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马丁 · 路德领导的宗教改革运动对德国音乐产生了重大影响。下列哪种音乐体裁是这次运动的产物?( )A.经文歌 B.众赞歌 C.康塔塔 D.喜歌剧

题目
16世纪,马丁 · 路德领导的宗教改革运动对德国音乐产生了重大影响。下列哪种音乐体裁是这次运动的产物?( )


A.经文歌
B.众赞歌
C.康塔塔
D.喜歌剧

相似考题
更多“16世纪,马丁 · 路德领导的宗教改革运动对德国音乐产生了重大影响。下列哪种音乐体裁是这次运动的产物?( ) ”相关问题
  • 第1题:

    宗教改革运动的领袖是马丁·路德。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题: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对德国社会影响最大的是()。

    • A、经济繁荣
    • B、哲学发达
    • C、政治强权
    • D、物质丰富

    正确答案:B

  • 第3题:

    ()领导的宗教改革运动产生了新教,是真正意义上的宗教改革第一人。

    • A、威克里夫
    • B、胡斯
    • C、马丁·路德
    • D、艾克哈特

    正确答案:C

  • 第4题: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属于社会改革运动。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对德国近代社会政治发挥了重要作用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后的音乐形式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1、德国众赞歌(chorale;KirchenlieD.的特点:
    (1)用德语代替拉丁语演唱。
    (2)曲调来源于格里高利圣咏、新填词的俗乐和新创作的音乐。
    (3)演唱的形式为管风琴伴奏的众人合唱形式。
    (4)开始为单音音乐形式,后来发展成四声部合唱,主旋律在高声部。
    2、法国和瑞士格律诗篇(psalter)的特点:
    (1)用《圣经·诗篇》中的格律诗作为礼拜音乐歌词的核心。
    (2)用法语演唱。
    (3)曲调多为格里高利圣咏,新创作的音乐占少数。
    (4)演唱方式开始为单旋律的无伴奏齐唱,后来供家庭礼拜吟唱,配有一些四声部或四声部以上的音乐,主旋律在高声部。
    (5)音乐风格温和、含蓄,不及众赞歌活跃、有力。(因卡尔文反对音乐上精雕细琢的复杂形式而形成)
    3、英国礼拜乐(servicE.和赞美歌(anthem)的特点:
    (1)用英语代替拉丁语演唱。
    (2)礼拜乐是早祷、晚祷和领圣餐时使用的音乐。
    (3)赞美歌是以《圣经》或其它宗教题材为歌词内容,用管风琴伴奏的独唱、合唱、独唱与合唱交替形式的音乐。综观德国的众赞歌,法国的格律诗篇,英国的礼拜乐和赞美歌,三者有几个相同的特点:其一,改复杂奢华的弥撒仪式为简朴庄重的礼拜仪式;其二,改拉丁文歌词为母语歌词,人人皆懂;其三,纳用一些新创作的宗教音乐和俗乐;其四,重视对位法中和声因素的使用。这些特点也是新教改革的核心,它们促使教义得到广泛的传播,也使上述这些音乐形式更接近大众。

  • 第7题:

    单选题
    关于马丁路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他将《圣经》翻译为德语

    B

    他在1577年提出了《九十五条论纲》

    C

    他领导了德国的宗教改革运动

    D

    他提出了“因信称义”的神学观点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判断题
    宗教改革运动的领袖是马丁·路德。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对德国社会影响最大的是()。
    A

    经济繁荣

    B

    哲学发达

    C

    政治强权

    D

    物质丰富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后的音乐形式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德国众赞歌(chorale;KirchenlieD.的特点:
    (1)用德语代替拉丁语演唱。
    (2)曲调来源于格里高利圣咏、新填词的俗乐和新创作的音乐。
    (3)演唱的形式为管风琴伴奏的众人合唱形式。
    (4)开始为单音音乐形式,后来发展成四声部合唱,主旋律在高声部。
    2、法国和瑞士格律诗篇(psalter)的特点:
    (1)用《圣经·诗篇》中的格律诗作为礼拜音乐歌词的核心。
    (2)用法语演唱。
    (3)曲调多为格里高利圣咏,新创作的音乐占少数。
    (4)演唱方式开始为单旋律的无伴奏齐唱,后来供家庭礼拜吟唱,配有一些四声部或四声部以上的音乐,主旋律在高声部。
    (5)音乐风格温和、含蓄,不及众赞歌活跃、有力。(因卡尔文反对音乐上精雕细琢的复杂形式而形成)
    3、英国礼拜乐(servicE.和赞美歌(anthem)的特点:
    (1)用英语代替拉丁语演唱。
    (2)礼拜乐是早祷、晚祷和领圣餐时使用的音乐。
    (3)赞美歌是以《圣经》或其它宗教题材为歌词内容,用管风琴伴奏的独唱、合唱、独唱与合唱交替形式的音乐。综观德国的众赞歌,法国的格律诗篇,英国的礼拜乐和赞美歌,三者有几个相同的特点:其一,改复杂奢华的弥撒仪式为简朴庄重的礼拜仪式;其二,改拉丁文歌词为母语歌词,人人皆懂;其三,纳用一些新创作的宗教音乐和俗乐;其四,重视对位法中和声因素的使用。这些特点也是新教改革的核心,它们促使教义得到广泛的传播,也使上述这些音乐形式更接近大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领导的宗教改革运动产生了新教,是真正意义上的宗教改革第一人。
    A

    威克里夫

    B

    胡斯

    C

    马丁·路德

    D

    艾克哈特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后,产生了哪些新的音乐形式?

    正确答案: 宗教改革始于1517年10月3l日的德国,随后波及整个欧洲,改革运动的领袖是马丁·路德(MartinLuther,1483-1546)。他以“赎罪券”之事撰写了《95条论纲》,并用《圣经》的理据《因信称义》与罗马教皇使徒辩论,最终导致宗教改革,产生了新教。新教音乐与以往天主教音乐的不同,主要反映在用母语唱圣歌上,这些圣歌在不同的国家被冠以不同的名称:在德国被称为众赞歌,在法国和瑞士被称为格律诗篇,在英国则被称为礼拜乐和赞美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路德教是基督教新教的一个重要派别,源自德国神学家马丁-路德于公元16世纪发起的宗教改革运动。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4题:

    下列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对于德国近现代文化产生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 B、马丁-路德使得每个人可以直接凭着内心的信仰和《圣经》,直接与上帝打交道,而不需要哪些中介阶层。
    • C、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开创了一种内在的精神自由,塑造了德意志民族的性格。
    • D、上述三项都对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关于马丁·路德的说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马丁·路德凭借自己的机智摆脱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通缉
    • B、马丁·路德终生未婚,把一生献给宗教改革运动
    • C、马丁·路德将《圣经》从拉丁文翻译成德文,使德国人摆脱了看不懂《圣经》的尴尬局面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下列关于马丁·路德的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A、马丁·路德将《圣经》翻译为英语,使民众获得了文化话语权
    • B、马丁·路德发明了教堂音乐
    • C、马丁·路德发明了《众赞歌》
    • D、马丁·路德将《圣经》翻译为拉丁文字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后,产生了哪些新的音乐形式?


    正确答案:宗教改革始于1517年10月3l日的德国,随后波及整个欧洲,改革运动的领袖是马丁·路德(MartinLuther,1483-1546)。他以“赎罪券”之事撰写了《95条论纲》,并用《圣经》的理据《因信称义》与罗马教皇使徒辩论,最终导致宗教改革,产生了新教。新教音乐与以往天主教音乐的不同,主要反映在用母语唱圣歌上,这些圣歌在不同的国家被冠以不同的名称:在德国被称为众赞歌,在法国和瑞士被称为格律诗篇,在英国则被称为礼拜乐和赞美歌。

  • 第18题:

    新教圣咏与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有怎样的内在联系,它在音乐上有哪些艺术特点?


    正确答案:文艺复兴运动在德国的具体表现,是十六世纪初的宗教改革。宗教改革的领导者是马丁·路德,他既是神学教授,也是颇有素养的音乐家。因此对“旧教”的音乐进行改革,使之适应于新教的仪式需要,也是他宗教改革的一部分。经其改革后的圣咏称为“新教圣咏”,具有如下艺术特点:
    (1)用德文作为圣咏的歌词。
    (2)选用德国古老的圣歌和民歌作为曲调。
    (3)更突出音乐织体多声部中的旋律声部,使之具有鲜明的主调风格特色。
    (4)在演唱方式上采用集体众赞歌的形式取代了唱诗班,使之具有圣咏合唱的性质。
    新教圣咏的代表作有马丁·路德创作的《上帝是我们的坚固堡垒》(或叫《坚固堡垒》)。

  • 第19题:

    问答题
    新教圣咏与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有怎样的内在联系,它在音乐上有哪些艺术特点?

    正确答案: 文艺复兴运动在德国的具体表现,是十六世纪初的宗教改革。宗教改革的领导者是马丁·路德,他既是神学教授,也是颇有素养的音乐家。因此对“旧教”的音乐进行改革,使之适应于新教的仪式需要,也是他宗教改革的一部分。经其改革后的圣咏称为“新教圣咏”,具有如下艺术特点:
    (1)用德文作为圣咏的歌词。
    (2)选用德国古老的圣歌和民歌作为曲调。
    (3)更突出音乐织体多声部中的旋律声部,使之具有鲜明的主调风格特色。
    (4)在演唱方式上采用集体众赞歌的形式取代了唱诗班,使之具有圣咏合唱的性质。
    新教圣咏的代表作有马丁·路德创作的《上帝是我们的坚固堡垒》(或叫《坚固堡垒》)。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判断题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属于社会改革运动。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下列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对于德国近现代文化产生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B

    马丁-路德使得每个人可以直接凭着内心的信仰和《圣经》,直接与上帝打交道,而不需要哪些中介阶层。

    C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开创了一种内在的精神自由,塑造了德意志民族的性格。

    D

    上述三项都对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关于马丁·路德的说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马丁·路德凭借自己的机智摆脱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通缉

    B

    马丁·路德终生未婚,把一生献给宗教改革运动

    C

    马丁·路德将《圣经》从拉丁文翻译成德文,使德国人摆脱了看不懂《圣经》的尴尬局面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路德教是基督教新教的一个重要派别,源自德国神学家马丁-路德于公元16世纪发起的宗教改革运动。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