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开篇这样写道。 ”相关问题
  • 第1题:

    《礼记·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远,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里强调了加强道德修养要

    A.学思并重
    B.积善成德
    C.省察克治
    D.慎独自律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加强道德修养的方法。
    【正确分析】题干《中庸》话中的意思是:遵循上天所赋予人的本性,坚持本性自然发展的原则而行动,这就是“道”。“道”是片刻都不可以离开的。一位有德行的君子在别人看见的时候,总是非常谨慎的;在别人看不到的时候,也总是谨慎不苟,怀着谨慎之心加以注意。没有比处在幽暗之中更为显著地、没有比置于细微之处更为明显地表现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了。由此可以看出,这里强调的是慎独自律。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干扰分析】ABC选项都是道德修养的方法,但都不符合题意。

  • 第2题:

    3、以下哪句话不属于《中庸》:

    A.性自命出,命自天降

    B.天命之谓性

    C.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D.率性之谓道


    性自命出,命自天降

  • 第3题:

    “天命之为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出自《中庸》。


    正确

  • 第4题: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一语出自(  )

    A.《论语》
    B.《学记》
    C.《中庸》
    D.《说文解字》

    答案:C
    解析:

  • 第5题:

    如何理解《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中庸》所讲天命就是孔子五十知天命的天命,是人通过学不厌、教不倦的生命实践所把握到的内在于人的不容自已的心,永无止境向上提升自我生命的境界的心与生生不息、於穆不已的天道的同一。天命即天道,天道之在人为人之性。人遵循天道而行是人的当行之道,这就是说天道的内容要由人的道德实践来证实,人性的内容其实也是要由人的实践来证实,人性是善是恶并不是知识上的一个问题。人践履当行之道就是人的自我修养,修道之谓教的教,包括学与教都是自我修养的具体实践,就是孔子的学不厌、教不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