时间可能是()。

    A.8时
    B.14时
    C.16时
    D.18时

    答案:B
    解析:
    C点在晨昏线上且C点的地方时为B点,则AC应为晨线,晨线与纬线的切点所在的经线应为白昼或黑夜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时或0时,由图可知,A点所在经线和C点所在经线经度相差不超过90°,又处于极点的同一侧,所以A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只能为12时。又因为A点经度为90°E,则北京时刻应为14时。

  • 第16题:

    甲、乙两地同在30°N纬线上,甲地的经度是20°E,乙地的经度是20°W,则甲地在乙地的()。

    • A、正南
    • B、正东
    • C、正西
    • D、正北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通常采用6°经度带的高斯–克吕格投影,即自格林威治子午线(0经度)起,自西向东每隔6°经度划分地球为()个6°经度带,对应选择3°,9°,15°,…,165°,171°,177°经度为轴子午线投影。

    • A、60
    • B、100
    • C、120
    • D、150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当东八区区时为3月21日3h56m时,大洋中日界线东侧的经度175º处日期为(),区时为(),日界线西侧的经度175º处的日期为(),区时为()。


    正确答案:3月20日;7h56m;3月21日;7h56m

  • 第19题:

    太子裤的后裆缝斜线,以臀围线为起点,取比值为:()

    • A、15﹕3.5
    • B、15﹕2.5
    • C、15﹕3
    • D、15﹕2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列车运行图中,站名线用()表示。

    • A、横线
    • B、竖线
    • C、上斜线
    • D、下斜线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单选题
    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完成下列小题。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A

    东南风

    B

    西南风

    C

    东北风

    D

    西北风


    正确答案: A
    解析: 从题干信息结合图示可以看出,甲、乙位于同一经度,在37.5°N~60°N之间,为北半球中纬度,P1等压面大致平行于等高面;而P2等压面出现倾斜,38°N上空为高压,37.5°N上空为低压,所以气流垂直运动在38°N上升,在37.5°N下沉。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近地面37.5°N形成高压,38°N形成低压,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作用下,甲地吹西南风,所以选B。

  • 第22题:

    单选题
    太子裤的后裆缝斜线,以臀围线为起点,取比值为:()
    A

    15﹕3.5

    B

    15﹕2.5

    C

    15﹕3

    D

    15﹕2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甲、乙两地同在30°N纬线上,甲地的经度是20°E,乙地的经度是20°W,则甲地在乙地的()。
    A

    正南

    B

    正东

    C

    正西

    D

    正北


    正确答案: D
    解析: 地理上判定方向的方法很多,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定方向,要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判定。在同一经线上的两点是正南正北关系,同一纬线上的两点是正东正西的关系,甲、乙同在30°N纬线上,甲地的经度是20°E,乙地的经度是20°W,所以甲在乙的正东方向,故本题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