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心理健康标准依据。”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心理健康标准。


    正确答案: (1)正视现实。
    (2)正确的自我评价。
    (3)和谐的人际关系。
    (4)情绪健康。
    (5)人格完整和谐。
    (6)智力发育正常。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8)顽强的意志。
    (9)适应能力强。

  • 第2题:

    制定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1、统计常模根据统计学的正态分布曲线,可认为处于总体平均标准范围内者为心理正常,偏离这一范围者就是异常。
    2、社会规范以社会规范作为衡量心理健康状况的标准,并以此判断一个人的行为和心理是否正常。一般而言,有心理障碍者必然偏离社会规范,但偏离社会规范者未必都有心理问题。
    3、生活适应以生活适应作为判断人们心理正常与否的标准,是以个体是否表现出与生活环境及需要相一致的情感、言语、思维、行为等为依据的。
    4、临床诊断以本人或他人是否观察或检测到某些心理疾病的症状和致病因素,来判断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5、主观经验以个人的主观经验或感受来判断其心理健康状况。

  • 第3题:

    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正确答案: 我国教育者提出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对自己有信心;对学校生活有兴趣;喜欢与人交往,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

  • 第4题:

    问答题
    简述心理健康标准依据。

    正确答案: 1、统计学标准;
    2、社会规范标准;
    3、主观经验标准
    4、生活适应
    5、心理成熟标准
    6、生理学标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5题:

    简述心理健康制订的依据。


    正确答案: 1.统计常模(根据统计学的正态分布曲线)
    2.社会规模,大多数人的行为并非代表着健康的社会行为,例如;文化大革命
    3.生活适应
    4.临床诊断,一般人身上是没有异常心理现象和致病因素的,如果某人身上发现了临床症状或病因就可判别为异常。这一标准以精神病学研究为基础,为医学界人士所支持,比较客观准确,临床上应用较多,但总的应用范围比较狭窄,心理异常现象是多种因素导致的身心机能的障碍,不是仅凭某一诊断手段就可以确定。
    5.主观经验

  • 第6题:

    简述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正确答案: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有九条:(1)智力水平正常。(2)自我意识正确。(3)人际关系和谐。(4)生活积极平衡。(5)社会适应良好。(6)情绪乐观向上。(7)意志行为健全。(8)人格完整统一。(9)心身特征一致。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心理健康制订的依据。

    正确答案: 1.统计常模(根据统计学的正态分布曲线)
    2.社会规模,大多数人的行为并非代表着健康的社会行为,例如;文化大革命
    3.生活适应
    4.临床诊断,一般人身上是没有异常心理现象和致病因素的,如果某人身上发现了临床症状或病因就可判别为异常。这一标准以精神病学研究为基础,为医学界人士所支持,比较客观准确,临床上应用较多,但总的应用范围比较狭窄,心理异常现象是多种因素导致的身心机能的障碍,不是仅凭某一诊断手段就可以确定。
    5.主观经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正确答案: 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人际和谐、社会适应、人格完整。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