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哪件事件之后,国际银行业基本形成了相对完整的风险管理原则体系( )。A.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B.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出台C.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巴林银行倒闭D.2004年6月,《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出台

题目

下列哪件事件之后,国际银行业基本形成了相对完整的风险管理原则体系( )。

A.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B.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出台

C.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巴林银行倒闭

D.2004年6月,《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出台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更多“下列哪件事件之后,国际银行业基本形成了相对完整的风险管理原则体系()。A.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 ”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有()。

    A.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一种国际金汇兑本位制
    B.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的是人为的固定汇率制度
    C.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起来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D.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E.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一国国际收支短期失衡要通过调整汇率平价来解决

    答案:A,B,C,D
    解析: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实行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是一种人为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C正确。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运行特征有:
    (1)可兑换黄金的美元本位。布需顿森林协定规定了双挂钩原则:美元按照每盘司黄金35 美元的官价与黄金挂钩,美同政府承担按官价兑换其他国家政府所持美元的义务;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规定与美元的汇率,从而间接与黄金挂钩。因此,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一种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实际上美元充当了国际储备货币。A、D正确。
    (2) 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的是人为的固定汇率制度,这种固定汇率又是可调整的。B正确。
    (3) 国际收支的调节。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国际收支失衡有两种方法调节:短期失衡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信贷资金来解决;长期失衡通过调整汇率平价来解决。E错误。

  • 第2题:

    3、从历史角度看,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历程是()

    A.国际金银本位制、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

    B.国际金本位制、国际银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

    C.国际银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

    D.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


    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

  • 第3题:

    27、《布雷顿森林协定》的产生,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D

  • 第4题:

    20世纪70年代,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发展至全面风险管理模式阶段。(  )


    答案:错
    解析:
    20世纪70年代,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固定汇率制度向浮动汇率制度的转变导致汇率变动加大。1973年的石油危机导致西方国家通货膨胀加剧,利率变动剧烈,利率和汇率的双重影响使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价值的波动明显。单一的资产风险管理模式稳健有余而进取不足,单一的负债风险管理模式进取有余而稳健不足,两者均不能保证商业银行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的均衡。在此背景下,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应运而生,重点强调对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协同管理,通过匹配资产负债期限结构、经营目标互相代替和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和风险控制。

  • 第5题:

    从历史角度看,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历程是()

    A.国际金银本位制、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

    B.国际金本位制、国际银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

    C.国际银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

    D.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


    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