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29岁。右面部肿块29年。查体:右面颊部肿块约5cm×8cm×10cm,质软,肿块在口内颊黏膜部分呈蓝紫色,头低位时肿块体积增大。诊断首先考虑为A、草莓状血管瘤B、海绵状血管瘤C、蔓状血管瘤D、葡萄酒色斑E、脂肪瘤为指导治疗,首选的检查是A、颅脑CTB、数字减影血管造影C、核素扫描D、X线E、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患者情况,治疗方案宜首先采用A、激光照射B、手术广泛切除C、血管栓塞D、局部注射硬化剂E、局部注射激素

题目

女性,29岁。右面部肿块29年。查体:右面颊部肿块约5cm×8cm×10cm,质软,肿块在口内颊黏膜部分呈蓝紫色,头低位时肿块体积增大。诊断首先考虑为A、草莓状血管瘤

B、海绵状血管瘤

C、蔓状血管瘤

D、葡萄酒色斑

E、脂肪瘤

为指导治疗,首选的检查是A、颅脑CT

B、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C、核素扫描

D、X线

E、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根据患者情况,治疗方案宜首先采用A、激光照射

B、手术广泛切除

C、血管栓塞

D、局部注射硬化剂

E、局部注射激素


相似考题
更多“女性,29岁。右面部肿块29年。查体:右面颊部肿块约5cm×8cm×10cm,质软,肿块在口内颊黏膜部分呈蓝紫色 ”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男性,62岁。右腹股沟可复性肿块10年。患者有长期便秘史和吸烟史。肿块在站立时明显,平卧时消失,肿块有时可进入阴囊,可还纳。体检发现右腹股沟区肿块,约10cm×8cm大小,质软,可还纳,外环口容2指,压迫内环口后,肿块不再出现。透光试验阴性。

    准备为该患者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前准备措施不包括
    A.皮肤准备
    B.积极处理腹内压增高因素
    C.戒烟
    D.局部热敷
    E.安慰患者,以免紧张

    答案:D
    解析:
    4.疝手术后,在预防和控制腹内压增高的前提下,如控制肺部感染、解除便秘、无排尿困难等,若如无切口感染、裂开等情况,一般可在拆除缝线后,即术后5~7天左右下床适当活动。

  • 第2题:

    患者,男性,62岁。右腹股沟可复性肿块10年。患者有长期便秘史和吸烟史。肿块在站立时明显,平卧时消失,肿块有时可进入阴囊,可还纳。体检发现右腹股沟区肿块,约10cm×8cm大小,质软,可还纳,外环口容2指,压迫内环口后,肿块不再出现。透光试验阴性。

    该患者术后下床活动的适宜时间是
    A.术后第1~2天
    B.术后第5~7天
    C.术后第2周
    D.术后第4周
    E.无限制

    答案:B
    解析:
    4.疝手术后,在预防和控制腹内压增高的前提下,如控制肺部感染、解除便秘、无排尿困难等,若如无切口感染、裂开等情况,一般可在拆除缝线后,即术后5~7天左右下床适当活动。

  • 第3题:

    患者男性,62岁,右腹股沟可复性肿块10年。患者有长期便秘史和吸烟史。肿块在站立时明显,平卧时消失,肿块有时可进入阴囊,可还纳。体检发现右腹股沟区肿块,约10Cm×8Cm大小,质软,可还纳,外环口容2指。压迫内环口后,肿块不再出现,透光试验阴性。

    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

    A、腹股沟直疝
    B、股疝
    C、睾丸鞘膜积液
    D、精索静脉曲张
    E、腹股沟斜疝

    答案:E
    解析:
    腹股沟斜疝,除腹股沟区有肿块和偶有胀痛外,并无其他症状。常在站立、行走、咳嗽或用力时出现肿块,肿块多呈带蒂柄的梨形,可降至阴囊或大阴唇。如病人平卧休息用手将肿块推送向腹腔回纳而消失。
    腹股沟斜疝与直疝的区别:

  • 第4题:

    患者,男性,62岁。右腹股沟可复性肿块10年。患者有长期便秘史和吸烟史。肿块在站立时明显,平卧时消失,肿块有时可进入阴囊,可还纳。体检发现右腹股沟区肿块,约10cm×8cm大小,质软,可还纳,外环口容2指,压迫内环口后,肿块不再出现。透光试验阴性。

    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
    A.腹股沟斜疝
    B.腹股沟直疝
    C.股疝
    D.睾丸鞘膜积液
    E.精索静脉曲张

    答案:A
    解析:
    4.疝手术后,在预防和控制腹内压增高的前提下,如控制肺部感染、解除便秘、无排尿困难等,若如无切口感染、裂开等情况,一般可在拆除缝线后,即术后5~7天左右下床适当活动。

  • 第5题:

    患者,男性,62岁。右腹股沟可复性肿块10年。患者有长期便秘史和吸烟史。肿块在站立时明显,平卧时消失,肿块有时可进入阴囊,可还纳。体检发现右腹股沟区肿块,约10cm×8cm大小,质软,可还纳,外环口容2指,压迫内环口后,肿块不再出现。透光试验阴性。

    护理评估时必须询问的内容不包括
    A.慢性咳嗽史
    B.慢性便秘史
    C.尿频、尿急史
    D.工作单位
    E.工作种类

    答案:D
    解析:
    4.疝手术后,在预防和控制腹内压增高的前提下,如控制肺部感染、解除便秘、无排尿困难等,若如无切口感染、裂开等情况,一般可在拆除缝线后,即术后5~7天左右下床适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