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男性患者,于8月份突然发病,表现为发冷、寒战、高热、大汗而后缓解,隔日发作一次已两周,血涂片查到疟原虫。经氯喹抗疟治疗后症状迅速缓解,为防止复发,应采用的药物是A、奎宁B、乙胺嘧啶C、甲氟喹D、青蒿素E、伯氨喹

题目

27岁男性患者,于8月份突然发病,表现为发冷、寒战、高热、大汗而后缓解,隔日发作一次已两周,血涂片查到疟原虫。经氯喹抗疟治疗后症状迅速缓解,为防止复发,应采用的药物是

A、奎宁

B、乙胺嘧啶

C、甲氟喹

D、青蒿素

E、伯氨喹


相似考题
更多“27岁男性患者,于8月份突然发病,表现为发冷、寒战、高热、大汗而后缓解,隔日发作一次已两周,血涂片查 ”相关问题
  • 第1题:

    25岁男性患者,于8月份突然发病,表现为发冷、寒战、高热、大汗而后缓解,隔日发作一次已两周,血涂片查到疟原虫。经氯喹抗疟治疗后症状迅速缓解,为防止复发,应采用的药物是

    A.奎宁

    B.乙胺嘧啶

    C.甲氟喹

    D.青蒿素

    E.伯氨喹啉


    正确答案:E

  • 第2题:

    患者男性,25岁,家住沈阳,于12月突然发病,表现为发冷、寒战、高热、大汗后而缓解,隔日发作一次,已10天。体检:脾肋下1cm,余未见异常,末梢血化验:WBC5.0×109/L,N0.68,L0.32,Hb100g/L,血培养(-)。患者同年8月曾去海南旅游半个月。引起患者发热最可能的原因是下列哪种疾病

    A、疟疾
    B、败血症
    C、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
    D、伤寒
    E、急性血吸虫病

    答案:A
    解析:
    间歇性寒战、高热、大汗,规律性发作为疟疾的典型表现,并且有海南旅游史。

  • 第3题:

    患者男性,5岁,家住沈阳,于12月突然发病,表现为发冷、寒战、高热、大汗后而缓解,隔日发作一次,已10天。体检:脾肋下1cm,余未见异常,末梢血化验:WBC5.0×109/L,N0.68,L0.32,Hb100g/L,血培养(-)。患者同年8月跟父母曾去海南旅游半个月。引起患者发热最可能的原因是下列哪种疾病

    A、疟疾
    B、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
    C、败血症
    D、伤寒
    E、急性血吸虫病

    答案:A
    解析:
    间歇性寒战、高热、大汗,规律性发作为疟疾的典型表现,并且有海南旅游史。

  • 第4题:

    患者男,26岁,北方人。于12月突然发病,表现为发冷、寒战、高热,大汗后缓解,隔日发作一次,已12天。体检:脾肋下1cm,余未见异常。末梢血化验:WBC5.0×10/L,Hb100g/L,血培养(-)。患者同年7月曾去海南旅游半个月。该患者发热最可能的原因是

    A.伤寒
    B.疟疾
    C.败血症
    D.急性血吸虫病
    E.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答案:B
    解析:
    该患者有发冷、寒战、高热,大汗后缓解,隔日发作一次的临床表现.脾大,且Hb100g/L,贫血,有南方的疟疾接触史,故符合间日疟的诊断,故选B。

  • 第5题:

    患者,男,25岁,于8月份突然发病,表现为发冷、寒战、高热、大汗而后缓解,隔日发作一次,已2周。血涂片查到疟原虫,经氯喹抗疟治疗后症状迅速缓解。为防止复发,应采用的药物是

    A.奎宁
    B.乙胺嘧啶
    C.甲氟喹
    D.青蒿素
    E.伯氨喹啉

    答案:E
    解析:
    伯氨喹啉能杀灭红细胞外期原虫及配子体,故可防止复发和传播。故E正确。而奎宁、青蒿素、甲氟喹等能迅速杀灭红内期原虫,治疗疟疾急性发作,控制疟疾症状。奎宁目前耐药性较高,目前已较少应用。青蒿素和甲氟喹用于耐氯喹疟疾发作的治疗。但它们不能杀灭红细胞外期原虫及配子体,不能阻止复发,故不能用作疟疾的预防和阻断传播。乙胺嘧啶对某些恶性疟及间日疟原虫的红外期有抑制作用,但对红内期的抑制作用则不显著,可用于疟疾预防,但不能防止疟疾患者的复发。故选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