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即使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如果其贬值幅度小于已提的减值准备额,就应该在当期反冲跌价准备,这样的话,就不是确认存货跌价损失而是反冲以前多认定的存货跌价损失了。 
更多“如果期末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则必须确认存货跌价损失。() ”相关问题
  • 第1题:

    企业每期都应当重新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如果在当期造成存货可变现净值高于其成本的,则减记的金额必须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内转回。( )


    正确答案:×
    【答案】×
    【解析】导致存货跌价准备转回的是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的消失,而不是在当期造成存货可变现净值高于其成本的其他影响因素。如果本期导致存货可变现净值高于其成本的影响因素不是以前减记该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则企业会计准则不允许将该存货跌价准备转回。另外,在核算存货跌价准备的转回时,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与计提该准备的存货项目或类别应当存在直接对应的关系。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意味着转回的金额以将存货跌价准备的余额冲减至零为限。

  • 第2题:

    下列关于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成本指的是期末存货的实际成本,如果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的,则应调整为实际成本
    B.可变现净值等于期末存货的估计售价
    C.企业预计的销售存货的现金流入,并不等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D.当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时,存货应按成本计量

    答案:A,C
    解析:
    选项A,在资产负债表上,计入存货项目的金额,应该是存货的实际成本,因此在期末应当将计划成本法调整为实际成本法;选项B,存货的可变现净值等于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选项C,企业预计的销售存货的现金流入减去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是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因此二者不相等;选项D,当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时,表明发生减值,存货应计提跌价准备,计提减值准备后存货的账面价值是按可变现净值计量,而不是按成本计量。

  • 第3题:

    某企业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对期末存货进行计价。假设2009年年末某材料的账面成本为100000元,由于市场价格下跌,预计可变现净值为80000元,则2009年末,该企业应做账务处理为()。

    A借记资产减值损失20000元

    B借记存货跌价准备20000元

    C贷记存货跌价准备20000元

    D贷记资产减值损失20000元


    A,C

  • 第4题:

    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数额时,提取存货跌价准备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如果存货的账面价值低于可变现净值时,采用历史成本法和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确定的期末存货价值是一样的。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当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确认存货跌价损失时,涉及科目有()

    • A、营业外支出
    • B、其他业务支出
    • C、管理费用
    • D、存货跌价准备

    正确答案:C,D

  • 第7题:

    某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确定期末存货的价值。2017年初“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余额为200元。假设2017年12月31日三种存货的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分别为:A存货成本5000元,可变现净值5000元;B存货成本1500元,可变现净值1400元;C存货成本5000元,可变现净值4600元。该企业12月31日记入“资产减值损失”科目的金额为()元。

    • A、借方300
    • B、借方500
    • C、贷方300
    • D、贷方500

    正确答案:A

  • 第8题:

    判断题
    某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确定存货的期末价值,当存货的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期末存货应按其成本计价。()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存货的期末计量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B

    存货成本低于其可变现净值的,按其成本计量,但也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C

    存货的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按其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D

    存货成本低于其可变现净值时,原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应在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额的范围内转回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关于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与转回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

    期末存货应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B

    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C

    以前期间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消失,可将原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转回

    D

    如果本期导致存货可变现净值高于其成本的因素并不是以前期间减记该项存货价值的因素,则也应当将存货跌价准备转回


    正确答案: C,A
    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某企业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对期末存货进行计价。假设2009年年末某材料的账面成本为100000元,由于市场价格下跌,预计可变现净值为80000元,则2009年末,该企业应做账务处理为()。
    A

    借记资产减值损失20000元

    B

    借记存货跌价准备20000元

    C

    贷记存货跌价准备20000元

    D

    贷记资产减值损失20000元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下面关于存货跌价准备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在期末时,企业的存货应按照“账面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原则进行调整

    B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是指期末存货按照结存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二者之中较高者计价的方法

    C

    当存货的结存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期末存货按结存成本计价

    D

    当存货的结存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期末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价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如果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进行期末计价,则“存货跌价准备”账户的贷方余额反映的是()。

    A:当期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
    B: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
    C: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
    D:累计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

    答案:C
    解析:

  • 第14题:

    下列关于存货期末计量的表述正确的有(  )。

    A.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B.期末存货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金额应提取存货跌价准备并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C.期末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提取存货跌价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
    D.期末存货提取跌价准备只能按照单个项目计提,不能按照类别汇总计提

    答案:A,C
    解析: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提取存货跌价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一般情况下企业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但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照存货类别合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 第15题:

    下面关于存货跌价准备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期末时,企业的存货应按照“账面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原则进行调整
    • B、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是指期末存货按照结存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二者之中较高者计价的方法
    • C、当存货的结存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期末存货按结存成本计价
    • D、当存货的结存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期末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价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关于存货跌价准备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会计期末,应按照“账面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原则对存货进行计量
    • B、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指期末存货按结存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中较低者计价
    • C、存货的结存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期末存货按结存成本计价
    • D、可变现净值高于结存成本的数额,应提取存货跌价准备

    正确答案:A,B,C

  • 第17题:

    下列关于存货的期末计量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 B、存货成本低于其可变现净值的,按其成本计量,但也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 C、存货的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按其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 D、存货成本低于其可变现净值时,原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应在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额的范围内转回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就是存货的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价;当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存货按成本计价。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9题:

    多选题
    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当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确认存货跌价损失时,涉及科目有()。
    A

    营业外支出

    B

    其他业务支出

    C

    管理费用

    D

    存货跌价准备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甲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该公司各期末存货账面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为:2012年末成本800万元,可变现净值750万元;2013年末成本730万元,可变现净值700万元。其中2012年末结存的存货在2013年出售一半。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该公司2013年存货跌价准备对利润总额的影响为()万元。
    A

    25

    B

    20

    C

    -20

    D

    -5


    正确答案: C
    解析: 2012年末存货跌价准备的余额=800-750=50(万元)。2013年因出售一半存货,结转以前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5万元,借记"存货跌价准备",贷记"主营业务成本"。2013年末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730-700-(50-25)=5(万元)。2013年存货跌价准备对利润总额的影响=25-5=20(万元)。

  • 第21题:

    判断题
    如果存货的账面价值低于可变现净值时,采用历史成本法和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确定的期末存货价值是一样的。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某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确定期末存货的价值。2017年初“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余额为200元。假设2017年12月31日三种存货的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分别为:A存货成本5000元,可变现净值5000元;B存货成本1500元,可变现净值1400元;C存货成本5000元,可变现净值4600元。该企业12月31日记入“资产减值损失”科目的金额为()元。
    A

    借方300

    B

    借方500

    C

    贷方300

    D

    贷方500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核存货跌价准备的计算。本期发生减值=(1500-1400)+(5000-4600)=500(元)。期初已有200元的跌价准备,因此需补提300元的跌价准备。

  • 第23题:

    多选题
    关于存货跌价准备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会计期末,应按照“账面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原则对存货进行计量

    B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指期末存货按结存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中较低者计价

    C

    存货的结存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期末存货按结存成本计价

    D

    可变现净值高于结存成本的数额,应提取存货跌价准备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