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根据凯恩斯总需求决定理论,已有的收入、消费倾向、货币需求、货币供给、预期收益和资本品价格是影响总需求从而影响国民收入量的因素。

    在社会经济条件既定的情况下,已有的收入、货币供给数量以及资本的供给价格可以视为常量,因而国民收入则主要取决于人们的消费倾向、对货币的流动偏好以及投资者对投资未来收益的预期。

    对于发生在30年代的大萧条,凯恩斯理论给出的理由如下: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决定了消费不足。

    (2)资本边际效率下降,即在萧条时期投资者对未来收益预期偏低决定了投资不足。

    (3)流动偏好。当人们处于流动偏好陷阱时,经济中的货币需求趋于无穷大,无论货币供给多少,利息率居高不下,从而也导致投资不足。

    消费不足和投资不足的共同作用,使得总需求不足,最终决定均衡国民收入处于较低水平,从而使得经济出现萧条。
更多“凯恩斯理论是如何解释西方国家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原因的? ”相关问题
  • 第1题:

    凯恩斯理论是如何解释西方国家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原因的?如何用凯恩斯理论看待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触危机及政府干预?


    答案:
    解析:
    凯恩斯认为,市场力量之所以不能将衰退的经济带出低谷,是因为经济中的某些价格 (如工资)具有刚性,不能根据外部经济的变化迅速变动,不能平滑地调节经济,从而使市场力量受阻。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调节,一从而很好地弥补市场力量的不足。很显然,凯恩斯提供了一个完全不同于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提供了一个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解释与思考的全新理论体系。从实践上说,在《通论》出版前三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新政”,即运用大量公共投资和社会补贴以及扩大银行贷款规模以挽救当时严重的经济危机,并收到

  • 第2题:

    大萧条以后,为资本主义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的经济理论是()

    A凯恩斯的政府干预理论

    B新自由主义取消政府干预理论

    C亚当•斯密的“小政府”理论

    D古典经济学派的限制政府干预理论


    A

  • 第3题:

    凯恩斯经济学被称为萧条经济学,又被称为通向繁荣的经济学。


    正确答案:错误

  • 第4题:

    经济萧条造就了凯恩斯。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凯恩斯理论是如何解释西方国家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原因的?


    正确答案: 根据凯恩斯总需求决定理论,已有的收入、消费倾向、货币需求、货币供给、预期收益和资本品价格是影响总需求从而影响国民收入量的因素。在社会经济条件既定的情况下,已有的收入、货币供给数量以及资本的供给价格可以视为常量,因而国民收入则主要取决于人们的消费倾向、对货币的流动偏好以及投资者对投资未来收益的预期。对于发生在30年代的大萧条,凯恩斯理论给出的理由如下: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决定了消费不足。
    (2)资本边际效率下降,即在萧条时期投资者对未来收益预期偏低决定了投资不足。
    (3)流动偏好。当人们处于流动偏好陷阱时,经济中的货币需求趋于无穷大,无论货币供给多少,利息率居高不下,从而也导致投资不足。消费不足和投资不足的共同作用,使得总需求不足,最终决定均衡国民收入处于较低水平,从而使得经济出现萧条。

  • 第6题: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如何解释工资黏性的?


    正确答案: 西方经济学对于工资黏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解释:
    (1)劳动工资合同论。在一些行业中,由于工会的力量,往往可能签订较有利于雇员的工资合同。这些合同通常附加工资随生活费上涨而增加,而当经济衰退时工资率并不随之削减的条款。
    (2)隐含合同论。除正式合同外,雇主与雇员之间可能达成工资率相对固定、不随经济波动调整的默契。隐含合同意味着工资率将不随劳动市场供求的波动而变化。在经济不景气时,企业可能支付给雇员高于市场一般水平的工资。作为回报,在经济高涨时,雇员也只能留在该企业,接受低于其他企业的工资率。
    (3)“局内人-局外人”理论。该理论解释了为什么在较高失业率情形下企业不降低新雇员薪酬的现象。该理论认为,每个企业对新雇员(局外人)的培训通常是由在职雇员(局内人)来完成的。在职雇员担心这会影响他们与企业讨价还价的地位或者分量而不愿培训新雇员。如果企业支付新雇员的工资低,经培训掌握了技能的雇员就可能被出高薪的企业“挖走”。因此,企业只能通过向新、老雇员支付相同的报酬来解决这一矛盾。
    (4)效率工资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一定限度内,企业通过支付给雇员比劳动市场出清时更高的工资率,可以促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获得更多的利润。一般地说,效率工资取决于其他企业支付的工资与失业率水平。社会上没有哪个企业愿意率先降低工资,这样做只会降低雇员的劳动积极性,而且最好的雇员可能会被其他企业吸引走。因此,效率工资的调整过程是缓慢的。

  • 第7题:

    美国学者小福尔索姆认为:“历史学家们都赞扬(罗斯福)新政是处于衰退的国家迫切需要的方案。但事实并非如此„„(二战)以难以想象的力度把美国人从大萧条中解救出来。巨额的军火支出,印证了凯恩斯的那句:政府支出能够保障繁荣。”据此推断,作者认为()

    • A、罗斯福新政使美国走出大萧条
    • B、政府支出扩大不利于结束危机
    • C、二战是大萧条结束的真正原因
    • D、凯恩斯主义无法解决经济危机

    正确答案:C

  • 第8题:

    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是现代经济史上最大的一次经济灾难。1929~1932年,世界各国的工业生产急剧下降,物价水平大幅下跌,失业率急增。其中工业生产的跌幅在美国、德国、法国和英国分别为50%、40%、30%、10%,物价水平的跌幅分别为30%、30%、40%和25%,各国失业率都接近于25%。对于这次大萧条,后来的学者依据各自的理论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包括: (1)凯恩斯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指出,大萧条的主要诱因在于投资者信心的不稳定,政府的放任自流是大萧条蔓延的主要原因。 (2)弗里德曼在《美国货币史》中批驳了凯恩斯的观点,指出美联储采取错误的干预政策——高度紧缩的货币政策才是美国经济从波动演变为大萧条的罪魁祸首。 (3)金德尔伯格和特姆恩等人则做出了国际性的解释,指出大萧条产生的原因是因为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水平上没有一个经济上具有领导地位的国家以及各国采取金本位制度,致使各国采取以邻为壑的经济政策,加速了衰退的国际蔓延,导致大萧条的产生。 这些观点是否必然相互冲突?如果冲突,其中冲突的核心是什么?如果不冲突,你可以采取何种方式加以协调和整合?


    正确答案:凯恩斯、弗里德曼、金德尔伯格和特姆恩之间的观点在本质上并不是冲突的。实际上,凯恩斯和弗里德曼分析的是在封闭条件下经济运行情况,其区别在于对社会总供给曲线的假定,而社会总供给曲线在不同的经济状况下不同。在经济未达到充分就业状态时,经济运行状况就如凯恩斯所描述,而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状态时,经济运行就如弗里德曼所描述。而金德尔伯格和特姆恩只是将开放经济因素引进经济模型中,即加入了汇率和国际收支因素对国内均衡的影响,是对凯恩斯和弗里德曼封闭经济分析的补充,和凯恩斯和弗里德曼的理论没有本质上的冲突。

  • 第9题:

    判断题
    经济萧条造就了凯恩斯。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凯恩斯是如何解释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的?

    正确答案: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对大萧条提供了一种思考的框架和解释。
    (1)宏观经济的波动主要由有效需求的变动引起。从短期看,有效需求决定产出与就业,经济衰退归咎于有效需求不足。
    (2)经济中存在引起经济周期的内在力量,乘数可以解释对需求的冲击如何被扩大以及如何导致产出更大地变动。边际消费倾向越高,投资的乘数作用越大,经济的波动就越大。
    (3)流动性偏好可以解释货币政策如何影响利率和有效需求,即货币并不是中性的。
    (4)心理预期在影响消费和投资方面具有重要性。凯恩斯认为投资者具有动物精神——外生的或自然的对经济状况的乐观和悲观的情绪波动,这些情绪波动是造成需求和产出变化的主要因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什么是周期性失业?凯恩斯是如何解释需求不足原因的?

    正确答案: 周期性失业是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一般出现在萧条阶段。凯恩斯将总需求分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取决于国民收入水平和边际消费倾向,投资需求取决于预期的利润率(即资本的边际效力)与利息率水平。因为边际递减规律的作用,在经济萧条时期,两种需求都不足,从而总需求不足,导致失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凯恩斯理论是如何解释西方国家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原因的?

    正确答案: 根据凯恩斯总需求决定理论,已有的收入、消费倾向、货币需求、货币供给、预期收益和资本品价格是影响总需求从而影响国民收入量的因素。在社会经济条件既定的情况下,已有的收入、货币供给数量以及资本的供给价格可以视为常量,因而国民收入则主要取决于人们的消费倾向、对货币的流动偏好以及投资者对投资未来收益的预期。对于发生在30年代的大萧条,凯恩斯理论给出的理由如下: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决定了消费不足。
    (2)资本边际效率下降,即在萧条时期投资者对未来收益预期偏低决定了投资不足。
    (3)流动偏好。当人们处于流动偏好陷阱时,经济中的货币需求趋于无穷大,无论货币供给多少,利息率居高不下,从而也导致投资不足。消费不足和投资不足的共同作用,使得总需求不足,最终决定均衡国民收入处于较低水平,从而使得经济出现萧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试用凯恩斯理论解释西方国家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原因。


    答案:
    解析:
    根据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该次经济大萧条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大萧条的出现是由于总需求的急剧下降造成的。凯恩斯的解释强调了总需求的不稳定性,认为大萧条的出现是由于总需求的急剧下降造成的。他认为有效需求不足又是因为心理上的消费倾向、灵活偏好和对资本未来收益预期的作用。总需求或有效需求不足是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不足的结果,心理上的消费倾向使得消费的增长赶不上收入的增长,从而引起消费需求不足。灵活偏好及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使预期的利润率有降低的趋势,从而与利率水平不相适应,导致了投资需求不足。 (2)资本边际效率的作用尤为重要。凯恩斯认为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即资本边际效率的作用尤为重要。凯恩斯十分强调投资支出的不稳定性,他认为大萧条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资本效率的突然崩溃。在资本边际效率宣告崩溃时,人们对于未来的看法也随之而变得黯淡,于是灵活偏好大增,利率上涨。在资本边际效率崩溃时,常连带着利率上涨,由此导致投资量减退得非常厉害。不仅如此,若资本边际效率降得很厉害,消费倾向也会受到不利影响。这是因为资本边际效率的崩溃引起了证券市场价格急剧下跌,而消费者决定其消费行为受其投资价值的涨落影响大,从而对消费倾向产生不利影响。自发支出的下降反映了有效需求的不足。 (3)自发支出的下降加剧了萧条。自发支出的这些组成部分的下降通过乘数效应,导致实际收入和价格水平的下降。由于自发支出持续急剧下降,萧条变得十分严重。凯恩斯以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为背景,解释了社会生产总量和国民收入是由何种因素决定的,以及严重失业、“富裕中的贫困”的矛盾现象,并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凯恩斯明确承认,他的这一理论是关于“经济繁荣内部何以会孕育着使其自身趋于毁灭的种子”的理论。

  • 第14题:

    凯恩斯认为经济萧条的原因是?()

    • A、制度落后
    • B、利益驱使
    • C、社会环境
    • D、需求不足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凯恩斯的理论创建至今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它仍用来作为西方国家制订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理论指导。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是现代经济史上最大的一次经济灾难。1929~1932年,世界各国的工业生产急剧下降,物价水平大幅下跌,失业率急增。其中工业生产的跌幅在美国、德国、法国和英国分别为50%、40%、30%、10%,物价水平的跌幅分别为30%、30%、40%和25%,各国失业率都接近于25%。对于这次大萧条,后来的学者依据各自的理论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包括: (1)凯恩斯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指出,大萧条的主要诱因在于投资者信心的不稳定,政府的放任自流是大萧条蔓延的主要原因。 (2)弗里德曼在《美国货币史》中批驳了凯恩斯的观点,指出美联储采取错误的干预政策——高度紧缩的货币政策才是美国经济从波动演变为大萧条的罪魁祸首。 (3)金德尔伯格和特姆恩等人则做出了国际性的解释,指出大萧条产生的原因是因为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水平上没有一个经济上具有领导地位的国家以及各国采取金本位制度,致使各国采取以邻为壑的经济政策,加速了衰退的国际蔓延,导致大萧条的产生。 请根据上述观点,阐明这些观点所隐含的理论基础,以及他们治理经济萧条的政策主张。


    正确答案: 凯恩斯的观点实际上隐含着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论基础,凯恩斯认为,社会中有效需求不足是常态,而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物价紧缩、经济增长速度减慢,因此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应该拉动有效需求。凯恩斯根据有效需求不足理论,提出政府应该采取扩张性的经济政策,即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刺激社会总需求。尤其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在刺激社会总需求方面作用更直接,因此政府应该扩大财政开支,实行赤字政策,同时扩大货币供给量。
    弗里德曼从货币角度解释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衰退,隐含了现代货币学说的观点。弗里德曼认为,在长期中,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货币政策对实际的经济变量没有影响。在短期中,货币供给量可以影响实际变量。弗里德曼认为,20世纪30年代采取高度紧缩的货币政策,导致短期内对需求的减少,从而导致短期内经济的衰退和失业率的提高。因此经济衰退是由政府不恰当的政策所引起,而不是由于经济本身所引起。弗里德曼认为,私人经济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国家经济政策会破坏这种稳定性,因此政府应该采取“不作为”的态度,执行单一货币政策。
    金德尔伯格和特姆恩是从领导货币角度解释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衰退。他们认为,世界经济要想保持稳定,必须拥有一种‘稳定器’,即某个国家要能负责为亏本商品提供市场,让资本稳定地(不是逆循环地)流动,还必须在某种程度上管理汇率结构,并对各国国内货币政策进行一定程度的协调而且当货币制度呆滞不灵陷入困境时,它能为提供清偿能力建立某种再贴现的机制。在20世纪30年代,没有一个领导性的货币,各国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因此缺乏有关于汇率的有约束力的协议。各国将本国国内经济目标摆在首位,易于利用汇率的自由波动推行竞争性贬值这一“以邻为豁”的经济政策,从而造成国际经济秩序的混乱,导致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衰退。

  • 第17题:

    凯恩斯认为经济萧条是因为社会发展的必然。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早期的凯恩斯主义者相信货币政策是()的,他们所基于的事实是()。

    • A、无效,大萧条期间名义利率低于1%;
    • B、有效,大萧条期间名义利率低于1%;
    • C、无效,大萧条期间实际利率低于1%;
    • D、有效,大萧条期间实际利率低于1%。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什么是周期性失业?凯恩斯是如何解释需求不足原因的?


    正确答案:周期性失业是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一般出现在萧条阶段。凯恩斯将总需求分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取决于国民收入水平和边际消费倾向,投资需求取决于预期的利润率(即资本的边际效力)与利息率水平。因为边际递减规律的作用,在经济萧条时期,两种需求都不足,从而总需求不足,导致失业。

  • 第20题:

    凯恩斯是如何解释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的?


    正确答案: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对大萧条提供了一种思考的框架和解释。
    (1)宏观经济的波动主要由有效需求的变动引起。从短期看,有效需求决定产出与就业,经济衰退归咎于有效需求不足。
    (2)经济中存在引起经济周期的内在力量,乘数可以解释对需求的冲击如何被扩大以及如何导致产出更大地变动。边际消费倾向越高,投资的乘数作用越大,经济的波动就越大。
    (3)流动性偏好可以解释货币政策如何影响利率和有效需求,即货币并不是中性的。
    (4)心理预期在影响消费和投资方面具有重要性。凯恩斯认为投资者具有动物精神——外生的或自然的对经济状况的乐观和悲观的情绪波动,这些情绪波动是造成需求和产出变化的主要因素。

  • 第21题:

    单选题
    早期的凯恩斯主义者相信货币政策是()的,他们所基于的事实是()。
    A

    无效,大萧条期间名义利率低于1%;

    B

    有效,大萧条期间名义利率低于1%;

    C

    无效,大萧条期间实际利率低于1%;

    D

    有效,大萧条期间实际利率低于1%。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凯恩斯认为经济萧条的原因是?()
    A

    制度落后

    B

    利益驱使

    C

    社会环境

    D

    需求不足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如何解释工资黏性的?

    正确答案: 西方经济学对于工资黏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解释:
    (1)劳动工资合同论。在一些行业中,由于工会的力量,往往可能签订较有利于雇员的工资合同。这些合同通常附加工资随生活费上涨而增加,而当经济衰退时工资率并不随之削减的条款。
    (2)隐含合同论。除正式合同外,雇主与雇员之间可能达成工资率相对固定、不随经济波动调整的默契。隐含合同意味着工资率将不随劳动市场供求的波动而变化。在经济不景气时,企业可能支付给雇员高于市场一般水平的工资。作为回报,在经济高涨时,雇员也只能留在该企业,接受低于其他企业的工资率。
    (3)“局内人-局外人”理论。该理论解释了为什么在较高失业率情形下企业不降低新雇员薪酬的现象。该理论认为,每个企业对新雇员(局外人)的培训通常是由在职雇员(局内人)来完成的。在职雇员担心这会影响他们与企业讨价还价的地位或者分量而不愿培训新雇员。如果企业支付新雇员的工资低,经培训掌握了技能的雇员就可能被出高薪的企业“挖走”。因此,企业只能通过向新、老雇员支付相同的报酬来解决这一矛盾。
    (4)效率工资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一定限度内,企业通过支付给雇员比劳动市场出清时更高的工资率,可以促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获得更多的利润。一般地说,效率工资取决于其他企业支付的工资与失业率水平。社会上没有哪个企业愿意率先降低工资,这样做只会降低雇员的劳动积极性,而且最好的雇员可能会被其他企业吸引走。因此,效率工资的调整过程是缓慢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大萧条以后,为资本主义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的经济理论是()
    A

    凯恩斯的政府干预理论

    B

    新自由主义取消政府干预理论

    C

    亚当•斯密的“小政府”理论

    D

    古典经济学派的限制政府干预理论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