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这是因为( )A.“长征精神”的内容永远不会发生变化B.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C.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D.“长征精神”决定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题目

2006年10月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这是因为( )

A.“长征精神”的内容永远不会发生变化

B.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

C.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D.“长征精神”决定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更多“2006年10月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长征 ”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1)它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消灭革命力量的企图,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2)通过长征,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了西北,这为迎接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新高潮准备了条件。
    (3)长征保存并锤炼了中国革命的骨干力量,这是党和红军极为宝贵的精华。
    (4)长征播撒了革命的火种。它向沿途的人民群众宣布,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才能翻身得解放。
    (5)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 第2题:

    (关于长征)我们说,红军在一方面说来是失败了,在另一个方面说来是胜利了。敌人在一个方面说来是胜利了,在另一个方面说来是失败。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1935年12月 毛泽东发表上述报告时,长征的情况如何?


    正确答案: 红一方面军已经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和陕北红军会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还在途中。

  • 第3题: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继承和弘扬好伟大的长征精神。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长征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 B、长征精神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长征的精神动力
    • C、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 D、1936年10月,红一、二、三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

    正确答案:D

  • 第4题: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讲到:在新长征的征途上,我们一定要把长征精神作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在全体人民特别是()中进行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坚持不懈地发扬光大,把长征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

    • A、青少年
    • B、党员
    • C、干部

    正确答案:A

  • 第5题:

    简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何明转危为安的关键。长征保存下来的,是灵力了千锤百炼的骨干,是党和红军的宝贵精华。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 是一部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史诗。它向全中国和诠释节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红军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现,是一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名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结束,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就开始了。
    1、保留了革命力量——抗日战争开始之后组建的八路军其主干就是长征北上的红一、二、四方面军.
    2、传播革命思想,撒播革命火种——解放大西南时期得到了地方群众的积极配合,这些群众实际上很多就是长征时期保留下来的党组织、红军伤病员组织起来的,势力虽不大,但是却在关键时候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加速了这些地区的解放进程.
    3、推动中国革命由国内战争向民族战争的转变——长征适应了中日民族矛盾转变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潮流,它以北上抗日为鲜明旗号,以大无畏的革命气势推动了中国新一轮革命高潮的到来

  • 第6题: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的()、()和福建的()、()等地出发,开始长征,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于甘肃的()、()地区,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胜利结束。


    正确答案:瑞金;雩都;长汀;宁化;会宁;静宁

  • 第7题:

    《长征组歌》是晨耕、生茂等根据肖华所作的组诗,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而创作的大型()。

    • A、歌剧
    • B、舞剧
    • C、声乐套曲
    • D、大合唱

    正确答案:C

  • 第8题:

    简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1)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消灭革命力量的企图,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2)通过长征,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了西北,这为迎接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新高潮准备了条件。
    (3)长征保存并锤炼了中国革命的骨干力量。尽管经过长征,革命的力量遭受严重损失,但是,这些保存下来的、经历了千锤百炼的骨干,是党和红军极为宝贵的精华。
    (4)长征播撒了革命的火种。它向沿途的人民群众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只有在中国**党的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才能翻身得解放。
    (5)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 第9题:

    填空题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地区会师,标志着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正确答案: 甘肃会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关于长征)我们说,红军在一方面说来是失败了,在另一个方面说来是胜利了。敌人在一个方面说来是胜利了,在另一个方面说来是失败。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1935年12月 毛泽东发表上述报告时,长征的情况如何?

    正确答案: 红一方面军已经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和陕北红军会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还在途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关于长征)我们说,红军在一方面说来是失败了,在另一个方面说来是胜利了。敌人在一个方面说来是胜利了,在另一个方面说来是失败。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1935年12月 毛泽东所说的敌我双方的胜利与失败各体现在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红军的失败表现在被迫离开原来的根据地,胜利表现为长征计划取得了胜利;敌人的胜利表现在占领了红军原来的根据地,失败表现在没有实现“围剿”“追剿”的目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1)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消灭革命力量的企图,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2)通过长征,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了西北,这为迎接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新高潮准备了条件。长征结束后,随着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开始了。
    (3)长征保存并锤炼了中国革命的骨干力量。尽管经过长征,红军由30万人减少到3万人左右,但是,这些保存下来的、经历了千锤百炼的骨干,是党和红军极为宝贵的精华。
    (4)长征播撒了革命的火种。它向沿途的人民群众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才能翻身得解放。
    (5)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意义重大,毛泽东在其著作中称赞:“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红军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包括()。

    • A、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 B、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 C、扩充了中国共产党的军事力量
    • D、铸就了长征精神

    正确答案:A,B,D

  • 第14题:

    胡锦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今天,我们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长征。在新长征的征途上,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你认为我们“在新长征的征途上”,应该继承和发扬哪些红军的长征精神()

    • A、不畏艰辛、艰苦奋斗、百折不挠、乐观向上
    • B、敢于反抗的斗争精神
    • C、航天精神
    • D、科学的研究精神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关于长征)我们说,红军在一方面说来是失败了,在另一个方面说来是胜利了。敌人在一个方面说来是胜利了,在另一个方面说来是失败。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1935年12月 毛泽东所说的敌我双方的胜利与失败各体现在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红军的失败表现在被迫离开原来的根据地,胜利表现为长征计划取得了胜利;敌人的胜利表现在占领了红军原来的根据地,失败表现在没有实现“围剿”“追剿”的目标。

  • 第16题: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1)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消灭革命力量的企图,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2)通过长征,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了西北,这为迎接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新高潮准备了条件。长征结束后,随着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开始了。
    (3)长征保存并锤炼了中国革命的骨干力量。尽管经过长征,红军由30万人减少到3万人左右,但是,这些保存下来的、经历了千锤百炼的骨干,是党和红军极为宝贵的精华。
    (4)长征播撒了革命的火种。它向沿途的人民群众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才能翻身得解放。
    (5)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 第18题:

    甘肃是中国工农红军25000里长征胜利的结束地。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地区会师,标志着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正确答案:甘肃会宁

  • 第20题:

    试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及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 (1)它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消灭革命力量的企图,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2)通过长征,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了西北,这为迎接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新高潮准备了条件。
    (3)长征保存并锤炼了中国革命的骨干力量。尽管经过长征,革命的力量遭受严重损失,但是,这些保存下来的、经历了千锤百炼的骨干,是党和红军极为宝贵的精华。
    (4)长征播撒了革命的火种。它向沿途的人民群众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才能翻身得解放。
    (5)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 (1)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消灭革命力量的企图,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2)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了西北,为迎接抗日救亡新高潮准备了条件。
    (3)保存并锤炼了中国革命的骨干力量。
    (4)播撒了革命的火种。
    (5)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试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及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 (1)它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消灭革命力量的企图,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2)通过长征,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了西北,这为迎接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新高潮准备了条件。
    (3)长征保存并锤炼了中国革命的骨干力量。尽管经过长征,革命的力量遭受严重损失,但是,这些保存下来的、经历了千锤百炼的骨干,是党和红军极为宝贵的精华。
    (4)长征播撒了革命的火种。它向沿途的人民群众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才能翻身得解放。
    (5)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甘肃是中国工农红军25000里长征胜利的结束地。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继承和弘扬好伟大的长征精神。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长征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B

    长征精神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长征的精神动力

    C

    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D

    1936年10月,红一、二、三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


    正确答案: B
    解析: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