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刻入《三希堂法帖》的有() ”相关问题
  • 第1题:

    现在所见我国最早的法帖是北宋刻的()。

    • A、《三希堂法帖》
    • B、《乐善堂帖》
    • C、《淳化阁帖》

    正确答案:C

  • 第2题:

    刻入《三希堂法帖》的有()

    • A、《行书诗十首》
    • B、《相见帖》
    • C、《苦雨帖》
    • D、《寝喜帖》

    正确答案:A,B,C

  • 第3题:

    《三希堂法帖》其中因有《伯远帖》、()、《中秋帖》三种珍贵墨迹,故命其收藏室为“三希堂”。

    • A、《《快雨时晴帖》
    • B、《大观帖》
    • C、《停雨馆贴》

    正确答案:A

  • 第4题:

    三希堂法帖不包括()。

    • A、《大观帖》
    • B、《伯远帖》
    • C、《中秋帖》
    • D、《快雪时晴帖》

    正确答案:A

  • 第5题:

    三希堂法帖的“三希”是指()

    • A、晋代王恂的《伯元帖》
    • B、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
    • C、王献之的《中秋帖》

    正确答案:A,B,C

  • 第6题:

    什么是《三希堂法帖》?


    正确答案: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乾隆命梁诗正将清宫内府所藏历代法书编次摹勒,历时三年刻成。自魏晋至明末共三十二卷。因乾隆收得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殉《白远帖》三种墨迹,这三种墨迹也包括在刻帖内,所以就将刻帖称为《三希堂法帖》。

  • 第7题:

    问答题
    什么是《三希堂法帖》?

    正确答案: 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乾隆命梁诗正将清宫内府所藏历代法书编次摹勒,历时三年刻成。自魏晋至明末共三十二卷。因乾隆收得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殉《白远帖》三种墨迹,这三种墨迹也包括在刻帖内,所以就将刻帖称为《三希堂法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多选题
    刻入《三希堂法帖》的有()
    A

    《行书诗十首》

    B

    《相见帖》

    C

    《苦雨帖》

    D

    《寝喜帖》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三希堂法帖不包括()。
    A

    《大观帖》

    B

    《伯远帖》

    C

    《中秋帖》

    D

    《快雪时晴帖》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被乾隆称誉为三件稀世珍品之一、并收入《三希堂法帖》的《伯远帖》的作者是谁?

    正确答案: 是王珣。王珣,生于东晋穆帝永和六年,卒于东晋安帝隆安五年(公元三五○——四○一年),山东琅琊临沂(今山东费县东)人。是王导的孙子、是王洽的儿子、王献之的堂弟。字元琳,小名法护。累官辅国将军,吴国内史、尚书仆射、尚书令等职。善写行书、草书。《宣和书谱》称:“珣之草圣,亦有传焉。”说明王珣的草书是有很高造诣的。王珣的《伯远帖》,字体遒劲飘逸,似有汉魏遗意。与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不同,但又有某些相通的地方。明朝董其昌《画禅室随笔·题王珣真迹》认为其书法“潇洒古淡,东晋风流,宛然在目”。在世传的字帖中,晋人的墨迹极少。很多人认为:羲、献之传世墨迹多为后人所摹,唯独对《伯远帖》则无异议,认为这件稀世珍宝是目前所见存世最早的晋代书法真迹之一。在清朝灭亡后,此帖流入民间,后又抵押于香港某银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得知此事,以重金赎回,现存故宫博物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三希堂法帖的“三希”是指()
    A

    晋代王恂的《伯元帖》

    B

    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

    C

    王献之的《中秋帖》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名词解释题
    《三希堂法帖》

    正确答案: 中国清代官刻的一部大型丛帖。乾隆十二年(1747)大学士、吏部尚书梁诗正等人奉敕用内府所藏魏晋至明朝历代书迹选编摹勒,刻成《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32卷,至乾隆十八年(1753)完成,共收入历代书法家134人,书迹340件,刻石495块,原石今存北京北海公园阅古楼内。清高宗弘历(乾隆)喜好书画,曾将最珍爱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和王珣《伯远帖》合称“三希”,并在故宫养心殿内辟专室收藏,名曰“三希堂”;又曾命张照等将宫内收藏的书画作品整理著录,先后编成《石渠宝笈》共3编。《三希堂法帖》即由此得名。此帖收罗广泛,摹刻亦精,规模之大为其他朝代所未有,但其中伪迹甚多,后人评价不高。其初拓本纸墨、拓工、装裱皆精良,收藏价值较高,宣宗道光十九年(1839)在帖石上下边缘加刻花纹后,拓本遂粗率不足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三希堂法帖”是怎么回事?“三希堂法帖”中有没有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


    正确答案: 中国清代宫廷刻帖。刻于乾隆十二年(1747)。皇帝弘历敕命吏部尚书梁诗正、户部尚书蒋溥等人,将内府所藏历代书法作品,择其精要,由宋璋、扣住、二格、焦林等人镌刻而成。法帖共分32册,刻石500余块,收集自魏、晋至明代末年共135位书法家的300余件书法作品,因帖中收有被当时乾隆帝视为3件稀世墨宝的东晋书迹,即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而珍藏这3件稀世珍宝的地方又被称为三希堂,故法帖取名《三希堂法帖》。

  • 第14题:

    乾隆皇帝钦定的“三希堂法帖”,有哪一件不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 A、《中秋帖》
    • B、《快雪时晴帖》
    • C、《伯远帖》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三希堂法帖》


    正确答案:中国清代官刻的一部大型丛帖。乾隆十二年(1747)大学士、吏部尚书梁诗正等人奉敕用内府所藏魏晋至明朝历代书迹选编摹勒,刻成《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32卷,至乾隆十八年(1753)完成,共收入历代书法家134人,书迹340件,刻石495块,原石今存北京北海公园阅古楼内。清高宗弘历(乾隆)喜好书画,曾将最珍爱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和王珣《伯远帖》合称“三希”,并在故宫养心殿内辟专室收藏,名曰“三希堂”;又曾命张照等将宫内收藏的书画作品整理著录,先后编成《石渠宝笈》共3编。《三希堂法帖》即由此得名。此帖收罗广泛,摹刻亦精,规模之大为其他朝代所未有,但其中伪迹甚多,后人评价不高。其初拓本纸墨、拓工、装裱皆精良,收藏价值较高,宣宗道光十九年(1839)在帖石上下边缘加刻花纹后,拓本遂粗率不足观。

  • 第16题:

    古代有《三希堂法帖》,此“三希”指的是:王珣的()、王羲之的()、王献之的()。


    正确答案:《伯远帖》;《快雪时晴帖》;《中秋帖》

  • 第17题:

    被称为“三希堂”法帖的是()。①《快雪时晴帖》②《平安帖》③《中秋帖》④《伯远帖》

    •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单选题
    被称为“三希堂”法帖的是()。①《快雪时晴帖》②《平安帖》③《中秋帖》④《伯远帖》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三希堂法帖”是怎么回事?“三希堂法帖”中有没有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

    正确答案: 中国清代宫廷刻帖。刻于乾隆十二年(1747)。皇帝弘历敕命吏部尚书梁诗正、户部尚书蒋溥等人,将内府所藏历代书法作品,择其精要,由宋璋、扣住、二格、焦林等人镌刻而成。法帖共分32册,刻石500余块,收集自魏、晋至明代末年共135位书法家的300余件书法作品,因帖中收有被当时乾隆帝视为3件稀世墨宝的东晋书迹,即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而珍藏这3件稀世珍宝的地方又被称为三希堂,故法帖取名《三希堂法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填空题
    古代有《三希堂法帖》,此“三希”指的是:王珣的()、王羲之的()、王献之的()。

    正确答案: 《伯远帖》,《快雪时晴帖》,《中秋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现在所见我国最早的法帖是北宋刻的()。
    A

    《三希堂法帖》

    B

    《乐善堂帖》

    C

    《淳化阁帖》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三希堂法帖》其中因有《伯远帖》、()、《中秋帖》三种珍贵墨迹,故命其收藏室为“三希堂”。
    A

    《《快雨时晴帖》

    B

    《大观帖》

    C

    《停雨馆贴》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阅古楼中珍藏有《三希堂法帖》石刻多少方?包含了自魏晋至明代多少位书法名家的作品?

    正确答案: 495方;135位。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