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49岁。患精神分裂症。使用氯丙嗪4年后,患者出现不自主吸吮、舔舌、咀嚼、舞蹈样动作等,诊断为药物引起的迟发性运动障碍,请问合理的处理措施是A:加多巴胺 B:加左旋多巴 C:停氯丙嗪,换药 D:减量,用苯海索 E:加大氯丙嗪的剂量

题目
患者,女性,49岁。患精神分裂症。使用氯丙嗪4年后,患者出现不自主吸吮、舔舌、咀嚼、舞蹈样动作等,诊断为药物引起的迟发性运动障碍,请问合理的处理措施是

A:加多巴胺
B:加左旋多巴
C:停氯丙嗪,换药
D:减量,用苯海索
E:加大氯丙嗪的剂量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女性,49岁。患精神分裂症。使用氯丙嗪4年后,患者出现不自主吸吮、舔舌、咀嚼、舞蹈样动作等,诊断为药物引起的迟发性运动障碍,请问合理的处理措施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氯丙嗪引起的迟发性运动障碍的解救药( )。


    正确答案:D

  • 第2题:

    患者女性,49岁。患精神分裂症使用氯丙嗪4年后,患者出现不自主吸吮、舔舌、咀嚼,舞蹈样动作等,诊断为药物引起的迟发性运动障碍,请问合理的处理措施是

    A.加多巴胺

    B.加左旋多巴

    C.停氯丙嗪,换药

    D.减量,用安坦

    E.加大氯丙嗪的剂量


    正确答案:C
    迟发性运动障碍(TD)为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一种慢性不自主、无规律、无目的运动。有学者认为TD与脑内多巴胺功能活动增强有关,除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引起外,其他如抗抑郁剂、抗帕金森药,抗癫痫、抗组胺药均可引起。正确的处理方式为立即停药。因此答案为C。

  • 第3题:

    共用题干
    患者,男性,62岁。1年前因有幻听和被害妄想,医生给服用氯丙嗪。1年后患者出现肌张力升高、肌震颤、僵直,运动困难,诊断为药物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请问

    针对上述变化,合理的处理措施是用
    A:多巴胺
    B:左旋多巴
    C:阿托品
    D:减量,用苯海索
    E:加大氯丙嗪的剂量

    答案:D
    解析:
    本题重在考核氯丙嗪的不良作用及处理措施。长期使用氯丙嗪会发生锥体外系不良反应,表现形式有4种,其中一种是帕金森综合征,其机制可能是黑质-纹状体DA受体被抑制,从而使胆碱能通路功能相对增强所致。可应用中枢抗胆碱药治疗。故正确答案为C、D。

  • 第4题:

    患者男性,62岁。使用氯丙嗪1年后,患者出现肌张力升高的表现,肌震颤、僵直,运动困难,诊断为药物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针对上述变化,合理的处理措施是用()

    • A、用多巴胺
    • B、用左旋多巴
    • C、用阿托品
    • D、减量,用苯海索
    • E、加大氯丙嗪的剂量

    正确答案:D

  • 第5题:

    患者男性,24岁。一年前出现幻觉、妄想、言语紊乱等症状,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一直服用氯丙嗪50mg,tid治疗。关于氯丙嗪引起锥体外系反应的表现,下列不正确的是()

    • A、帕金森综合征
    • B、急性肌张力障碍
    • C、静坐不能
    • D、迟发性运动障碍
    • E、开-关现象

    正确答案:E

  • 第6题:

    患者男,47岁,以肢体不自主扭动17年伴精神和智能衰退4年入院。查体:定向力差,言语不连贯,智商低于正常。全身不自主活动,挤眉弄眼,扮鬼脸,双上肢不自主地扭动,耸肩扭颈,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腱反射等叩,病理征阴性。患者家族中每代均有类似临床表现的患者。根据患者病史和症状体征,临床诊断为()

    • A、PD
    • B、肝豆状核变性
    • C、Huntington舞蹈病
    • D、小舞蹈病
    • E、迟发性运动障碍

    正确答案:C

  • 第7题:

    患者,女性,20岁。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给予氯丙嗪治疗。用药达5天时突然出现头颈歪斜,面肌痉挛,言语含糊不清。考虑其为()

    • A、急性肌张力障碍
    • B、震颤麻痹综合征
    • C、迟发性运动障碍
    • D、惊厥
    • E、静坐不能

    正确答案:A

  • 第8题:

    男性,45岁,4年来进行性全身不自主舞蹈样动作和智能减退,最可能的诊断为()

    • A、肝豆状核变性
    • B、Huntington舞蹈病
    • C、迟发性运动障碍
    • D、Creutzfeldt-Jakob病
    • E、Sydenham舞蹈病

    正确答案:B

  • 第9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26岁,患精神分裂症,给予氯丙嗪治疗一段时间后,躁动不安、幻觉妄想等症状得到控制,目前出现明显震颤、流涎等症状。此不良反应症状应属于()
    A

    过敏反应

    B

    急性肌张力障碍

    C

    帕金森症

    D

    静坐不能

    E

    迟发性运动障碍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24岁。一年前出现幻觉、妄想、言语紊乱等症状,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一直服用氯丙嗪50mg,tid治疗。关于氯丙嗪引起锥体外系反应的表现,下列不正确的是()
    A

    帕金森综合征

    B

    急性肌张力障碍

    C

    静坐不能

    D

    迟发性运动障碍

    E

    开-关现象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62岁。使用氯丙嗪1年后,患者出现肌张力升高的表现,肌震颤、僵直,运动困难,诊断为药物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针对上述变化,合理的处理措施是用()
    A

    用多巴胺

    B

    用左旋多巴

    C

    用阿托品

    D

    减量,用苯海索

    E

    加大氯丙嗪的剂量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氯丙嗪引起的迟发性运动障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宜选用的药物是()
    A

    氟哌啶醇

    B

    氟哌利多

    C

    三氟哌多

    D

    氯普噻吨

    E

    氯氮平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氯丙嗪引起的迟发性运动障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宜选用的药物是

    A.氟哌啶醇

    B.氟哌利多

    C.三氟哌多

    D.氯普噻吨

    E.氯氮平


    正确答案:E
    解析:本题考查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应用。氯氮平特异性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质系统的D4亚型受体,临床用于治疗急慢性精神分裂症,并对其他药物无效的病例有较好疗效,也可用于长期给予氯丙嗪等抗精神病药引起的迟发性运动障碍,故此题选E。

  • 第14题:

    患者,男,60岁。使用氯丙嗪1年后,患者出现肌张力升高,肌震颤、僵直,运动困难,诊断为药物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

    恰当的处理措施是
    A.减量,用苯海索
    B.选用多巴胺
    C.选用左旋多巴
    D.选用阿托品
    E.加大氯丙嗪的剂量

    答案:A
    解析:

  • 第15题:

    共用题干
    患者,男性,62岁。1年前因有幻听和被害妄想,医生处方服用氯丙嗪。1年后,患者出现肌张力升高的表现,肌震颤、僵直,运动困难,诊断为药物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请问

    针对上述变化,合理的处理措施是用
    A:多巴胺
    B:左旋多巴
    C:阿托品
    D:减量,用苯海索
    E:加大氯丙嗪的剂量

    答案:D
    解析:
    本题重在考核氯丙嗪的不良作用及处理措施。长期使用氯丙嗪会发生锥体外系不良反应,表现形式有4种,其中一种是帕金森综合征,其机制可能是黑质-纹状体DA受体被抑制,从而使胆碱能通路功能相对增强所致。可应用中枢抗胆碱药治疗。

  • 第16题:

    患者女性,49岁。患精神分裂症使用氯丙嗪4年后,患者出现不自主吸吮、舔舌、咀嚼,舞蹈样动作等,诊断为药物引起的迟发性运动障碍,合理的处理措施是()。

    • A、加多巴胺
    • B、加左旋多巴
    • C、停氯丙嗪,换药
    • D、减量,用安坦
    • E、加大氯丙嗪的剂量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氯丙嗪引起的迟发性运动障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宜选用的药物是()

    • A、氟哌啶醇
    • B、氟哌利多
    • C、三氟哌多
    • D、氯普噻吨
    • E、氯氮平

    正确答案:E

  • 第18题:

    迟发性运动障碍的主要临床特征为()

    • A、震颤
    • B、舞蹈-手足徐动样动作
    • C、扭转痉挛
    • D、肌强直
    • E、肌阵挛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复合型非选择题]患者男,47岁,以肢体不自主扭动17年伴精神和智能衰退4年入院。查体:定向力差,言语不连贯,智商低于正常。全身不自主活动,挤眉弄眼,扮鬼脸,双上肢不自主地扭动,耸肩扭颈,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腱反射等叩,病理征阴性。患者家族中每代均有类似临床表现的患者。根据患者病史和症状体征,临床诊断为()

    • A、PD
    • B、肝豆状核变性
    • C、Huntington舞蹈病
    • D、小舞蹈病
    • E、迟发性运动障碍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单选题
    女性,40岁,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氯丙嗪治疗10年。近来出现口舌、面部肌肉不自主运动等。考虑为()
    A

    急性肌张力障碍

    B

    惊厥

    C

    震颤麻痹综合征

    D

    静坐不能

    E

    迟发性运动障碍


    正确答案: E
    解析: 迟发性运动障碍最早的体征常是舌或口唇周围的轻微震颤。多见于持续用药几年后。

  • 第21题:

    单选题
    患者女性,49岁。患精神分裂症使用氯丙嗪4年后,患者出现不自主吸吮、舔舌、咀嚼,舞蹈样动作等,诊断为药物引起的迟发性运动障碍,合理的处理措施是()。
    A

    加多巴胺

    B

    加左旋多巴

    C

    停氯丙嗪,换药

    D

    减量,用安坦

    E

    加大氯丙嗪的剂量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题重在考核氯丙嗪的不良作用及处理措施。
    长期使用氯丙嗪,会发生锥体外系不良反应,表现形式有4种,一种是迟发性运动障碍,其机制可能是突触后膜DA受体长期被药物抑制,使DA受体数目上调,从而使黑质一纹状体DA功能相对增强所致。应用中枢抗胆碱药治疗可使病情加重。一旦发生,停用氯丙嗪,可能恢复。

  • 第22题:

    配伍题
    氯丙嗪引起强迫性张口、伸舌、斜颈属于()。|氯丙嗪引起肌张力增高、面容呆板、动作迟缓、肌肉震颤属于()。
    A

    帕金森综合征

    B

    静坐不能

    C

    迟发性运动障碍

    D

    急性肌张力障碍

    E

    中枢抑制


    正确答案: E,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该患者经处理好转后,改用氟哌啶醇治疗,精神症状消失,但出现口、舌等处不自主动作和四肢舞蹈样动作,此时应(  )。
    A

    减少氟哌啶醇的剂量

    B

    增加氟哌啶醇的剂量

    C

    应用安坦

    D

    停用一切药物

    E

    肌注东莨菪碱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