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答中世纪基督教的儿童观。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中世纪的儿童观:儿童是()。

    A无罪的

    B有罪的

    C天真的

    D善良的


    参考答案:B

  • 第2题:

    下列哪些观念属于中世纪西欧的儿童观()。

    • A、性恶论
    • B、性善论
    • C、儿童中心
    • D、预成论

    正确答案:A,D

  • 第3题:

    中世纪的儿童观认为()能驱除儿童内在的恶性。


    正确答案:体罚

  • 第4题:

    比较分析人文主义教育家与中世纪基督教教会的儿童观及其主导下的教育。


    正确答案: (1)中世纪的教会把儿童看作是赎罪的羔羊,尽量压制摧残他们的身心。人文主义教育家则提出儿童是正在成长和发展的新人,父母要热爱、培养他们,创造良好的环境,让他们自然、愉快、积极、健康地成长。
    (2)教会对儿童的教育,是对他们灌输宗教意识,麻醉和禁锢他们的头脑,使儿童死气沉沉、贫乏无知。人文主义教育家则强调通过智育、体育、美育和道德教育促进儿童全面、和谐的发展。
    (3)在教学方法上,中世纪教会教育要儿童盲目信仰宗教、死记硬背教条、压制儿童独立思考。人文主义教育家则强调幼儿教学必须考虑儿童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亲眼看、亲耳听、亲手做,以取得教学的预期效果,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

  • 第5题:

    西欧中世纪的儿童观包括性恶论和()。


    正确答案:预成论

  • 第6题:

    简述中世纪基督教教会的儿童观。


    正确答案: 中世纪的教会把儿童看作是赎罪的羔羊,尽量压制摧残他们的身心。

  • 第7题:

    简答中世纪基督教的儿童观。


    正确答案:教育的三个阶段:①0-8岁,家庭教育阶段,受母亲教育,主要学习宗教知识、道德教育和身体的养护与锻炼。
    ②8-14岁,礼文教育阶段,贵族之家按其等级将儿子送入高一级贵族的家中充当侍童,侍奉主人和贵妇。
    ③14-21岁,侍从教育阶段,重点学习"骑士七技"。

  • 第8题:

    填空题
    中世纪的儿童观认为()能驱除儿童内在的恶性。

    正确答案: 体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答中世纪基督教的儿童观。

    正确答案: 教育的三个阶段:①0-8岁,家庭教育阶段,受母亲教育,主要学习宗教知识、道德教育和身体的养护与锻炼。
    ②8-14岁,礼文教育阶段,贵族之家按其等级将儿子送入高一级贵族的家中充当侍童,侍奉主人和贵妇。
    ③14-21岁,侍从教育阶段,重点学习"骑士七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西欧中世纪的儿童观包括性恶论和()。

    正确答案: 预成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比较人文主义教育家与中世纪基督教教会的儿童观。

    正确答案: 1.中世纪的教会,把儿童看作是赎罪的羔羊,尽量压制摧残他们的身心。
    2.人文主义教育家则提出儿童是正在成长和发展的新人,父母要热爱、培养他们,创造良好的环境,让他们自然、愉快、积极、健康地成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西欧中世纪儿童教育的儿童观与教育状况。

    正确答案: 第一、西欧中世纪的儿童观
    性恶论:鼓吹人生来性恶,要想净化灵魂,得到未来天堂的幸福,应当从幼年起就抑止儿童嘻笑欢闹、游戏娱乐的愿望。
    预成论:预成论否定儿童与成人差异,否认儿童身心发展的节律性、阶段性。忽视儿童的爱好及需要,对儿童的要求整齐划一,方法简单粗暴。
    第二:教育状况:
    基督教会的学前教育: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基督徒;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家庭熏陶、参加社会活动、欣赏音乐
    世俗封建主的学前教育:建立宫廷学校,为王宫贵族服务,主要学习“七艺”(文法、修辞学、辨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建立骑士早期教育:培养军事人才,出生至7岁培养体格道德;7岁至14岁培养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弈棋和吟诗);14至21岁侍奉领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答中世纪大学的主要特色
    中世纪大学的主要特色有:
    (1)在管理体制上主要分为“学生大学”和“先生大学”两种类型。
    (2)大学的内部组织机构是学院,一般按学科分为文学、法学、医学和神学四个学院。
    (3)逐步形成了稳定的课程体系。
    (4)主要采用讲解和辩论的教学方法。
    (5)大学学习一般分为“学士”(4——6年)和“硕士”(6——10年)两个主要阶段。

  • 第14题:

    中古时期,基督教会倡导性善论的儿童观及畏神禁欲的教育。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5题:

    中世纪以前的儿童观是什么?系统地对儿童进行研究始于什么时间?具有代表性的儿童观有哪些?


    正确答案:中世纪以前,人们多半认为儿童是成人的雏形,是“小型成人”,他们要接受成人式的训练,做成人要做的工作。他们很少拥有自己的权利,他们的存在也不受成人的重视。系统地对儿童进行研究始于19世纪末期。具有代表性的儿童观有: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教育必须贯彻适应自然的原则,所谓“适应自然”;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在出生时就如一块白板,一切知识和观念及行为模式都是从经验中获得的;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儿童是“高贵的野蛮人”,他们生来就被赋予了一套有序、健康成长的普遍进程表。教育必须顺应自然适应性原则。

  • 第16题:

    中世纪西欧,教育中体罚盛行,完全取消体育。导致这一结果的儿童观()。


    正确答案:性恶论

  • 第17题:

    比较人文主义教育家与中世纪基督教教会的儿童观。


    正确答案:1.中世纪的教会,把儿童看作是赎罪的羔羊,尽量压制摧残他们的身心。
    2.人文主义教育家则提出儿童是正在成长和发展的新人,父母要热爱、培养他们,创造良好的环境,让他们自然、愉快、积极、健康地成长。

  • 第18题:

    中世纪真正的黑暗时期是在()

    • A、基督教创立之初
    • B、基督教与其他宗教竞争的时候
    • C、基督教在中世纪最强盛的时候
    • D、西罗马帝国灭亡时期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在中世纪的西方教育中,有些典型的儿童观“原罪说”,提出者是()

    • A、天主教
    • B、基督教
    • C、伊斯兰教
    • D、佛教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问答题
    比较分析人文主义教育家与中世纪基督教教会的儿童观及其主导下的教育。

    正确答案: (1)中世纪的教会把儿童看作是赎罪的羔羊,尽量压制摧残他们的身心。人文主义教育家则提出儿童是正在成长和发展的新人,父母要热爱、培养他们,创造良好的环境,让他们自然、愉快、积极、健康地成长。
    (2)教会对儿童的教育,是对他们灌输宗教意识,麻醉和禁锢他们的头脑,使儿童死气沉沉、贫乏无知。人文主义教育家则强调通过智育、体育、美育和道德教育促进儿童全面、和谐的发展。
    (3)在教学方法上,中世纪教会教育要儿童盲目信仰宗教、死记硬背教条、压制儿童独立思考。人文主义教育家则强调幼儿教学必须考虑儿童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亲眼看、亲耳听、亲手做,以取得教学的预期效果,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中世纪基督教教会的儿童观。

    正确答案: 中世纪的教会把儿童看作是赎罪的羔羊,尽量压制摧残他们的身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中世纪西欧,教育中体罚盛行,完全取消体育。导致这一结果的儿童观()。

    正确答案: 性恶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中世纪以前的儿童观是什么?系统地对儿童进行研究始于什么时间?具有代表性的儿童观有哪些?

    正确答案: 中世纪以前,人们多半认为儿童是成人的雏形,是“小型成人”,他们要接受成人式的训练,做成人要做的工作。他们很少拥有自己的权利,他们的存在也不受成人的重视。系统地对儿童进行研究始于19世纪末期。具有代表性的儿童观有: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教育必须贯彻适应自然的原则,所谓“适应自然”;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在出生时就如一块白板,一切知识和观念及行为模式都是从经验中获得的;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儿童是“高贵的野蛮人”,他们生来就被赋予了一套有序、健康成长的普遍进程表。教育必须顺应自然适应性原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在中世纪的西方教育中,有些典型的儿童观“原罪说”,提出者是()
    A

    天主教

    B

    基督教

    C

    伊斯兰教

    D

    佛教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