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猴子共35只,他们一起去采摘水蜜桃。猴王不在的时候,一只大猴子一小时可采 15千克,一只小猴子一小时可采摘11千克。猴王在场监督的时候,每只猴子不论大小每小时都可多采摘12千克。有一天,采摘了8小时,其中只有第一小时和最后一小时有猴王在场监督,结果共采摘了4400千克水蜜桃。在这个猴群中,共有小猴子多少只?A.18B.20C.22D.24

题目

大小猴子共35只,他们一起去采摘水蜜桃。猴王不在的时候,一只大猴子一小时可采 15千克,一只小猴子一小时可采摘11千克。猴王在场监督的时候,每只猴子不论大小每小时都可多采摘12千克。有一天,采摘了8小时,其中只有第一小时和最后一小时有猴王在场监督,结果共采摘了4400千克水蜜桃。在这个猴群中,共有小猴子多少只?

A.18

B.20

C.22

D.24


相似考题
更多“大小猴子共35只,他们一起去采摘水蜜桃。猴王不在的时候,一只大猴子一小时可采 15千克,一只小猴子 ”相关问题
  • 第1题:

    布雷迪曾作过这样的实验,两只猴子各坐在自己被约束的椅子上,每隔一定时间通一次电,其中一只(A)猴子能自己断电而避免电击,另一只猴子(B)则不能,最终

    A.A得了溃疡病

    B.B得了溃疡病

    C.AB均得了溃疡病

    D.AB均未得病

    E.AB均得了高血压


    正确答案:B

  • 第2题:

    大小猴子共35只,他们一起去采摘水蜜桃。猴王不在的时候,一只大猴子一小时可采15千克,一只小猴子一小时可采摘11千克。猴王在场监督的时候,每只猴子不论大小每小时都可多采摘12千克。有一天,采摘了8小时,其中只有第一小时和最后一小时有猴王在场监督,结果共采摘了4400千克水蜜桃。在这个猴群中,共有小猴子多少只?( )
    A. 18 B. 20 C. 22 D. 24


    答案:B
    解析:
    设有小猴x只,则大猴有(35-x)只。有猴王监督的两个小时将多采集12X35X2 = 840 千克。8X[15X(35-x) +11x] + 840 = 4400,解得;x=20。

  • 第3题:

    学校组织秋游,关老师带领学生到动物园参观。大家参观猴山时发现老猴子抢小猴子的东西吃,于是纷纷议议论: “老猴子怎么抢小猴子的东西吃呢”,“它怎么不爱护小猴子呢” ,“猴子又不是人” “人有时候也会抢东西吃”…… 听着同学们的议论,老师若有所思。
    返校后,关老师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讨论,同学们踊跃发言。
    “老猴子抢小猴子的东西吃就是不对”
    “《动物世界》里面说,这是动物的生存竞争,属于动物的本能,无所谓好坏”
    “动物间可以这样,我们人可不能这样”
    关老师赞同道: “对!动物之间可以抢东西吃,而人不能,因为人类社会里讲文明的,我们要尊老爱幼。”
    小松站起来追问道: “有的人捕杀猴子,卖到酒店去,他们这样做,对吗?”
    关老师回答: “他们这样做是不对的,爱护动物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我们不能仅停留在保护动物的口号上,而应思考如何与动物和谐相处,做一个负责任、有爱心的人。”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关老师的教育行为。


    答案:
    解析:
    关老师的教育行为符合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要求。值得肯定。首先,关老师的行为体现了教书育人。教书育人要求老师在工作中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材料中关老师通过全班同学讨论学习,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良好品行。其次,关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关爱学生。关爱学生要求老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材料中关老师组织学生通过讨论学习,引导学生尊老爱幼,受气动物,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最后,关老师的行为体现了为人题表。为人师表要求老师坚守高粱情操,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材料中关老师以身作则,教育学生尊老爱幼,给学生树立榜样。总之,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崇高的老师职业道德,这种精神值得在国弘扬,需要每个老师学习

  • 第4题:

    《鸟弃儿》中,“鸟弃儿”是被()放在树杈上的。

    • A、一只大鸟
    • B、猴子
    • C、猎人

    正确答案:A

  • 第5题:

    在“精卫填海”的传说中,“精卫”是()。

    • A、人名
    • B、一只鸟
    • C、一只猴子
    • D、一条龙

    正确答案:B

  • 第6题:

    小朋友们听老师讲《猴子捞月》的故事,头脑中就会形成各种猴子的形象,如:老猴子沉稳持重,小猴子调皮灵活等,这是()。

    • A、符号表象
    • B、创造想像
    • C、再造想像
    • D、直觉思维

    正确答案:C

  • 第7题:

    单选题
    《鸟弃儿》中,“鸟弃儿”是被()放在树杈上的。
    A

    一只大鸟

    B

    猴子

    C

    猎人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小猴子看到月亮在水里,怕给森林带来危险,便首尾相连挂在树上捞月亮,但一碰到水面,水里的月亮就碎了。这时候老猴子说:“看,月亮在天上。”猴子们一看,原来月亮还在天上挂着呢。请发散思维尽量联想,谈谈你的启示。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材料:    学校组织秋游,关老师带领学生到动物园参观。大家参观猴山时发现老猴子抢小猴子的东西吃,于是纷纷议议论:“老猴子怎么抢小猴子的东西吃呢”,“它怎么不爱护小猴子呢” ,“猴子又不是人” “人有时候也会抢东西吃”…… 听着同学们的议论,老师若有所思。  返校后,关老师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讨论,同学们踊跃发言。  “老猴子抢小猴子的东西吃就是不对,《动物世界》里面说,这是动物的生存竞争,属于动物的本能,无所谓好坏”,“动物间可以这样,我们人可不能这样”……  关老师赞同道:“对!动物之间可以抢东西吃,而人不能,因为人类社会里讲文明的,我们要尊老爱幼。”  小松站起来追问道:“有的人捕杀猴子,卖到酒店去,他们这样做,对吗?”  关老师回答:“他们这样做是不对的,爱护动物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我们不能仅停留在保护动物的口号上,而应思考如何与动物和谐相处,做一个负责任、有爱心的人。”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关老师的教育行为。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小朋友们听老师讲《猴子捞月》的故事,头脑中就会形成各种猴子的形象:老猴子沉稳持重,小猴子调皮灵活……这是(   )。
    A

    符号表象

    B

    创造想象

    C

    再造想象

    D

    直觉思维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1题:

    .大小猴子共35只,他们一起去采摘水蜜桃。猴王不在的时候,一只大猴子一小时可采15千克.一只小猴子一小时可采摘11千克。猴王在场监督的时候,每只猴子不论大小每小时都可多采摘12千克。有一天,采摘了8小时,其中只有第一小时和最后一小时有猴王在场监督,结果共采摘了4400千克水蜜桃。在这个猴群中,共有小猴子多少只?

    A.18

    B.20

    C.22

    D.24


    正确答案:B
    【答案】B。解析∶设有小猴子x只,则大猴子有35-x只。有猴王监督的两小时将多采集12×35×2=840千克。8×[15(35-x)+11x]+840=4400,解得x=-20。

  • 第12题:

    材料:
    学校组织秋游,关老师带领学生到动物园参观。大家参观猴山时发现老猴子抢小猴子的东西吃,于是纷纷议论道:“老猴子怎么抢小猴子的东西吃呢?”“它怎么不爱护小猴子呢?”“猴子又不是人。”“人有时候也会抢东西吃。”……听着同学们的议论,关老师若有所思。
    返校后。关老师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讨论,同学们踊跃发言。
    “老猴子抢小猴子东西吃就是不对。”
    “《动物世界》里面说,这是动物的生存竞争,属于动物的本能,无所谓好坏。”
    “动物间可以这样,我们人可不能这样!”
    关老师赞同道:“对!动物之间可以抢东西吃,而人不能,因为人类社会是讲文明的,我们要尊老爱幼。”
    小松站起来追问道:“有的人捕杀猴子,卖到酒店去。他们这样做,对吗?”
    关老师回答:“他们这样做是不对的。爱护动物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我们不能仅停留在保护动物的口号上,而应思考如何与动物和谐相处,做一个负责任、有爱心的人。”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关老师的教育行为。


    答案:
    解析:
    关老师的行为是正确的,符合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 首先,关老师的行为体现了“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即教师要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材料中,关老师面对学生在动物园参观中的疑问,在返校后组织学生讨论,一方面教育学生要讲文明、尊老爱幼;另一方面总结出爱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不只是口号,引导学生做一个负责任、有爱心的人。
    其次,关老师的行为体现了“终身学习”的基本要求。即教师要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材料中,面对学生的疑问。教师没有进行说教,而是思索后组织学生自由讨论。
    最后,关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关爱学生”的基本要求。即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材料中,关老师对于学生不同的答案并没有给予否定,而是给予了尊重和赞同,维护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尊重了学生的人格。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认真反思,尊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 第13题:

    皮皮养的小猴子叫尼尔松先生。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4题:

    皮皮除了养了一只猴子,还养了一只什么动物?()

    • A、金鱼
    • B、兔子
    • C、小狗
    • D、马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在“精卫填海”的故事里,"精卫”是()

    • A、一个人
    • B、一只鸟
    • C、一只猴子
    • D、一条龙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布雷迪曾作过这样的实验,两只猴子各坐在自己被约束的椅子上,每隔一定时间通一次电,其中一只(A)猴子能自己断电而避免电击,另一只猴子()则不能,最终

    • A、A得了溃疡病
    • B、B得了溃疡病
    • C、AB均得了溃疡病
    • D、AB均未得病
    • E、AB均得了高血压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判断题
    皮皮养的小猴子叫尼尔松先生。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单选题
    在“精卫填海”的故事里,“精卫”是()
    A

    一个人

    B

    一只鸟

    C

    一只猴子

    D

    一条龙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小朋友们听老师讲《猴子捞月》的故事,头脑中就会形成各种猴子的形象,如:老猴子沉稳持重,小猴子调皮灵活等,这是()。
    A

    符号表象

    B

    创造想像

    C

    再造想像

    D

    直觉思维


    正确答案: C
    解析: 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形、图解、符号等非语言文字的描绘,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所形成的形象一般是以前已存在的;幼儿期主要以再造想象为主。幼儿通过听老师讲故事,在头脑中反映出新的形象就是再造想象。

  • 第20题:

    单选题
    皮皮除了养了一只猴子,还养了一只什么动物?()
    A

    金鱼

    B

    兔子

    C

    小狗

    D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