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三元悖论(Impossible trinity)”相关问题
  • 第1题:

    “三元悖论”确实存在,即自由的资本流动、固定的汇率和独立的货币政策是不可能同时达 到的,一个国家只能达到其中两个目标。 ( )


    答案:对
    解析:
    “三元悖论”确实存在,即自由的资本流 动、固定的汇率和独立的货币政策是不可能同时 达到的,一个国家只能达到其中两个目标。

  • 第2题:

    越规违理、似是而非的奇谈怪论称为()

    • A、严格悖论
    • B、荒谬悖论
    • C、半截子悖论
    • D、完全悖论

    正确答案:C

  • 第3题:

    越规违理,似是而非的奇谈怪论称为什么()?

    • A、严格悖论
    • B、荒谬悖论
    • C、半截子悖论
    • D、完全悖论

    正确答案:C

  • 第4题:

    根据克鲁格曼的三元悖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资本自由流动、独立的货币政策及固定的汇率政策这三个目标可同时达到。


    正确答案:错误

  • 第5题:

    “三元悖论”认为,在()、()和()三个独立的目标中,政府当局只能在选择其中的两个同时放弃另外一个。


    正确答案:资金的完全流动;稳定的汇率制度;独立的货币政策

  • 第6题:

    克鲁格曼提出的“三元悖论”是三个不可兼得的目标,不包括()

    • A、固定汇率
    • B、货币政策独立性
    • C、财政赤字减少
    • D、资本自由流动

    正确答案:C

  • 第7题:

    超凡脱俗、似非而是的科学论断是()

    • A、荒谬悖论
    • B、半截子悖论
    • C、完全悖论
    • D、严格悖论

    正确答案:D

  • 第8题:

    随着金融开放进程加速,根据(),货币政策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流动性之间的矛盾加大。

    • A、“三元悖论”
    • B、“四元悖论”
    • C、“二元悖论”
    • D、“四元悖论”

    正确答案:A

  • 第9题:

    名词解释题
    三元悖论

    正确答案: 开放经济下,维持固定汇率制度、允许资本自由流动、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三个目标之间最多只能同时实现两个。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在网络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悖论有哪些?()
    A

    新潮与保守的悖论

    B

    传播与接受的悖论

    C

    自主与控制的悖论

    D

    公私交叉的悖论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芝诺四大悖论中不包括()。
    A

    两分法悖论

    B

    阿喀琉斯悖论

    C

    飞矢不停悖论

    D

    游行队伍悖论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请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开放经济三元悖论的含义。

    正确答案: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说明了在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况下,如果本国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则本国货币政策就将失去效力。在此基础上,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就开放经济下的政策选择问题更明确地提出了“三元悖论”(也称“三难选择”),其含义是: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自由流动不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而放弃另外一个目标。
    具体来说: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资本的自由流动,会使一国的货币供应量受资本进出的影响,使本国无法维持与国际利率水平的差距,货币政策失去独立性;要维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资本自由流动,就必须允许汇率自由浮动;如果既要维持固定汇率制度,又要执行独立的货币政策,就要限制由于国内外利率不同而发生的资金流动。以下,分别对这三种情况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1)维持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和汇率的稳定性,必须放弃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资本完全流动时,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本国货币政策的任何变动都将被其引起的资本流动的变化抵消其效果,从而本国货币政策丧失自主性。在这种情况下,本国或者参加货币联盟,或者更为严格地实行货币当局的制度,基本上很难根据本国经济情况来实施独立的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调整,最多在发生投机冲击时短期内被动地调整本国利率以维护固定汇率。可见,为实现资本的完全流动与汇率的稳定,本国经济将会付出丧失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巨大代价。
    (2)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必须牺牲汇率的稳定性,实行浮动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发挥汇率的调节作用,实际上是以牺牲稳定的汇率为代价来达到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与资本的完全流动性。由于浮动汇率给国际贸易和投资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大多数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实行相对稳定的钉住汇率制度,来维持对外经济的稳定。而这样做的同时,给汇率的高估留下了隐患。利用汇率调节将汇率贬值到真实反映经济现实的水平,可以改善进出口收支,改善服务贸易收支,影响国际资本流动。虽然汇率调节自身具有缺陷,但实行汇率浮动确实较好地解决了“三难选择”。但对于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来说,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信心危机的存在会大大削弱汇率调节的作用,甚至起到了恶化危机的作用。当汇率调节不能奏效时,为了稳定局势,政府的最后选择是实行资本管制。
    (3)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稳定,必须牺牲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实行资本管制。在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在汇率贬值无效的情况下,唯一的选择是实行资本管制,实际上是政府以牺牲资本的完全流动性来维护汇率的稳定性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实行短期资本管制可在市场平静下来之前为资本外逃设置一道障碍,有利于减轻危机的恶化。由此可见,短期资本管制可以作为抑制金融危机蔓延的手段,尤其是在汇率调节不起作用的时候。
    但是,长期实行资本管制不利于金融体系优化结构和健康发展。因此各国在采用资本管制的时候,应采取随机应变、谨慎而为的态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在“三元悖论”说中,对资本账户开放、汇率固定和货币政策独立三个方面,一个国家只能实现其中的两个特性,请问为什么?


    答案:
    解析:
    “三元悖论”也称三难选择,它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就开放经济下的政策选择问题,在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的,其含义是: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完全流动性不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而放弃另外一个目标。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是指一国执行宏观稳定政策进行反周期调节的能力,这里主要是指一国是否具有使用货币政策影响其产出和就业的能力;汇率的稳定性是指保护本国汇率免受投机性冲击、货币危机等的冲击,从而保持汇率稳定;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即不限制短期资本的自由流动。它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情况:①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必须牺牲汇率的稳定性,实行浮动汇率制;②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稳定,必须牺牲资本完全流动性,实行资本管制;③维持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和汇率的稳定性,必须放弃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三种选其中的两种是国际货币体系三元悖论的根本特性。根据三元悖论,在资本流动、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汇率制度三者之间只能进行以下三种选择。 (1)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必须牺牲汇率的稳定性,实行浮动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发挥汇率的调节作用,实际上是以牺牲稳定的汇率为代价,来达到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与资本的完全流动性。这是由于在资本完全流动的条件下,频繁出入的国内外资金带来了国际收支状况的不稳定,如果本国的货币当局不进行干预,亦即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那么本币汇率必然会随着资金供求的变化而发生频繁的波动。利用汇率调节将汇率调整到真实反映经济现实的水平,可以改善进出口收支,影响国际资本流动。虽然汇率调节自身具有缺陷,但实行汇率浮动确实较好地解决了“三难选择”。但对于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来说,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信心危机的存在会大大削弱汇率调节的作用,甚至起到了恶化危机的作用。当汇率调节不能奏效时,为了稳定局势,政府的最后选择是实行资本管制。 (2)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稳定,必须牺牲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实行资本管制。在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在汇率贬值无效的情况下,唯一的选择是实行资本管制,实际上是政府以牺牲资本的完全流动性,来维护汇率的稳定性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大多数经济不发达的国家,比如说中国,就是实行的这种政策组合。这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国家需要实行相对稳定的汇率制度来维持对外经济的稳定;另一方面是由于它们的监管能力较弱,无法对自由流动的资本进行有效的管理。 (3)维持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和汇率的稳定性,必须放弃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根据蒙代尔一 弗莱明模型,资本完全流动时,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本国货币政策的任何变动都将被所引致的资本流动的变化而抵消其效果,本国货币政策丧失自主性。在这种情况下,本国或者参加货币联盟,或者更为严格地实行货币制度,基本上就很难根据本国经济情况来实施独立的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调整,最多是在发生投机冲击时,短期内被动地调整本国利率以维护固定汇率。可见,为实现资本的完全流动与汇率的稳定,本国经济将会付出放弃货币政策的巨大代价。 如果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表示构建国际货币体系旨在实现的三个目标,那么每一条边均代表一类可能的国际货币体系安排。克鲁格曼将此三角形称作“永恒的三角形”,其妙处在于它提供了一个一目了然地划分各种国际货币体系的方法。事实上,在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过程中,三角形的j条边所代表的不同的国际货币体系安排都曾经在现实中实施过。例如,在1944年至1973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得到实现,但资本流动受到严格限制j而1973年以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各国汇率开始自由浮动,因此货币政策独立性和资本自由流动得以实现,但汇率稳定不复存在。今天的欧洲货币联盟、货币制度和历史上的金本位制均选择汇率稳定和资本自由流动,牺牲本国货币政策独立性。而现今中国大陆则是选择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独立性,放弃资本自由流动,即只开放经常账户,不开放资本账户。

  • 第14题:

    悖论包括两种,分别是自言悖论和互言悖论。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5题:

    在网络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悖论不包括以下哪项()

    • A、公私交叉的悖论
    • B、新潮与保守的悖论
    • C、传播与接受的悖论
    • D、自主与控制的悖论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芝诺四大悖论中不包括()。

    • A、两分法悖论
    • B、阿喀琉斯悖论
    • C、飞矢不停悖论
    • D、游行队伍悖论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三元悖论


    正确答案:开放经济下,维持固定汇率制度、允许资本自由流动、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三个目标之间最多只能同时实现两个。

  • 第18题:

    下面哪一项又称为“集合论悖论”:()

    • A、罗素悖论
    • B、尼采悖论
    • C、康德悖论
    • D、马克思悖论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在网络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悖论有哪些?()

    • A、新潮与保守的悖论
    • B、传播与接受的悖论
    • C、自主与控制的悖论
    • D、公私交叉的悖论

    正确答案:B,C,D

  • 第20题:

    填空题
    “三元悖论”认为,在()、()和()三个独立的目标中,政府当局只能在选择其中的两个同时放弃另外一个。

    正确答案: 资金的完全流动,稳定的汇率制度,独立的货币政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阐述三元悖论的含义。

    正确答案: 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完全流动性不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而放弃另外一个目标。
    一、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稳定,必须牺牲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实行资本管制。
    二、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稳定,必须牺牲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实行资本管制。
    三、保持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和汇率的稳定性,必须放弃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三元悖论”中的“三元”是指(  )。Ⅰ.自由的资本流动Ⅱ.固定的汇率Ⅲ.独立的汇率政策Ⅳ.独立的货币政策
    A

    Ⅰ、Ⅱ、Ⅲ

    B

    Ⅰ、Ⅲ、Ⅳ

    C

    Ⅱ、Ⅲ、Ⅳ

    D

    Ⅰ、Ⅱ、Ⅳ


    正确答案: C
    解析:
    “三元悖论”是指自由的资本流动、固定的汇率和独立的货币政策是不可能同时达到的,一个国家只能达到其中两个目标。

  • 第23题:

    单选题
    随着金融开放进程加速,根据(),货币政策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流动性之间的矛盾加大。
    A

    “三元悖论”

    B

    “四元悖论”

    C

    “二元悖论”

    D

    “四元悖论”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