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试论柳公权的人品及其书法艺术风格。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选项中,深受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作品影响的书法家是()

    • A、柳公权
    • B、何绍基
    • C、王羲之
    • D、张旭

    正确答案:B

  • 第2题:

    颜真卿和柳公权都是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书法肉丰骨少,以筋取胜,柳公权的书法骨多肉少,以骨取胜。后人用哪四个字来总结两位书法家的风格。


    正确答案:颜筋柳骨

  • 第3题:

    试论龚自珍诗歌的艺术风格。


    正确答案: (1)龚自珍是才气过人而又得风气之先的文学家兼思想家。他敏感多情,哀乐过人,比当时其他诗人更为饱经忧患,更深切地感受着时代所给予他精神上、心灵上的震颤和痛苦。他将内心世界的种种矛盾:怨愤中夹杂着豪迈,感伤中包容着热情,颓唐而又执著,郁闷的同时又憧憬着理想一一熔铸于他的诗作中,使其作品成为那个时代士人情思的杰出表现者。
    (2)“少年”与“童心”是龚诗中引人注目的意象。这意象是他心目中青春生命和理想的象征,是与污浊的现实隔绝的纯真世界;他对人才被压抑的愤懑,对人才的赞美、强烈渴望和呼唤;对现实的批判锋芒、激荡的内心冲突、狂傲的性格等,都构成了他诗中最动人的内容,将历史与文化转折时期敏感士人的内心世界表现得声情沉烈,悱恻动人。
    (3)龚诗多抒发主观情感之作,想象丰富奇诡,语言璀璨瑰丽而又具有狂霸之气,形成了“幽想杂奇悟”“哀艳杂雄奇”、“郁怒情深两擅场”的迷人风格,受到清末民初众多文学家的喜爱甚或迷恋,影响非常深广。

  • 第4题:

    试论柳公权的人品及其书法艺术风格。


    正确答案: 生于唐代宗大历十三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人。“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谓法矣。”一句话戳到了穆宗的痛处。楷书柳体成为一千多年来流行的四大书体之一。代表作是《金刚经》、《玄秘塔碑》、《兰亭诗帖》。

  • 第5题:

    简述钟繇在书法上的贡献及其艺术风格。


    正确答案: 钟繇,字元常,三国时代颖川长社人。他在书法上的贡献超过了一般的书法家,甚至淹没了他在政治上的名声。钟繇对书法的贡献,主要是创立了真书、正书。他以自己的慧眼加书法功力,将隶变楷,从“法”字上改变尚扁尚平的字体,从章法上改变行近字远的布白,从笔法上改变蚕头燕尾的书写方式,把隶书的整齐方正美变为楷书的纵横可象的力度美,韵味更浓更醇。从隶到楷这一书风的转折,艺术的腾飞,表现了魏晋时代美学的新追求是“情驰神纵,超逸优游”。“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钟繇在书法理论上这一名言,成了
    中国书法美学的至理名言。钟繇用自己革新隶书,创造楷书的实践,把一幅幅笔迹界破空间的纸帛,创造成魏晋时代文人追求自然美,追求个性解放、人心留美的楷书范品。传世刻本有《贺捷表》、《宣示表》、《荐季直表》,成了雄视百代的无价之宝。

  • 第6题:

    试论《世说新语》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


    正确答案: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品,是现存志人小说的最高成就。
    思想内容:反映了士族阶层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方式。大多篇章是描述魏晋风度,名士风流,士族文人放荡的言行,名士奇特的举动和玄妙的清淡;反映魏晋时期社会的黑暗、政治的腐败和统治集团的残暴与荒淫。
    艺术风格:
    一.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善于采用多种表现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而且只有短小的文字,却能将事件的中心突出,以特征性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精神面貌。如《俭啬》以典型事件,典型动作描绘人物的个性。《岔狷》篇描写王蓝田性急之事,以动作来刻画他的性格特征。
    二.语言精练,简约含蓄,隽永传神,既有典雅的辞句,又有生动的口语,善于将语言写得逼似人物身份。

  • 第7题:

    试论温庭筠《菩萨蛮》二首的艺术风格。


    正确答案:一.温庭筠是“词为艳科”的始作俑者,领导了五代词的发展趋向。他的两首有名的〈菩萨蛮〉词,写美女的体态装饰及其闺阁情思。
    二.不作明白的叙述,而以物象的错综排比和音声的抑扬长短,增加直觉印象的美感,引人产生一种深美的联想,成功地把形象鲜明的物语、景语与难以琢磨的情语融合在一起,使所要表现的难以言状的心绪,转化成可感的优美物象。“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通过将美女起床、梳洗的懒散的动作,把一种本来难以琢磨的闺阁情思,表现的可感知。
    三.温庭筠的词常以静态的描绘代替抒情,尤着力于细部的重彩描绘,富有装饰性,而且善于用暗示的手法,造成了含蓄的效果。如“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美人的情思是希望和他心爱的人成双成对,作者用一种含蓄的手法表现出来。

  • 第8题:

    问答题
    柳公权书法作品的风格特征是什么?

    正确答案: 柳公权是晚唐著名书法家,幼承家学,后受初唐四家及颜真卿影响,遂生新意,自成一家,以楷书名世,世称柳体。他的楷书与颜真卿有很大差别,有“颜筋柳骨”之称。其楷书用笔坚挺瘦削,强调起、收笔与转折处的顿按,呈明显的隆起结节的华饰现象;结体中宫收紧,四方开张。其行书《蒙诏帖》气势奔腾,用墨枯涩虚松,但内力充溢,有“满纸烟云”之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试论述赵孟頫的书法特征及其所领导的古典主义书法潮流在中国书史上产生的深远影响。

    正确答案: 赵孟頫的大楷书汲取李邕书碑的要领,既得流美风姿,又存遒健节气,正在晋人的神韵之外,又具有唐人的法式。其小楷极具特,用笔极为清熟,结体妍丽飘逸,用笔遒劲,深得晋人神髓。其行草书被世上称作成绩最大者,对后代的影响也是以行草。传世作品有《兰亭十三跋》《回走来辞卷》《赤壁赋》《雪晴
    云集帖》,既严守古法,又纵横飘逸。赵孟頫高举复兴古法的旗帜,使得元代书法在南宋一百多年的萧条之后重新复苏,并且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赵孟頫的书法观是以向晋人之书的出色回归为指向的,他反对学书从颜真卿入手,指出直溯东晋二王,并在实践中全面复古,他的贡献不仅在书法创作上,还在于他的书学思想中有很多精僻的见解,提出书法以用笔为上,结字亦须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成为元代以后书论中的著名论断,提示了书法艺术的本质,他的复古也正是从笔法入手,他强调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他提出笔法第一、结字第二的观点,这是书法作为传统艺术得以传承的重要条件,不仅在元代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天仍是指导书法实践的名言。赵孟頫在书法史上的贡献是杰出的,在元代影响了一大批人,形成了风格鲜明的赵派书家群,使得元代书坛在赵氏书风之下,他的书法还影响到明代,其书风影响到三个世纪之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唐代颜真卿的书法世称“颜体”,柳公权的书法世称“柳体”,他们两人的不同艺术风格,可用“____”一词来概括。

    正确答案: 颜肥柳瘦
    解析:
    颜真卿把篆隶笔法用于楷行草书,又把楷书的横画写得细瘦,把点、竖、撇、捺写得肥壮,世称“颜体”;柳公权与颜真卿并称“颜柳”,他有意避开颜体竖画的肥壮,把横竖画都写得均匀硬瘦,把点画写得如刀切一般,独创“柳体”,世称“颜肥柳瘦”。

  • 第11题:

    填空题
    唐代颜真卿与柳公权的书法风格被合称为“()”。

    正确答案: 颜肥柳瘦/颜筋柳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钟繇在书法上的贡献及其艺术风格。

    正确答案: 钟繇,字元常,三国时代颖川长社人。他在书法上的贡献超过了一般的书法家,甚至淹没了他在政治上的名声。钟繇对书法的贡献,主要是创立了真书、正书。他以自己的慧眼加书法功力,将隶变楷,从“法”字上改变尚扁尚平的字体,从章法上改变行近字远的布白,从笔法上改变蚕头燕尾的书写方式,把隶书的整齐方正美变为楷书的纵横可象的力度美,韵味更浓更醇。从隶到楷这一书风的转折,艺术的腾飞,表现了魏晋时代美学的新追求是“情驰神纵,超逸优游”。“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钟繇在书法理论上这一名言,成了
    中国书法美学的至理名言。钟繇用自己革新隶书,创造楷书的实践,把一幅幅笔迹界破空间的纸帛,创造成魏晋时代文人追求自然美,追求个性解放、人心留美的楷书范品。传世刻本有《贺捷表》、《宣示表》、《荐季直表》,成了雄视百代的无价之宝。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唐代颜真卿与柳公权的书法风格被合称为“()”。


    正确答案:颜肥柳瘦/颜筋柳骨

  • 第14题:

    将“盛唐气象、个人品格和高超艺术手段达到完美统一”的大书法家是()。

    • A、欧阳询
    • B、颜真卿
    • C、柳公权
    • D、张旭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欧阳询的书法艺术风格及其代表作。


    正确答案: 欧阳询之楷书,在隋碑朴茂峻整之基础上,另辟蹊径,用笔刻利,锋锷森森,结字严谨庄重,间架坚实平衡,妍紧拔群,章法规矩适当。代表作是《九成宫醴泉铭》。

  • 第16题:

    试论苏轼的书法艺术。


    正确答案:这是一位中国文化史上的全才,诗词、文、书、画俱绝,又是一位奇人,生于忧患,命运坎坷,但为人豁达,豪逸。苏轼在宋代书坛是“四家”之首。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其思想的核心是儒家的中庸。苏轼在书法艺术史上是宋元尚意书风的雄杰者。苏轼的书法美学思想散见于其诗文和词中。苏轼的代表作是早期的《治平帖》、中年的《黄州寒食诗》等。

  • 第17题:

    下列属于中国书法最为辉煌灿烂时期的书法家是()。

    • A、钟繇
    • B、王羲之
    • C、王献之
    • D、柳公权

    正确答案:A,B,C

  • 第18题:

    柳公权书法楷书作品的风格特征是什么?


    正确答案:用笔坚挺瘦削,强调起、收笔与转折处的顿按,呈明显的隆起结节的华饰现象;结体中宫收紧,四方开张。

  • 第19题:

    多选题
    中国书法是随着中国文字的产生而产生的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在漫长的发展史上涌现出一在批杰出的书法家,其中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有(  )。
    A

    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张旭、怀素

    B

    颜真卿、柳公权、苏轼、怀素、虞世南

    C

    颜真卿、柳公权、黄庭坚、欧阳询、虞世南

    D

    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米芾、王羲之


    正确答案: C,D
    解析:
    颜真卿,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其所创“颜体”对后世影响巨大,代表作有楷书《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行草书《祭侄稿》、《裴将军帖》等;柳公权,唐朝最后一位著名书法家,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自创一体,有“颜筋柳骨”之称;欧阳询,唐初著名书法家,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其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自创欧体,代表作有《九成宫醴泉铭》、《行书千字文》等;张旭,唐代书法家,善草书,与怀素并称“颠张醉素”,代表作有《肚痛帖》、《古诗四帖》等;怀素,唐代杰出的书法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代表作有《自叙帖》、《食鱼帖》等。苏轼、黄庭坚、米芾皆为北宋书法家。

  • 第20题:

    问答题
    试论柳公权的人品及其书法艺术风格。

    正确答案: 生于唐代宗大历十三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人。“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谓法矣。”一句话戳到了穆宗的痛处。楷书柳体成为一千多年来流行的四大书体之一。代表作是《金刚经》、《玄秘塔碑》、《兰亭诗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颜真卿和柳公权都是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书法肉丰骨少,以筋取胜,柳公权的书法骨多肉少,以骨取胜。后人用哪四个字来总结两位书法家的风格。

    正确答案: 颜筋柳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欧阳询的书法艺术风格及其代表作。

    正确答案: 欧阳询之楷书,在隋碑朴茂峻整之基础上,另辟蹊径,用笔刻利,锋锷森森,结字严谨庄重,间架坚实平衡,妍紧拔群,章法规矩适当。代表作是《九成宫醴泉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颜真卿、柳公权对书法发展的贡献如何?“颜筋柳骨”是什么意思?

    正确答案: 唐代初期的欧阳询、虞世南是由隋入唐的书家,初唐已是他们活动的后期,他们继承、总结、发展了隋代书艺,形成初唐楷书规范,尤其在楷书的结体上,开有唐一代之风。
    其后褚遂良在初唐的基础上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上承欧、虞之绪,下开颜、柳之风。盛唐李邕的书法已有出新之势,其书在行楷之间,“初学右军行法,既得其妙,复乃摆脱旧习,笔力一新。李阳冰谓之书中仙手”。(《宣和书谱》)李邕之新在于他以新的体势,使行楷入碑,是盛唐时期成就特出的书家。稍后的颜真卿、柳公权在结体和笔法上向前又拓展了一步,变革初唐楷书法规,从王羲之书风里彻底解脱出来,成就了真正属于唐代楷书的形式规范,创造了典型的唐楷艺术形象,开拓出全新的艺术境界。颜、柳之中,以颜真卿的成就最卓著,贡献最大,影响最深远,他是继东晋王羲之之后,在中国书坛上影响最大的书家。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出身于书香名门,开元年间举进士,累官至监察御史,因忤权臣杨国忠而出任平原太守,故世称“颜平原”。唐代宗时任刑部尚书,封爵鲁郡开国公,故又称“颜鲁公”。身历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是由盛唐入中唐的杰出书家。他政治上拥护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在平原太守任中,曾与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联合起兵镇讨安禄山叛乱,其兄、侄兵败被杀,颜真卿在“父陷子死,巢倾卯覆”的极端悲愤的情况下,纵笔直书了被元代鲜于枢誉为“天下行书第二”的《祭侄稿》。他的另一篇行草名作《刘中使帖》则是得悉克服叛军胜利后,身心欣慰之作,感情奔放,笔锋刚健挺拔,“神彩艳发,龙蛇生动”(米芾),观其书“如见其人,端有闻捷慨然效忠之态”。李希烈叛乱后,颜真卿受命劝降,他坚贞一志,终被李希烈杀死狱中。颜真卿一生忠烈,不畏权奸。曾当面与谄媚权奸的郭英义进行斗争,并致书斥责,这就是《与郭仆射书》即《争座位帖》,矜怒之气,发于内而行于笔,全篇一气呵成。字写得奇古豪宕,“字相连属,诡异飞动”,米芾评为“颜书第一”。颜真卿的行草书,情志意绪与书法形式高度融合,产生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深为后世所重。书如其人,书品与人品一致,人与书俱为后世传颂。
    颜真卿善楷、行、草,他创立的“颜体”书艺特征,在楷书上流露的更充分。他的父、母双系都是数世善书之家,学有家传。三十五岁时曾从张旭学书,有张旭与颜真卿谈论笔法的《笔法十二意》传世。关于颜书的来源,历来说法不一,苏轼说他的《东方朔画赞》法王羲之,有的说他的书学源于北碑以至篆籀,还有的说他学褚。唐代书法在欧、虞之后,民间书法已经形成变革的趋势,颜真卿在这种气候之中博采众家之长而熔为一炉,又从民间书法中吸取营养,突破王羲之和欧、虞、褚以来的规范,另辟蹊径,从笔法、结体、章法进行全面变革。“颜公变法出新意”的价值在于“自魏晋及唐初诸家皆归櫽栝”,他的书艺包容篆籀笔意,又有北碑的拙朴严正之风,一扫秀润清雅遗风,创造了大气磅礴、雄厚刚健的“颜体”风格,是我国书法史上一次重大变革。
    一般认为“颜体”书风经历了三个阶段。早期的《千福寺多宝塔碑》、《东方朔画赞》,笔法方峻,转处用折,虽有个人风格但颜体特点还不十分明显。六十二岁写的《麻姑仙坛记》用笔易方为圆,转处用转,横画轻而竖划重,竖画带弧形。巧用藏锋和中锋,“蚕头燕尾”式的笔法特征已很鲜明。字字厚重,运笔的起伏、提按变化节奏较初唐三家更为丰富,有力透纸背之感。结体上变欹侧为端正,左右对称,正面取势的特点十分突出。中心舒展,气度宽宏。显然颜体风格已经形成。晚期的《告身墨迹》和《颜家庙碑》等,更为成熟老辣,用笔雄杰而厚重,结体更趋端严朴拙,字距紧奏,布局茂密,点画行间气意充满,整体上庄重正大的气象达到顶峰。
    “颜体”书艺突破前人规范很明显,米芾佳美王羲之和初唐欧、虞,而批评颜真卿“无平淡之趣,大抵颜、柳挑踢,为后世丑怪恶札之祖,从此古法荡无遗矣”。这正从反面说明颜、柳变古创新的贡献所在。颜书在建树上是明显的,他形成了一整套新笔法,使唐楷在用笔上跨入一个新的阶段。又创造了唐楷成熟时期的典型形象和艺术境界,把唐楷的发展推向高峰。苏轼说:“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苏轼的话颇有眼力,颜真卿对书法艺术发展的贡献是开拓性的。柳公权善楷、行、草书,“柳体”的特点在他的楷书上流露得较充分。楷书代表作有《李晟碑》、《金刚经》、《符璘碑》、《神策军碑》、《大达法师玄秘塔碑》等。《神策军碑》是柳公权六十五岁时的作品,精练苍劲,神完气足,为传世柳书最佳者。柳书用笔方圆并运而以方为主,强调顿挫,筋骨开张,舒展爽利。撇轻捺重,变化分明。钩挑皆回锋起踢,转折处提笔另起而有棱角。结字不同于欧字的紧严,亦不同于颜字的宽博,而是中宫攒聚紧结,横竖画放纵舒长,从而造成疏密、虚实、黑白、散聚等对比和相互烘托。字的外形有高低伸缩变化,仪态丰富,颇有情致。与初唐欧、虞、褚三家和颜书相比,柳字楷法自成格局,是晚唐富有创造性的杰出书家。
    唐楷自褚遂良开始,在用笔上向丰富多姿上变化,中经李邕、张旭,到颜、柳,完成了唐楷笔法的一整套新规范。近代书家沈尹默先生在研究了唐代各个时期的书家用笔规律后说:“发现他们用笔有一拓直下和非一拓直下(行笔有起伏、轻重、疾徐)之分,欧虞属于前者,怀素属于后者。前者是二王以来的旧法,后者是张长史、颜鲁公以后的新法。”由张旭到颜真卿、柳公权的主要贡献就是破旧立新,开拓新局面。唐楷笔法到颜、柳手里,使点线更富于立体感、节奏感,更能表达书家的主观情志意绪,更有性格化的色彩。总之,颜、柳将唐楷书艺推向高峰的功绩是划时代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多选题
    下列书法家中,唐代书法家有()。
    A

    欧阳询

    B

    颜真卿

    C

    柳公权

    D

    王羲之


    正确答案: A,C
    解析: 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故排除D。ABC都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故本题答案选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