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 许某将一张作废的IC 卡插入银行的自动取款机试探,碰巧自动取款机显示能够取出现金,于是许某取出5000 元。许某将IC 卡冒充借记卡的欺骗行为在本案中起到了主要作用,因而构成诈骗罪B. 张某系汽车检修厂职工,发现自己将要检修的一辆公交车为仇人江某驾驶,便在检修时破坏了刹车装置,然后交付使用。江某驾驶该车时,因刹车失灵,导致与其他车辆相撞,造成三人死亡,一人重伤。由于张某不是对正在使用中的交通工具实施破坏手段,所以不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C. 唐某见高某迎面走来,担心自己的手提包

题目

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A. 许某将一张作废的IC 卡插入银行的自动取款机试探,碰巧自动取款机显示能够取出现金,于是许某取出5000 元。许某将IC 卡冒充借记卡的欺骗行为在本案中起到了主要作用,因而构成诈骗罪

B. 张某系汽车检修厂职工,发现自己将要检修的一辆公交车为仇人江某驾驶,便在检修时破坏了刹车装置,然后交付使用。江某驾驶该车时,因刹车失灵,导致与其他车辆相撞,造成三人死亡,一人重伤。由于张某不是对正在使用中的交通工具实施破坏手段,所以不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

C. 唐某见高某迎面走来,担心自己的手提包被高某夺走,便紧抓手提包。高某见唐某紧抓手提包,猜想包中有贵重物品,在与唐某擦肩而过时,当面用力夺走唐某的手提包。由于高某并非乘人不备而夺取财物,所以不构成抢夺罪

D. 邓某将汤某价值3 万元的戒指扔入海中,由于戒指本身没有被毁坏,邓某的行为不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BCD
【答案】:A、B、C、D
【详解】:A 项,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信用卡规定的解释》的规定,刑法规定的“信用卡”,是指由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具有消费支付、信用贷款、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电子支付卡。A 选项中用作废的IC 卡提取现金,符合《刑法》第196 条第1 款第(2)项的构成要件是典型的信用卡诈骗罪。B 项,破坏交通工具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的行为,并且足以使其发生倾覆、毁坏危险。本罪的犯罪对象必须是正在使用中的交通工具。对“正在使用中的交通工具”应作广义理解,不仅包括准备运行或正在运行中的火车、汽车、电车、船只和航空器,还包括负责修理交通工具的人员在修理中故意进行破坏,或制造隐患,将受到破坏·或将未修复的交通工具交付使用的情形。故本题中,张某破坏一辆检修中的公交车,并交付使用造成严重后果,符分破坏交通工具罪的犯罪构成。 C 项,被害人唐某虽然有所警觉,但被害人的警觉并未为高某所认知,故高某的行为仍然是乘人不备,公然夺取,构成抢夺罪。D 项,邓某的行为使汤某丧失了对财物的占有和支配,实际上汤某已经不可能再占有和使用戒指,故邓某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故A、 B、 C、 D 都错误,皆当选。
更多“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 许某将一张作废的IC 卡插入银行的自动取款机试探,碰巧自动取款机显示 ”相关问题
  • 第1题:

    钟某到银行取款时,将被害人陈某遗留在自动取款机内的银行卡密码修改后拿走,并先后多次用该卡在自动取款机上取款4万余元。对钟某的行为定性,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属于冒用他人信用卡的行为
    B.根据相关司法解释,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C.属于使用作废的信用卡
    D.属于拾捡遗失物,不构成犯罪

    答案:A,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信用卡诈骗罪的表现形式。钟某作为非法持卡人以持卡人的名义,并使用持卡人的信用卡骗取财物,是冒用他人信用卡的行为。

  • 第2题:

    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甲将乙价值2万元的戒指扔人海中,由于戒指本身没有被毁坏,甲的行为不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B:甲见乙迎面走来,担心自己的手提包被乙夺走,便紧抓手提包。乙见甲紧抓手提包,猜想包中有贵重物品,在与甲擦肩而过时,当面用力夺走甲的手提包。由于乙并非乘人不备而夺取财物,所以不构成抢夺罪
    C:甲将一张作废的IC卡插入银行的自动取款机试探,碰巧自动取款机显示能够取出现金,于是甲取出5000元。甲将IC卡冒充借记卡的欺骗行为在本案中起到了主要作用,因而构成诈骗罪
    D:甲系汽车检修厂职工,发现自己将要检修的一辆公交车为仇人乙驾驶,便在检修时破坏了刹车装置,然后交付使用。乙驾驶该车时,因刹车失灵,导致与其他车辆相撞,造成三人死亡,一人重伤。由于甲不是对正在使用中的交通工具实施破坏手段,所以不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

    答案:A,B,C,D
    解析:
    A项,甲的行为使乙丧失了对财物的占有和支配,实际上乙已经不可能再占有和使用戒指,故甲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注意毁坏公私财物的方法有多种多样。B项,被害人甲虽然有所警觉,但被害人的警觉并未为乙所认知,故乙的行为仍然是乘人不备,公然夺取,构成抢夺罪。C项,甲的行为是典型的信用卡诈骗罪,而不是诈骗罪。D项,甲破坏一辆检修中的公交车,并交付使用造成严重后果,符合破坏交通工具罪的犯罪构成。故ABCD都错误,均应当选。

  • 第3题:

    许某用其信用卡打算在自动取款机上取200元钱,卡上余额是300元人民币。在取款时由于操作失误多加了一个零,取200元变成取2000元。许某惊喜地发现,自动取款机并未因操作失误而拒付,而是果真吐出2000元。出于好奇,许某又操作一遍,结果自动取款机又吐出2000元。许某知道自动取款机出现故障,但出于贪心,又先后从自动取款机取出人民币3万元,占为己有。则关于许某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构成犯罪,仅构成民法上的不当得利
    B: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C:构成强迫交易罪
    D:构成盗窃罪

    答案:D
    解析:
    【考点】信用卡诈骗罪。详解:许某第一次获得2000元人民币,是操作失误所致,具有不当得利性质,不构成《刑法》上的犯罪。但后来他明知自动取款机发生故障,还多次取款,这是利用自动取款机的故障进行盗窃的行为,数额较大,其行为已经构成盗窃罪。由此可见,许某的行为已经触犯刑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这里有必要区分一下信用卡诈骗罪和盗窃罪。《刑法》第196条规定的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的四种情形是:(1)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2)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3)冒用他人信用卡的;(4)恶意透支的。许某的行为在客观上不符合这四种表现,因此,不构成信用卡诈骗罪。许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了自动取款机里的3万元人民币,构成了盗窃罪。因此,本题答案是D项。

  • 第4题:

    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A.邓某将汤某价值3万元的戒指扔入海中,由于戒指本身没有被毁坏,邓某的行为不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B.唐某见高某迎面走来,担心自己的手提包被高某夺走,便紧抓手提包。高某见唐某 紧抓手提包,猜想包中有贵重物品,在与唐某擦肩而过时,当面用力夺走唐某的手提包。由于高某并非趁人不备而夺取财物,所以不构成抢夺罪
    C.许某将一张作废的1C卡插入银行的自动取款机试探,碰巧自动取款机显示能够取出 现金,于是许某取出5000元。许某将1C卡冒充借记卡的欺骗行为在本案中起到了 主要作用,因而构成诈骗罪
    D.张某系汽车检修厂职工,发现自己将要检修的一辆公交车为仇人江某驾驶,便在检修时破坏了刹车装置,然后交付使用。江某驾驶该车时,因刹车失灵,导致与其他 车辆相撞,造成三人死亡,一人重伤。由于张某不是对正在使用中的交通工具实施破坏,所以不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


    答案:A,B,C,D
    解析:
    关于A项。邓某的行为使汤某丧失了对财物的占有和支配,实际上汤某巳经不可能再占有和使用戒指,故邓某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当选。
    关于B项。趁人不备并非是抢夺的必要条件。在本题情形下,趁人有备夺取他人财物也是抢夺,当选。
    关于C项。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信用卡规定的解释》的规定,刑法规定的“信用卡”,是指由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具有消费支付、信用贷款、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电子支付卡。本选项中用作废的1C卡提取现金,故不成立信用卡诈骗罪,当选。
    关于D项。破坏交通工具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的行为,并且足以使其发生倾覆、毁坏危险。本罪的犯罪对象必须是正在使用中的交通工 具。对“正在使用中的交通工具”应作广义理解,不仅包括准备运行或正在运行中的交通工具,还包括正在修理中的交通工具。故本题中,张某破坏一辆检修中的公交车,并交付使用造成严重后果,符合破坏交通工具罪的犯罪构成。当选。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 第5题:

    甲在A银行办理了一张可异地跨行存取款的银行卡,并曾用该银行卡在A银行一台自动取款机上取款。甲取款数日后,发现该卡内的全部存款被人在异地B银行的自动取款机上取走。后查明:甲在A银行取款前一天,某盗卡团伙已在该自动取款机上安装了摄像和读卡装置(一周后被发现);甲对该卡和密码一直妥善保管,也从未委托他人使用。关于甲的存款损失,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自行承担部分损失

    B.有权要求A银行赔偿

    C.有权要求A银行和B银行赔偿

    D.只能要求复制盗刷银行卡的罪犯赔偿



    答案:B
    解析:
    A项:由于甲对其银行卡和密码一直妥善保管,也从未委托他人使用,无违约事由,故不应由甲承担损失。所以,A项错误。B项:A银行的自动取款机被盗卡团伙安装了摄像和读卡装置,且一周后才发现,使得甲的银行卡信息、密码被盗卡团伙窃取,是银行未能履行其为储户提供必要的安全、保密环境的义务所致,A银行在履行与甲的储蓄合同中存在违约行为,应承担全部违约责任。所以,B项正确。C项:储蓄合同的当事人为甲和A银行,有关储蓄合同的违约责任应由A银行承担,而非B银行。所以,C项错误。D项:根据B项解析可知,甲也可要求A银行承担储蓄合同违约责任。所以,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